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连线Insight 王慧莹
编辑|周晓奇
2019年,在当年半年度业绩交流会上,TCL董事长李东生抛出了一个“灵魂拷问”:TCL各项经营指标优异,分红率是同业三倍,PE只有同业三分之一,“我就是想不到为何股价会这么低?”
半年后,TCL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的名称将从“TCL集团”更改为“TCL科技”。这是TCL新阶段的战略定位,也能更准确地表达公司的“科技感”。
当然,TCL或许也想以此来提升股价和资本的信心。更名的当日,TCL股价稳中有升,有2.14%的涨幅。
但更名转型后,TCL的股价并没有如期望一般上涨。财报显示,2021年TCL集团整体营收2523亿元,同比增长65%;净利润171亿元,同比增长129%。但是,不错的业绩没有抵住股价的下跌。
这背后,是面板行业的循环往复的周期性问题,也成为面板企业们的“心病”。
京东方前董事长王东升总结出了面板行业的“王氏定律”:“每三年,标准显示器件价格会下降50%,若保持价格和收益不变,产品性能必须提升一倍以上,有效技术的保有量必须提升两倍以上。”
如今,面板行业正在面临周期性的衰退期。由于产能过剩、价格下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面板企业集体迎来至暗时刻。
为了提振股价,面板企业纷纷行动,瞄上了折叠屏这块大蛋糕。近期,TCL在折叠屏领域的动作十分频繁。在2022国际显示技术大会上,TCL连着推出了两款折叠屏,产品覆盖了手机、Pad等多个场景。
这是个足够性感的故事,与手机市场的新风口——折叠屏手机,不谋而合。
过去,从3.5寸的iPhone到7寸的平板手机,手机屏幕越做越大是行业的趋势。但近几年,随着用户对屏幕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手机屏幕的增大已经接近极限,折叠屏成为手机厂商的新故事。
明显的趋势是,玩家、资本的涌入让折叠屏手机的战事愈演愈烈。前有三星以压倒性优势占据大部分市场,后有京东方、维信诺等同行抢到华为、OPPO等手机厂商的订单,TCL想要突出重围,必须要抢到手机厂商订单,然而这个难度肉眼可见。但如果要提振股价,讲好折叠屏故事无疑是一个值得尝试的事情。
1、TCL的折叠屏故事讲到哪了?
从最初的家电业务,到后来的全球化品牌公司,再到如今拓展折叠屏市场,李东生一直带领着TCL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近日,TCL华星参加了2022国际显示技术大会,并在会上展出了新的显示技术。TCL华星推出了一款17英寸IGZO IJP OLED折叠屏,该产品采用自主发光喷墨打印OLED技术,结合新型Oxide补偿电路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作为折叠Notebook的屏幕,同时兼容NoteBook、Pad 和Monitor多种功能形态,可以进行多功能场景应用。
除此之外,TCL华星还推出了一款无偏光片极小半径360°折叠屏。据介绍,该产品集成了内折和外折柔性屏技术及360°Stress free自补偿铰链技术,通过了20万次弯折的寿命检验。
作为面板领域的老玩家,TCL连着推出两款折叠屏产品,想要追风口的心思袒露无遗。
事实上,TCL做折叠屏已经很久了。
早在2019年,TCL旗下半导体显示公司华星光电就展现出自身的柔性折叠屏研发实力。彼时,其自主研发的柔性折叠屏首次亮相MWC。大会上,华星光电展示了多款柔性可折叠屏,支持向内折叠或向外翻折等型态。
折叠屏的比拼除了屏幕外,铰链也至关重要。铰链决定了整个机身的强度,一根铰链,由上百个微小的零件组成,铰链质量是否过关,直接影响了屏幕折痕的视觉效果。
TCL的折叠屏其所采用的的铰链技术,采用了TCL Dragonhinge龙铰链和Butterflyhinge蝴蝶铰链这两个TCL的专利技术。所谓的“DragonHinge”方案,主要包含三个方面:0-180度完全内翻折叠屏、用来折叠屏幕的金属铰链、优化折叠屏应用的适配固件和软件。
今年四月份,TCL推出了搭载上述铰链的概念机TCL Fold'n Roll。据悉,TCL Fold'n Roll在折叠屏形态下,可作为一部双屏智能手机,采用了类似于第一代华为Mate X的外折设计,折叠后将是一部拥有6.87英寸的屏幕普通全面屏手机,展开后则是一部8.85英寸的平板手机。
但现实问题是,这款折叠屏手机还停留在概念机阶段,距离问世还有很远的距离。一款产品,从概念产品到真正可以推向市场的消费级产品需要克服包括成本、量产良品率等诸多问题。
这也意味着,TCL虽然在折叠屏领域有些技术积累,但要想自行生产折叠机还需面临众多困难,而且其终端产品影响力有限,也难以在终端市场掀起多少水花。
因此,TCL的折叠屏故事能否讲成,关键还是要看能抢到多少手机厂商的订单。
2、手机大厂订单,TCL能抢到吗?
