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通社
近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再次语出惊人。
在面对狗狗币创始人比利·马库斯(Billy Marcus)在推特上的提问:“如果你可以将大脑上传至云端,并与虚拟版自己交流,你们会成为朋友吗?”马斯克回应称,“已经做过了。”这句轻描淡写的回答立刻引发热议,将马斯克推上热搜。同时,资本市场也闻风而起,机器人概念、人脑工程概念股收到信号开始走强。
人类的肉体沉睡,但大脑意识却可自由地交流行动,这种科幻电影一般,只存在于想象中的世界难道就要成真了吗?难道马斯克已经将自己的大脑上传到云端,并已经与自己的虚拟版交谈过了?
对此,马斯克并没有给出更多的细节,但他旗下的神经科技公司Neuralink也确实因此刷了一波存在感。这家公司正在开发的脑机接口,是一种用于将人脑和计算机连接起来的技术,以此帮助将人类的想法,通过电信号,转化为实际行动。这操作听起来很像电影《X战警》中的X教授,可以直接通过大脑控制其他物体甚至生物,更夸张的说法是一种使人类意识保留从而实现“永生”的方式。这也是马斯克此番发言引发关注的原因。
当然,想象中的世界能实现到哪一步,要看脑机接口的研发进程。
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指在人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的直接连接,实现脑与设备的信息交换。科学界对脑机接口的研究可以追溯至1970年代。1973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Jacques J. Vidal首次在科学文献中提出“脑机接口”这一专业术语,同时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能否将可观测的脑电信号用作人机通信中的信息载体或控制诸如假肢或宇宙飞船之类的外部设备?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末,脑机接口开始有了明确性进展,美国和欧洲的研究者都开发出了基于感觉运动节律的脑机接口系统。
在多年来的实践基础上,应用于人体的早期植入设备被设计制造出来,用于恢复损伤的听觉、视觉和肢体运动能力。例如人工耳蜗,截止2006年全球就已有大约十万人植入。但“脑机接口”相比“神经修复”仍然是实验性的,而且是直接与脑相连接的系统。
2016年,包括马斯克在内的8名联合创始人共同创立了Neuralink,专门致力于研究脑机接口。马斯克曾表示,“在人脑中植入电极,将人类大脑与计算机相连,未来可以直接上传和下载想法”。同时,马斯克认为未来脑机接口技术能帮助解决人类身体带来的种种限制。例如,能够帮助四肢瘫痪的人使用手机,甚至再次行走;有助于对抗大脑疾病和紊乱,帮助解决自闭症、焦虑症、抑郁症、健忘症等脑部问题。
2019年,Neuralink在发布会上展示其首次在小鼠身上植入芯片,读取其大脑信号。2021年4月,Neuralink展示了在灵长类动物身上的脑机实验。在该公司发布的一段视频中,一只名为Pager的猕猴已经接受了长达六周的脑部芯片植入,可以通过脑部芯片来玩电子游戏。马斯克曾计划在2021年底进行初步的人体试验。2022年初Neuralink开启了临床试验人员招聘,外媒解读这是马斯克终于要将实验从动物体推进到人体的征兆。但截至目前,Neuralink尚未获得FDA批准来开展人体试验。
不过,作为Neuralink公司的竞争者Synchron公司却超车完成了美国首例在患者体内植入脑机设备的手术。今年7月6日,该公司在纽约西奈山医疗中心将一个1.5英寸的装置植入ALS(肌萎缩性嵴髓侧索硬化症)患者的大脑。该公司的主要产品叫做stentrde,直径8毫米,由一种叫做镍钛合金的柔性合金制成,它通过颈静脉插入大脑上矢状窦,避免了开颅手术。Synchron公司已经在澳大利亚的四名患者身上植入了这种设备,使他们能够使用这种大脑植入物在WhatsApp上发送信息和在线购物。
但到目前,Neuralink公司并未推出过一款上市的产品。不仅如此,Neuralink公司也并不好过。近日,有报道称,帮助创建Neuralink的8名创始人,除马斯克之外仅剩一人,即芯片植入工程师东津·赛欧。
其实,可以看出虽然脑机技术有所发展,但距离可以广泛应用于患者还很远。而马斯克所说的可以和虚拟版的自己进行对话目前也没有其他佐证。
但马斯克的野心却很大。
试想一下,脑机接口技术将人的意识与设备连接。而特斯拉则在2021年推出了四足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的新概念,该机器人原型机将在今年9月30日举办的特斯拉AI Day上公布。马斯克曾表示,希望将人形机器人送往火星,代替人类工作。同时,马斯克的SpaceX也不停歇,在2022年已经多次联合NASA共同完成载人火箭发射。也许在某一天,依靠马斯克的“科技帝国”,人类可以将意识传送到机器人上实现 “数字永生”,并通过SpaceX火箭将机器人带去火星,实现“火星移民”,这一套科技闭环或许才是马斯克梦想中的未来。
回到现实,脑机接口技术还有很多隐患需要重视。
目前对于该技术的疑问包括:是否会对大脑产生损坏?一旦实现人脑和计算的连接,大脑入侵风险如何控制?以及脑机接口的伦理问题,如机器人社会行为规范等。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表示,“我觉得完全就是瞎掰”。周鸿祎称人脑子除了有1000亿个神经元,还有1000万亿个连接。“而人类到底是怎么存储这个记忆的?又是怎么产生意识的?到今天人类都没有发现,又怎么可能把这个信息上传云端,且实现永生了呢?”
此前,他在微博发文表示,数字化需要被积极拥抱,但对于脑机接口这项技术,还是应当多观望,持保留态度。周鸿祎指出:“脑机接口可以用在临床医学上,用来治疗和帮助一些残障人士、精神疾病患者等,但在广泛的人类世界使用脑机接口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脑机接口一旦把人连上网,就像开启了‘潘多拉魔盒’,很有可能引来一些人研发并利用网络攻击技术,入侵你的大脑。尤其一旦人脑开始联网,大脑数据的安全也将成为一个新的命题。”“那时候我们是不是还得研究人脑的防火墙和人脑的杀毒软件?还得用我们的人脑安全卫士给他查杀一遍。”
毕业于美国加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计算机博士Eric则坦言,“人类大脑的思维直接被计算机准确读取(准确率80%以上即可称准确读取),这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这就好比有的人幻想时光倒流,幻想超越光速,幻想量子计算机代替目前的计算机。以上幻想只可能被银行家和政治家实现,而不是科学家。”
QYResearch 的数据显示,2019 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12亿元,预计 2026 年将达到 27 亿元,其中北美地区是全球最大市场,占总市场份额超过 6 成。脑机接口目前来看前景是光明的,但从发展进程尤其是大规模商业化来看,很可能是极为缓慢的。
人类对脑机接口的研究已经持续了50年,这可以看做是人类对改造自身缺陷,追求美好的一个科技发展进程。但面对尚未可知的科技梦,我们也还是要警惕其背后所隐藏的“资本陷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