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漫威第四阶段: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漫威第四阶段: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三年后,你还想看《复联5》吗?

文|毒眸

“我想知道你们介不介意多看一些。”近期举行的2022圣迭戈漫展上,漫威总裁凯文·费奇一个多小时的演讲引发了现场6500名粉丝接连不断的尖叫。

“漫威电影宇宙”(MCU)完整的第五阶段规划和部分第六阶段作品均在此次漫展上正式公布,第五阶段的时间跨度为2023到2024年,包含《蚁人3》《银河护卫队3》《惊奇队长2》《刀锋战士》《美国队长4》《雷霆特工队》共6部电影,和《假如…?第二季》《秘密入侵》《回声》《洛基2》《钢铁之心》《阿加莎:混沌女巫》《夜魔侠:重生》共7部剧集。

而第6阶段则有《复仇者联盟5:康之王朝》和《复仇者联盟6:秘密战争》两部重头戏作为收尾,两部影片的上映时间只隔半年,第四到第六阶段所有作品统称为“多元宇宙传奇”(The Multiverse Saga)。

对很多中国观众来说,对漫威电影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2019年《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引发的轰动效应,近三年的所谓“第四阶段”似乎没什么存在感。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第四阶段电影无一在内地上映,缺乏传播基础。

特效画面毕竟是超级英雄影片的主要卖点之一,无缘大银幕也或多或少影响了这些影片在国内的口碑。7月上映的《雷神4:爱与雷霆》在北美地区的首周末表现中,包含IMAX在内的高制式银幕就贡献了36%份额。

此外,漫威第四阶段作品在内容质量上也存在种种问题,迄今5部电影的豆瓣平均分只有6.2,相较“第三阶段”11部电影的平均分7.54,跌了不少。

但不论观众口碑还是市场反馈,“第四阶段”的作品表现不如过去稳定也是事实,如果纵向对比自己,也都呈现着下滑的颓势。“漫威一部比一部烂”、“第四阶段失败了”等负面声音也时常在各社区出现。假如延续目前的水准推进到《复联5》《复联6》,恐怕很难复现曾经全球爱好者为之疯狂的高光。

归根结底,“复仇者联盟”的成败并不取决于一两部影片,其高度是由每一名“有血有肉”的英雄所铸就的。“单人篇”和“集结篇”穿插推出本身也是“漫威电影宇宙”开创的新工业范式。在前三阶段构成的“无限传奇”有了史诗性的高光结尾后,漫威必经的过渡期看起来走得并不顺利。

徘徊在及格线的“第四阶段”

早在2019年7月,凯文·费奇就对外公布了“后复联时代”的作品规划,最初规划包含《黑寡妇》《永恒族》《奇异博士2:疯狂多元宇宙》《雷神4》等五部电影,《旺达幻视》《猎鹰与冬兵》《洛基》《假如…?》《鹰眼》五部流媒体剧集。后来几经调整,和索尼共同开发的《蜘蛛侠:英雄无归》以及剧集《月光骑士》《惊奇女士》和《女浩克》也被纳入到了“第四阶段”中。

受新冠疫情影响,许多影视作品的制作和上映都曾被延后,原定2020年5月上映的《黑寡妇》推迟了一年多才与观众见面。作为MCU第四阶段的第一部电影,《黑寡妇》堪称开局不利,首周末取得8000万美元票房后,次周末票房跌幅达到67.8%,这也在漫威系列中创造了一项不太光彩的纪录。最终该片仅收获3.79亿美元票房。

迪士尼采用的“院网同步”发行方式,在当时被普遍认为是拖累《黑寡妇》票房表现的主要原因。由于后续分成收入减少,主演斯嘉丽·约翰逊还一度起诉迪士尼,给双方长达十年的合作画了个破碎的句号。

但就影片本身而言,IMDB6.7分、烂番茄新鲜度79%的口碑也只能算差强人意,本身也不太具备引爆市场的潜质。粉丝们没有等来属于“黑寡妇”的华丽谢幕,也没看到对这位女英雄生前故事的透彻挖掘,漫威铺垫多年的“布达佩斯事件”基本被俗套的剧情替代,《洛杉矶时报》曾评论称:“像年轻时的娜塔莎自己一样,《黑寡妇》像是屈服在了被编设好的程序里。”

