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志象网 刘晓婷
编辑|谢维平
跨境电商在2022年又开启了一轮上市潮。
目前,致欧科技、赛维时代IPO已过会,三态股份、遨森电商、子不语、PatPat等十余家跨境大卖正在冲刺上市,大卖上市成功的消息让业内和资本为之振奋,据志象网了解,不少跨境电商企业受此激励,开始实施以上市为目标的合规化改造。
回到五年前,2017年跨境电商曾掀起第一次上市潮,那次登陆资本市场的大多以借壳或并购的形式完成,最终结局多半不好,价之链创始人与上市公司关系恶化,创始人远走海外;通拓深陷对赌协议,面临5亿赔款;泽宝七成账号被封,创始人被母公司起诉赔款10亿……
它们的惨淡结局几乎都涉及到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大范围开店铺货、白牌侵权、财税不清晰。种种问题让大卖们难以抵抗外部审查的严峻,在亚马逊封号潮和欧盟VAT增值税审查后不堪重负,至今落下一地鸡毛。2021年的封店潮,则让行业陷入焦虑中。
但是,局面正在发生变化。尤其致欧、赛维等跨境电商概念企业的成功过会,好像撕开了一道口子,证明监管层对于跨境电商行业的合规性和商业模式已有肯定,也预示着跨境行业彻底摆脱“原罪”,走上了正轨。
投资者也看到了希望,投资人程莉琦(化名)向志象网表示,她所在的机构从2012年开始投跨境电商,但在退出机制上一直是个模糊的状态,只是寄希望于能被并购或现金流分红,如今出现赛维、致欧等独立上市的案例,投资人看跨境电商变得更加清晰。
跨境电商行业之后要迎来上市黄金期吗?
一、上市之痛
大约十年前,跨境电商就与资本种下了情缘。随着跨境电商“第一股”兰亭集势在2013年上市,跨境电商开始吸引资本的关注。
在2014年,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共发生27起融资,融资金额为20.17亿元人民币;过了一年,2015年出口跨境电商共发生51起融资,数量几乎翻倍,金额达到27.22亿元,也是在这一年,跨境电商与新三板开始结缘,2015年11月16日,傲基正式在新三板挂牌并公开转让,成为“跨境电商新三板第一股”,拉开了跨境电商上市新三板的帷幕。
又过了一年,跨境电商开始纷纷在新三板上市,安克创新、赛维时代、有棵树、价之链、三态股份等知名大卖都曾在2016年挂牌新三板。但时隔一年,跨境电商行业意识到新三板之路不通。由于新三板流动性差、融资成本高等原因,跨境电商们在两三年内陆续终止挂牌。
短暂的新三板上市潮,侧面展现了跨境电商对资本的渴望,只可惜时机尚未成熟。
新三板退市后,营收成绩突出的头部大卖们又转向了另一条上市路径——通过被已上市的企业并购,达到借壳上市的目的。无论是登陆新三板还是借壳上市,背后的一个潜在原因是这两者的上市门槛较低,而初期大多数跨境电商企业在合规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很难实现在监管严格的A股独立上市。
借壳上市让跨境电商上市迎来高潮。2017年,华鼎股份收购通拓科技100%股权,交易价格为29亿元,同时拟配套融资约12.57亿元,增值率达181%;浔兴股份以10亿美元收购价之链65%股权;天泽信息以34亿元收购有棵树99.99%股权;2018年,星徽股份以15.3亿元收购泽宝技术100%股权……
彼时,跨境电商正处于红利期,营收和利润连年攀升,以至于豪气的跨境大卖有棵树甚至敢于承诺三年近10亿净利润的对赌金额。
后来的事情走向却给曾经意气风发的跨境大卖们狠狠浇了盆冰水。2021年亚马逊封号潮后,泽宝、价之链、通拓都亏损严重,其中,价之链创始人在2018年便预知无法完成对赌,与上市公司关系恶化后被要求赔偿10亿元,不得不远走海外;泽宝2021年七成亚马逊账号被封,亏损8亿,创始人被母公司起诉赔款10亿;而通拓最终也未完成对赌,面临5亿赔款。
跨境电商的第一次上市潮惨淡收场。跨境电商的野蛮生长时期,随着中美贸易摩擦、亚马逊封号潮、欧洲加强增值税审核,已然成为过去式。外部环境要求跨境电商更严格地“遵守规则”,很多大卖无法适应这一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深受重挫。听起来,跨境电商要想满足独立上市的条件,是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
二、新跨境
