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特别策划 | 卷不起又躺不平的职场人,该何去何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特别策划 | 卷不起又躺不平的职场人,该何去何从?

然而,在不确定的海洋中,我们人生的选择是否被考编所局限?倘若放弃考编,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当下快速奔跑的时代?

文|阳子

前段时间,明星考编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一边是自嘲身为“小镇做题家”群体的委屈,一边是日赚208万的顶流明星是否合理合规参与招考流程的讨论。两大看似毫无关联的身份,被“编制”一词紧密联系在一起。

最终,国家话剧院出面回应,明星放弃入职,当然,也有人拿出证据自证清白。但无论如何,考编成为了人们绕也绕不过去,也无从忽视的关键词。

先来看一组数据:2022年国考计划招录3.12万人,报名过审人数高达212.3万人,平均68个人竞争一个岗位。更不用论自2009年起,国考报名人数已连续14年超百万人。

曾几何时,“宇宙的尽头是考编”这句玩笑话俨然成为了当下最真实的就业现状。年轻群体一边喊着摆烂,佛系,一边恨不得在通勤地铁上争分夺秒刷题,只为能够距离“上岸”更进一步。

然而,在不确定的海洋中,我们人生的选择是否被考编所局限?倘若放弃考编,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当下快速奔跑的时代?

PART 1 理想生活图景只有上岸吗?

最近两年,可以明显感知的一个变化则是,无论曾经就职于互联网大厂,还是隐匿于私企的就业者,都纷纷选择了考编,甚至很多人在考试失败之后依旧选择“二战“、”三战“。

曾几何时,过年回家从“找到对象了吗?”延伸到了“考上公务员了吗?”仿佛一朝拥有编制,美好生活似乎就会迎面而来。

尤其是在体量较小的城市中,考取编制就意味着端上众人眼中的“金饭碗”,与此同时,你也会摇身一变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以及“县城婚恋市场中的香饽饽”。

因此,上岸成为了当下年轻人群体理想的生活图景。

图片来源:播客官方

播客推荐:《几乎正常AlmostNormal》

期数:2021年6月30日 S1E11

【本期主播】:蒋几乎、刘正常

近几年,大家对考研和考公的态度发生了很大改变,为什么现在的人们如此热衷于考研和考公?从个人经验来看,这两种不同的选择对人生有什么样的影响?

为了厘清这一问题,《几乎正常AlmostNormal》播客开展了一次深度讨论。几乎正常AlmostNormal是两位当代偶像对外输出的阵地,希望通过表达和世界建立一点联系。在这个意识形态愈显单一的当下,聊一聊“正常”的边界,探讨“少数”的合理。

在本期播客中,他们指出人们热衷考编的行为与经济下行有关。疫情之下,市场不确定性不断增加。意料之外的「大厂裁员潮」来袭,中小型企业所面临的倒闭、经营不善等危机,使得就业机会不断缩窄。

这些问题无一不让求职者看到外部岗位高风险、高压力的一面,因此寻求一份稳定、更具“性价比”的工作,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

此外,《几乎正常AlmostNormal》认为,尽管高考、考研、考公对人生来说都不是一锤定音,但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用固定的标准苛责个体选择是一种非常傲慢的行为。

他们不断提醒年轻人:无论是依照普罗大众的世俗标准做一件事,还是脱离主流道路,走出一条自己的路,都是可以被允许的。

PART 2 不确定海洋中,面临的选择与焦虑

不确定性愈加庞大的当下,越来越多焦虑的人想要通过外界抓住一个「确定性」,尤其是在人生规划与职业选择上。

毕竟这几年各种「不确定」层出不穷:火山爆发、疫情肆虐、就业艰难……唯一可以确定地反而只剩下了不确定性这一件事情。甚至,我们快要对这种变化感到麻木。

然而,人们频繁提及的体制、编制这些看似坚硬的外壳,真的能够好好收容你的安全感吗?