在发行方面,这次迪士尼采用了“45天窗口期”的实验,即上映45天再上流媒体,此举也让主演刘思慕在社交媒体上喊话称“我们不是实验品”。影片最终成绩为4.32亿美元。

作为对比,漫威的第三阶段也有几部功能相似的讲述新英雄的电影,《黑豹》和《惊奇队长》的全球票房分别达到了13.47亿美元和11.28亿美元,即便考虑疫情后电影大盘会有缩水,漫威新片的表现也显得过于乏力。

《蜘蛛侠:英雄无归》一改疲态,有了仅次于过去《复联》系列的强劲势头,以19.01亿美元的成绩冲到了全球影史票房榜第6,IMDB8.3、烂番茄新鲜度93%的高分似乎也是内容质量的证明。

但这部影片的成功缘由,用“三虫同框”四个字就能概括,正如知名媒体Collider所写:“要给该片写无剧透影评,就像写食评不能写除了盐之外的任何材料一样。它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它最令人惊讶的地方。”

让三代蜘蛛侠同台演出诚然是一次影史奇迹,但这本质上是“蜘蛛侠”IP的胜利。该片原本都不在MCU第四阶段的规划中,是漫威与索尼合作共赢的结果,全球观众情愿掏钱买票、激动地打出高分,也是因为有索尼曾拍摄的托比·马奎尔和安德鲁·加菲尔德两版蜘蛛侠的情怀加持,至于在唯一的噱头之外影片成色如何,乃至MCU“原生角色”奇异博士和“荷兰弟”版蜘蛛侠的角色塑造如何,都引起过不少不满。

整体来看,漫威第四阶段作品除了《蜘蛛侠:英雄无归》的客观表现极其亮眼,其他影片都至多徘徊在及格线边缘。同一角色的续作往往会掉进口碑陷阱,比如今年5月上映的《奇异博士2》斩获了9.54亿美元票房,IMDB评分7.0,第一部《奇异博士》则有7.5。目前仍在映期的《雷神4》票房已破6亿美元,IMDB评分6.8,前作《雷神3》则有7.9,后续票房增长也存在隐患。

在“第三阶段”,除开两部超20亿美元票房的《复仇者联盟》,还有4部影片票房超10亿美元,3部影片票房超8亿美元,共6部IMDB评分超7.5,只有1部评分低于7.0。相较而言,“第四阶段”实在难说成功。

不过MCU在这一阶段的内容策略有一项巨大变化,凯文·费奇曾表示:“剧集将与漫威电影宇宙中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所发生的事件产生联动。”这些剧集在外网的口碑普遍不俗,成本则大多低于电影,例如《旺达幻视》《猎鹰与冬兵》《鹰眼》三部剧总费用为5亿美元,《复联4》不算宣发的成本就达到3.5亿美元。

剧集无法直接计算收益,更多是服务于迪士尼的流媒体平台Disney+。Disney+的订阅用户在3年内突破了1.3亿,平台扩张期,漫威的一系列剧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狂飙突进的2020年后,Disney+的订阅用户增速就明显放缓,2021年第二季度还有1240万新增用户,第三季度一度断崖下跌至210万。

2021年全年,迪士尼股价下跌42%,是美股中表现最差的公司之一。2022财年第一季度,Disney+的订阅用户数量同比增速仅为36.9%,2021年第一季度这个数字是258.1%。据其第二季度财报,迪士尼的流媒体服务目前仍处于亏损阶段,预计要到2024财年才能首次实现盈利。

一手好牌是怎么打烂的?

对MCU本身来说,推出大量剧集的联动效果也没有想象中出色。

一种观点认为,剧集改变了漫威宇宙里角色IP诞生的底层逻辑,过去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都需要通过“个人电影”来培养IP,现在这一任务被分配给了剧集。但实际上,只有最新的《月光骑士》和《惊奇女士》是在塑造此前从未出现的新角色,其余剧集都是由过往人气角色所衍生,从剧名也能看出来。

当然,漫威而也在这些剧中讲述了新故事、加入了新设定,其中不乏一些可能会对后续故事产生深远影响的变化,比如猎鹰正式成为了“二代美队”,《洛基》中登场了“时间管理局”和“征服者康”等。不过“新”与“老”之间的戏份失衡有时就会让观众诟病,最终呈现出“老角色没善终,新角色不讨喜”的尴尬局面,例如《鹰眼》就把初代复联成员“鹰眼”当成了引出下一代的“工具人”,和《黑寡妇》一样令部分观众的期待落空。

