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经无忌 无锈体 山核桃
如果没有使用过在线文档工具,你可能并不是一个打工人;如果没有被在线文档折磨过,你可能也不是一个合格的打工人。
但在今天,令无数打工人恐惧的是,可能已不再是文档写完之后软件闪崩,而是办公软件或将手伸向了用户的个人隐私。近日,#WPS被曝会删除用户本地文件#引发热议,事件的起因是一名网友发现自己的文档被WPS 以“文件含有违禁内容,禁止访问”为由封锁以后,就再也没能打开过。
截至发稿前,该事件陷入了一场罗生门。尽管WPS官方微博回应称,“打不开”的理由是因为这位用户分享的在线文档链接涉嫌违规,所以WPS 才依法禁止了他人访问。
该网友随后再次发稿表示自己的文件完全合法合规,不存在违禁内容,并表示被封文件除了配合 WPS 调查分享给 WPS 工作人员外,并未给其他人分享过。
根据界面新闻的采访,该网友还表示,在与WPS进行沟通的过程中,WPS方曾承认是检测系统有漏洞,并承诺将加强漏洞修复。
走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求伯君敲下第一行代码起,围绕国产软件活化石四周的,除了那些以“金山、求伯君、雷军”等为关键词的漫长往事,更多的是其接近千亿市值的虚虚实实。
毫无疑问,一场信任危机正让金山办公陷入某种难言的尴尬。但更值得思考的是,在疫情与下游需求的推动下,在线文档这门生意已沦为了巨头竞争的战场。此前,投资者对在线文档商业模式的争议往往集中在软件厂商们如何实现B、C、G端的商业化。但现在新的问题是,随着巨头各自生态的形成,在线文档的未来究竟该向何处去?
01 在线文档,被“热点”催熟的产业
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大热的在线文档,其实并不是什么“新物种”,而是早在2018年就已经浮现的业务形态。
从2011年,雷军担任金山董事长所提出的“五步改革战略”算起,国产在线文档实现雷布斯“all-in-cloud”的梦想,花了整整7年时间。
很少有人知道,这一在当下看来再普遍不过的功能,在当时的金山内部,曾经掀起过惊涛骇浪。那是智能手机整体销量刚刚越过PC的一年,安卓和塞班系统之间的厮杀还没有分出胜负,人们还沉浸在iPhone 4S带给世界的震撼之中。
当时,即便是最乐观的人,也从未幻想过,眼前这个屏幕狭小,算力低下的设备,能够真的承载办公的庞大信息需求。面对传统观念的压力,金山办公副总裁庄湧回忆称,当时企业内部流传着一段话:
“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事实证明了雷军的眼光,伴随着ios、安卓版产品的发布,和云账号的注册,2018年7月,金山文档顺利面试,并为中国企业打开了“协同办公”之门。
现在看来,那个时间节点,似乎也可以算作中国SaaS界“云办公时代”的开端,只不过,这一席卷日后互联网世界的模式,在当时还只能算是小打小闹,这一业务需求量的井喷式增长,依然离不开往后那两场重大的社会性事件。
第一件便是疫情,可以说,是新冠病毒,让无数国人第一次有了“线上办公”的体验,金山文档、飞书云文档的大热,也正是来源于此。
棱镜的一份数据显示,2020年2月的第一周,有超过两亿职场人在家远程办公。那一个月里,每天有数十万场会议在各式APP中进行,为此,腾讯会议的后勤部门特别增设了一万台服务器,用于保障通讯的质量。
也正是在那段时间,金山文档完成了日上传一亿文档的“小目标”,算上头条系的石墨文档、飞书自带的飞书文档,在加上印象笔记、一起写、超级文档等一系列云端Office产品,协同办公软件,开始成为了中国SaaS产业布局的主攻方向。
统计数据显示,整个2020年,中国远程办公用户规模达3.46亿,占网民整体的34.9%,千亿市场,就此徐徐拉开帷幕。
在此基础上,如果说疫情大环境推动的是“协同办公”整体的热度,那么随后的河南特大暴雨灾情,则是让社会认识到“在线文档”这一细分业务价值的时刻。
在百年难得一见的灾情中,民间在线文档《待救援人员信息》霎那间传遍朋友圈,不断更新着一系列救灾信息,还有众多志愿者自发地核实信息、管理表格。
这之后,十一月份的购物狂欢中,也有不少主播和平台用在线文档的方式,为粉丝打造了“种草清单”,并推动爆款产品的宣传。
