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夏能源网 于耀翔
做硅片仅仅一年半的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良节能”,SH:600481),真正诠释了什么叫“搏命”式发展。
华夏能源网(www.hxny.com)获悉,7月12日,双良节能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近期与新特能源(HK:01799)签订了《多晶硅战略合作买卖协议书》。合同约定2023年至2030年公司预计向新特能源采购多晶硅料20.19万吨,预计采购金额约为584.70亿元。
而就在7月初,双良节能已与通威股份(SH:600438)签订了一份硅料采购合同,合同约定2022年至2026年,双良节能将向通威采购多晶硅料约22.25万吨,预计采购金额约为560亿元。
也就是说,双良节能在一个月内,仅硅料一项,就签订了1144.7亿元的采购合同,截止2022年7月12日收盘,双良节能的市值不过才277.61亿元。
如此“搏命”的双良节能,底气到底来自在哪里?
华夏能源网(www.hxny.com)了解到,双良节能成立于1982年,总部位于中国江苏江阴,其以国内第一台溴冷机起家,而后专注于为航天、电力等工业领域及酒店、写字楼等民用领域企业量身定做溴化锂节能系统解决方案。在节能节水行业,双良节能是当之无愧的龙头。
2003年,双良节能开始进入光伏装备制造业,推出的主要产品为多晶硅还原炉。多年来,双良节能多晶硅还原炉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在65%至70%,位列行业第一。
2021年,“碳中和”目标持续驱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光伏迎来风口,在光伏装备领域已有一定基础的双良节能,顺势大举拓宽产业链,从上游往下延伸进军光伏硅片业务。当年2月,双良节能宣布成立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迈出了布局硅片的第一步。而也就是在此时起,双良节能便展示出了其“搏命”般的经营风格。
从2021年2月到10月,仅八个月时间,双良节能就完成了场地建设、生产设备和原材料供应的落地,期间还同时推进了试产、融资和销售等事项。与之相对应的,当时总资产不过61亿元的双良节能,为了做硅片,其投资总额预计已超过了156亿元,负债率也从2020年的46.16%上涨为2021年的72.66%。
而双良节能之所以如此“搏命”,与其在硅片销售上的高景气不无关系。
2021年10月,双良节能与爱旭股份(SH:600732)签订《硅片采购框架合同》,卖出硅片总计约为21亿片,测算价值为144.27亿元;同月,双良节能又与润阳悦达签订83.33亿元单晶硅片销售合同;11月,双良节能与江苏龙恒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65.27亿元硅片销售合同;12月,双良节能再与三家公司签订百亿销售大单。
进入2022年,双良节能先后与通威太阳能签订63.05亿元销售合同,与天合光能(SH:688599)签订159.5亿元销售合同,与东方日升(SZ:300118)签订142.27亿元硅片销售合同。也就是说,进入硅片领域一年半,双良节能销售额就已经逼近千亿元。
此外,在双良节能大举扩张硅片业务期间,其老牌业务溴冷机与多晶硅还原炉也是产销两旺。2021年,双良节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5.68%,达3.1亿元;而到了2022年上半年,双良节能发布预告称,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3.2亿元至3.9亿元,同比增长约212%到281%。
新旧业务均是高景气,公司业绩一路高涨,这些都成为了双良节能大举订购硅料、扩张硅片业务的底气。
至今年末,双良节能将具备40GW硅片产能投产条件,就此跃入硅片产能前五的席位。与此同时,双良节能还在拓宽光伏产业链,计划在包头投资50亿元建设20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
因此就目前情况来看,“搏命”的双良节能,确有其底气所在。
截止7月12日收盘,双良节能股价报17.06元/股,涨幅为-2.51%,总市值277.61亿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