图片来源:播客官方

播客推荐:《声东击西》

期数:2022年1月20日 #199

【本期主播】:徐涛、Mengyi

人生是否只有一种选择?遵从内心这件事,到底又有多难?《声东击西》播客在不确定的海洋中,为人们剖析了选择与焦虑的真相。

本期节目嘉宾Mengyi为「声动早咖啡」主播,她在一年多前从体制内离开,加入声动活泼的内容制作。

然而,每一次调整赛道,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年轻时那些被外界定义的「正确」选择一直萦绕在耳边,因此逃离体制这件事说服别人比说服自己还要困难。

在她看来,当未来是可见的,那么体制、铁饭碗的意义要小于体验人生。但「如果那个相对稳定的未来就是你想要的」,留下也无可厚非。

Mengyi表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信息噪声中,找到「自己想要什么」,学会与焦虑共处,不断试错,是她从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上学到的更珍贵的经历。

PART 3 毫无意义的工作

当下年轻人在积极备考的同时,还有另一波打着职场摸鱼人口号的群体存在。但无论如何,他们照样还得假装长时间工作。

人们被迫假装工作,做自己不喜欢也不特别擅长的事情意味着什么?这很可能意味着一种深刻的心理暴力,工作的人们会因此饱受折磨:“如果你私底下觉得自己的工作不该存在,谈论劳动尊严未免太奢侈” 。

那这个社会又如何对待做有意义的工作的人呢?我们会发现一套很奇怪的伦理态度:人越是做有意义的事情,越是为兴趣而劳动,人就愈不容易从中获得酬劳。

如此看来,我们目前所做的工作是否有意义呢?

图片来源:中信出版集团

荐书:《毫无意义的工作》

作者:大卫·格雷伯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

凯恩斯曾在20世纪30年代预言:到20世纪末,科技水平将足够进步,人们每周的工作时长会缩短至15小时。但如今,人们在工作上花费了更多时间。你的工作对世界做出贡献了吗?

直到现在,它仍然是人们深切关注的议题。 是谁在创造这些毫无意义的工作?它是如何降低效率,阻碍个人价值的实现,加剧不公平的?

在《毫无意义的工作》一书中,大卫·格雷伯以犀利的笔触,将自己的观察、研究与反思悉数呈现,剖析了困扰世人的当代社会病灶。

大卫·格雷伯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占领华尔街”主要参与者,先后任耶鲁大学副教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师承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出版有《债:5000年债务史》,受到《21世纪资本论》作者托马斯·皮凯蒂的高度赞誉。

在本书中,格雷伯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和人类学的洞见提醒人们正视无意义的工作这头“房间里的大象”。嬉笑怒骂之间,一个个当今时代有关工作、劳动的“神话”原形毕露,权力与剥削的现实无处可藏。

他认为,新自由主义改革的结果并没有带来其宣称的经济效率的提升。因此需要从政治的角度来理解以及要去思考这个制度导致的结果会使谁得利?

格雷伯希望通过本书达成几个目的。首先是“狗屁工作”实际上是怎么发生的;其次,人们如何逐渐相信创意理当伴随着痛苦?以及人的时间是否有可能出售?

最后,格雷伯希望把本书写成一只射向文明核心的箭,从而迎来一个建立在工作之上的文明:为工作而工作,工作本身就有意义。

PART 4 卷不起来又躺不平的职场人,该何去何从?

2022年,教育部统计毕业生人数为1076万,首破千万,创下历史新高。尽管年年都会提及“最难就业季”的说法,但全球疫情影响下,工作岗位大幅缩减、让第一批“00后”迎来了真正的“最难就业季”。

不只应届毕业生找工作难,多年职场人的处境也并不轻松,大厂频频传来降薪、优化、裁员、项目整体叫停的消息,有的人经历几个月的求职好不容易收到Offer,又收到HC消失的打击。

遭遇困境,被外界打乱了常规的工作节奏,或许正是一个反思工作与职场的重要时机:

“我究竟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什么工作才是真正的好工作?”

“如果我就是不爱上班,怎么办?”