不过今年,跨境电商行业又酝酿起了一股上市的暗涌。
致欧科技、赛维时代在今年IPO过会,此外,三态股份、子不语、PatPat等十多家大卖均在冲刺上市。尽管在前几年,就有安克创新、乐歌股份实现了独立上市,然而,今年上市的跨境电商企业与这两者有显著的不同之处。
程莉琦告诉志象网,安克、乐歌当时不是以跨境电商的概念去上市的,那时是以电子产品和人体工学产品的概念上市的,所以资本此前对跨境电商的理解更多是按垂直行业的方法,致欧、赛维以跨境电商的概念上市,这是和以往很不一样的点。
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无论是安克还是乐歌,线上电商渠道只是其销售渠道的一部分,根据财报,安克创新2021年的线下渠道营收45.74亿元,占到总营收的36.38%,而线上渠道80亿营收占总营收的63.62%;乐歌股份2021年海外线下收入占比也达到34%。
与之对比的是致欧和赛维,招股书显示,2021年1-6月,致欧家居海外线上营收32亿元人民币,其中B2C渠道就占到了82%,另外17.65%是线上B2B渠道;赛维时代21年营收55.65亿元,其中单是亚马逊平台营收就占到了88.85%。
比起安克、乐歌已在拓展线下渠道,致欧、赛维们则纯然是跨境电商的产物。
那么,相比起经营模式依赖大面积铺货、低价白牌的“原生态”跨境大卖,为何致欧、赛维们能够避开平台风险,且实现合规上市?
以近期过会的致欧家居为例,致欧家居采取自主研发+外协生产的产品供应模式,公司并不参与生产环节,并建立了“国内外自营仓+平台仓+第三方合作仓”的跨境仓储物流体系,主要在亚马逊等境外第三方平台销售,销售范围覆盖欧美和日本等市场。
与铺货型跨境大卖作区分的是,致欧家居采取了品牌化的路线,旗下拥有SONGMICS、VASAGIE、FEANDREA三个自有品牌,其中多款产品常年位列亚马逊销售榜单,同时,品牌化路线也使其避开了亚马逊封号的风险。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致欧家居共取得360项专利,其中实用新型专利7项,外观专利353项,并取得58项著作权,其中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1项,美术作品著作权7项。报告期内,致欧产品涉及257个细分品类,产品SPU(标准化产品单元)数量达3025个。
致欧家居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跨境电商从白牌到品牌化的改变,除致欧外,今年过会的跨境大卖华宝新能打造了便携储能品牌,正在筹备IPO的母婴类跨境大卖PatPat则是自有DTC品牌,赛维时代打造的是多品牌孵化。
近两年,国家大力支持跨境电商的发展,吸引更多玩家和资本的同时,也带动着跨境电商的合规化。去年,亚马逊封号潮洗去了一批玩家,逼迫行业做出改变。在这个时间点,致欧、赛维的过会起到了某种标杆效应,也向外界展示了跨境电商行业正酝酿的质变。
三、更清晰的退出路径,但投资人仍在观望
致欧、赛维们的过会对资本释放了积极的信号,很多投资人都向志象网表示,有了这些案例后,资本对跨境电商的认知也在逐步深入和清晰。
程莉琦表示,资本从2012年左右就开始投资跨境电商,但其实更多的是以零售商的逻辑来看,并不会考虑提出IPO的保证,只是看好跨境电商是一个不错的生意模式,看重公司的质地。
“当时IPO在我们的决策中不会占太大比重,我们更多是觉得它(跨境电商企业)至少能够被并购,或是它现金流很好,可以拿到分红。”程莉琦说。比如此前安克创新上市是以电子产品的名义上市,而不是以跨境电商的概念,这是因为一级市场对跨境电商在国内IPO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一般是以垂直品类去理解。
致欧上市对一级市场有一定的利好作用,一方面,对于正在看项目的投资人来说,跨境电商的退出路径变得更加清晰,无论是国内审核标准,还是监管层关注的内容,都有了具体可以参考的案例;另一方面,致欧、赛维的上市也给了资本信心,国家在支持跨境电商企业,有了IPO这一路径,资本对跨境电商的态度也会更加友善。
程莉琦向志象网透露,在致欧、赛维上市消息的激励下,不少跨境电商公司也想要去冲刺上市,一些企业把公司改成了股份制,开始了上市指导。
