文|新财域
“先有挪威售价比国内便宜而被网友吐槽割国内“韭菜”,后有对坠车事故回应不当被指冷血,蔚来最近被搞的有点头疼。
作为“蔚小理”中的扛把子,蔚来当初扛起了国产豪华电动的旗帜,在特斯拉疯狂进攻之时反攻下一片阵地。但随着市场的成熟和高端客户的分割殆尽,销售、技术都已不出众的蔚来,真有放下傲娇,跟大众市场共讨未来的自信么?”
01一次事故,一场表演
刚被理想L9抢走风头的蔚来,却因一场事故上了头条。
6月22日下午,上海创新港蔚来汽车总部,一辆蔚来测试车从3楼冲出高空坠落,导致两名试车员死亡。
6月23日,蔚来官方微博发布声明承认此事,并表示“根据对现场情况的分析可以初步确认,这是一起意外事故,与车辆本身没有关系。”
这则声明,将蔚来推上了风口浪尖,网友指责蔚来过于冷血,急于撇清责任。随后蔚来官微删除了声明,并重新发布声明,去掉了最后一句话。但在文中着重强调了是“非车辆原因导致的”意外事故。
是的,蔚来只用了一天时间,就确定了车辆没任何问题。对比之前蔚来出事故时动辄就得十几天到几个月的调查时间,蔚来这次的调查效率还真不是盖的,希望车主以后也能享受到如此高效的服务。
而在坠楼事件引发舆情后,一张蔚来企业传播高级总监马麟对此事的表态被人传到网络上。
短短百余字,满满的“冤气”。什么“喷也好,提意见也好”,什么“大家的意见是对的”,诚恳的词却很难读出诚恳的意思。“水军搞不到我”更是直接把他的心声说了出来:责任不在我们,在水军。
事实上,这不是蔚来第一次因为言论翻车了。此前在蔚来发布新车ET5后,蔚来汽车创始人、CEO李斌就在媒体采访时称不理解为什么现在还有人买油车。
彼时李斌表示,自己完全想不明白为什么现在还有人买油车,这是有多怀旧才会买油车啊!除了能闻到一点汽油味,实在想不到有什么好的。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的众多人的反感。有人直言:这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傲慢。也有人表示此话已涉及到人身攻击。
此言论跟马麟的一对比,是不是有些颇为相似的地方?再结合前两天另外一则新闻看,就更有意思了。
前几日,蔚来正式在挪威进行销售。国内售价46.7到62.14万元的ES8,在远渡重洋之后,售价比国内还要便宜些。而同样在挪威销售的比亚迪唐EV,国内售价30万左右,挪威售价则要贵出10万左右。
种种故事混合在一起,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蔚来的另一面:看似自信的蔚来,其实根本没有那么自信。
02领头羊光环的褪去
两年前,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曾在微博上晒出一张和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的合影。照片中,李斌稳坐C位,表情轻松,正如当时新兴造车三兄弟的市场排位。
在当时,蔚来一个月的销量,比小鹏和理想加起来还要多,在造车新势力中销售长期霸榜,举手投足皆有人响应,俨然一副大哥形象。
然而时至今日,蔚来已没有当初那么牛气了。截止上个月,蔚来已经连续多月在三兄弟中垫底。数据显示,今年1-5月,蔚来总共交付新车37866辆,同比只提高11.8%,而理想、小鹏同比都超过100%。
蔚来将销售下滑主要归结到缺芯和疫情的问题上。
可人们看到的是,在缺芯这样的行业性问题面前,比亚迪、小鹏、理想却保持了相对正常的生产以及更高的交付量。甚至在疫情的大影响下,蔚来生产基地所在的合肥,也是受到影响相对较小的地方。
拿疫情和芯片说事,显然并不那么靠得住。其实更多的可能是,蔚来的战略,已经不贴合用户的选择和追求。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食吃,蔚来正是这一代表。
在2018年还很荒芜的中国新能源市场,能够与特斯拉同一定位、定价的,也只有蔚来等少数品牌。彼时雷军出资、美股上市、合肥战投都足够吸引眼球,更别说对人们来说极为“科技”的软硬件搭配,成就了蔚来的成功。
但2022年的新能源市场已趋于成熟。即便是曾经蔚来还是特斯拉二选一的高端市场,也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且不说理想、小鹏的追赶,比亚迪老大哥的产品越发新潮,蔚来对标的BBA也开始抱上新能源大腿,华为、小米、百度这些比你更有消费群体、比你更懂营销的跨界巨头都开始入场。在设计开始让步技术的新时代,蔚来并不那么自信。
在2021年,蔚来研发支出同比增加84.6%,达45.9亿元。相比小鹏的41.1亿元和理想的32.9亿元,不可谓不努力,车辆配置和科技水平也相当高。但在新能源汽车最为人关注的自动驾驶以及电池技术方面,蔚来却不算领先。这也很难让蔚来有像特斯拉或比亚迪一样有技术牌可以打。
这就如同开饭店,过去你这周边只有你一家的时候,生意过得去。现在到处都是饭店,你没有拿手菜,怎么吸引人呢?
