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中国古代商业史:这个商人,助力刘备实现三足鼎立,与诸葛亮同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古代商业史:这个商人,助力刘备实现三足鼎立,与诸葛亮同列

关键的时候比诸葛亮还重要。

文|砺石商业智库  刘黎平 

三国群雄纷争是靠什么支撑起来的?是过硬的武力,还是高超的谋略?其实,这两者说的都是人力,人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胜负和结局,然而,人力也是需要支撑的,它是靠粮草支撑起来的。

粮草,其实就是财力。

笑到最后的人,未必是财力最雄厚的人,但如果没有财力的人,一定是连笑都笑不起来的。

战争,从来就没有和经济、财力分开过。

在三国历史里,我们看到了刘备的仁慈、大度,看到了刘备的笼络人心,求贤若渴,然而,如果没有财力的支撑,这一切的美德只会是个笑话。

可以说,刘备的一生当中,都离不开财力的支持。

当然,曹操、孙权的一生当中,又何尝离开过财力的支持?

这篇文章是以刘备为范例,说说三国时期商人在群英争战中的关键作用。

一、从草创到成功,经济始终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政治军事是一个奇趣环生的话题,巧妙的算计,忽如其来的突袭,挥斥方遒的气魄,波谲云诡的套路,以及冷兵器时代富有原始暴力色彩的决斗,这才是人们最关心的元素。

在极力渲染谋虑和勇力以及天命的叙事框架中,“三国演义”也会偶然透露一个真相:财力对政治军事的供养。

话说“三国演义”第一回,刘关张决定要为国剿灭黄巾军,于是热血沸腾地起兵。

武力不是热情豪放的衍生物,而是要用硬邦邦的钱实实在在去砸。

小说里写到,就在这个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天使投资出现了。

他们是张世平和苏双,北方的贩马商人。

他们对刘备集团的投资是不讲究回报的,纯粹是因为刘备的人格魅力,他们家资千金,然后拿出其中很多给予刘备,“乃多与之金财”。

于是,刘备用他们的投资集合队伍,招兵买马,颇具规模。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有记载。

而两者是有区别的:“三国演义”所描述的这次投资行为是一次性的,而“三国志”记载的似乎是一种长期行为,不止一次,而是若干次,即张世平和苏双是刘备的长期投资人。

如果这样,就不难理解贫困的刘备为何能喜好时装,犬马和“美衣服”,同乡同城的很多少年豪杰都纷纷跟随他。

这些奢侈的行为,说明了一个事实:刘备得到了长期资助。

他用商人的资金包装自己,树立形象,吸引追随者。

刘备一直在经营自己,而经营的资本就是张、苏二人的钱财。

甚至可以说,起兵前的刘备,已经是资本运作下的一个现象级人物。

在刘备真正起事,走在创业的大道上时,张世平、苏双二人就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

首轮天使投资离开后,刘备的话题还在继续,在战争的消耗当中,谁能供养他?

我们得提到诸葛亮。

诸葛亮和刘备的财力有什么关系?人家是出谋划策火烧新野干军事的。

不是这样,诸葛亮在解决刘备的财政困难上,起了巨大的作用。

刘备驻军新野期间,愁于兵马不足,问计于诸葛亮。

其实,兵马不足的表象就是人力不足,财赋不足,这靠火攻和借东风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诸葛亮从人口管理和财会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第一,荆州并非人力不足,而是人口登记制度不健全,“荆州人非少也,而著籍者寡。”

第二,荆州流动人口多,都没有纳入户籍,导致缴税户口稀少,也就是白白流失税源。

办法:向刘表建议,将荆州境内流动人口尽数纳入户籍,按照这个数字去征兵收税。

靠着诸葛亮这个建议,刘备度过了一段极其艰难的时期。

然而,在荆州那段时间,还不是刘备财政上最困难的时候,刘备度日如年、几乎不能为继的岁月,是在徐州,创业资本被吕布掠夺,自己四处逃窜的时候,是谁帮他走出这个低谷的呢?

