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在爱之前和爱之后,你是迥然不同的两个人|七夕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在爱之前和爱之后,你是迥然不同的两个人|七夕节

拨开覆盖节日的层层消费符号,我们从爱欲的谱系出发,看到哲学家们如何探索爱的革命之路。

按:爱是什么?苏格拉底和基督教通过爱来达成不朽,抵制死亡;薄伽丘沉浸性爱的游戏追逐并忘却死亡;对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来说,爱是两个人的相遇打破各自的同一性,在爱中,主体尝试进入他者的存在,正是在爱中,主体将超越自身,超越自恋。

巴迪欧认为,现代社会的爱欲被私有制的意识形态禁锢,人们靠数据精确筛选出伴侣条件,计算激情的付出,用工作、收入与住房作为爱的筹码,在消费的温情脉脉之中定义配偶关系。他对此提出了 “爱是最小的共产主义单位”的想象,认为爱不仅让人从“变成,打破自身的封闭,还能创造出新的共同体与公共可能——二人之爱既是最小的社会单位,也是更大规模的群体之爱的演习,主体在爱中可以实现从两个人过渡到人民”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汪民安在新近出版的《论爱欲》一书中,探索了两千余年来西方思想史有关爱欲的讨论。从柏拉图到薄伽丘,从黑格尔到巴迪欧,汪民安书写前现代时期人类崇尚真理、勇于追求尘世之爱,也关心活在世俗理性的庞大阴影之下的现代人,如何摆脱工具理性对爱的驯服。在七夕,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摘录了书中论述巴迪欧思想的段落,以飨读者。让我们拨开覆盖节日的层层消费符号,从爱欲的谱系出发,看到哲学家们如何探索爱的革命之路。

《论爱欲》
汪民安 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2-7

《事件》(节选)

撰文|汪民安 

关于爱的结合的问题,巴迪欧做了新的论述。他也讲爱是两个人的相遇和结合。但是他说的相遇、结合跟前面讲的三种结合都不太一样。如果说,阿里斯托芬、黑格尔、弗洛姆讲的结合都有大致相似的观点,即结合是合二为一,是让爱的双方达成同一性,爱的双方能够逐渐地趋近的话,那么,巴迪欧恰恰反对这样的观点,对于他来说,爱不是达成完整性和同一性。爱不是合二为一,而是相反,它恰恰是一分为二,在爱当中,每一个人都变成了二。爱不是完满的“一”的终点,不是一个安逸、团圆和美妙的句号,而恰好是生命中的一个事件,一个爆裂性的事件,一个正在发生的激进事件,一个具有开端意味的事件。相遇是爱的事件。爱为什么是事件呢?到底何谓事件?在什么意义上,这个一分为二意味着事件呢? 

事件是突发的,事件发生之前都有一个局势(situation),何谓局势呢?局势就是把各种各样的杂多纳入“一”中来,世界本来是杂多的,但是,人们想象出世界有一个根源,有一个“一”,就是要把多样性归纳为“一”。实际上世界本来没有“一”,这个“一”是人为操作出来的,这就是巴迪欧所说的计数为“一”,也就是把不同的异质性的东西,把各种各样的杂多之物,通过操作纳入“一”中来。人们相信存在一个“一”,如果没有在这个“一”之中,如果是这个“一”之外的例外、断裂、不连贯,那么,这些断裂和例外的杂多,就不被人们认识,就被人们故意视作不存在而遭到弃置。但是,这些杂多,这些异质性,它们实际上是存在的。在某个时刻,这些被强行纳入“一”的异质性要素,这些无法被归纳的杂多,这些和“一”之间所存在的裂缝,这些剩余、断裂和异质之物,突然爆发,从“一”之中溢出,从而引发“一”的破裂,打破既有的局势,和原有情景一刀两断,这就是事件的诞生。事件,就是剩余之物的溢出,就是异质性对同质性的突然打破,就是同先前局势全面彻底的决裂。 

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图片来源:豆瓣)