……

图片来源:中信出版集团

荐书:《职场真话:认清自己,看懂市场,选好工作》

作者:薛毅然、陈舒扬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

由薛毅然、陈舒扬撰写的《职场真话:认清自己,看懂市场,选好工作》一书,通过对话的形式,针对当代年轻人面临的种种职业发展困境、选择与应对方式进行了梳理。

内容涉及职业理想与现实、职业兴趣与驱动力、职业选择的偏见、职场中的“站队”问题与沟通方式、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家乡、职场PUA与职场情绪管理、自由职业的选择、职场与个人幸福感的关系等等。

作者薛毅然是人才发展专家,在人力资源领域有超过20年的工作经历,面试过12000多人,深度访谈过2000多位中高层管理人员,也曾经为2000多位不同年龄、不同领域的职场人提供过一对一职业发展咨询。另一位作者陈舒扬是独立内容顾问。在她客观犀利的提问中,这本书金句频出,时常让人感到醍醐灌顶。

两人指出:在职业成长之路上,早日找到自己的擅长和不擅长,明确自己是哪一类人,并选择适合的岗位和工作方式,非常重要。

与此同时,“职业发展不是生活的全部”,幸福的意义是多元的,是可以自己去构建的,不一定要用钱去衡量,也不一定需要很多钱来支撑。即便在工作中无法获得足够的快乐,也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更多有趣的事,过得更自在一点。

本书是一本为存在职业困惑、面临个人职业发展困境的职场人提供客观思考的访谈集。此外,书后附赠的“职场生存工具包”,也将为你解决个人职业发展困惑提供阅读及学习工具。

PART 5 做有趣的人

多年前麦肯锡招聘时有一条隐形标准:如果因为飞机延误困在机场10个小时,你愿不愿意和这个人困在一起?如果愿意,说明这个人可以招。

所谓的“愿意”背后最重要的一条,这个人是否有趣。但如此重要的特质和能力可能不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在工作中。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那个人太无趣了,我想找个有趣的人做伴侣。”

“我们希望招聘有趣的人。”

…………

“有趣”这个词,时常在各种场合下被提及。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当谈论有趣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当我们说一个人有趣时,这里的有趣是指我们自身的一种抽象的感觉或认知,那么是什么触动了我们的这种感觉或认知呢?

图片来源:中信出版集团

荐书:《有趣:让高“趣商”成为你的竞争力》

作者:朱老丝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

当与一位严肃的客户洽谈业务时,你会怎样打开沉闷的沟通局面?

当你面对层层面试或晋升选拔时,如何让自己脱颖而出?

当你身处一个不熟悉的社交场合时,如何自如地展现真实的自己?

当面对自身的缺点时,你会刻意隐藏,还是敢于放大?

当向领导做工作复盘时,你会怎样调整焦虑的情绪和枯燥的表达?

这本书将帮助你一一化解以上场景中的问题。“有趣”不等于滑稽,也不仅仅是幽默,而是一种深刻、多维又个性化的特质,它可以帮助我们在职场和生活中丰富表达,注入积极的能量,拉近与他人的关系,提升个人魅力,获得认可,同时深入认识并打开真实的自己。

作者朱老丝在书中对“趣商”这一概念进行了定义,从内在系统、认知、表达、行事4个层面出发,探究一个人如何变得有趣,手把手帮助读者打造“有趣”的个人名片。

42位古今中外“有趣的人”和作者的亲身经历贯穿全书,聚焦职场发展、人际关系、情绪管理、自我认知、生活智慧、个人魅力等多个方面。

相信不论是初入职场的新人,亟待打破职场瓶颈,提升团队效能的团队管理者、职业经理人,还是生活和事业处于“尴尬期”的普通读者,都将从中受益。

PART 6 勇敢走出舒适区

后疫情时代,许多人都在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但又因畏惧风险而不敢迈出第一步。

不得不指出,疫情引发的一连串连锁反应是巨大的:有人需要适应长时间的居家办公,有人面临转行转型的困难时期,有人不得不利用这段特殊的时期审视自我的未来需求和发展。

无论心绪如何变化,个体情况如何,走出舒适区都成为了最迫切需要面临的一项事务。那么,你觉得自己目前处在舒适区中吗?为什么要走出舒适区?如何才能走出舒适区、走进人生的下一个增长区?