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糜竺。

二、关键的时候比诸葛亮还重要

糜竺在蜀汉谋士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如果看演义,大家对他的印象就是:诸葛亮出山之前,刘备身边的所有谋士都是不合格的,糜竺最多也就对刘备不离不弃,前后打点,根本起不到扭转乾坤,出奇制胜的作用。

其实不然。

糜竺的作用有时候是诸葛亮和庞统都替代不了的,他能做到的事情,卧龙和凤雏做不到。

首先,糜竺是一位商人,一位富豪,而不是一位谋士。他对刘备的作用,不是出谋划策,而是投资出钱。

史载糜竺是东海郡人,商人世家,家中资产以亿来计算,仆人门客以五位数来估量,至于具体从事什么行业,语焉不详。

糜竺不仅是一位商人,也是一位贤人。

有一个神话传说能从中看出端倪。

《搜神记》记录,糜竺从洛阳回徐州,在和家里相隔数十里的时候,路上有妇要求搭顺风车,糜竺答应了。下车的时候,妇人说:我是上天派来烧你家的,看在搭你顺风车的面子上,我先通知你,你赶紧回家把东西财物抢救出来,我再慢点走,执行上天的使命。

糜竺赶紧回家将人员和财物搬走,过了一会儿,果然家中大火。

这荒诞不经的故事可能透露一个事实:糜竺是一个贤人,很得人心,能得百姓支持。

因此,糜竺被徐州太守陶谦拜为别驾从事,这说明糜竺不只是一位商人,也是一位乡里贤能。同时也可见,在东汉末年,地方政府也把商业界人士纳入幕府机构,成为地方管理者之一。

而糜竺也不是被动纳入官府,他能主动出击,去选择和自己三观相合的政治军事人物。

徐州太守陶谦去世后,糜竺奉命去小沛迎接刘备。

这一迎,终生追随。

糜竺并没有机械地执行陶谦的遗命,完成工作任务就万事大吉,不再有下文,而是主动投靠刘备,继续自己的政治征途。

东汉末年的商人群体,史书并无多少笔墨交代,但是从糜竺的选择可见当时的部分商贾还是有天下情怀和圣贤胸襟的。因为,家资丰厚的糜竺完全可以选择继续经商,远离政治,他能始终和刘备在一起,辗转南北,说明他是有抱负诉求的商人。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是刘备最背运的一段时光。

吕布趁着刘备征讨袁术,鸠占鹊巢,偷袭下邳得手,刘备不仅妻子陷落敌手,自己四处奔命,而且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基业,一夜之间扫荡一空。

在刘备跌入谷底的时候,是糜竺用雄厚的资本帮他渡过难关。

首先,是人力上的支持,糜竺输送给刘备两千“奴客”,几乎是重建刘备的军力。从两千人员的支持可见,糜竺作为商人的同时,也是地方具备一定独立实力的武装力量,甚至可以说当时的商人,也可以成为一方小小诸侯。