我们看到,这是巴迪欧的事件的发生。事件发生了就意味着一次重大的断裂。只有引发断裂的事情才称得上事件。这种断裂是激进的,它意味着事件之前和之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在和过去一刀两断。这是事件最明显的特征。巴迪欧特别强调内部的爆裂,内部各种各样的异质性和杂多的爆裂。但是,也许还有另外一种事件的发生机制,事件不是由内部无法囊括的异质性的内爆而引发,还有一种外在的要素导致了“一”的破裂。外在的要素和既有的“一”相触及,就能将既有的局势打破,使得既有的“一”的整个局势内爆,导致整一性自身的断裂。断裂性的事件机制,就此有两种模式,内部的内爆模式和外部的刺激模式。我们以十九世纪末期的中国为例。农民起义导致的改朝换代不是断裂,它不过是一个王朝取代另一个王朝。它只是重复性的替代,因此,农民起义都称不上是事件,起义没有导致朝代和朝代之间出现真正的差异。称得上事件的是辛亥革命。正是这个革命导致清朝的崩溃,几千年的帝制突然崩溃、突然断裂。在它之后,中国再也无法回到一个王朝的状态。也就是说,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只有这样绝对断裂的革命,才可以称为事件。对于这个断裂的原因,一直以来有两种不同的分析:一种是费正清的刺激回应说,是因为西方的入侵打破了封闭的中国的统一,是外部要素打破了先前的“一”;还有一种是柯文的说法,中国内部开始出现的各种异质性要素再也无法被计数为“一”,这各种各样的杂多导致了“一”的崩溃,导致最后的王朝的崩溃。

但是,因为这种事件是全新的,是突发的,是决裂的,人们完全无法理解它(德里达说,事件就是超过了我的理解之物),它尚没有被计算为可以理解的“一”。那如何面对这种突发性的事件呢?这个事件令人震惊,令人无法回避,它迫使人们回应它——哲学就应该思考和回应这个事件。那如何回应这个突发的决裂性的事件?巴迪欧提出了主体的概念。主体是什么呢?主体是对事件的应对和操作。主体无法操纵和预测事件何时来临,但是,当事件突然来临的时候,主体就必须认真地对待它。事件无法描述自身,事件无法获得自明性,无法自我把握,事件本身处在一种破裂和混沌之中。它需要主体来描述,来操作,来阐释——如果没有被描述和阐释的话,事件就转瞬即过、毫无意义。真正的主体极其罕见,他是那种目光锐利、远见卓识、富有勇气的人,是能够肯定事件的决裂并发现其意义的人。也就是说,他是那种能够忠实于事件的人。他面对事件,面对事件的断裂,宣称这不可描述的事件为真理,并将事件的断裂宣布为一个新的真理的开端,他将事件生产为真理——真理是被宣称的,是被制作出来的,主体就是忠实地面对事件,并将事件宣称和制作为真理的人。事件、主体和真理就是巴迪欧哲学的三位一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爱在什么意义上是断裂性的事件呢?对巴迪欧而言,事件在科学、政治、艺术和爱中都是以类似的机制来发挥作用。如果你真正地经历了爱,对于你的生命而言,就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断裂。简单的心动或者艳遇不能称为爱,真正称为爱的事件会使你的生命产生剧烈的改变。在爱之前和爱之后,你是迥然不同的两个人。这是巴迪欧所讲的作为事件的爱。因为爱是突发的,是两个人相遇时突发的,当爱的感觉来临,现在的我和过去的我就会迥然不同,现在的我就和过去的我发生了一次激烈的断裂。如果过去的我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一”的话,那么一旦爱出现了,爱作为一个事件降临了,我先前的这个整体,这个“一”就被打破了,爱这一事件导致我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我,我出现了自我崩裂,我的既有局势和处境就被摧毁了:

如果我突然和你相遇,我会/说不出话来——我的舌头/僵硬了;火焰在我皮肤下面/流动;我什么也看不见了/我只听见我自己的耳鼓/在隆隆作响,浑身汗湿/我的身体在发抖/我比枯萎的草/还要苍白,那时/我已和死相近/不可抗拒的/又苦又甜的/使我的四肢/松弛无力的/爱,像一条蛇/使我倒下

但丁第一次遇见贝雅特丽齐时:

在那一瞬间,潜藏在我内心深处的生命的精灵开始激烈地震颤,连身上最小的脉管也可怕地悸动起来,它抖抖索索地说了这些话:比我更强有力的神前来主宰我了。

爱的相遇,使得一个过去的我倒下了。爱使得自我发生了断裂。爱的出现意味着两个人都改变了自己。这听起来有点像黑格尔的自我否定,黑格尔认为,相爱的两个人为了达成同一性,达成共识和重叠,把以前的特异性都抹掉了。他们彼此吸纳和吞噬对方。巴迪欧讲的相爱的两个人也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发生变化的结果不是要和相爱的人达成统一。两个相爱的人不是要重叠和重复,他们肯定这种断裂,但是也肯定彼此之间的差异,他们不是被“一”所束缚,而是对多的肯定。巴迪欧也不是像阿里斯托芬那样,让两个残缺的人、两个破碎的人缝补成一个完整的人。对他来说,两个人相爱意味着要保持各自的独立性。爱,除了打破自己以前的“一”之外,还要警惕和相爱的另一个对象达成“一”。只要是达成“一”,不管是缝合式的“一”,还是重叠式的“一”,对于巴迪欧来说都不是爱,这恰恰是爱的灾难。爱不是自我否定,也不是和对方进行适应匹配。实际上,真正的爱不是试图获得同一性,纳入“一”中的爱最终会摧毁爱。对于巴迪欧来说,爱恰恰是要肯定差异性,而不是抹去差异性,爱就是要强调和激发爱的双方的特异性,爱让自己变得更多样,让自己扩充,让自己繁殖。爱上一个人,不是让自己缩小,而是让自己扩大。也就是说,爱应该让自己一分为二。

《爱的多重奏》
[法] 阿兰·巴迪欧 著 邓刚 译
六点图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9

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理解爱的一分为二。首先,爱是一种绽出,爱会让你的灵魂、你的目光、你的激情脱离你自身。因为另外一个人进入你的视野中,占领了你的全部目光和激情,夺走了你的魂魄,从而使你自我分裂,使你和你的过去决裂。你从原先的“一”中脱离出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魂不守舍,这是你的内在分裂。也就是说,一旦你爱上另一个人,你内部的自主性和同一性就被打破了,先前自律的生活就被搅乱了,先前稳定的步伐就被打乱了,你稳定的肉身和灵魂的结合就会一分为二。在爱的激发下,你会变成另一个自己,你会过另一种生活。在这个意义上,爱作为事件就打破了自己的过去的“一”,爱让自己变得分裂。不仅如此,在爱发生之前,你不但让灵魂和肉体保持统一,你还让你的认知和肉体保持统一,你在你自己的范畴内认识和体验世界。但是当爱发生之后,当你和你的对象亲密接触,你们融为一体的时候,你不会去压抑对方的体验和激情,不会把这些激情纳入你的控制之中,不会强迫对方和你保持同一性。而是相反,你也用对方的视角去看待和体验世界,你超出了自己狭隘的视角,去体验对方的体验,你会用对方的体验和激情去看待世界,因为我们都爱着对方之所爱,就像对方爱着自己的父母一样,你如果爱对方的话,你也会爱对方的父母。就此,一个人会用两个人的方式、两个人的视角去体验,去爱这个世界,你会加倍地去爱,加倍地去体验,你会将对方的目光扩展为你的目光,将对方的知识扩展为你的知识。因此,真正的爱,是让你的视野成倍地扩大,让你繁殖为两个人,让你获得多元的不一样的真理。爱不是达成“一”的狭隘整合,爱恰恰是一个多样性的“二”的共同体。

就此,爱是维护差异和肯定差异,也是让你去体验差异,让你用“二”的目光、“二”的经验,让你用多样化的视角去重新看待世界。巴迪欧说:“所有的爱都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关于真理的体验,即关于‘二’而不是关于‘一’的真理。”比如旅行,你一个人去旅行,只会看你喜欢看的东西,如果你和你的爱人一起去旅行,爱人要看什么东西,你就会和爱人一起去看。这样的话,以前你从来不注意的、你毫无兴趣的沉默的知识和真理也在你面前展开了。这就是巴迪欧所讲的关于“二”的真理,也是关于“二”的共同体。巴迪欧说:“世界可以通过一种不同于孤独的个体意识的另一种方式来遭遇和体验,这就是任何一种爱都可能给予我们的新体验。”

《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
汪民安 著
守望者·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2-1