更严重的问题是,剧集令MCU的叙事线比以往更杂,却没有在第四阶段和大银幕作品一起拼凑出一条“主线”。“主线缺失”也正是漫威第四阶段整体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

理论上,类似前三阶段的“无限宝石”,“多元宇宙”应该成为串联大部分作品的核心元素,《奇异博士2:疯狂多元宇宙》则该给人一些“收线”的感觉,它在体量上无法媲美《复联》,但在MCU中应该接近《美国队长3》的作用。《旺达幻视》《洛基》和《假如…?》这三部剧都与《奇异博士2》存在种种关联,也可以视作对它的铺垫。

可结果是,《假如…?》中的丧尸元素、黑化博士、卡特队长似乎仅仅是创意上的重合,《洛基》中的时间管理局和幕后创立者同《奇异博士2》也没有任何联系,电影的做法是突兀地加入了一名叫“阿美莉卡”的新角色来进行多元宇宙穿梭。而旺达作为电影反派,在《旺达幻视》中本已完成自我救赎,有比较饱满的人物弧,到《奇异博士2》时,其行为却显得前后矛盾、人设崩坏。

“照顾电影观众”并不能解释作品之间缺乏延续性,没看过《旺达幻视》的观众更不会理解为何上一部旺达还在对战灭霸,这部就成了“猩红女巫”。《奇异博士2》更换过一次导演,原导演斯科特·德瑞克曾强调“要制作第一部含有恐怖、惊悚元素的MCU电影”,这种与“合家欢”相悖的新风格还保留到了最终成片中。而中途接手的山姆·雷米曾坦承:“剧本创作到一半时我才知道《旺达幻视》,我甚至没看过整部剧。”

电影与电影之间同样存在割裂感,《黑寡妇》是追忆过去,《蜘蛛侠:英雄无归》分明已经由奇异博士开启过一次“多元宇宙”,到《奇异博士2》也只字未提。这种现象甚至动摇了MCU过去成功的根基——作品在严整的规划下,互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观众就像追剧一样为每一部新作买单。而现在就算看了每一部,也可能会在看下一部时一头雾水。

其次,漫威给第四阶段设立了一份宏愿:要更关注性别、种族等社会议题,并更多体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多元文化。但从结果上看,这一目标并没有和漫威已成套路的流水线生产机制产生正向结合。

关于演员的性别与肤色“多元”,更像是对好莱坞盛行的“政治正确”的迎合。比如《永恒族》中一段有争议的情节,就被国内网友调侃为“华裔拍板,日裔码字,黑人下跪,白人懵逼”。十名“永恒族”成员里包括一名同性恋、一名聋哑人和三名亚裔,身份设定足够包容,却没能对角色动机给出合理解释,《帝国》曾评价该片“还是无法摆脱超级英雄讲故事的陈词滥调”。

凯文·费奇曾对《黑豹》的导演说“这是我们拍过最好的电影”,《黑豹》的高票房和入围奥斯卡或许促成了漫威想展现“多元文化”的野心,但在第四阶段中,观众看到的其实还是披着“异域文化”之皮的美式漫改片,不仅没有收获该文化主体地区的观众喜爱,反而因冒犯引来骂声不迭。

剧集《月光骑士》的导演曾在社交媒体上抨击DC电影《黑亚当》和《神奇女侠1984》没有尊重埃及文化,表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改变刻板印象、消除文化隔阂。讽刺的是,该剧第三集的一段背景音乐用了在埃及被禁的歌曲《Salka》,因此在埃及掀起过争议。这种文化冲突还不止一次,土耳其政府曾因该剧台词提到“亚美尼亚种族灭绝”而提出过抗议。

最后,漫威如今已有实力收回曾经散落的版权,本可奉上令粉丝激动的情怀飨宴,但却时常用意义不明的安排消耗其他版本的角色,让期待者目瞪口呆。

《蜘蛛侠:英雄无归》的成功证明与旧版电影的联动有着惊人的市场潜力,迪士尼收购21世纪福克斯后,观众们一直在猜想X战警、神奇四侠会如何融入MCU,借助“多元宇宙”也十分合适,“能把这些角色带回家的感觉还是很好的。”凯文·费奇曾说,但那些曾“漂泊在外”的角色暂时似乎没得到“家”的待遇。