图片来源:播客官方

播客推荐:《声动早咖啡》

期数:2022年7月22日

【本期主播】:Mengyi

《声动早咖啡》是一档由声动活泼出品的清晨播客节目,在工作日的早晨,为你带来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商业科技轻解读,开启能量满满新一天。

在本期内容中,Mengyi提到舒适区最早为地理概念, 后来引申为心理领域。当人们的不确定感和匮乏降到最低时,舒适区给予了我们足够的爱、食物 、才能,我们在这一区域感到了自己强大的掌控力。

然而,在生活不稳定增高时,比如疫情之下,舒适区被入侵,要想适应这一变化,则需要走出舒适区进入增长期,发展自我的多样可能性,适应复杂商业社会的可能。

Mengyi指出要想走出舒适区首先要拥抱过渡时期,大多数人的职业道路是充满波折的,且要进行很久的实验与验证。因此在未来仍不确定的情况下,焦虑必不可少的。换个角度思考,这有助于我们处理复杂情绪,防止过于潦草的做决定。此外,她还认为不需要戒备一事无成的时期,让自己休整至关重要。

在提到如何进入增长区时,Mengyi表示我们要经常公开反省,因为内省产生洞察力,独自反省只会让你纠结自我,不如尝试与志趣相同的人沟通交流可能对人生会更有帮助。

另外,学习新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考证、兼职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这能够为我们提供抵御风险的能力。最后,她表示需要制定更加具体的小目标,并将其写下来,评估可能性,这可以为我们的人生提供希望,冲散对未知的迷茫感。

焦虑其实是近来被反复提及的关键词,

无论是考编还是体制外的工作,

每一个人都被裹挟在不确定的潮流之中。

然而,对抗焦虑的最好方法则是具体。

当我们把目标明确化,具体化,

你会发现,

实现目标的过程不再痛苦,且更加有据可依。

你不再被虚无缥缈的迷茫感所围困。

最后,想要告诉大家,

人生不应该被一种标准局限,

无论你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听从内心的声音就足够了。

 

TOP HER|记录女性成长价值与商业价值

垂类精准媒体|她经济整合营销|数据增长决策|高净值社群经济

北京·上海·香港·纽约·伦敦·温哥华|topher@topherglobal.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特别策划 | 卷不起又躺不平的职场人,该何去何从?

然而,在不确定的海洋中,我们人生的选择是否被考编所局限?倘若放弃考编,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当下快速奔跑的时代?

文|阳子

前段时间,明星考编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一边是自嘲身为“小镇做题家”群体的委屈,一边是日赚208万的顶流明星是否合理合规参与招考流程的讨论。两大看似毫无关联的身份,被“编制”一词紧密联系在一起。

最终,国家话剧院出面回应,明星放弃入职,当然,也有人拿出证据自证清白。但无论如何,考编成为了人们绕也绕不过去,也无从忽视的关键词。

先来看一组数据:2022年国考计划招录3.12万人,报名过审人数高达212.3万人,平均68个人竞争一个岗位。更不用论自2009年起,国考报名人数已连续14年超百万人。

曾几何时,“宇宙的尽头是考编”这句玩笑话俨然成为了当下最真实的就业现状。年轻群体一边喊着摆烂,佛系,一边恨不得在通勤地铁上争分夺秒刷题,只为能够距离“上岸”更进一步。

然而,在不确定的海洋中,我们人生的选择是否被考编所局限?倘若放弃考编,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当下快速奔跑的时代?

PART 1 理想生活图景只有上岸吗?

最近两年,可以明显感知的一个变化则是,无论曾经就职于互联网大厂,还是隐匿于私企的就业者,都纷纷选择了考编,甚至很多人在考试失败之后依旧选择“二战“、”三战“。

曾几何时,过年回家从“找到对象了吗?”延伸到了“考上公务员了吗?”仿佛一朝拥有编制,美好生活似乎就会迎面而来。

尤其是在体量较小的城市中,考取编制就意味着端上众人眼中的“金饭碗”,与此同时,你也会摇身一变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以及“县城婚恋市场中的香饽饽”。

因此,上岸成为了当下年轻人群体理想的生活图景。

图片来源:播客官方

播客推荐:《几乎正常AlmostNormal》

期数:2021年6月30日 S1E11

【本期主播】:蒋几乎、刘正常

近几年,大家对考研和考公的态度发生了很大改变,为什么现在的人们如此热衷于考研和考公?从个人经验来看,这两种不同的选择对人生有什么样的影响?