另一个投资人陈璐(化名)告诉志象网,很多优质的跨境电商公司自身盈利能力很好,现金流充沛,并不缺钱。是否需要融资、上市是跨境电商企业发展道路上需要想清楚的点。资本从近几年集中介入跨境电商领域,到帮助企业实现合规发展和壮大、到上市申报是需要一定周期的,近期跨境电商企业陆续申报和成功上市,也是资本运作发展到一定周期节点的集中展现。
“如果想做成一个伟大的企业,哪怕现阶段盈利,也是可以引入资本的。因为钱多了,专业化机构进来,可以帮助跨境电商企业做更多的事。”陈璐说。
虽然投资人们都表达了对跨境电商的重视度,但对于今年跨境电商的投融资情况,大家的态度都相对保守。
受到去年封号潮的影响,以及海外通货膨胀抬高了跨境电商成本,很多跨境大卖今年的销量都没有达到预期。包括美国现在通胀率已经达到了8%,整体消费水平都在降低,很多跨境电商企业发现东西没有那么好卖了。一些细分领域企业去年的囤货,目前还没有销售完。
“从长期来讲,跨境电商的大方向仍旧是好的,”陈璐表示,“消费本身就是一个周期性的行业,只有忍受住寂寞,才能等来繁华,我们仍旧会长期驻守在消费和大出海方向。”
四、跨境电商进入下半场,合规化问题是关键
当上市成为可能性,资本对跨境电商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过去跨境电商企业存在很多合规性的问题,涉及到国内外偷漏税、多店铺运营等灰色地带,这也成为阻碍跨境电商上市的痛点。近两年,无论是海外的亚马逊封号潮,还是国内监管的重视,都对跨境电商合规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税法方面,欧税通市场推广总监Sim向志象网介绍,跨境电商涉及到复杂的税法,针对出口的跨境电商,常见的有三种税:关税、进口增值税、VAT(欧盟增值税),其中涉及的税法比较复杂,如果未能及时、足额申报税务,则会面临比较大的税务风险。
还有多店铺的问题,海果跨境创始人易向贵表示,跨境电商涉及到多店铺运营的问题,平台要求一个公司只能开一家店,公司为了多开店铺,就会找很多亲戚朋友、员工的名义开店;第二,很多企业为了提升店铺排名,会进行刷单。这两者都是海外平台会关注的问题,为企业留下了一定的经营风险性。
在过去,这几乎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但在去年亚马逊封号潮后,跨境电商的平台合规性已经有所改善。将很多跨境电商企业挡在创业板之下的,是国内财税的合规性问题,而这是跨境电商要在国内上市要解决的关键点,而且往往需要企业花费非常多的时间和成本。
原因在于,国内很多跨境电商为了进一步压低成本,会不要求供应商开发票,没有发票就不能走正常的清关流程,不能以公司的名义报关,因此就没有报关的数据。然后为了少交进口增值税、关税,企业会报低货值,比如以5美金去报10美金的货品,有些企业还会找第三方双清包税,不用自己的抬头去申报。
“由于采购端的不合规,导致了整个海关不合规,”易向贵说,“海关不合规之后就涉及到整个外汇也进不来,因为没有数据,你不能证明有这个交易,所以整个外汇是回不来的。最终涉及到财务问题,因为外汇进不来,只能通过第三方支付工具回到个人卡来交易。因为用了很多个人卡,员工就无法交社保公积金,又变成了员工个人在税收上的偷税漏税。”
比起海外税法,国内财税是否合规,是财税国内监管层更加关心的问题。跨境电商平台的从业者江俊(化名)表示:“你得解释每一票货怎么出的,汇款怎么回的,以及你在海外有多少店铺,有哪些交易方式。”
要解决以上问题,一个是要重新改革公司架构,另一个是要把不合规的业务砍掉。
“一般我们都要搭建一个合规的业务架构,比如可能国内有一家公司专门做整体的运营管理,另外还要成立一家公司专门来采购,在香港走ODI(境外直接投资)出去,也要在香港成立一个专门的公司来负责境外业务。整个架构搭建起来,资金链条才会变得清晰。”易向贵说。
从长期来看,跨境电商企业为了获得资本认可,有些不合规的业务就需要砍掉,易向贵表示,砍掉部分不合规的业务其实更有利于公司的运营,“有个公司原先业务只有两个亿,砍完之后由于平台和供应链更加精简,品牌更加聚焦,当年的收入实现了100%的增长。”程莉琦透露,像赛维时代为了上市就砍掉了一些业务,牺牲了部分收入。
疫情后,国家鼓励跨境电商发展,而致欧、赛维们的上市,也透露出监管层对于跨境电商上市的支持。在前几年,A股对于跨境电商似乎是一个高攀不起的目标,但致欧们的成功表明跨境电商可以实现合规化,最终达成上市目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