事实上,包括蔚来、理想、小鹏在内的新能源新势力都出现了一个通病,即把过多的精力和资金用在“装修”上,而在核心技术攻关上不够沉稳。
通过OEM的模式,这些新势力利用更少的资金、更少的技术即可完成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市场扩张,但是核心部件缺乏优势,靠着软硬件的堆砌,这样赢得的市场并不稳定。
正如此次蔚来面对坠车事件,第一反应就是否认车辆问题,把责任往水军身上推一样。他们担心的是市场对他们的模式产生质疑,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更关键的是,蔚来等新兴造车势力普遍采取“直销”模式,透明化的价格和同步更迭的产品信息也会造成另外一个新问题:如何平衡老客户和新车客户的关系。
在传统经销商模式下,“过时”的老车可以通过降价等手段消化库存,新老用户各有所求,不会产生什么矛盾。
而在蔚来等车企的模式下,“特斯拉割韭菜”式的故事就很容易发生。而这也会造成一旦有新车的消息,原本要下单的客户就会持币观望。那么新产品交付前,可能会出现销售空白。
同时突击调整的模式,虽不违法,却很容易犯众怒,这不需要马麟所说的“水军”就一样可以做到。硬件上的升级“补偿”,显然并不是一种长久之举。而在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之前,蔚来等车企依旧有着被人骂“割韭菜”的可能。
03蔚来还会继续“失控”下去吗?
6月15日,蔚来发布了全新产品ES7,定位为中大型5座SUV的ES7,补贴前售价46.8万元起。但是很快,理想就用L9的发布生生抢走了蔚来的表演。更具有“性价比”的宣传,拉走了不少潜在车主的关注。
靠PPT起家,靠概念圈粉,基本是新兴造车实力的不二法宝。蔚来之所以能够持续走下去,主要靠的还是服务和粉丝。
比如在2018年,刚刚成立3年的蔚来发布了首款量产车ES8,54.8万元的定价是国内汽车品牌少有的高度。但靠着雷军的背书和蔚来车主的期望,当天首批量产1万台就被预定一空。蔚来也因此成为特斯拉之外国内高端电动车用户多数的选择。
能支撑蔚来当时给出个高定价原因之一,正在于服务。用你能想到的所有VIP服务打包给车主,如同管家一般的贴心,正好满足了当时高端消费者对于“仪式感”和“服务感”的需求。
于是乎,这种服务也“感动”了一批车主。在蔚来正式量产并遭遇财务危机之时,正是这样的一批车主在线上线下力挺蔚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蔚来走出困境,而不是像其他造车新势力一样销声匿迹。
高端+服务的路线,对于当时的蔚来来说是一步正确的选择。但是这种方式是否可以一直走下去,显然蔚来过于相信服务的力量,也过于相信品牌忠诚度。
其实此次的“缺芯”事件,就已经让蔚来车主“怒其不争”。再加上频频出现的故障,技术上缺乏加分项。蔚来急需修复与消费群体的关系。此次新车刚发布就出现坠车事故,也难怪蔚来的反应会那么大。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蔚来来说,高端客户的圈养,其实已基本完成。新贵们在新能源上考虑的内容,远比2018年多。中国的汽车大消费市场,是在10-20万元区间,对新能源也是如此。
可喜的是,蔚来也意识到了这个情况,并准备推出售价在15-30万元之间的全新品牌,意图争夺这一市场。
但是问题来了,蔚来有信心能够承受如此高的服务成本么?
按照蔚来的说法,不计算人力等成本,单“服务无忧”这一个项目,蔚来每年在每位车主身上便要亏损4000多元。也就是说当蔚来车主突破20万的时候,仅这一项服务就需要蔚来支出8亿元。
那么面对卖的越多赔的越多的情况,这些对价格更为敏感的车主,蔚来准备依靠怎样的服务来吸引好感?
从蔚来包括此次坠车事件所透露出来的一些态度来看,蔚来似乎还没有真正放下身段面对这些大众消费者。那么届时蔚来的服务是否会掉队,新车主们能否帮助其扩大市场,都还是不确定的未来。
在2021年财报电话会议上,李斌表示蔚来计划在2024年全年实现盈利,并已搭建完面向大众市场的核心团队和战略方向。不过面对从未体验过的大众市场,以及刚刚进入关键研发阶段的相关产品,蔚来是否还能抓住大众的心,尚未可知。
蔚来似乎还缺一些自信的底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