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娱商业观察 浮萍
在暑期档情绪稍有转暖之际,万达电影迎来重大人事变动。
7月4日晚间,万达电影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总裁曾茂军因个人原因辞职,不再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作为万达老臣,曾茂军2006年便加入万达,2014年履职万达电影前身万达院线董事、总裁;2020年原董事长张霖离职后便一人身兼万达电影董事长和总裁双职,是万达电影真正的掌舵人。
在万达电影近十年高管生涯中,曾茂军经历了万达院线2015年上市成为A股院线第一股,见证了万达电影市值从千亿高峰暴跌到如今的300多亿;也经历了收购传奇影业的辉煌与烂尾、万达影视数次注入上市公司的撕扯与无奈。
如今他的转身离去,外界普遍认为是与业绩不佳有关。
众所周知王健林万达集团的典型风格是“高待遇、高压力”,就是给你远高于正常的市场待遇,但同时业绩考核压力非常大。
比如曾茂军在万达电影的2021年年薪达到惊人的902.98万元,且连续都徘徊在千万元左右,远高于正常的A股影视公司华谊、光线、华策等掌门人薪水(他们都在百万元年薪左右,甚至以下)。
给到足够高的待遇意味着工作压力非常大,此前万达影视总经理蒋德富、副总经理贾燕江、五洲发行总经理阙文雄等人都疑似KPI不达标而黯然离职。从这两年万达电影的业绩表现来看,曾茂军团队完成的也并不好,所以因为业绩压力离职也是有根据的。
但是他的离职客观上来说,对于困境中的万达电影来说自然是重要一击,留下了一系列烂摊子急需继任者收拾。
8年主政万达电影,曾茂军功绩如何?
作为万达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身份调任万达电影的高管,曾茂军本人一直比较低调,用8年的时间从万达电影决策层升任万达电影的掌舵人,是万达电影发展与成长背后的关键人物,那么以他为首的管理团队多年来的成绩到底如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衡量。
第一是万达电影的业绩。从下面这张业绩图可以看到,2015年万达电影上市以来的营业收入呈现一个抛物线趋势。其中刚上市的2015年年营收为80亿,一路增长至2018年的最高峰162.87亿元,此后由于受到疫情+影视行业萧条双因素影响,开始慢慢走下坡路。
相较于营业收入,万达电影的净利润犹如过山车般。刚上市的2015年净利润11.86亿元,2019年开始巨额亏损,达到47.29亿元,2020年借着疫情再次调减商誉亏损达到创纪录的66.69亿元,2年合计亏损达到110亿元,完全抹去历年净利润。
至于万达电影为什么出现如此大的亏损,文娱商业观察已经在多篇文章中分析过,具体可以点击《整体巨亏150亿,影视股能够亏出个未来吗?》。
从业绩上来说,以曾茂军为核心的领导层并没有突出的业绩,从市占率的维度上来说,万达电影的情况要稍微好一点点,近两年万达电影院线业务的市占率有明显的的提升。
2015年上市之时,万达电影院线版块的市占率为13.6%,此后连续5年都徘徊不前,没有大的进展;直到2020年疫情促使万达院线大力发展加盟店,以自营为主、加盟为辅的发展模式带动了市占率的提升,在2021年达到15.53%,连续13年成为国内院线市占率第一的头部院线品牌。
曾茂军还有一件事情可以说的是,绑定陈思诚为万达电影带来了主控内容质量的提升。
骋亚影视的前身为陈思诚工作室,最初以和万达合作《北爱》电影版为契机,由万达投资给陈思诚创立,注册日期为2012年12月4日,法人代表为曾茂军,陈思诚本人则任该公司总经理。
2015年,据骋亚年报透露,万达影视的持股比例为60%,陈思诚本人持有30%的股份,其后作为万达影视的资产之一注入到万达电影上市公司体系,2021年万达电影的财报资料显示其已经100%控股了上海骋亚影视。
与骋亚影视之间的资本链接,让万达电影有了主控陈思诚电影的机会。这些年不论是《唐人街探案》三部曲,还是陈思诚监制、主演的电视剧《远大前程》,亦或者近期即将上映的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背后的主出品方都是万达电影,也帮助万达电影获得了诸多收益。
业绩对赌与巨额商誉,曾茂军留给继任者的难题如何解决?
