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迪奥抄袭马面裙为何需要如此“兴师动众” ?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迪奥抄袭马面裙为何需要如此“兴师动众” ?

Dior抄袭事件的背后,是一场关乎传统文化的保卫战。

文|文化产业新闻 黄捷

近日,#迪奥 抄袭#词条再度登上微博热搜榜首。与上次文案抄袭有所不同,此次为其2022秋季作品中的一条黑色百褶长裙与中国传统服饰马面裙“查重率”极高,引起了国内外网友的不满与热议。

微博相关热搜

迪奥对此沉默不语,并不回应国内外网友的质疑。互联网舆论声量越滚越大,巴黎之后美国加州、英国伦敦等地同样举行了抵制迪奥文化挪用的游行或宣讲活动。在海内外的合力下,迪奥最终从官网上下架了该款长裙。

何为马面裙?

马面裙,又名“马面褶裙”,为汉服的一种,由宋代的旋裙发展而来,在明代形成马面裙。其前后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裥,中间裙门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称“马面”。

文物马面裙实图

马面裙是明清时期女子着装最典型的款式,其风格由明代清新淡雅到清代的华丽富贵,再到民国的秀丽质朴,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但它的“马面”结构一直根深蒂固的存在着。“马面裙”一名的来源并无确切记载,但“马面”实际上是一种建筑名称,指的是城墙体系中用于防御的结构。因为裙门与其相似,被俗称为“马面裙”。

马面裙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形成了多种格式,如月华裙、百褶裙、襕干裙、凤尾裙。其不仅在过去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如今的汉服文化圈也十分流行。因其色彩艳丽、形制多样、符合现代人审美、能够较好的修饰身形、可改良空间大,目前已有不少现代汉服设计者尝试对其进行改良,使其更加适合当代人的生活习惯。

现代汉服中的马面裙

迪奥之举为何惹众怒?

迪奥设计该裙子并不是原罪,而是将该裙子宣传为“迪奥标志性廓形”,绝口不提其与马面裙的关系才是引起众怒的真正原因所在。

在引起轩然大波之后,迪奥则选择了沉默,拒不回应的策略加剧了国人的愤怒。哪怕如今悄然下架,也难以平息舆论。

那么,迪奥该款长裙与马面裙有多像呢?

马面裙子有几大特征:一,由两大片裙片组成,裙片交搭共腰,每片腰侧有相对的褶裥;二,裙片不缝合;三,共有四个裙门;四,有合抱褶,即胯部的褶子是对开的。迪奥的秋季新款长裙全部都可以一一对应上这些特征。

 

裙子对比图(图片制作者微博用户@只只七二)

两款裙子的特征几乎完全重合,在这种情况下,迪奥还敢宣传这是他们“标志性廓形”!

官网中的介绍

或许有人会认为,迪奥只是“借鉴”了马面裙的形制,就如国人设计师设计西装并标注原创一样,并无大碍。既然国人可以穿西装、设计西装,那迪奥就可以借马面裙的型原创设计出新款长裙。这犯不上被扣上“抄袭”的帽子。

事实果真如此吗?

实际上,两件事情毫无可比性。

国人穿西装、设计西装乃至其他民族的服饰,仍会标明该服饰借鉴或来源于其他文化,表明吸收了其他文明成果,不会将其标为是自身的“标志性”创造。而迪奥直接在官网的介绍中,将该长裙标为了“标志性廓形”,从根本上否定了该裙子与马面裙的关系,意味着他们认为该裙子是独立设计的产物。

迪奥此举比起抄袭,更应算是一种“文化挪用”。

裙型本身无版权,但迪奥将该款秋季新品标为“原创”“标志性廓形”,就可为这款与马面裙极其相似的裙子申请专利。一旦申请专利,原本作为先者的马面裙,就变成了“抄袭”的后者。原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一部分的马面裙,摇身一变成为了迪奥“独有”的知识产权。

中华文化就这样被“挪用”到外国的奢侈品品牌上,马面裙的法律意义上的创造者不再是中国的劳动人民,而是在大洋彼岸的迪奥的设计师。

这几乎是在掠夺中华文明的成果,将一种过去存在的元素重新“创造”出来并视作己物,不仅不劳而获,还要剥夺真正原创者的权利。

接着便会发生戏剧性的一幕,原本作为中华文明传承者的中国设计师在设计马面裙或者带有马面裙相关元素的服饰时,很有可能面临“抄袭”迪奥的侵权风险。而迪奥成为了马面裙的真正主人,被其所用,为其牟利,甚至倒过来限制中国时尚行业对传统服饰元素的利用。在发现有其他设计师使用该元素时,迪奥完全可以举起法律的“大棒”,获得一笔巨额赔款以及再度声明一种原本不属于他的时尚元素的数十年的独享权。

