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舒鸿吉
2021年监测结果显示,上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8.25%,创历史新高,并且实现14年“连升”,提前达到上海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的目标。
2022年8月4日,上海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情况暨“群防群控中的健康促进能力建设”项目成果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浩向媒体发布以上数据。
据悉,我国自200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健康素养包含3个方面(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和6个维度(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基本医疗、安全与急救、健康信息)。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重要指标之一。
上海市连续14年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按照国家统一的问卷、调查和分析方法开展全市性监测。
数据显示,2021年共调查26268名15岁-69岁城乡常住居民,覆盖全市16个区。与2020年相比,不同年龄段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都稳步提升,其中35-44岁年龄段人群增幅最大,从35.77%增长到44.36%,提升了8.5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也都稳步提升,城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从37.43%提升到39.22%,提升了1.7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从30.04%提升到31.27%,提升了1.27个百分点,城市居民增幅高于农村居民。
上海居民传染病防治方面的健康素养进一步改善。
2021年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达到36.98%,较上年增长3.75个百分点,在健康素养3个方面、6类健康问题中增长幅度最大。监测结果显示,51.02%的居民掌握了处理咳嗽、打喷嚏的正确方法,较上年增加2.8%;其中知道咳嗽、打喷嚏时用手直接捂住口鼻是错误的居民达到56.14%,较上年增加2.81%。80.77%的居民知晓出现发热症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较上年增加1.59%;知道“出现发热症状后不能观察观察再说”的居民较上年增加0.46%。
2021年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达到39.73%,较上一年度提升1.24个百分点,尤其是健康饮食和慢病管理等行为改善明显。57.91%的居民知道吃大豆制品的好处,较上年增加3.55%。83.18%的居民知道水果不能代替蔬菜,较上年增长0.69%。64.71%的居民能够正确掌握吸烟危害的知识,较上年增长0.17%。
上海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实现14年“连升”,尤其是市民传染病防护能力显著提升,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逐步固化。数据显示,上海市民平均预期寿命84.11岁、婴儿死亡率2.30‰、孕产妇死亡率1.60/10万,持续保持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领先水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