虽然曾茂军团队在万达电影上有功也有过,但此时“裸辞”离场,文娱商业观察认为他还留有遗憾,扔下业绩对赌与商誉未决两个难题。
这两件事其实是一体两面的。早在2015年,王健林就希望将万达影视旗下的电影、电视剧和游戏内容的创作资源注入到上市公司体系,以形成制作、宣发、放映为一体的巨无霸级影视集团。
但是奈何撞上了强监管时期,导致万达影视的注入三易其稿,最终在自身估值大降与高业绩承诺两个条件下才勉强注入成功。其中万达影视承诺2018年度、2019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度实现业绩分别不低于7.63亿元、8.88亿元、10.69亿元、12.74亿元,4年合计近40亿元。
虽然磕磕绊绊注入成功,但是这一资本运作事件给万达电影埋下了两颗雷,即注定无法完成的业绩承诺和高达136亿元的商誉。
业绩承诺方面,2020年因为疫情不可抗因素,原定于2021年到期的业绩承诺延期到2022年结束。因此实际纳入计算的业绩承诺只有2018年、2019年和2021年3年,这三年万达影视累计实现业绩15.22元,是承诺业绩27.2亿元的55.94%。
还剩下最后一年业绩承诺,曾茂军提前离场,把注定不可能完成的业绩承诺交给下一任掌舵人。
商誉问题同样如此,经过2019年和2020年两年“自杀式”的计提和减值,已经从136亿急剧下降至2021年末的43.48亿元,造成2019年和2020年两年净利润巨亏超百亿,这个已经在前文说过,在此不再赘述。
这相当于已经拆雷拆了三分之二,还剩下三分之一同样留给继任者解决。
万达离职人,职场并不好混
从万达出来后,曾茂军的下一站将会去哪?
这个问题谁也不知道,但未来职场肯定不容乐观。因为他并非影视行业出身,之前的成绩更多是依赖万达平台给的,离开平台资源助力,自己创业或者再做职业经理人都困难重重。
这个可以从万达系离职高管们的经历中窥见一二。
万达体系在影视行业最知名的经理人当属叶宁,他曾经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副总裁、五洲电影发行有限公司董事长、美国AMC 院线董事,是万达院线的核心高管,2015年年会被王健林点名表扬过。
可惜刚得到认可不久,2016年叶宁就选择从万达院线离职,加盟当时还处在行业领先位置的华谊兄弟,担任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副总裁,主抓华谊的电影制作和发行工作,外界期望这位职业经理人的加入能够打开华谊兄弟在电影发行方面的新局面。
事实上刚去的时候,叶宁主导发行的《芳华》和《前任3》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随着华谊兄弟整体衰败,叶宁在华谊施展的空间越来越小,最后也不得不于2020年初4月离职,双方的分手并没有很愉快,某种意义上成了华谊电影业务下滑的背锅侠。
此后2年多的时间里,叶宁的新动作寥寥,外界仅得知其创业成立了青崧影业,但是做什么、怎么做之类的问题并不甚了解,2021年6月份甚至卷入了北京文化的漩涡中,具体见文章《叶宁欲任职北京文化,为什么要趟这浑水?》
总之,离开万达6年时间,叶宁过得并不好,和他境遇相似的还有高群耀。
高群耀曾任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副总裁兼万达影视控股副总裁,是万达收购传奇影业背后的关键人物,但是2017年高群耀黯然离场,此后他选择重新出发,创立新公司移动电影院。
这家公司的业务模式是将院线下映的电影搬到线上放映并收费,本质上和爱优腾电影频道的功能相类似,但是资金实力、用户规模远不如长视频平台,所以成立4年来几乎没有任何水花,这一商业模式也不被业内大多数人看好。
唯一在影视行业还凑合的是前万达影视总经理蒋德富。此前蒋德富曾任中影集团营销分公司总经理、中影股份新闻发言人、中影股份营销公司总经理等职位,代表作有电影《投名状》《赤壁》等。
因为本身就是影视行业出身,有资源也有代表作,所以离职万达后他选择加盟博纳影业,担任高级副总裁一职,仍然被主流影视圈认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