这从来不是一种恐吓。

与迪奥属于同一集团的路易威登(LV)的经典纹路“老花”,实际上也源自于中国宝相花。

 

而国产品牌德昀在独立设计的服装上采用中国传统纹饰宝相花时,却被指出抄袭路易威登的经典花纹“老花”。

种种事迹表明,以迪奥为首的西方大品牌对传统文化的挪用带来的影响是毁灭性的,是可以一朝改变某一种文化元素的创始人的。我国已经有不少文化成果这样被潜移默化地转为他人之物,不被外界甚至国人所知。

这绝不是“借鉴”的事情,也不是“抄袭”,而是一种堂而皇之的“挪用”与“劫掠”。

审美的定义权该何去何从?

作为拥有漫长历史、雇佣强大法务部门以及设计团队的迪奥,真的不知道这是一种文化挪用行为吗?

答案显然是:他们明白。

但造就他们如此胆大妄为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奢侈品品牌所牢牢把握着世界审美的定义权。

迪奥属于法国酩悦·轩尼-路易·威登集团,该集团还拥有娇兰、纪梵希、路易威登等知名奢侈品品牌,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集团之一,几乎坐拥了奢侈品的半壁江山。无论该集团推出怎样的新品,必然引起时尚界乃至普通人穿衣风潮的震动,拥有着对世界时尚和审美的定义权。

像这样的奢侈品品牌集团还有坐拥古驰、巴黎世家等知名品牌的开云集团、爱马仕集团、普拉达集团等,这些庞大的时尚集团,都属于西方发达国家,他们牢牢把握着全世界的审美定义权。

可以说,世界当前的时尚,是被一众发达国家的奢饰品品牌所定义的。何为美,从来不把握于大众手中。

就如巴黎世家推出的几款既违背人体工程学也违背大众审美的高跟鞋,哪怕奇丑无比、价格昂贵,也有无数人买单,在淘宝旗舰店中明晃晃地标着“收藏第一”。

究其根本,就是这些发达国家的奢侈品牌已占据了一定的话语权和定义权,他们成为了时尚、高压、奢侈的代名词,拥有着把丑定义为美的权力。而普通人,乃至普通品牌为了追求名利和时尚,不得不服从或认可这一种审美,甚至迎合原本是一种歧视的刻板印象。

今年年初三只松鼠特意聘用迎合西方刻板印象的“眯眯眼”模特以及知名摄影师陈漫为迪奥拍摄的《十二色彩》系列海报,无不体现出部分华人自己本身也常常被西方划定的审美所束缚,认为其创造的刻板印象才是高级的、才是美的,忽略了我们原有的审美倾向。

如何争取审美的定义权与话语权,不被西方审美所束缚,这才是当下中国时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中国有着自己的美学基础,中国理应拥有属于自己的审美与时尚,不应在此处失语。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的文化自信也不断得以提升,无论是传统服饰还是传统乐器在民间都越来越流行和受欢迎。汉服等行业也因此受益,市场规模不断扩张,这是我国文化实力提升的一种体现。

但这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我国的文化产业实力远不及西方,在时尚、影视尤其奢侈品这种需要长期品牌积淀的领域,我们毫无与其抗衡的力量,甚至无法站稳脚跟。我国设计的服饰无法进入西方老牌奢侈品的“法眼”,只能占据市场的低端。

这仅仅只是我国在世界体系中的一个缩影。

在文化市场内的被忽视被不尊重,不过是西方发达国家认为如同中国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永远无法真正拥有高雅的、先进的文化,也无法从事产业链的上游生产,只能为他们“打下手”、赚“边角料”的钱。

他们对我们文化的窥探与利用,要么是一种猎奇心态,要么是出于利益的驱使,并没有真正尊重、欣赏我们传统文化的意图,充满着傲慢。

世界当今的国际格局已经形成,但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想打破这一不合理的格局,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对我们的束缚与偏见,则需要我们自身实力强大,也需要我们对每一件看似小的事情的“斤斤计较”。

因为我不说,你不说,我们的文化可能终有一日变成他人的珍宝。

那就从这一刻开始,我们切实的行动起来。像在此次事件中网民在各大社交媒体的积极发言那样,像合法合规在异国街头高举抵制文化挪用的留学生那样,向世界严正抗议:

“中国文化是中国的。”

“我们认为的美,也是一种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LVMH集团

1.7k
  • LVMH第三季度收入低于预期,因日本增长放缓
  • 完美日记与小熊虫联名,路易威登吉祥物Vivienne回归|是日美好事物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迪奥抄袭马面裙为何需要如此“兴师动众” ?