为了厘清这一问题,《几乎正常AlmostNormal》播客开展了一次深度讨论。几乎正常AlmostNormal是两位当代偶像对外输出的阵地,希望通过表达和世界建立一点联系。在这个意识形态愈显单一的当下,聊一聊“正常”的边界,探讨“少数”的合理。

在本期播客中,他们指出人们热衷考编的行为与经济下行有关。疫情之下,市场不确定性不断增加。意料之外的「大厂裁员潮」来袭,中小型企业所面临的倒闭、经营不善等危机,使得就业机会不断缩窄。

这些问题无一不让求职者看到外部岗位高风险、高压力的一面,因此寻求一份稳定、更具“性价比”的工作,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

此外,《几乎正常AlmostNormal》认为,尽管高考、考研、考公对人生来说都不是一锤定音,但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用固定的标准苛责个体选择是一种非常傲慢的行为。

他们不断提醒年轻人:无论是依照普罗大众的世俗标准做一件事,还是脱离主流道路,走出一条自己的路,都是可以被允许的。

PART 2 不确定海洋中,面临的选择与焦虑

不确定性愈加庞大的当下,越来越多焦虑的人想要通过外界抓住一个「确定性」,尤其是在人生规划与职业选择上。

毕竟这几年各种「不确定」层出不穷:火山爆发、疫情肆虐、就业艰难……唯一可以确定地反而只剩下了不确定性这一件事情。甚至,我们快要对这种变化感到麻木。

然而,人们频繁提及的体制、编制这些看似坚硬的外壳,真的能够好好收容你的安全感吗?

图片来源:播客官方

播客推荐:《声东击西》

期数:2022年1月20日 #199

【本期主播】:徐涛、Mengyi

人生是否只有一种选择?遵从内心这件事,到底又有多难?《声东击西》播客在不确定的海洋中,为人们剖析了选择与焦虑的真相。

本期节目嘉宾Mengyi为「声动早咖啡」主播,她在一年多前从体制内离开,加入声动活泼的内容制作。

然而,每一次调整赛道,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年轻时那些被外界定义的「正确」选择一直萦绕在耳边,因此逃离体制这件事说服别人比说服自己还要困难。

在她看来,当未来是可见的,那么体制、铁饭碗的意义要小于体验人生。但「如果那个相对稳定的未来就是你想要的」,留下也无可厚非。

Mengyi表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信息噪声中,找到「自己想要什么」,学会与焦虑共处,不断试错,是她从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上学到的更珍贵的经历。

PART 3 毫无意义的工作

当下年轻人在积极备考的同时,还有另一波打着职场摸鱼人口号的群体存在。但无论如何,他们照样还得假装长时间工作。

人们被迫假装工作,做自己不喜欢也不特别擅长的事情意味着什么?这很可能意味着一种深刻的心理暴力,工作的人们会因此饱受折磨:“如果你私底下觉得自己的工作不该存在,谈论劳动尊严未免太奢侈” 。

那这个社会又如何对待做有意义的工作的人呢?我们会发现一套很奇怪的伦理态度:人越是做有意义的事情,越是为兴趣而劳动,人就愈不容易从中获得酬劳。

如此看来,我们目前所做的工作是否有意义呢?

图片来源:中信出版集团

荐书:《毫无意义的工作》

作者:大卫·格雷伯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

凯恩斯曾在20世纪30年代预言:到20世纪末,科技水平将足够进步,人们每周的工作时长会缩短至15小时。但如今,人们在工作上花费了更多时间。你的工作对世界做出贡献了吗?

直到现在,它仍然是人们深切关注的议题。 是谁在创造这些毫无意义的工作?它是如何降低效率,阻碍个人价值的实现,加剧不公平的?