巴迪欧所讲的爱导致的结果,和阿里斯托芬、黑格尔完全相反,这不是合二为一,而是一分为二。这样的两人之爱就建立了一种新的不同于先前的一个人的生活,这是“二”的生活,是对先前的单一生活的爆破和决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爱理解为自我身上所发生的断裂性的事件。作为事件的爱就是断裂,爱作为一个事件彻底改变了你本身。但是,当爱的事件发生了,当断裂发生了,当剧烈的震荡开始晃动你、撕裂你的时候,你要勇敢地抓住爱,要对这爱进行清晰的叙事和厘定,也就是说,你要站出来做爱的主体,要将此刻的爱的事件叙述和宣称为你的真理,要忠诚于这一爱的事件,要忠诚于这一真理,要做爱的忠诚主体。在爱这一事件中,主体、忠诚和真理都必不可少,是爱的全部程序,也是事件的一般程序。

这种爱的生活,实际上也是最小的公共生活。巴迪欧认为,这样的生活就是共产主义生活,爱的生活就是最小的共产主义生活,爱实现了最小的共产主义。在这个共产主义中,爱让自己永远活着,爱的主体也让自己作为一个人有尊严地活着。和黑格尔一样,巴迪欧同样将爱和政治结合在一起。黑格尔认为,人有尊严地活着是因为人和人之间彼此承认,但是这种彼此承认就是达成同一、达成平等,在同一性和平等中我们是相互承认的。巴迪欧的最小共产主义同样强调爱之间的承认和平等,但是,两个人不是以等同的方式互相承认,而是以差异的方式来相互承认。黑格尔为了打破主奴关系、宰制关系和战争关系,是要两个人达成同一性,而巴迪欧要打破这种关系,是要肯定和接受相爱双方的差异性。对黑格尔来说,差异性一定意味着高低和等级之分,差异性就是高低的差异;但对巴迪欧来说,差异性是平等的差异。他们对爱的目标期许一样,但他们的方案和途径不一样。对于黑格尔来说,爱的政治是要在绝对精神中实现;对于巴迪欧来说,爱的政治是要在共产主义中完成。巴迪欧的共产主义当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统。但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难道不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一个更加物质性的版本吗?对黑格尔和巴迪欧来说,爱,都是历史的终结。只不过在这个终结中,人和人要么是完全一致的,要么是相反地都保持着各自的特异性。 

本文书摘部分节选自《爱欲录》,较原文有删节,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在爱之前和爱之后,你是迥然不同的两个人|七夕节

拨开覆盖节日的层层消费符号,我们从爱欲的谱系出发,看到哲学家们如何探索爱的革命之路。

按:爱是什么?苏格拉底和基督教通过爱来达成不朽,抵制死亡;薄伽丘沉浸性爱的游戏追逐并忘却死亡;对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来说,爱是两个人的相遇打破各自的同一性,在爱中,主体尝试进入他者的存在,正是在爱中,主体将超越自身,超越自恋。

巴迪欧认为,现代社会的爱欲被私有制的意识形态禁锢,人们靠数据精确筛选出伴侣条件,计算激情的付出,用工作、收入与住房作为爱的筹码,在消费的温情脉脉之中定义配偶关系。他对此提出了 “爱是最小的共产主义单位”的想象,认为爱不仅让人从“变成,打破自身的封闭,还能创造出新的共同体与公共可能——二人之爱既是最小的社会单位,也是更大规模的群体之爱的演习,主体在爱中可以实现从两个人过渡到人民”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汪民安在新近出版的《论爱欲》一书中,探索了两千余年来西方思想史有关爱欲的讨论。从柏拉图到薄伽丘,从黑格尔到巴迪欧,汪民安书写前现代时期人类崇尚真理、勇于追求尘世之爱,也关心活在世俗理性的庞大阴影之下的现代人,如何摆脱工具理性对爱的驯服。在七夕,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摘录了书中论述巴迪欧思想的段落,以飨读者。让我们拨开覆盖节日的层层消费符号,从爱欲的谱系出发,看到哲学家们如何探索爱的革命之路。

《论爱欲》
汪民安 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2-7

《事件》(节选)

撰文|汪民安 

关于爱的结合的问题,巴迪欧做了新的论述。他也讲爱是两个人的相遇和结合。但是他说的相遇、结合跟前面讲的三种结合都不太一样。如果说,阿里斯托芬、黑格尔、弗洛姆讲的结合都有大致相似的观点,即结合是合二为一,是让爱的双方达成同一性,爱的双方能够逐渐地趋近的话,那么,巴迪欧恰恰反对这样的观点,对于他来说,爱不是达成完整性和同一性。爱不是合二为一,而是相反,它恰恰是一分为二,在爱当中,每一个人都变成了二。爱不是完满的“一”的终点,不是一个安逸、团圆和美妙的句号,而恰好是生命中的一个事件,一个爆裂性的事件,一个正在发生的激进事件,一个具有开端意味的事件。相遇是爱的事件。爱为什么是事件呢?到底何谓事件?在什么意义上,这个一分为二意味着事件呢? 