从这个角度来说,尽管近年来频频出圈,至少在国内市场,在线文档是不折不扣被热点“催熟”的行业,这也意味着,相较于那些在刚性需求中诞生的SaaS业务。在线文档所提供的,更多是“锦上添花”的便利。
对于商业来说,刚性和弹性是一对不可兼得的反义词。弹性越大,也就意味着不确定性和操作空间的上升,拉长时间线来看,这一点无疑也为行业后续的竞争格局埋下了伏笔。
02 巨头吃肉,创客喝汤
今天,环顾当下在线文档市场,头部品牌的阵列中,“互联网巨头”的身影始终挥之不去。
单从品牌背后的势力划分,当下的在线文档,可以粗略分为三股阵营。
大厂子业务:飞书文档、腾讯文档、钉钉文档、语雀(阿里)、有道云笔记(网易)
老牌SaaS巨头:金山云文档、微软Azure
创业SaaS品牌:石墨文档(字节注资)、一起写(快手收购)、超级文档、印象笔记
某种意义上,如今的在线文档业务,尤其是主打“大而全”的文档品牌,已经成为了大厂的“后花园”,剩下来的创业品牌,要么被大厂收购,要么被注资成为附庸,真正能够独立融资运营做大的品牌,可谓寥寥无几。
这种“巨头游戏”的根源不是别的,正是这一业态本身的复杂性。
作为协同办公工具,在线文档本质上是两种技术的结合,即云端技术和办公软件开发,二者所耗费的资源的精力,远超一般创业团队的负荷。
以办公软件开发为例,不必提“求伯君”闭门14个月敲出WPS1.0的故事,石墨文档创始人吴洁在接受采访时也曾经表示:
“没有人能自己能建一个office,即便是像 Excel这样看起来简单的产品,所涉及到的数据处理能力都是非常复杂的。”
这意味着,仅仅开发一个大而全的本地文档产品,就是国内少数互联网巨头才有能力触碰的“禁区”,更何况后续的优化、反馈、升级、生态兼容等一系列工作,寻常的创业团队往往无力负担。
在此基础上,在线文档又在本地文档上面,加入了一系列云端技术,为了保证每一位用户都可以在手机、电脑和不同网络环境下自由查看、编辑文档,企业所要付出的技术努力和存储成本,也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即便是最早研发协同办公的谷歌,作为全球云技术的领跑者,其旗下的在线文档Google Docs,在最初面市的四五年时间里,也要谨慎的标注“Beta测试版本”。
不仅如此,即便是真有团队“求伯君附体”,耗费巨量资源,做出了一款合格的在线文档产品,后续的销售也会是一大难题。
相比之下,背靠互联网大厂的在线文档品牌,腾挪空间无疑要大上太多。
以腾讯文档为例,由于在2018年收获了马化腾本人的“权威站台”,这一品牌仅用了四个月,就把月活做到了1600万。
同样背靠大树好乘凉的还有阿里旗下的钉钉,后者凭借创业公司望尘莫及的资源,仅用一年时间就覆盖了150万家企业组织。
从这个角度来说,在线文档,注定只是属于大厂和巨头的“刺激战场”,而创业团队,往往只能负担“小而美”的精致APP。
遗憾的是,伴随着在线文档和协同办公平台,乃至于管理体系的接入,未来,留给“小而美”APP的空间,或许只会越来越少。
03 “协同性+工具性”才是行业未来
当然,对于这一市场来说,无论是小而美,还是大而全,都不是决定最终市场格局的关键。
无论是拥抱大厂,还只做小众圈层里的“桃花源”,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在线文档品牌支撑其业务增长的优势基本盘,均已形成。疫情的加速推动下,巨头们在跑马圈地中都建立起了各自在B端或G端的生态。
金山文档起步于G端,受信创产业推动,在G端建立了核心护城河优势,未来受国产替代影响,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据财通证券估算,国产办公软件在泛G端国产替代空间超过200亿(按永久授权模式计算)。
互联网大厂在在线办公领域的掘金逻辑则各有特点。
腾讯的办公生态此前一直走的是“散装”路线,“办公三杰“企微、腾讯文档与腾讯会议此前背靠微信这一庞大的“流量管道”,各自独美。直到今年,腾讯才宣布将“三杰”生态正式打通,并在不久后对服务商平台收费模式进行了调整。
此举被外界视为腾讯加速To B业务商业化的举动,毕竟从2021年Q4开始,腾讯“赚钱养家”的已经不再是游戏了,而是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