在《毫无意义的工作》一书中,大卫·格雷伯以犀利的笔触,将自己的观察、研究与反思悉数呈现,剖析了困扰世人的当代社会病灶。

大卫·格雷伯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占领华尔街”主要参与者,先后任耶鲁大学副教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师承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出版有《债:5000年债务史》,受到《21世纪资本论》作者托马斯·皮凯蒂的高度赞誉。

在本书中,格雷伯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和人类学的洞见提醒人们正视无意义的工作这头“房间里的大象”。嬉笑怒骂之间,一个个当今时代有关工作、劳动的“神话”原形毕露,权力与剥削的现实无处可藏。

他认为,新自由主义改革的结果并没有带来其宣称的经济效率的提升。因此需要从政治的角度来理解以及要去思考这个制度导致的结果会使谁得利?

格雷伯希望通过本书达成几个目的。首先是“狗屁工作”实际上是怎么发生的;其次,人们如何逐渐相信创意理当伴随着痛苦?以及人的时间是否有可能出售?

最后,格雷伯希望把本书写成一只射向文明核心的箭,从而迎来一个建立在工作之上的文明:为工作而工作,工作本身就有意义。

PART 4 卷不起来又躺不平的职场人,该何去何从?

2022年,教育部统计毕业生人数为1076万,首破千万,创下历史新高。尽管年年都会提及“最难就业季”的说法,但全球疫情影响下,工作岗位大幅缩减、让第一批“00后”迎来了真正的“最难就业季”。

不只应届毕业生找工作难,多年职场人的处境也并不轻松,大厂频频传来降薪、优化、裁员、项目整体叫停的消息,有的人经历几个月的求职好不容易收到Offer,又收到HC消失的打击。

遭遇困境,被外界打乱了常规的工作节奏,或许正是一个反思工作与职场的重要时机:

“我究竟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什么工作才是真正的好工作?”

“如果我就是不爱上班,怎么办?”

……

图片来源:中信出版集团

荐书:《职场真话:认清自己,看懂市场,选好工作》

作者:薛毅然、陈舒扬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

由薛毅然、陈舒扬撰写的《职场真话:认清自己,看懂市场,选好工作》一书,通过对话的形式,针对当代年轻人面临的种种职业发展困境、选择与应对方式进行了梳理。

内容涉及职业理想与现实、职业兴趣与驱动力、职业选择的偏见、职场中的“站队”问题与沟通方式、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家乡、职场PUA与职场情绪管理、自由职业的选择、职场与个人幸福感的关系等等。

作者薛毅然是人才发展专家,在人力资源领域有超过20年的工作经历,面试过12000多人,深度访谈过2000多位中高层管理人员,也曾经为2000多位不同年龄、不同领域的职场人提供过一对一职业发展咨询。另一位作者陈舒扬是独立内容顾问。在她客观犀利的提问中,这本书金句频出,时常让人感到醍醐灌顶。

两人指出:在职业成长之路上,早日找到自己的擅长和不擅长,明确自己是哪一类人,并选择适合的岗位和工作方式,非常重要。

与此同时,“职业发展不是生活的全部”,幸福的意义是多元的,是可以自己去构建的,不一定要用钱去衡量,也不一定需要很多钱来支撑。即便在工作中无法获得足够的快乐,也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更多有趣的事,过得更自在一点。

本书是一本为存在职业困惑、面临个人职业发展困境的职场人提供客观思考的访谈集。此外,书后附赠的“职场生存工具包”,也将为你解决个人职业发展困惑提供阅读及学习工具。

PART 5 做有趣的人

多年前麦肯锡招聘时有一条隐形标准:如果因为飞机延误困在机场10个小时,你愿不愿意和这个人困在一起?如果愿意,说明这个人可以招。

所谓的“愿意”背后最重要的一条,这个人是否有趣。但如此重要的特质和能力可能不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在工作中。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那个人太无趣了,我想找个有趣的人做伴侣。”

“我们希望招聘有趣的人。”

…………

“有趣”这个词,时常在各种场合下被提及。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当谈论有趣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当我们说一个人有趣时,这里的有趣是指我们自身的一种抽象的感觉或认知,那么是什么触动了我们的这种感觉或认知呢?

图片来源:中信出版集团

荐书:《有趣:让高“趣商”成为你的竞争力》

作者:朱老丝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

当与一位严肃的客户洽谈业务时,你会怎样打开沉闷的沟通局面?