手机厂商的战火,早已蔓延到上下游的供应商身上。
随着手机市场的战事进入白热化阶段,手机厂商集体冲刺高端已经成为明显的趋势。在高端手机市场仍被苹果占据时,折叠屏手机成为安卓厂商高端化的重要锚点。
据连线Insight了解,在目前各大安卓手机厂商推出的折叠屏手机产品中,华为Mate X2的屏幕供应商为京东方;荣耀Magic V的屏幕供应商为京东方、三星;vivo X Fold内外屏均使用了三星E5屏幕;OPPO Find N内屏、外屏分别来自三星和京东方;小米MIX FOLD则由华星光电供货。
可以看到,如今手机厂商的折叠屏订单大多被三星和京东方占据,TCL华星光电只有小米一家合作对象。
风口之下,作为折叠屏幕供应商的TCL落后了。
究其原因,一方面,折叠屏手机的市场规模起着决定性因素。尽管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在增多,但市场渗透率仍很小。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全年折叠屏手机市场渗透率仍只占整个智能手机屏幕的1.1%。
正是由于市场接受度不高,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也远未形成足够规模,出于市场空间、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因素考虑,手机厂商不会将少量的折叠屏订单安排多个供应商生产。因此,留给TCL的机会本就不多。
另一方面,在折叠屏技术和产能的高标准下,TCL从起步开始就慢了一拍。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2年全球折叠手机屏幕市场规模将在1750万台,预计到2025年,全球折叠手机屏幕规模将高达6250万,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0%。
这是个让无数人艳羡的财富金矿,赛场上的玩家有很多,竞争激烈程度肉眼可见。
正如上文所述,三星和京东方处于折叠屏供应商市场的前列。三星不仅能自产自销,还是小米、OPPO、vivo的折叠显示屏供应商;而京东方也抢到了华为、荣耀等客户。
这些动作背后的底气,来自于三星、京东方的技术和产能。而这些,都是TCL目前要面临的挑战。
兴业证券在2021年8月的一份研报中指出,当前全球范围内有25条OLED生产线投产。其中,京东方规划中的AMOLED产线共计5条,4条已经建成投产,仍有一条重庆的B12线在建,规划总产能为252K/月。
而2020年年初,TCL华星光电的第一条AMOLED产线在武汉t4工厂才开始量产。彼时,据官方介绍,该产能将为48K/月。这与京东方的待建的B12线相比,产能相差近6倍。
与此同时,去年,据韩国财经媒体BusinessKorea的报道,三星显示计划将可折叠屏幕的产量从每年1700万片增加至2500万片,提升超过40%。
技术上,据36氪报道,三星折叠屏有自研技术,目前的技术仍是全球第一。三星也会把最好的技术先供给三星手机,其他厂商只能等待产能提升。去年11月,三星刚公布了OLED屏幕技术进展,其最新的柔性OLED屏幕模组能够实现1.4mm的弯折半径,折叠寿命高达20万次。
而京东方也在加速,CINNO Research报告显示,2021年京东方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0.6亿片,同比增长67.2%,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三星。
随着各大厂商加快扩产和技术研发,折叠屏的市场竞争正在进入白热化。TCL作为后来者,想要“虎口夺食”,并不容易,但目前折叠屏市场依然是新兴市场,TCL依然还有机会抢到蛋糕。
3、折叠屏故事能拯救TCL的股价吗?