《旺达幻视》中,福克斯版“快银”的出场是剧集中段的高潮,但结局揭晓身份时漫威只是玩了一个无关痛痒的“演员梗”,粉丝们结合漫画原著的海量脑洞全部落空,大有“溜粉”之嫌。而在《奇异博士2》里,漫威请回了曾在7部电影里饰演“X教授”的帕特里克·斯图尔特,又让该角色在短暂出场后被残忍杀害,粉丝们反而更能接受《金刚狼3》中角色英雄迟暮的结局。

很难想象挥霍而非珍惜角色的行为,会发生在漫威身上。

不复存在的“情感连接”

迪士尼收购漫威时的评估是:他们旗下拥有的5000个角色是最优良的资产,“这是一座沉睡的金山。”

但在二十多年前,基本没有资方看好漫威,这家公司一度在1996年被迫申请了破产保护,早期“漫威影业”的主要业务也只是将漫画角色授权给其他电影公司,钢铁侠、雷神、绿巨人、黑寡妇等如今观众耳熟能详的角色,一度属于过新线、狮门、环球等等制片商。

在拍摄MCU的起点《钢铁侠》前,漫威还是陷入了“没钱”的窘境,以黑豹、奇异博士等角色版权做抵押,才从美林证券借到5.25亿美元作为拍摄资金。“我们的处境非常危险。”《钢铁侠》的导演乔恩·费儒曾回忆,“我经常被提醒,如果不能还完贷款,我们就玩完了。”

陷入吸毒丑闻、首部片酬才50万美元的小罗伯特·唐尼和漫威实现了相互拯救,自那以后也成为了MCU与观众相连接的最中心人物,他的钢铁侠和克里斯·埃文斯饰演的美国队长、克里斯·海姆斯沃斯饰演的雷神被合称为“复联三巨头”。

“前五部电影可能让漫威影业占据了一席之地,但《复仇者联盟》的成功则深深地改变了行业规则。”《帝国》杂志的一篇文章写道,“它促使了一个新的标准确立起来,电影宇宙的潜力被挖掘了出来。”兴盛时,华纳、环球、传奇等公司纷纷改良了旗下IP拍传统“系列片”的计划,立项一个个“电影宇宙”,趋势也流行到了大洋彼岸,“封神宇宙”、“唐探宇宙”等都曾经成为过中国观众的热议话题。

建构得最系统、最成功的还是开创者漫威,他们凭借23部电影合计收获了225亿美元票房,这可能是影史上迄今最大的“主题乐园”,将一代观众都培养成了自己的粉丝。而铺垫许久后,《复联4》似乎是一个自然又必然出现的“园区出口”。

很多观众应该还留有电影上映时的记忆:朋友圈里的“防剧透营销”、炒到4位数的天价票、首映礼排队20小时的新闻报道、以及相关视频里弹幕整齐划一的“我爱你3000遍”……在漫威前三阶段的收尾作品中,钢铁侠死去,美国队长“退休”,这些安排在戏外受到演员片酬渐增、合约部数到期等等现实因素影响,而在戏中,悲壮的退场也是结局能如此辉煌的代价。

对于观众而言,喜爱MCU的理由一旦被时间拉长,其实就不在于某几部电影是否精彩,而是因为和银幕上的角色们建立了情感连接。这也是漫威第四阶段埋下的最大隐患。

如果进展顺利,原本人气不低的蜘蛛侠和奇异博士应该慢慢取代钢铁侠和美国队长的位置,既作为串起不同作品的线索人物,也成为观众新的情感载体。但蜘蛛侠的电影内容要不是在挖掘钢铁侠的“剩余价值”,要不被前两代蜘蛛侠抢去风头,奇异博士则在不同影片中为了服务剧情,连统一的人设都没建立起来。如果核心单人IP都未能确立,将所有角色联结起来的“宇宙”也无从谈起。

相反,在缺乏基点的情况下布局散漫,无法再给新观众带来伴随着每一部作品累积情绪的过程,长期下去则会损害漫威过去十几年搭起的品牌形象。

《复联4》有段彩蛋用黑屏播放了《钢铁侠》里打造战甲的敲击声,在故事的“最后”又回到“最初”。不过就第四阶段的实际表现,大概有很多观众找不回以前观看漫威宇宙的兴奋与感动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漫威

4.4k
  • 上海迪士尼乐园将打造首个大型漫威主题景点
  • 漫威与《复仇者联盟》大反派“征服者康”演员中止合作,后者被判袭击和骚扰罪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漫威第四阶段: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三年后,你还想看《复联5》吗?