Dior抄袭事件的背后,是一场关乎传统文化的保卫战。

文|文化产业新闻 黄捷

近日,#迪奥 抄袭#词条再度登上微博热搜榜首。与上次文案抄袭有所不同,此次为其2022秋季作品中的一条黑色百褶长裙与中国传统服饰马面裙“查重率”极高,引起了国内外网友的不满与热议。

微博相关热搜

迪奥对此沉默不语,并不回应国内外网友的质疑。互联网舆论声量越滚越大,巴黎之后美国加州、英国伦敦等地同样举行了抵制迪奥文化挪用的游行或宣讲活动。在海内外的合力下,迪奥最终从官网上下架了该款长裙。

何为马面裙?

马面裙,又名“马面褶裙”,为汉服的一种,由宋代的旋裙发展而来,在明代形成马面裙。其前后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裥,中间裙门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称“马面”。

文物马面裙实图

马面裙是明清时期女子着装最典型的款式,其风格由明代清新淡雅到清代的华丽富贵,再到民国的秀丽质朴,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但它的“马面”结构一直根深蒂固的存在着。“马面裙”一名的来源并无确切记载,但“马面”实际上是一种建筑名称,指的是城墙体系中用于防御的结构。因为裙门与其相似,被俗称为“马面裙”。

马面裙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形成了多种格式,如月华裙、百褶裙、襕干裙、凤尾裙。其不仅在过去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如今的汉服文化圈也十分流行。因其色彩艳丽、形制多样、符合现代人审美、能够较好的修饰身形、可改良空间大,目前已有不少现代汉服设计者尝试对其进行改良,使其更加适合当代人的生活习惯。

现代汉服中的马面裙

迪奥之举为何惹众怒?

迪奥设计该裙子并不是原罪,而是将该裙子宣传为“迪奥标志性廓形”,绝口不提其与马面裙的关系才是引起众怒的真正原因所在。

在引起轩然大波之后,迪奥则选择了沉默,拒不回应的策略加剧了国人的愤怒。哪怕如今悄然下架,也难以平息舆论。

那么,迪奥该款长裙与马面裙有多像呢?

马面裙子有几大特征:一,由两大片裙片组成,裙片交搭共腰,每片腰侧有相对的褶裥;二,裙片不缝合;三,共有四个裙门;四,有合抱褶,即胯部的褶子是对开的。迪奥的秋季新款长裙全部都可以一一对应上这些特征。

 

裙子对比图(图片制作者微博用户@只只七二)

两款裙子的特征几乎完全重合,在这种情况下,迪奥还敢宣传这是他们“标志性廓形”!

官网中的介绍

或许有人会认为,迪奥只是“借鉴”了马面裙的形制,就如国人设计师设计西装并标注原创一样,并无大碍。既然国人可以穿西装、设计西装,那迪奥就可以借马面裙的型原创设计出新款长裙。这犯不上被扣上“抄袭”的帽子。

事实果真如此吗?

实际上,两件事情毫无可比性。

国人穿西装、设计西装乃至其他民族的服饰,仍会标明该服饰借鉴或来源于其他文化,表明吸收了其他文明成果,不会将其标为是自身的“标志性”创造。而迪奥直接在官网的介绍中,将该长裙标为了“标志性廓形”,从根本上否定了该裙子与马面裙的关系,意味着他们认为该裙子是独立设计的产物。

迪奥此举比起抄袭,更应算是一种“文化挪用”。

裙型本身无版权,但迪奥将该款秋季新品标为“原创”“标志性廓形”,就可为这款与马面裙极其相似的裙子申请专利。一旦申请专利,原本作为先者的马面裙,就变成了“抄袭”的后者。原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一部分的马面裙,摇身一变成为了迪奥“独有”的知识产权。

中华文化就这样被“挪用”到外国的奢侈品品牌上,马面裙的法律意义上的创造者不再是中国的劳动人民,而是在大洋彼岸的迪奥的设计师。

这几乎是在掠夺中华文明的成果,将一种过去存在的元素重新“创造”出来并视作己物,不仅不劳而获,还要剥夺真正原创者的权利。

接着便会发生戏剧性的一幕,原本作为中华文明传承者的中国设计师在设计马面裙或者带有马面裙相关元素的服饰时,很有可能面临“抄袭”迪奥的侵权风险。而迪奥成为了马面裙的真正主人,被其所用,为其牟利,甚至倒过来限制中国时尚行业对传统服饰元素的利用。在发现有其他设计师使用该元素时,迪奥完全可以举起法律的“大棒”,获得一笔巨额赔款以及再度声明一种原本不属于他的时尚元素的数十年的独享权。