更重要的是财力上的支援,糜竺送给刘备大量金银,“以助军资”。

当然,顺便也把自己的妹子送给刘备当夫人,即演义里有名的糜夫人。

因为糜竺的续命,刘备才得以继续在北方经营,败而不灭,困而不绝,“三国志”也这么评价:“于时困匮,赖此复振”。

完全可以推论,在刘玄德这个生死攸关的口子上,唯有财大气粗的糜竺才能给刘备东山再起的资本,即使换上诸葛亮和庞统,也起不到这个作用。

商人财团的作用,连最聪明的谋士都替代不了。

如果这个时候没有糜竺,后来的新野之战、赤壁之战根本轮不到刘备,更不用说跨荆州、据益州以及天下三分了。

蜀汉集团在气若游丝的时候,是商人续的命。

三、刘备待财团的态度:尊重而不重用

糜竺的仗义行为,得到了曹操的赏识,当时刘备和曹操尚是盟友,所以糜竺被任命为嬴郡太守,糜竺的弟弟糜芳为彭城相。

但曹操的任命并没有让糜竺改变效忠对象,后来刘备和曹操闹翻,曹操夺徐州,刘备败退的时候,糜竺舍弃了朝廷任命,继续追随刘备南征北战。

这个事实再一次证明,东汉末年的商人,也是具备政治忠诚度的。

糜竺不只是起到财富投资人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使者的作用。

刘备被曹操驱赶,狼狈逃亡荆州的时候,并非直接投奔荆州太守刘表,而是通过糜竺作为中介,去和刘表取得联系。

刘表任命其为左将军从事中郎。

可以说,在刘备从北到南,再到西的创业路线上,糜竺是始终相随,无怨无悔,胜败不弃,进退如一。

然而,刘备待糜竺的态度则是,尊重而不器重。

刘备给予糜竺的地位相当高,进入成都之后,糜竺被拜为安汉将军,从“安汉”二字而言,刘备对其功劳的界定是很高的,几乎是乾坤的顶梁柱。

安汉将军的名字很好听,其地位又如何呢?

与军师将军同列。

军师将军是谁?就是诸葛亮。

糜竺的官阶不比诸葛亮低,几乎就是庞统、法正的待遇。

但是,官爵上的高位和任用上的档次,并不对等。

刘备对糜竺,是待遇上优厚,政治上闲置,“待之以上宾之礼,未尝有所统御”,礼节上很对得起糜竺无私的奉献,但未曾让他从事任何实质上的工作。

理由是糜竺的气质似乎不适合从事政治军事工作,“雍容敦雅”,应不了急,打不了仗,反而适合在成都过着岁月静好的生活。

因此,刘备对糜竺的优待从来没有停过,文武大臣中没有与之能相比的,“赏赐优宠,无与为比。”

三国时期,商人的群体形象也好,个体形象也好,相对比较模糊,但是史书上的片言只语,并不能抹杀他们的社会作用。

糜竺在军事谋略上无法和诸葛亮、庞统、法正相提并论,然而,他对于刘备集团的拯救和重塑,是诸多神机妙算的军师都不能达到的。军事上的伟大,政治上的高明,如果没有财力上的支撑,都会是浮云。

三国的史实和衍生的故事,后来往往成为商场的借鉴和隐喻,或者直接成为商战的学习典范,然而可能意想不到,在三国军事纷争当中,真的有商业在起作用,这些商业,这些商人,既不是隐喻、借鉴,也不是所谓的学习效仿典范,而是扎扎实实的商业元素。

三足鼎立的支撑力,也有商业的构成力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古代商业史:这个商人,助力刘备实现三足鼎立,与诸葛亮同列

关键的时候比诸葛亮还重要。

文|砺石商业智库  刘黎平 

三国群雄纷争是靠什么支撑起来的?是过硬的武力,还是高超的谋略?其实,这两者说的都是人力,人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胜负和结局,然而,人力也是需要支撑的,它是靠粮草支撑起来的。

粮草,其实就是财力。

笑到最后的人,未必是财力最雄厚的人,但如果没有财力的人,一定是连笑都笑不起来的。

战争,从来就没有和经济、财力分开过。

在三国历史里,我们看到了刘备的仁慈、大度,看到了刘备的笼络人心,求贤若渴,然而,如果没有财力的支撑,这一切的美德只会是个笑话。

可以说,刘备的一生当中,都离不开财力的支持。

当然,曹操、孙权的一生当中,又何尝离开过财力的支持?

这篇文章是以刘备为范例,说说三国时期商人在群英争战中的关键作用。

一、从草创到成功,经济始终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政治军事是一个奇趣环生的话题,巧妙的算计,忽如其来的突袭,挥斥方遒的气魄,波谲云诡的套路,以及冷兵器时代富有原始暴力色彩的决斗,这才是人们最关心的元素。

在极力渲染谋虑和勇力以及天命的叙事框架中,“三国演义”也会偶然透露一个真相:财力对政治军事的供养。

话说“三国演义”第一回,刘关张决定要为国剿灭黄巾军,于是热血沸腾地起兵。

武力不是热情豪放的衍生物,而是要用硬邦邦的钱实实在在去砸。

小说里写到,就在这个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天使投资出现了。

他们是张世平和苏双,北方的贩马商人。

他们对刘备集团的投资是不讲究回报的,纯粹是因为刘备的人格魅力,他们家资千金,然后拿出其中很多给予刘备,“乃多与之金财”。

于是,刘备用他们的投资集合队伍,招兵买马,颇具规模。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有记载。