TCL的一个高光时刻是2004年。
彼时,TCL并购了法国汤姆逊全球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凭借着这起并购,TCL一跃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彩电企业。也是这一年,TCL集团登陆资本市场,李东生登上了美国的《时代》周刊封面,被誉为“中国企业崛起于国际市场的旗帜性人物”。
但鲜花和掌声并没能持续。随着彩电行业的快速迭代,TCL面临着20年以来的巨大危机。此后的两年里,TCL连续亏损,资金链出现紧张,美国《福布斯》杂志更是将“中国最差的上市公司CEO”的称号送给了李东生。
大起大落之间,李东生半年时间暴瘦了20多斤。这期间,李东生写了一篇名为《鹰的重生》的文章,“要么等死,要么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完成蜕变”,以此来鼓励员工及自己。
很快,李东生带着TCL涅槃重生。2008年,李东生携220亿巨款投资华星光电,由此进入半导体显示行业。这些年,半导体显示在TCL的整体营收中占据重要位置。
TCL科技2022年一季报披露,报告期内,TCL半导体显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00.4 亿元,同比增长 15.3%,占TCL科技总营收的49.4%。半导体显示面板业务撑起了TCL营收的半边天。
TCL成功拓展出了第二曲线业务,但这并未提升自身股价和市值。这或许源于半导体显示业务始终呈现出一个特点——周期性。
面板周期性体现为市场对新产品需求增加,造成供不应求,引发企业投资;新投资带来的产能迅速扩大,供大于求,价格下跌造成产业衰退;价格下跌导致需求扩大,再次出现供不应求,如此循环往复。
伴随业绩的起伏,面板企业的股价也一直在大幅变动。事实上,这些年,关于股价,似乎一直是李东生的心病。如今为了业绩和股价,TCL扎入了折叠屏手机的风口。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初TCL第一条AMOLED产线投入量产时,彼时的折叠屏手机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了。2019年,三星Galaxy Fold、华为MateX两款折叠屏手机问世,打开了折叠屏市场的战火。这两款折叠屏背后的屏幕供应商,正是三星和京东方。
手机厂商的选择已经表明了当时折叠屏市场的现状。彼时,TCL的AMOLED产线还没有量产,技术也没有太多突破,直到2021年小米Mix Fold问世,TCL才拿到了第一个手机厂商订单。
此后,随着小米OV等主流手机品牌入场,折叠屏手机成为国内主流手机厂商“内卷”的新方向。折叠屏手机的故事确实性感,但这个故事并不好讲。“志在把世界掰弯”的柔宇便是很好的例子。
此前,柔宇凭借其独有的柔性屏幕研发技术路线获得了资本和市场的关注,可却没有逃脱“叫好不叫座”的命运。尽管柔宇一直在贩卖概念,但实际落地的产品很少,并没有掀起水花,如今裁员、欠薪的消息屡次传出。
这也证明,TCL想通过折叠屏讲故事提振股价,并不容易。
就TCL本身而言,原有业务正在承压。受行业周期性影响,TCL的半导体显示业务在走下坡路。2022年一季度,其半导体显示业务净利润 3.4 亿元,同比下降 85.8%。TCL表示,受下游需求转弱及供应链短期滞缓等因素冲击,半导体显示行业景气度回落至底部区域,大尺寸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降幅较大,行业盈利承压。
此时进入折叠屏行业,是TCL必须要做的事。一方面是可以拓展新业务,比如给手机厂商提供折叠屏;另一方面,等待各方面成熟时,TCL还可自产自销折叠屏手机,甚至将柔性屏应用于彩电等老业务。
折叠屏的新故事性感依旧,但需要经历时间和市场的考验。想要短时间内提升股价,支撑估值不太现实,TCL依然要保持耐心穿越周期。
正如李东生曾感叹:“做企业竞争就像打仗一样,很难讲你做这个决定就一定是对的,但是战斗已经打响,冲锋号吹了,部队已经上去,那个时候你要考虑怎么把山头拿下,不能想我的退路在哪里。如果你这样想就很难找出办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