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30日,由上海报业集团|界面新闻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作为独家学术支持、盟浪可持续数字科技作为支持机构的第五届【界面资本论坛】夏季云峰会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夏季云峰会特别鸣谢官方首席合作伙伴欧科云链。普华永道中国ESG服务合伙人及普华永道亚太区ESG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郭薇诗出席云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ESG信息披露与企业可持续转型》。
以下为郭薇诗主旨演讲实录:
大家好,首先感谢界面新闻的邀请来参加峰会。其实我今天想要分享的是在ESG的披露跟整个转型过程中的一些思考。我们最近频频在新闻上也看到,或者是各个企业也看到,其实整个社会对ESG的披露其实已经有一个正面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从新闻的披露、监管的手段跟投资人的重视下,其实它已经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今天很多的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在构建自己ESG的一个体系,是打破现在既有传统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在这转型的过程中,其实我们有几个主要的驱动因素,第一来自于监管方面的一个要求,第二来自于投资方的一个要求。其实除此两个之外,其实我们也看到社会层面的一些利益相关者对ESG的披露也开始有了一些比较重要的想法,他们想要企业在这方面透露更多、更透明的信息。
接下来先跟大家分享一下监管方面的一个要求。从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有很多的监管方的一些举措。年初的时候,上交所跟深交所修订的股票上市规则明确了,在社会责任方面企业要有所披露。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国务院国资委形成了一个社会责任局,也将围绕这些议题跟这些理念展开相关的工作。今年4月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这也是第一次将ESG的信息纳入了投资者关系沟通的内容里面。这些举措其实有一个很正面的信息,其实反映了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在相关方面的这些披露是一个主要的监管的方向。另一方面这些陆续出台的政策外,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中国至今年的4月30号止,一共有大概1400多家的上市企业已经发布了ESG的报告,其中有更多家,将近有4700家的企业,其实已经把ESG里面的一些信息纳入到他们的年报当中,那里面包含了履行的社会责任跟一些相关的环境保护的议题。
与此同时,普华永道在今年4月份发布的香港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报告中,我们也发现在气候的改变下,TCFD跟气候相关的财务信息披露的工作组框架里面,其实已经有26%的香港上市公司已经把TCFD纳入他们的披露里面。在明年跟后年,其实我们也看到了将近48%比例之高的企业将会陆续在TCFD做相对应的披露的工作。第二个方面我刚刚也提到了,除了监管方面的要求,投资者对这块也日趋重视,最近普华永道也访问了全球的投资经理人,投资经理人其实在普查里面反映了一个很积极的现象。第一,大概79%的投资经理人觉得我们之后在对投资的决策里,我们会根据企业披露的ESG报告来做相对应的投资决策,76%的人觉得评估投资的时候会考虑。在这里面相对应比较有趣的是,其实只有33%的投资经理人觉得这些报告的质量是被认可的,我觉得这个是大家可以反省,自己在做ESG报告的时候,在数据方面的一个呈现,它的可信度,其实远远也深深的影响到投资者对这边的看法。
这个数字表示,整个ESG报告的质量在数据上的披露可赢得投资方的一个信任度,还是有很大的一个提升空间。接下来投资方又反映,他们希望在未来看到ESG,可以提升到一个战略的层面,以实现一个更长久的发展。其实我想ESG的理念不仅仅做ESG,其实它有一大部分是在如何管理风险,如何风控管险的一个概念在里面,只有知道了自己的问题,风险点在哪里,才能够有更好的、更持续、更长久的一个发展。
在ESG发展蓬勃的同时,很多的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与挑战,我们都知道ESG涵盖的数据来自于方方面面,来自于各个部门,从我们的运营部,一直到我们的人力管理,到我们的投资相关者等等相关的很多的部门,都需要一起来提供很多的数据,能够了解本身自我营运上面的一个透明度。那其实在这个方面,很多的企业在执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几种不一样的状况,第一种状况是,我有这个数字吗?第二,我有这个数字,这个数字是对的吗?是可被信任的吗?第三个,我如何计算这个数字,其实现在有很多相对应的不一样的标准,不仅仅是来自国外的,也来自国内的一些标准,我该遵守哪个标准,哪个标准算才是对的。
我先从一些挑战开始说起,其实在整个挑战的过程中,我们现在开始看到很多的企业在整个的内控跟数据的收取上面在做一个转型。从国内来讲,我们看到几家大型企业针对ESG的数据,再外加气候相关的数据,跟碳排相关的数据,做了整个的数据跟内控的一个转型,长达三年。在国外很多的企业也纷纷从ESG开始有所大动作,怎么样能够更好提取更可被信任的数据,来更好地提供给我们的投资方跟利益相关方,做更好的决策。同时这些数据也更能够帮企业在所有做它的营运决策上更好地发现风险、管理问题,可以在找到的问题里面更好地披露自己在此方面有问题,如何做改善。在好的方面我们如何继续耕耘,继续发扬光大。