而两者是有区别的:“三国演义”所描述的这次投资行为是一次性的,而“三国志”记载的似乎是一种长期行为,不止一次,而是若干次,即张世平和苏双是刘备的长期投资人。

如果这样,就不难理解贫困的刘备为何能喜好时装,犬马和“美衣服”,同乡同城的很多少年豪杰都纷纷跟随他。

这些奢侈的行为,说明了一个事实:刘备得到了长期资助。

他用商人的资金包装自己,树立形象,吸引追随者。

刘备一直在经营自己,而经营的资本就是张、苏二人的钱财。

甚至可以说,起兵前的刘备,已经是资本运作下的一个现象级人物。

在刘备真正起事,走在创业的大道上时,张世平、苏双二人就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

首轮天使投资离开后,刘备的话题还在继续,在战争的消耗当中,谁能供养他?

我们得提到诸葛亮。

诸葛亮和刘备的财力有什么关系?人家是出谋划策火烧新野干军事的。

不是这样,诸葛亮在解决刘备的财政困难上,起了巨大的作用。

刘备驻军新野期间,愁于兵马不足,问计于诸葛亮。

其实,兵马不足的表象就是人力不足,财赋不足,这靠火攻和借东风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诸葛亮从人口管理和财会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第一,荆州并非人力不足,而是人口登记制度不健全,“荆州人非少也,而著籍者寡。”

第二,荆州流动人口多,都没有纳入户籍,导致缴税户口稀少,也就是白白流失税源。

办法:向刘表建议,将荆州境内流动人口尽数纳入户籍,按照这个数字去征兵收税。

靠着诸葛亮这个建议,刘备度过了一段极其艰难的时期。

然而,在荆州那段时间,还不是刘备财政上最困难的时候,刘备度日如年、几乎不能为继的岁月,是在徐州,创业资本被吕布掠夺,自己四处逃窜的时候,是谁帮他走出这个低谷的呢?

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糜竺。

二、关键的时候比诸葛亮还重要

糜竺在蜀汉谋士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如果看演义,大家对他的印象就是:诸葛亮出山之前,刘备身边的所有谋士都是不合格的,糜竺最多也就对刘备不离不弃,前后打点,根本起不到扭转乾坤,出奇制胜的作用。

其实不然。

糜竺的作用有时候是诸葛亮和庞统都替代不了的,他能做到的事情,卧龙和凤雏做不到。

首先,糜竺是一位商人,一位富豪,而不是一位谋士。他对刘备的作用,不是出谋划策,而是投资出钱。

史载糜竺是东海郡人,商人世家,家中资产以亿来计算,仆人门客以五位数来估量,至于具体从事什么行业,语焉不详。

糜竺不仅是一位商人,也是一位贤人。

有一个神话传说能从中看出端倪。

《搜神记》记录,糜竺从洛阳回徐州,在和家里相隔数十里的时候,路上有妇要求搭顺风车,糜竺答应了。下车的时候,妇人说:我是上天派来烧你家的,看在搭你顺风车的面子上,我先通知你,你赶紧回家把东西财物抢救出来,我再慢点走,执行上天的使命。

糜竺赶紧回家将人员和财物搬走,过了一会儿,果然家中大火。

这荒诞不经的故事可能透露一个事实:糜竺是一个贤人,很得人心,能得百姓支持。

因此,糜竺被徐州太守陶谦拜为别驾从事,这说明糜竺不只是一位商人,也是一位乡里贤能。同时也可见,在东汉末年,地方政府也把商业界人士纳入幕府机构,成为地方管理者之一。

而糜竺也不是被动纳入官府,他能主动出击,去选择和自己三观相合的政治军事人物。

徐州太守陶谦去世后,糜竺奉命去小沛迎接刘备。

这一迎,终生追随。

糜竺并没有机械地执行陶谦的遗命,完成工作任务就万事大吉,不再有下文,而是主动投靠刘备,继续自己的政治征途。

东汉末年的商人群体,史书并无多少笔墨交代,但是从糜竺的选择可见当时的部分商贾还是有天下情怀和圣贤胸襟的。因为,家资丰厚的糜竺完全可以选择继续经商,远离政治,他能始终和刘备在一起,辗转南北,说明他是有抱负诉求的商人。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是刘备最背运的一段时光。