文|毒眸

“我想知道你们介不介意多看一些。”近期举行的2022圣迭戈漫展上,漫威总裁凯文·费奇一个多小时的演讲引发了现场6500名粉丝接连不断的尖叫。

“漫威电影宇宙”(MCU)完整的第五阶段规划和部分第六阶段作品均在此次漫展上正式公布,第五阶段的时间跨度为2023到2024年,包含《蚁人3》《银河护卫队3》《惊奇队长2》《刀锋战士》《美国队长4》《雷霆特工队》共6部电影,和《假如…?第二季》《秘密入侵》《回声》《洛基2》《钢铁之心》《阿加莎:混沌女巫》《夜魔侠:重生》共7部剧集。

而第6阶段则有《复仇者联盟5:康之王朝》和《复仇者联盟6:秘密战争》两部重头戏作为收尾,两部影片的上映时间只隔半年,第四到第六阶段所有作品统称为“多元宇宙传奇”(The Multiverse Saga)。

对很多中国观众来说,对漫威电影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2019年《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引发的轰动效应,近三年的所谓“第四阶段”似乎没什么存在感。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第四阶段电影无一在内地上映,缺乏传播基础。

特效画面毕竟是超级英雄影片的主要卖点之一,无缘大银幕也或多或少影响了这些影片在国内的口碑。7月上映的《雷神4:爱与雷霆》在北美地区的首周末表现中,包含IMAX在内的高制式银幕就贡献了36%份额。

此外,漫威第四阶段作品在内容质量上也存在种种问题,迄今5部电影的豆瓣平均分只有6.2,相较“第三阶段”11部电影的平均分7.54,跌了不少。

但不论观众口碑还是市场反馈,“第四阶段”的作品表现不如过去稳定也是事实,如果纵向对比自己,也都呈现着下滑的颓势。“漫威一部比一部烂”、“第四阶段失败了”等负面声音也时常在各社区出现。假如延续目前的水准推进到《复联5》《复联6》,恐怕很难复现曾经全球爱好者为之疯狂的高光。

归根结底,“复仇者联盟”的成败并不取决于一两部影片,其高度是由每一名“有血有肉”的英雄所铸就的。“单人篇”和“集结篇”穿插推出本身也是“漫威电影宇宙”开创的新工业范式。在前三阶段构成的“无限传奇”有了史诗性的高光结尾后,漫威必经的过渡期看起来走得并不顺利。

徘徊在及格线的“第四阶段”

早在2019年7月,凯文·费奇就对外公布了“后复联时代”的作品规划,最初规划包含《黑寡妇》《永恒族》《奇异博士2:疯狂多元宇宙》《雷神4》等五部电影,《旺达幻视》《猎鹰与冬兵》《洛基》《假如…?》《鹰眼》五部流媒体剧集。后来几经调整,和索尼共同开发的《蜘蛛侠:英雄无归》以及剧集《月光骑士》《惊奇女士》和《女浩克》也被纳入到了“第四阶段”中。

受新冠疫情影响,许多影视作品的制作和上映都曾被延后,原定2020年5月上映的《黑寡妇》推迟了一年多才与观众见面。作为MCU第四阶段的第一部电影,《黑寡妇》堪称开局不利,首周末取得8000万美元票房后,次周末票房跌幅达到67.8%,这也在漫威系列中创造了一项不太光彩的纪录。最终该片仅收获3.79亿美元票房。

迪士尼采用的“院网同步”发行方式,在当时被普遍认为是拖累《黑寡妇》票房表现的主要原因。由于后续分成收入减少,主演斯嘉丽·约翰逊还一度起诉迪士尼,给双方长达十年的合作画了个破碎的句号。

但就影片本身而言,IMDB6.7分、烂番茄新鲜度79%的口碑也只能算差强人意,本身也不太具备引爆市场的潜质。粉丝们没有等来属于“黑寡妇”的华丽谢幕,也没看到对这位女英雄生前故事的透彻挖掘,漫威铺垫多年的“布达佩斯事件”基本被俗套的剧情替代,《洛杉矶时报》曾评论称:“像年轻时的娜塔莎自己一样,《黑寡妇》像是屈服在了被编设好的程序里。”