这从来不是一种恐吓。

与迪奥属于同一集团的路易威登(LV)的经典纹路“老花”,实际上也源自于中国宝相花。

 

而国产品牌德昀在独立设计的服装上采用中国传统纹饰宝相花时,却被指出抄袭路易威登的经典花纹“老花”。

种种事迹表明,以迪奥为首的西方大品牌对传统文化的挪用带来的影响是毁灭性的,是可以一朝改变某一种文化元素的创始人的。我国已经有不少文化成果这样被潜移默化地转为他人之物,不被外界甚至国人所知。

这绝不是“借鉴”的事情,也不是“抄袭”,而是一种堂而皇之的“挪用”与“劫掠”。

审美的定义权该何去何从?

作为拥有漫长历史、雇佣强大法务部门以及设计团队的迪奥,真的不知道这是一种文化挪用行为吗?

答案显然是:他们明白。

但造就他们如此胆大妄为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奢侈品品牌所牢牢把握着世界审美的定义权。

迪奥属于法国酩悦·轩尼-路易·威登集团,该集团还拥有娇兰、纪梵希、路易威登等知名奢侈品品牌,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集团之一,几乎坐拥了奢侈品的半壁江山。无论该集团推出怎样的新品,必然引起时尚界乃至普通人穿衣风潮的震动,拥有着对世界时尚和审美的定义权。

像这样的奢侈品品牌集团还有坐拥古驰、巴黎世家等知名品牌的开云集团、爱马仕集团、普拉达集团等,这些庞大的时尚集团,都属于西方发达国家,他们牢牢把握着全世界的审美定义权。

可以说,世界当前的时尚,是被一众发达国家的奢饰品品牌所定义的。何为美,从来不把握于大众手中。

就如巴黎世家推出的几款既违背人体工程学也违背大众审美的高跟鞋,哪怕奇丑无比、价格昂贵,也有无数人买单,在淘宝旗舰店中明晃晃地标着“收藏第一”。

究其根本,就是这些发达国家的奢侈品牌已占据了一定的话语权和定义权,他们成为了时尚、高压、奢侈的代名词,拥有着把丑定义为美的权力。而普通人,乃至普通品牌为了追求名利和时尚,不得不服从或认可这一种审美,甚至迎合原本是一种歧视的刻板印象。

今年年初三只松鼠特意聘用迎合西方刻板印象的“眯眯眼”模特以及知名摄影师陈漫为迪奥拍摄的《十二色彩》系列海报,无不体现出部分华人自己本身也常常被西方划定的审美所束缚,认为其创造的刻板印象才是高级的、才是美的,忽略了我们原有的审美倾向。

如何争取审美的定义权与话语权,不被西方审美所束缚,这才是当下中国时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中国有着自己的美学基础,中国理应拥有属于自己的审美与时尚,不应在此处失语。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的文化自信也不断得以提升,无论是传统服饰还是传统乐器在民间都越来越流行和受欢迎。汉服等行业也因此受益,市场规模不断扩张,这是我国文化实力提升的一种体现。

但这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我国的文化产业实力远不及西方,在时尚、影视尤其奢侈品这种需要长期品牌积淀的领域,我们毫无与其抗衡的力量,甚至无法站稳脚跟。我国设计的服饰无法进入西方老牌奢侈品的“法眼”,只能占据市场的低端。

这仅仅只是我国在世界体系中的一个缩影。

在文化市场内的被忽视被不尊重,不过是西方发达国家认为如同中国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永远无法真正拥有高雅的、先进的文化,也无法从事产业链的上游生产,只能为他们“打下手”、赚“边角料”的钱。

他们对我们文化的窥探与利用,要么是一种猎奇心态,要么是出于利益的驱使,并没有真正尊重、欣赏我们传统文化的意图,充满着傲慢。

世界当今的国际格局已经形成,但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想打破这一不合理的格局,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对我们的束缚与偏见,则需要我们自身实力强大,也需要我们对每一件看似小的事情的“斤斤计较”。

因为我不说,你不说,我们的文化可能终有一日变成他人的珍宝。

那就从这一刻开始,我们切实的行动起来。像在此次事件中网民在各大社交媒体的积极发言那样,像合法合规在异国街头高举抵制文化挪用的留学生那样,向世界严正抗议:

“中国文化是中国的。”

“我们认为的美,也是一种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