吕布趁着刘备征讨袁术,鸠占鹊巢,偷袭下邳得手,刘备不仅妻子陷落敌手,自己四处奔命,而且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基业,一夜之间扫荡一空。

在刘备跌入谷底的时候,是糜竺用雄厚的资本帮他渡过难关。

首先,是人力上的支持,糜竺输送给刘备两千“奴客”,几乎是重建刘备的军力。从两千人员的支持可见,糜竺作为商人的同时,也是地方具备一定独立实力的武装力量,甚至可以说当时的商人,也可以成为一方小小诸侯。

更重要的是财力上的支援,糜竺送给刘备大量金银,“以助军资”。

当然,顺便也把自己的妹子送给刘备当夫人,即演义里有名的糜夫人。

因为糜竺的续命,刘备才得以继续在北方经营,败而不灭,困而不绝,“三国志”也这么评价:“于时困匮,赖此复振”。

完全可以推论,在刘玄德这个生死攸关的口子上,唯有财大气粗的糜竺才能给刘备东山再起的资本,即使换上诸葛亮和庞统,也起不到这个作用。

商人财团的作用,连最聪明的谋士都替代不了。

如果这个时候没有糜竺,后来的新野之战、赤壁之战根本轮不到刘备,更不用说跨荆州、据益州以及天下三分了。

蜀汉集团在气若游丝的时候,是商人续的命。

三、刘备待财团的态度:尊重而不重用

糜竺的仗义行为,得到了曹操的赏识,当时刘备和曹操尚是盟友,所以糜竺被任命为嬴郡太守,糜竺的弟弟糜芳为彭城相。

但曹操的任命并没有让糜竺改变效忠对象,后来刘备和曹操闹翻,曹操夺徐州,刘备败退的时候,糜竺舍弃了朝廷任命,继续追随刘备南征北战。

这个事实再一次证明,东汉末年的商人,也是具备政治忠诚度的。

糜竺不只是起到财富投资人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使者的作用。

刘备被曹操驱赶,狼狈逃亡荆州的时候,并非直接投奔荆州太守刘表,而是通过糜竺作为中介,去和刘表取得联系。

刘表任命其为左将军从事中郎。

可以说,在刘备从北到南,再到西的创业路线上,糜竺是始终相随,无怨无悔,胜败不弃,进退如一。

然而,刘备待糜竺的态度则是,尊重而不器重。

刘备给予糜竺的地位相当高,进入成都之后,糜竺被拜为安汉将军,从“安汉”二字而言,刘备对其功劳的界定是很高的,几乎是乾坤的顶梁柱。

安汉将军的名字很好听,其地位又如何呢?

与军师将军同列。

军师将军是谁?就是诸葛亮。

糜竺的官阶不比诸葛亮低,几乎就是庞统、法正的待遇。

但是,官爵上的高位和任用上的档次,并不对等。

刘备对糜竺,是待遇上优厚,政治上闲置,“待之以上宾之礼,未尝有所统御”,礼节上很对得起糜竺无私的奉献,但未曾让他从事任何实质上的工作。

理由是糜竺的气质似乎不适合从事政治军事工作,“雍容敦雅”,应不了急,打不了仗,反而适合在成都过着岁月静好的生活。

因此,刘备对糜竺的优待从来没有停过,文武大臣中没有与之能相比的,“赏赐优宠,无与为比。”

三国时期,商人的群体形象也好,个体形象也好,相对比较模糊,但是史书上的片言只语,并不能抹杀他们的社会作用。

糜竺在军事谋略上无法和诸葛亮、庞统、法正相提并论,然而,他对于刘备集团的拯救和重塑,是诸多神机妙算的军师都不能达到的。军事上的伟大,政治上的高明,如果没有财力上的支撑,都会是浮云。

三国的史实和衍生的故事,后来往往成为商场的借鉴和隐喻,或者直接成为商战的学习典范,然而可能意想不到,在三国军事纷争当中,真的有商业在起作用,这些商业,这些商人,既不是隐喻、借鉴,也不是所谓的学习效仿典范,而是扎扎实实的商业元素。

三足鼎立的支撑力,也有商业的构成力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