ESG报告其实强调的是它的重要性、量化性跟平衡,这些都是一些编制ESG报告的基础。最近我们也频频地听到因为数据的不合规不合理,而导致很多的公司在监管者来讲,在投资方来看,都是一种“洗绿”的过程。其实我们在看到这些信息的时候也要反省自己,我们在整个的ESG报告的呈现,从一个发布方的角度,我们如何更有效地能够跟这些相关者沟通,建立一个更有信任度的企业关系。中国市场不是唯一在做ESG报告的市场,我们从美国最近SEC披露的要求,跟欧洲在CSRD上面的要求,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条路上我们有很多的伙伴,如何能够一起用大家的力量在ESG的转型中有一个更有效的方法。其实我还想再分享一个,在我们看到ESG的转型过程中,如何把这个做好,数据化工具的辅助很重要,我们在这么庞大的数据的收集当中,怎么样去有效的、有系统性的做一个转型,更有效地来控制、来规避一些风险,都需要我们数字化工具的一些辅助。其实普华永道在这块上也已经利用我们的数据化工具,不仅仅在ESG报告,也在整个的减碳的过程中给予到企业很多的帮忙。其实最后我想说的是,这不是一个做一年两年的事情,转型需要一个过程,整个数据的完整性,可信任度都是可以帮我们企业走得更长、更久、更远。
今天我们其实很可喜地也看到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都在一起紧密的合作,这虽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可是它也是一个改善整个社会、所有企业息息相关的问题。我们希望在整个过程中,它是一个能够创造价值的过程,也希望所有的企业在整个的过程中都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更可持续地发展。今天是个资本的论坛,其实我们ESG转型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国家3060双碳政策在不断地推动企业往绿色方面转型,而绿色转型需要更多的创新跟技术的发展,在扩大应用的过程中,又创造了一个大量资金的需求,支持这些需求,其实这些资金衍生出来很多的绿色产品,譬如绿色融资、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环境权益交易等的绿色金融服务。为了促进绿色的金融的发展,政府其实也在鼓励推进绿色金融。在去年开始我们也看到了中国在绿色金融方面也开始有相对应的一些规范出台。在整个的转型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从我们的绿色借贷、绿色债券、信贷等等跟环境相关的等等,其实都能够成为我们在转型中的一个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其实投资方跟这个企业两方合在一起,其实是一个更好、更往上的正面的循环,来推动整个社会向绿色发展。因此高质量的ESG信息将能够跟投资者保持一个更好的循环,也能够帮助投资者在这里能够识别更好的绿色机遇。越来越活跃的绿色金融也为企业积极采取整合型的ESG报告提供了一定的动力。
ESG的转型过程中,我们刚刚提到了很多,其实是跟环境相关的,跟气候相关的,其实大家也不要忘记ESC里面的S跟我们的人息息相关,从员工的幸福一直到对企业的关怀,形成一个很正面的循环。与此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很多的企业开始有很多的努力,数据也显示,其实76%的员工都希望自己服务的公司是一家可持续发展、有绿色概念的公司,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从员工发起的形象,能够让你找到更好的员工,跟我们一起走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企业在整个的转型过程中,对外其实我们如何能够更好地来衡量,历史以来CSR的报告,其实缺乏的是一个衡量的标准,如何能够用更好的、更有效的一个衡量,帮助企业来了解自己,在ESG方向里面做的一些努力是可衡量的,而且是有指标性的衡量来帮助我们更能够有效地投入,再可衡量这些对企业有贡献的正面影响。
我们比以往的时候,都更需要来重视所有的利益相关方,考虑到所有的利益相关方,而不是只有自己,也不是只有利他。在当今世界个人利益相关方和消费者越来越愿意帮有能力、有责任的企业买单。因此企业必须更广泛地在社会和商业问题上讨论更多、更多元化的责任,如何能够做出有效积极的反应,从员工的期望到消费者的期望,再到投资者对ESG表现的期望。
面对气候变化,具有前瞻性思维的向善企业,需要做的绝对不仅仅是面对减少碳排放的压力作出的反应,我们其实应该追求的是一个长期的愿景,如何在气候变化的大格局中保持自己的活力,让自己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并在这个过程中赢得所有利益相关方的信任。这是建立信任,并为企业带来可持续发展成功的必然条件,也是同时为企业长期创造价值的关键。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最后,这条路相对之漫长,它也是一个我们接下来会变成everything we do,ESG是建立信任的一个开始,不管是跟监管方、投资方,还是所有的利益相关方,这是我们所有每个人的责任。中国跟世界一起,我们一起迈向这个方向,一起努力迎向更好的绿色未来。
往届回顾,请进入:
2022【界面资本论坛】夏季云峰会组委会
会务组:
顾女士 18601704491,gurenyi@jiemian.com
邵女士 13661562929,shaoyifei@jiemian.com
媒体组:
程女士 13636511963,chengxinyuan@jiemi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