当你面对层层面试或晋升选拔时,如何让自己脱颖而出?

当你身处一个不熟悉的社交场合时,如何自如地展现真实的自己?

当面对自身的缺点时,你会刻意隐藏,还是敢于放大?

当向领导做工作复盘时,你会怎样调整焦虑的情绪和枯燥的表达?

这本书将帮助你一一化解以上场景中的问题。“有趣”不等于滑稽,也不仅仅是幽默,而是一种深刻、多维又个性化的特质,它可以帮助我们在职场和生活中丰富表达,注入积极的能量,拉近与他人的关系,提升个人魅力,获得认可,同时深入认识并打开真实的自己。

作者朱老丝在书中对“趣商”这一概念进行了定义,从内在系统、认知、表达、行事4个层面出发,探究一个人如何变得有趣,手把手帮助读者打造“有趣”的个人名片。

42位古今中外“有趣的人”和作者的亲身经历贯穿全书,聚焦职场发展、人际关系、情绪管理、自我认知、生活智慧、个人魅力等多个方面。

相信不论是初入职场的新人,亟待打破职场瓶颈,提升团队效能的团队管理者、职业经理人,还是生活和事业处于“尴尬期”的普通读者,都将从中受益。

PART 6 勇敢走出舒适区

后疫情时代,许多人都在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但又因畏惧风险而不敢迈出第一步。

不得不指出,疫情引发的一连串连锁反应是巨大的:有人需要适应长时间的居家办公,有人面临转行转型的困难时期,有人不得不利用这段特殊的时期审视自我的未来需求和发展。

无论心绪如何变化,个体情况如何,走出舒适区都成为了最迫切需要面临的一项事务。那么,你觉得自己目前处在舒适区中吗?为什么要走出舒适区?如何才能走出舒适区、走进人生的下一个增长区?

图片来源:播客官方

播客推荐:《声动早咖啡》

期数:2022年7月22日

【本期主播】:Mengyi

《声动早咖啡》是一档由声动活泼出品的清晨播客节目,在工作日的早晨,为你带来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商业科技轻解读,开启能量满满新一天。

在本期内容中,Mengyi提到舒适区最早为地理概念, 后来引申为心理领域。当人们的不确定感和匮乏降到最低时,舒适区给予了我们足够的爱、食物 、才能,我们在这一区域感到了自己强大的掌控力。

然而,在生活不稳定增高时,比如疫情之下,舒适区被入侵,要想适应这一变化,则需要走出舒适区进入增长期,发展自我的多样可能性,适应复杂商业社会的可能。

Mengyi指出要想走出舒适区首先要拥抱过渡时期,大多数人的职业道路是充满波折的,且要进行很久的实验与验证。因此在未来仍不确定的情况下,焦虑必不可少的。换个角度思考,这有助于我们处理复杂情绪,防止过于潦草的做决定。此外,她还认为不需要戒备一事无成的时期,让自己休整至关重要。

在提到如何进入增长区时,Mengyi表示我们要经常公开反省,因为内省产生洞察力,独自反省只会让你纠结自我,不如尝试与志趣相同的人沟通交流可能对人生会更有帮助。

另外,学习新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考证、兼职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这能够为我们提供抵御风险的能力。最后,她表示需要制定更加具体的小目标,并将其写下来,评估可能性,这可以为我们的人生提供希望,冲散对未知的迷茫感。

焦虑其实是近来被反复提及的关键词,

无论是考编还是体制外的工作,

每一个人都被裹挟在不确定的潮流之中。

然而,对抗焦虑的最好方法则是具体。

当我们把目标明确化,具体化,

你会发现,

实现目标的过程不再痛苦,且更加有据可依。

你不再被虚无缥缈的迷茫感所围困。

最后,想要告诉大家,

人生不应该被一种标准局限,

无论你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听从内心的声音就足够了。

 

TOP HER|记录女性成长价值与商业价值

垂类精准媒体|她经济整合营销|数据增长决策|高净值社群经济

北京·上海·香港·纽约·伦敦·温哥华|topher@topherglobal.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