在发行方面,这次迪士尼采用了“45天窗口期”的实验,即上映45天再上流媒体,此举也让主演刘思慕在社交媒体上喊话称“我们不是实验品”。影片最终成绩为4.32亿美元。

作为对比,漫威的第三阶段也有几部功能相似的讲述新英雄的电影,《黑豹》和《惊奇队长》的全球票房分别达到了13.47亿美元和11.28亿美元,即便考虑疫情后电影大盘会有缩水,漫威新片的表现也显得过于乏力。

《蜘蛛侠:英雄无归》一改疲态,有了仅次于过去《复联》系列的强劲势头,以19.01亿美元的成绩冲到了全球影史票房榜第6,IMDB8.3、烂番茄新鲜度93%的高分似乎也是内容质量的证明。

但这部影片的成功缘由,用“三虫同框”四个字就能概括,正如知名媒体Collider所写:“要给该片写无剧透影评,就像写食评不能写除了盐之外的任何材料一样。它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它最令人惊讶的地方。”

让三代蜘蛛侠同台演出诚然是一次影史奇迹,但这本质上是“蜘蛛侠”IP的胜利。该片原本都不在MCU第四阶段的规划中,是漫威与索尼合作共赢的结果,全球观众情愿掏钱买票、激动地打出高分,也是因为有索尼曾拍摄的托比·马奎尔和安德鲁·加菲尔德两版蜘蛛侠的情怀加持,至于在唯一的噱头之外影片成色如何,乃至MCU“原生角色”奇异博士和“荷兰弟”版蜘蛛侠的角色塑造如何,都引起过不少不满。

整体来看,漫威第四阶段作品除了《蜘蛛侠:英雄无归》的客观表现极其亮眼,其他影片都至多徘徊在及格线边缘。同一角色的续作往往会掉进口碑陷阱,比如今年5月上映的《奇异博士2》斩获了9.54亿美元票房,IMDB评分7.0,第一部《奇异博士》则有7.5。目前仍在映期的《雷神4》票房已破6亿美元,IMDB评分6.8,前作《雷神3》则有7.9,后续票房增长也存在隐患。

在“第三阶段”,除开两部超20亿美元票房的《复仇者联盟》,还有4部影片票房超10亿美元,3部影片票房超8亿美元,共6部IMDB评分超7.5,只有1部评分低于7.0。相较而言,“第四阶段”实在难说成功。

不过MCU在这一阶段的内容策略有一项巨大变化,凯文·费奇曾表示:“剧集将与漫威电影宇宙中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所发生的事件产生联动。”这些剧集在外网的口碑普遍不俗,成本则大多低于电影,例如《旺达幻视》《猎鹰与冬兵》《鹰眼》三部剧总费用为5亿美元,《复联4》不算宣发的成本就达到3.5亿美元。

剧集无法直接计算收益,更多是服务于迪士尼的流媒体平台Disney+。Disney+的订阅用户在3年内突破了1.3亿,平台扩张期,漫威的一系列剧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狂飙突进的2020年后,Disney+的订阅用户增速就明显放缓,2021年第二季度还有1240万新增用户,第三季度一度断崖下跌至210万。

2021年全年,迪士尼股价下跌42%,是美股中表现最差的公司之一。2022财年第一季度,Disney+的订阅用户数量同比增速仅为36.9%,2021年第一季度这个数字是258.1%。据其第二季度财报,迪士尼的流媒体服务目前仍处于亏损阶段,预计要到2024财年才能首次实现盈利。

一手好牌是怎么打烂的?

对MCU本身来说,推出大量剧集的联动效果也没有想象中出色。

一种观点认为,剧集改变了漫威宇宙里角色IP诞生的底层逻辑,过去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都需要通过“个人电影”来培养IP,现在这一任务被分配给了剧集。但实际上,只有最新的《月光骑士》和《惊奇女士》是在塑造此前从未出现的新角色,其余剧集都是由过往人气角色所衍生,从剧名也能看出来。

当然,漫威而也在这些剧中讲述了新故事、加入了新设定,其中不乏一些可能会对后续故事产生深远影响的变化,比如猎鹰正式成为了“二代美队”,《洛基》中登场了“时间管理局”和“征服者康”等。不过“新”与“老”之间的戏份失衡有时就会让观众诟病,最终呈现出“老角色没善终,新角色不讨喜”的尴尬局面,例如《鹰眼》就把初代复联成员“鹰眼”当成了引出下一代的“工具人”,和《黑寡妇》一样令部分观众的期待落空。