事件是突发的,事件发生之前都有一个局势(situation),何谓局势呢?局势就是把各种各样的杂多纳入“一”中来,世界本来是杂多的,但是,人们想象出世界有一个根源,有一个“一”,就是要把多样性归纳为“一”。实际上世界本来没有“一”,这个“一”是人为操作出来的,这就是巴迪欧所说的计数为“一”,也就是把不同的异质性的东西,把各种各样的杂多之物,通过操作纳入“一”中来。人们相信存在一个“一”,如果没有在这个“一”之中,如果是这个“一”之外的例外、断裂、不连贯,那么,这些断裂和例外的杂多,就不被人们认识,就被人们故意视作不存在而遭到弃置。但是,这些杂多,这些异质性,它们实际上是存在的。在某个时刻,这些被强行纳入“一”的异质性要素,这些无法被归纳的杂多,这些和“一”之间所存在的裂缝,这些剩余、断裂和异质之物,突然爆发,从“一”之中溢出,从而引发“一”的破裂,打破既有的局势,和原有情景一刀两断,这就是事件的诞生。事件,就是剩余之物的溢出,就是异质性对同质性的突然打破,就是同先前局势全面彻底的决裂。 

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图片来源:豆瓣)

我们看到,这是巴迪欧的事件的发生。事件发生了就意味着一次重大的断裂。只有引发断裂的事情才称得上事件。这种断裂是激进的,它意味着事件之前和之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在和过去一刀两断。这是事件最明显的特征。巴迪欧特别强调内部的爆裂,内部各种各样的异质性和杂多的爆裂。但是,也许还有另外一种事件的发生机制,事件不是由内部无法囊括的异质性的内爆而引发,还有一种外在的要素导致了“一”的破裂。外在的要素和既有的“一”相触及,就能将既有的局势打破,使得既有的“一”的整个局势内爆,导致整一性自身的断裂。断裂性的事件机制,就此有两种模式,内部的内爆模式和外部的刺激模式。我们以十九世纪末期的中国为例。农民起义导致的改朝换代不是断裂,它不过是一个王朝取代另一个王朝。它只是重复性的替代,因此,农民起义都称不上是事件,起义没有导致朝代和朝代之间出现真正的差异。称得上事件的是辛亥革命。正是这个革命导致清朝的崩溃,几千年的帝制突然崩溃、突然断裂。在它之后,中国再也无法回到一个王朝的状态。也就是说,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只有这样绝对断裂的革命,才可以称为事件。对于这个断裂的原因,一直以来有两种不同的分析:一种是费正清的刺激回应说,是因为西方的入侵打破了封闭的中国的统一,是外部要素打破了先前的“一”;还有一种是柯文的说法,中国内部开始出现的各种异质性要素再也无法被计数为“一”,这各种各样的杂多导致了“一”的崩溃,导致最后的王朝的崩溃。