尽管入局较晚,但凭借着C端流量,腾讯办公生态与阿里、字节相比,“连接”的味道更重。也注定了目前腾讯办公只能做B端小客户与C端生意,在切入B端大客户上,仍有一定的难度。
当然,企微作为“连接器”,办公生态被进一步打通后,腾讯文档作为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与B端管理与C端服务进一步接轨,对于腾讯文档来说,这是一个最合适不过的选择。
而相比腾讯坐拥C端流量,钉钉一直做的是纯粹的B端生意,在教育场景内拥有核心优势,也是其优势基本盘。钉钉入局在线文档也是为了进一步优化其办公生态。目前来看,在“云钉一体”的联动下,钉钉已不再是只是一个SaaS厂商,而是通过开放生态,力图成为一家PaaS平台。
飞书则延续了字节“大力出奇迹”的传统,主要瞄准团队与组织,从元气森林、理想汽车等明星企业的应用案例来看,身上的协作与效率色彩更浓重。
换言之,从当前巨头们的在线办公基本盘来看,未来在线文档的竞争并不是巨头们基本盘之间的竞争,而是在基本盘之外——庞大C端市场以及更多的大中小型企业。
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一个不是腾讯、阿里、字节或是金山员工的用户,或者一个不是这些巨头生态链一环的企业,他们究竟用什么在线文档?
而抢占这一部分群体,无疑是在线文档下半场竞争的关键赛点。
作为重要的流量入口,C端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能为在线文档带来意想不到的流量转化。善于做社交产品的腾讯就是一个经典案例。从雨灾救援、互联网大厂作息汇总表、购物节攻略再到各类在线文档聊天,几乎每一次关于在线文档的破圈事件都发生在腾讯文档。
某种程度上来说,凭借着C端各类破圈事件中被打上的“协作”标签,作为后发者的腾讯文档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用户的增长,截至2022年1月,腾讯文档的月活跃用户已超2亿。对比诞生于2014年的石墨文档,花了四年才实现千万级用户积累。
但流量能否转换为流量,C端的生意并非想象中那么好做。
今年年初,在企业微信2022的新品发布会上,腾讯文档的“社死事件”至今令人记忆犹新。当腾讯社交协作产品部总经理、腾讯文档负责人鄢贤卿宣布腾讯文档的最新成果时,“腾讯文档崩了”等相关话题就登上了微博热搜。
因此,回归产品本身,才是在线文档实现C端破圈,在B端扩容的关键。
“回归产品”意味着找到产品的核心本质。乔布斯在推进ipad项目时,也曾遇到这样的问题。但很快,他明确了平板电脑的本质就是显示屏,因此所有的功能和设计都必须服务屏幕的需要,在每一个关键步骤上,乔布斯都会根据屏幕来简化相关功能。
“在线文档”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一市场的未来仍是围绕着“在线+文档”展开,一是提升协同性,让文档突破端对端的限制,协同更多不同的场景。二是延展工具性,让文档更好用。
首先,在协同性上,如何让在线文档连接更多的场景,突破工具的单一属性。如飞书文档传递出飞书OKR理念,将文档与管理连接在一起。
换言之,“在线文档”本身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连接器,
其次,在工具性上,文档更好用,仍考验着产品经理们对用户需求的洞察,这一点在“小而美”的在线文档上尤为突出。例如印象笔记独有的信息收集功能,能够通过微博“@我的印象笔记“等方法收集内容同步笔记,石墨文档在远程协作较为特色的功能是远程演示,用户可以通过二维码或者链接,实现不同设备的实时同步播放。
当然,在巨头们的成长历史中,在线文档的征伐不过是沧海一粟。一场负面危机背后,进击的在线文档仍逃不开“巨人游戏”。但说到底,无论是B端,还是C端,兜兜转转回到原点,办公还是一门关于效率和体验的长期生意。
而在这一过程中,正如苹果 CEO 库克推崇的《与时间竞争》一书中所写的那样:
多数企业恐惧时间,他们相信只有跑赢竞争的关键是争分夺秒;另一些企业则敬畏时间,他们相信一件事得持续做很多年,才能做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