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编辑 | 黄月
华特·迪士尼有句名言:“我只希望人们不要忘记一件事,那就是一切都始于一只老鼠。”1928年,世界首部有声动画电影《威利号汽船》(Steamboat Willie)于纽约上映,一只随音乐起舞的小老鼠“米奇”自此进入大众视野。如今,“米奇”已从早期动画短片的主角发展成为流行文化的代表符号,对影视、艺术、商业生产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影响。
迪士尼与UCCA集团旗下UCCA Lab目前正在联合呈现“好奇无界:米奇艺术展全球巡展北京站”。继上海、成都、深圳之后,这是米奇艺术展在中国内地巡展的收官之站。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兼CEO田霏宇称,每次在一个新的地点进行展览,都会加入该地区的地方属性,人们从中意识到,米奇其实是没有国界的。而且,米奇展的很多观众其实对当代艺术并不了解,这样贴近流行文化、亲近观众的展览可以给更多人一个进入当代艺术的机会。展览呈现了60位(组)国内外艺术家以米奇为主题展开的全新创作,试图通过绘画、雕塑、书法、装置、声音、非遗、新媒体、文献等多种媒介塑造米奇的新面貌。
此次展览共分为四大内容板块,分别是“你好,米奇”、“致敬经典”、“米奇的遨游”和“童真年代”。“你好,米奇”板块回溯了米奇经典动画作品和形象的演变,并将米奇置入与当下潮流符号和日常物件的对话中。比如韩国艺人权志龙的时尚品牌《米奇》把米奇形象和潮牌的小雏菊元素进行结合;中国艺人陈冠希则创作了《三人行》,灵感来源是《四眼天鸡》里短暂出现过的三眼米奇;洛杉矶设计师、创意总监和策展人戴伦·罗曼内利创作的《3000%米奇积木熊》将不同年代的迪士尼纺织品进行重新改造和回收利用,让米奇元素的衣服布料包裹着经典的熊造型。
作为流行文化的代表符号,有时候米奇不需要全身出现,哪怕只是一个剪影,我们也能辨别出它——三个圆环、黄色鞋子、红色短裤、白色手套,“致敬经典”版块中艺术家将米奇经典的形象解构再重构,用自身的艺术语言把代表米奇的视觉符号和特征通过新媒体、绘画、装置等形式呈现。这里有艺术家Noise Temple创作的《跳舞的米奇》,利用新媒体音画装置、视听设备等让米奇化身为电子世界的机器人,用数码参数重构米奇的数字化形象,利用计算机系统错误产生的“故障”声音和画面激发米奇的“舞蹈”。墨西哥艺术家坦尼亚·阿吉尼加的《丝绒笑声》将手工艺作为表演媒介,引发身份认同、文化和社区培养相关的对话。艺术家万美的《禅·米奇》则是运用三个圆圈,即禅宗中的符号“禅圆”,将“米奇作为一个字母符号,跨越语言障碍,为每位观众带去微笑”。
如今,米奇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明星,“米奇的遨游”版块将米奇与各种文化语境进行巧妙融合,让观众感受传统与当代、手工和科技之间的碰撞和交融。艺术家李木子《彝纹米奇》参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彝纹绣片里的“火焰纹”设计米奇的脸部纹样,布艺部分也采用了彝族服饰制作技艺里的锁边绣制作完成。艺术装置作品《星河图》由国际跨媒体艺术团队黑弓创作,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人从古至今对时间、空间、宇宙的不断探索,通过石与镜的变换在“陨石米奇”脑海中呈现多维空间的雏形。王子耕的作品《米奇纪》则制造出了一个好像是在博物馆里展出的“考古遗物”,展开对于平行宇宙的想象:如果人类考古发现了一个带着耳朵的头盔,是否会怀疑这种生物的存在?艺术家使用对头盔的“虚拟考古”探究的是长久以来艺术形象和真实之间的模糊地带。
“童真年代”版块注重的是关于童年与未来的叙事,来自不同年代和地区的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回溯了自己和米奇同行的美好时光。约翰·奎因领衔合作的作品《重返威利号汽船》是将原始短片和重置短片并列播放的作品,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一起,在现代语境下完成对1928年诞生的经典米老鼠短片的重新诠释。概念艺术家阿曼达·罗斯·霍制作的《无题T恤》里,经典米奇滚边撞色T恤的尺寸变化成为对个人和日常物品作为人工制品的沉思。在墨白的《米奇江南游》里,用组画的形式描绘米奇乘船到中国开启奇幻探索的故事,乘船灵感取自于《威利号汽船》,但船只造型则源于顾恺之《洛神赋图》,艺术家运用想象呈现米奇在江南水乡林涧嬉耍和依水而居的日常景象。
随着展览的深入,观众可以发现,展厅的布局和氛围从原本的充满城市感、潮流感,到变得更像中式园林和庭院,叙事感和怀旧感不断加深。
参观时间:2022.7.23至2022.11.6 每日10:00-19:00(18:30停止入场)
展览地点:798艺术区798中二街
除题图外由作者自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