但是,因为这种事件是全新的,是突发的,是决裂的,人们完全无法理解它(德里达说,事件就是超过了我的理解之物),它尚没有被计算为可以理解的“一”。那如何面对这种突发性的事件呢?这个事件令人震惊,令人无法回避,它迫使人们回应它——哲学就应该思考和回应这个事件。那如何回应这个突发的决裂性的事件?巴迪欧提出了主体的概念。主体是什么呢?主体是对事件的应对和操作。主体无法操纵和预测事件何时来临,但是,当事件突然来临的时候,主体就必须认真地对待它。事件无法描述自身,事件无法获得自明性,无法自我把握,事件本身处在一种破裂和混沌之中。它需要主体来描述,来操作,来阐释——如果没有被描述和阐释的话,事件就转瞬即过、毫无意义。真正的主体极其罕见,他是那种目光锐利、远见卓识、富有勇气的人,是能够肯定事件的决裂并发现其意义的人。也就是说,他是那种能够忠实于事件的人。他面对事件,面对事件的断裂,宣称这不可描述的事件为真理,并将事件的断裂宣布为一个新的真理的开端,他将事件生产为真理——真理是被宣称的,是被制作出来的,主体就是忠实地面对事件,并将事件宣称和制作为真理的人。事件、主体和真理就是巴迪欧哲学的三位一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爱在什么意义上是断裂性的事件呢?对巴迪欧而言,事件在科学、政治、艺术和爱中都是以类似的机制来发挥作用。如果你真正地经历了爱,对于你的生命而言,就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断裂。简单的心动或者艳遇不能称为爱,真正称为爱的事件会使你的生命产生剧烈的改变。在爱之前和爱之后,你是迥然不同的两个人。这是巴迪欧所讲的作为事件的爱。因为爱是突发的,是两个人相遇时突发的,当爱的感觉来临,现在的我和过去的我就会迥然不同,现在的我就和过去的我发生了一次激烈的断裂。如果过去的我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一”的话,那么一旦爱出现了,爱作为一个事件降临了,我先前的这个整体,这个“一”就被打破了,爱这一事件导致我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我,我出现了自我崩裂,我的既有局势和处境就被摧毁了:

如果我突然和你相遇,我会/说不出话来——我的舌头/僵硬了;火焰在我皮肤下面/流动;我什么也看不见了/我只听见我自己的耳鼓/在隆隆作响,浑身汗湿/我的身体在发抖/我比枯萎的草/还要苍白,那时/我已和死相近/不可抗拒的/又苦又甜的/使我的四肢/松弛无力的/爱,像一条蛇/使我倒下

但丁第一次遇见贝雅特丽齐时:

在那一瞬间,潜藏在我内心深处的生命的精灵开始激烈地震颤,连身上最小的脉管也可怕地悸动起来,它抖抖索索地说了这些话:比我更强有力的神前来主宰我了。

爱的相遇,使得一个过去的我倒下了。爱使得自我发生了断裂。爱的出现意味着两个人都改变了自己。这听起来有点像黑格尔的自我否定,黑格尔认为,相爱的两个人为了达成同一性,达成共识和重叠,把以前的特异性都抹掉了。他们彼此吸纳和吞噬对方。巴迪欧讲的相爱的两个人也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发生变化的结果不是要和相爱的人达成统一。两个相爱的人不是要重叠和重复,他们肯定这种断裂,但是也肯定彼此之间的差异,他们不是被“一”所束缚,而是对多的肯定。巴迪欧也不是像阿里斯托芬那样,让两个残缺的人、两个破碎的人缝补成一个完整的人。对他来说,两个人相爱意味着要保持各自的独立性。爱,除了打破自己以前的“一”之外,还要警惕和相爱的另一个对象达成“一”。只要是达成“一”,不管是缝合式的“一”,还是重叠式的“一”,对于巴迪欧来说都不是爱,这恰恰是爱的灾难。爱不是自我否定,也不是和对方进行适应匹配。实际上,真正的爱不是试图获得同一性,纳入“一”中的爱最终会摧毁爱。对于巴迪欧来说,爱恰恰是要肯定差异性,而不是抹去差异性,爱就是要强调和激发爱的双方的特异性,爱让自己变得更多样,让自己扩充,让自己繁殖。爱上一个人,不是让自己缩小,而是让自己扩大。也就是说,爱应该让自己一分为二。

《爱的多重奏》
[法] 阿兰·巴迪欧 著 邓刚 译
六点图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9