更严重的问题是,剧集令MCU的叙事线比以往更杂,却没有在第四阶段和大银幕作品一起拼凑出一条“主线”。“主线缺失”也正是漫威第四阶段整体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

理论上,类似前三阶段的“无限宝石”,“多元宇宙”应该成为串联大部分作品的核心元素,《奇异博士2:疯狂多元宇宙》则该给人一些“收线”的感觉,它在体量上无法媲美《复联》,但在MCU中应该接近《美国队长3》的作用。《旺达幻视》《洛基》和《假如…?》这三部剧都与《奇异博士2》存在种种关联,也可以视作对它的铺垫。

可结果是,《假如…?》中的丧尸元素、黑化博士、卡特队长似乎仅仅是创意上的重合,《洛基》中的时间管理局和幕后创立者同《奇异博士2》也没有任何联系,电影的做法是突兀地加入了一名叫“阿美莉卡”的新角色来进行多元宇宙穿梭。而旺达作为电影反派,在《旺达幻视》中本已完成自我救赎,有比较饱满的人物弧,到《奇异博士2》时,其行为却显得前后矛盾、人设崩坏。

“照顾电影观众”并不能解释作品之间缺乏延续性,没看过《旺达幻视》的观众更不会理解为何上一部旺达还在对战灭霸,这部就成了“猩红女巫”。《奇异博士2》更换过一次导演,原导演斯科特·德瑞克曾强调“要制作第一部含有恐怖、惊悚元素的MCU电影”,这种与“合家欢”相悖的新风格还保留到了最终成片中。而中途接手的山姆·雷米曾坦承:“剧本创作到一半时我才知道《旺达幻视》,我甚至没看过整部剧。”

电影与电影之间同样存在割裂感,《黑寡妇》是追忆过去,《蜘蛛侠:英雄无归》分明已经由奇异博士开启过一次“多元宇宙”,到《奇异博士2》也只字未提。这种现象甚至动摇了MCU过去成功的根基——作品在严整的规划下,互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观众就像追剧一样为每一部新作买单。而现在就算看了每一部,也可能会在看下一部时一头雾水。

其次,漫威给第四阶段设立了一份宏愿:要更关注性别、种族等社会议题,并更多体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多元文化。但从结果上看,这一目标并没有和漫威已成套路的流水线生产机制产生正向结合。

关于演员的性别与肤色“多元”,更像是对好莱坞盛行的“政治正确”的迎合。比如《永恒族》中一段有争议的情节,就被国内网友调侃为“华裔拍板,日裔码字,黑人下跪,白人懵逼”。十名“永恒族”成员里包括一名同性恋、一名聋哑人和三名亚裔,身份设定足够包容,却没能对角色动机给出合理解释,《帝国》曾评价该片“还是无法摆脱超级英雄讲故事的陈词滥调”。

凯文·费奇曾对《黑豹》的导演说“这是我们拍过最好的电影”,《黑豹》的高票房和入围奥斯卡或许促成了漫威想展现“多元文化”的野心,但在第四阶段中,观众看到的其实还是披着“异域文化”之皮的美式漫改片,不仅没有收获该文化主体地区的观众喜爱,反而因冒犯引来骂声不迭。

剧集《月光骑士》的导演曾在社交媒体上抨击DC电影《黑亚当》和《神奇女侠1984》没有尊重埃及文化,表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改变刻板印象、消除文化隔阂。讽刺的是,该剧第三集的一段背景音乐用了在埃及被禁的歌曲《Salka》,因此在埃及掀起过争议。这种文化冲突还不止一次,土耳其政府曾因该剧台词提到“亚美尼亚种族灭绝”而提出过抗议。

最后,漫威如今已有实力收回曾经散落的版权,本可奉上令粉丝激动的情怀飨宴,但却时常用意义不明的安排消耗其他版本的角色,让期待者目瞪口呆。

《蜘蛛侠:英雄无归》的成功证明与旧版电影的联动有着惊人的市场潜力,迪士尼收购21世纪福克斯后,观众们一直在猜想X战警、神奇四侠会如何融入MCU,借助“多元宇宙”也十分合适,“能把这些角色带回家的感觉还是很好的。”凯文·费奇曾说,但那些曾“漂泊在外”的角色暂时似乎没得到“家”的待遇。

《旺达幻视》中,福克斯版“快银”的出场是剧集中段的高潮,但结局揭晓身份时漫威只是玩了一个无关痛痒的“演员梗”,粉丝们结合漫画原著的海量脑洞全部落空,大有“溜粉”之嫌。而在《奇异博士2》里,漫威请回了曾在7部电影里饰演“X教授”的帕特里克·斯图尔特,又让该角色在短暂出场后被残忍杀害,粉丝们反而更能接受《金刚狼3》中角色英雄迟暮的结局。

很难想象挥霍而非珍惜角色的行为,会发生在漫威身上。

不复存在的“情感连接”

迪士尼收购漫威时的评估是:他们旗下拥有的5000个角色是最优良的资产,“这是一座沉睡的金山。”

但在二十多年前,基本没有资方看好漫威,这家公司一度在1996年被迫申请了破产保护,早期“漫威影业”的主要业务也只是将漫画角色授权给其他电影公司,钢铁侠、雷神、绿巨人、黑寡妇等如今观众耳熟能详的角色,一度属于过新线、狮门、环球等等制片商。

在拍摄MCU的起点《钢铁侠》前,漫威还是陷入了“没钱”的窘境,以黑豹、奇异博士等角色版权做抵押,才从美林证券借到5.25亿美元作为拍摄资金。“我们的处境非常危险。”《钢铁侠》的导演乔恩·费儒曾回忆,“我经常被提醒,如果不能还完贷款,我们就玩完了。”

陷入吸毒丑闻、首部片酬才50万美元的小罗伯特·唐尼和漫威实现了相互拯救,自那以后也成为了MCU与观众相连接的最中心人物,他的钢铁侠和克里斯·埃文斯饰演的美国队长、克里斯·海姆斯沃斯饰演的雷神被合称为“复联三巨头”。

“前五部电影可能让漫威影业占据了一席之地,但《复仇者联盟》的成功则深深地改变了行业规则。”《帝国》杂志的一篇文章写道,“它促使了一个新的标准确立起来,电影宇宙的潜力被挖掘了出来。”兴盛时,华纳、环球、传奇等公司纷纷改良了旗下IP拍传统“系列片”的计划,立项一个个“电影宇宙”,趋势也流行到了大洋彼岸,“封神宇宙”、“唐探宇宙”等都曾经成为过中国观众的热议话题。

建构得最系统、最成功的还是开创者漫威,他们凭借23部电影合计收获了225亿美元票房,这可能是影史上迄今最大的“主题乐园”,将一代观众都培养成了自己的粉丝。而铺垫许久后,《复联4》似乎是一个自然又必然出现的“园区出口”。

很多观众应该还留有电影上映时的记忆:朋友圈里的“防剧透营销”、炒到4位数的天价票、首映礼排队20小时的新闻报道、以及相关视频里弹幕整齐划一的“我爱你3000遍”……在漫威前三阶段的收尾作品中,钢铁侠死去,美国队长“退休”,这些安排在戏外受到演员片酬渐增、合约部数到期等等现实因素影响,而在戏中,悲壮的退场也是结局能如此辉煌的代价。

对于观众而言,喜爱MCU的理由一旦被时间拉长,其实就不在于某几部电影是否精彩,而是因为和银幕上的角色们建立了情感连接。这也是漫威第四阶段埋下的最大隐患。

如果进展顺利,原本人气不低的蜘蛛侠和奇异博士应该慢慢取代钢铁侠和美国队长的位置,既作为串起不同作品的线索人物,也成为观众新的情感载体。但蜘蛛侠的电影内容要不是在挖掘钢铁侠的“剩余价值”,要不被前两代蜘蛛侠抢去风头,奇异博士则在不同影片中为了服务剧情,连统一的人设都没建立起来。如果核心单人IP都未能确立,将所有角色联结起来的“宇宙”也无从谈起。

相反,在缺乏基点的情况下布局散漫,无法再给新观众带来伴随着每一部作品累积情绪的过程,长期下去则会损害漫威过去十几年搭起的品牌形象。

《复联4》有段彩蛋用黑屏播放了《钢铁侠》里打造战甲的敲击声,在故事的“最后”又回到“最初”。不过就第四阶段的实际表现,大概有很多观众找不回以前观看漫威宇宙的兴奋与感动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