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理解爱的一分为二。首先,爱是一种绽出,爱会让你的灵魂、你的目光、你的激情脱离你自身。因为另外一个人进入你的视野中,占领了你的全部目光和激情,夺走了你的魂魄,从而使你自我分裂,使你和你的过去决裂。你从原先的“一”中脱离出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魂不守舍,这是你的内在分裂。也就是说,一旦你爱上另一个人,你内部的自主性和同一性就被打破了,先前自律的生活就被搅乱了,先前稳定的步伐就被打乱了,你稳定的肉身和灵魂的结合就会一分为二。在爱的激发下,你会变成另一个自己,你会过另一种生活。在这个意义上,爱作为事件就打破了自己的过去的“一”,爱让自己变得分裂。不仅如此,在爱发生之前,你不但让灵魂和肉体保持统一,你还让你的认知和肉体保持统一,你在你自己的范畴内认识和体验世界。但是当爱发生之后,当你和你的对象亲密接触,你们融为一体的时候,你不会去压抑对方的体验和激情,不会把这些激情纳入你的控制之中,不会强迫对方和你保持同一性。而是相反,你也用对方的视角去看待和体验世界,你超出了自己狭隘的视角,去体验对方的体验,你会用对方的体验和激情去看待世界,因为我们都爱着对方之所爱,就像对方爱着自己的父母一样,你如果爱对方的话,你也会爱对方的父母。就此,一个人会用两个人的方式、两个人的视角去体验,去爱这个世界,你会加倍地去爱,加倍地去体验,你会将对方的目光扩展为你的目光,将对方的知识扩展为你的知识。因此,真正的爱,是让你的视野成倍地扩大,让你繁殖为两个人,让你获得多元的不一样的真理。爱不是达成“一”的狭隘整合,爱恰恰是一个多样性的“二”的共同体。

就此,爱是维护差异和肯定差异,也是让你去体验差异,让你用“二”的目光、“二”的经验,让你用多样化的视角去重新看待世界。巴迪欧说:“所有的爱都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关于真理的体验,即关于‘二’而不是关于‘一’的真理。”比如旅行,你一个人去旅行,只会看你喜欢看的东西,如果你和你的爱人一起去旅行,爱人要看什么东西,你就会和爱人一起去看。这样的话,以前你从来不注意的、你毫无兴趣的沉默的知识和真理也在你面前展开了。这就是巴迪欧所讲的关于“二”的真理,也是关于“二”的共同体。巴迪欧说:“世界可以通过一种不同于孤独的个体意识的另一种方式来遭遇和体验,这就是任何一种爱都可能给予我们的新体验。”

《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
汪民安 著
守望者·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2-1

巴迪欧所讲的爱导致的结果,和阿里斯托芬、黑格尔完全相反,这不是合二为一,而是一分为二。这样的两人之爱就建立了一种新的不同于先前的一个人的生活,这是“二”的生活,是对先前的单一生活的爆破和决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爱理解为自我身上所发生的断裂性的事件。作为事件的爱就是断裂,爱作为一个事件彻底改变了你本身。但是,当爱的事件发生了,当断裂发生了,当剧烈的震荡开始晃动你、撕裂你的时候,你要勇敢地抓住爱,要对这爱进行清晰的叙事和厘定,也就是说,你要站出来做爱的主体,要将此刻的爱的事件叙述和宣称为你的真理,要忠诚于这一爱的事件,要忠诚于这一真理,要做爱的忠诚主体。在爱这一事件中,主体、忠诚和真理都必不可少,是爱的全部程序,也是事件的一般程序。

这种爱的生活,实际上也是最小的公共生活。巴迪欧认为,这样的生活就是共产主义生活,爱的生活就是最小的共产主义生活,爱实现了最小的共产主义。在这个共产主义中,爱让自己永远活着,爱的主体也让自己作为一个人有尊严地活着。和黑格尔一样,巴迪欧同样将爱和政治结合在一起。黑格尔认为,人有尊严地活着是因为人和人之间彼此承认,但是这种彼此承认就是达成同一、达成平等,在同一性和平等中我们是相互承认的。巴迪欧的最小共产主义同样强调爱之间的承认和平等,但是,两个人不是以等同的方式互相承认,而是以差异的方式来相互承认。黑格尔为了打破主奴关系、宰制关系和战争关系,是要两个人达成同一性,而巴迪欧要打破这种关系,是要肯定和接受相爱双方的差异性。对黑格尔来说,差异性一定意味着高低和等级之分,差异性就是高低的差异;但对巴迪欧来说,差异性是平等的差异。他们对爱的目标期许一样,但他们的方案和途径不一样。对于黑格尔来说,爱的政治是要在绝对精神中实现;对于巴迪欧来说,爱的政治是要在共产主义中完成。巴迪欧的共产主义当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统。但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难道不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一个更加物质性的版本吗?对黑格尔和巴迪欧来说,爱,都是历史的终结。只不过在这个终结中,人和人要么是完全一致的,要么是相反地都保持着各自的特异性。 

本文书摘部分节选自《爱欲录》,较原文有删节,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