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编辑 | 翟瑞民
2022年8月上旬,高温天气仍在持续。中央气象台8月5日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全国20各省区市将有35-39℃的高温天气,其中,重庆、浙江中北部等地局地可达40℃以上。
中国天气网梳理,截至8月2日,高温事件已经持续51天,覆盖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超过9亿人,有131个国家气象站的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
高温天气如果长期化发展,将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近期我国刚刚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其中提出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以应对包括高温等极端天气带来的危害。那么,应该如何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
适应气候变化正式成为国家战略
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共识。2021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六次评估报告曾指出,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将加重。
为此,早在2013年,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即联合发布首部《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在采取措施缓解气候变化速率的同时,首次将适应气候变化提升为国家战略。
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再次联合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出到2035年,“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黄刚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采访时介绍,气候适应型社会指的是在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下适应能力较强的社会。根据《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描述,气候适应型城市的建设目标是“城市应对内涝、干旱缺水、高温热浪、强风、冰冻灾害等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全面提升”。
2017年,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曾发布《关于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将湖北武汉、浙江丽水、陕西商洛、甘肃白银等28个地区作为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在近5年的实践后,城市适应暴雨、城市内涝、强风、强对流等气候灾害的能力“有效提升”,但是,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元丰向界面新闻介绍,“对于建设高温适应的韧性城市,全世界都重视不够、做得不足,包括我国也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
系统评估高温对自然和经济社会的影响
IPCC将完整的气候适应循环分为四个基本步骤:一是评估气候变化影响、脆弱性和风险;二是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应规划;三是采取适应措施;四是监测和评估适应情况。
就高温适应来说,首先就需要评估高温的影响、风险和脆弱性。黄刚在上述采访中介绍,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性工作尚不够充分,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相对薄弱,知识和经验供给不足,对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的分析也评估不足。
王元丰表示,高温能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并且比起暴雨等其他气候事件,高温产生影响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
对于自然系统来说,高温一方面可能对水资源产生影响,造成干旱或对农作物、人畜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高温可能引发山火。“高温对干旱造成影响的定量分析,或是高温对火灾加重的影响有多大?甚至高温是否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目前这些评估和分析都是不足的。”王元丰说。
对于经济社会系统,高温的影响也是多样化的,包括农业干旱是否会造成粮食安全问题?城市运行秩序如何应对极端高温天气导致汽车爆燃、铁路变形、机场跑道融化等影响?还有城市空调系统,根据中国气象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7月,受高温影响,浙江、上海等南方多地用电创历史新高,“在持续的高温热浪中,用电量增加了多少?电力系统是否会崩溃?是否会进一步威胁到能源安全?”王元丰说,这也是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中需要重点评估的内容。
最后是对人的健康和安全影响的评估。今年夏天,我国浙江、江苏、四川等地多人确诊热射病死亡。在此之前,2003年,欧洲高温热浪导致约7万人死亡;2010年俄罗斯西部和莫斯科发生史无前例的高温热浪事件导致近5.5万人死亡;2019年,法国又遭遇两波高温热浪导致约1500人丧生。
“在风险、影响和脆弱性评估的基础上,再根据结果来制定规划、采取措施,这是系统性工程,需要科学来支撑,需要国家、政府、企业、社会、社区及公民个人的集体行动,所以我们把建成气候适应型社会的目标定在2035年,这将是一个缓慢的建设过程。”王元丰说。
首先应建立并完善高温预警制度
8月3日,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袁佳双在中国气象局例行发布会上介绍,中国升温速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未来中国区域年平均气温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全球,区域平均年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特别是极端事件可能会对全球增暖的响应更加的敏感。
在高温热浪事件已经发生并且应对高温的气候适应体系还未成熟前,王元丰认为,目前最紧要的工作是建立并完善高温预警制度。
“当气象部门发布高温预警后,经济社会系统响应的预案是什么?预警发布之后应该有各种行动和要求。”王元丰说,以雾霾预警为例,当气象部门发布红色雾霾预警后,根据规定,排污单位必须采取停产或限产等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措施,室外作业必须停工,防护措施必须跟进实施。
王元丰认为,高温预警应急预案应该明确各政府部门责任,例如气象部门的预警责任、相关的职能部门的责任、企业和个人的责任,以及监察部门的监督责任等等,并应该向社会广泛公示。
其次是重点关注高温脆弱性人群,包括对老人、儿童及户外工作者的权益保障等,还需要及时关注高温脆弱性城市,对城市进行规划和建筑适应性设计。
王元丰介绍,缓解城市高温的方式包括利用好水系,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绿化率;规划足够的空间,减少热岛效应;注重建筑设计,降低室内温度,提高城市适应高温的能力等等方面。
在国外,一些城市已经为应对高温热浪采取了行动和适应策略。例如,美国迈阿密戴德县设立了全球首个“高温应对官”职务。王元丰介绍,高温应对官研究的内容包括城市究竟建多少绿地才能有效减少高温?如何能增加林荫道的数量?以及选用什么样的新型路面材料可以降低高温、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在8月初的一场网络直播中,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中国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刘岱宗介绍了较为成功的高温应对案例。纽约市“清凉屋顶”计划优先在最易受热的社区安装反光屋顶涂料,以帮助降低温度,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巴黎则推出“城市冷岛”规划,巴黎市民在夏天如果觉得不舒服,发生中暑,通过步行可以抵达任何一个“冷岛”帮助降温。这些“城市冷岛”包括城市公园、公共泳池和温泉、带有空调的公共设施等。
王元丰认为,当前人们要提高对高温的危害性和后果的认识,“首先需要学术界加强对高温的研究;其次,需要增强科学普及工作,媒体、学术组织等社会组织要将科学研究结果进行广泛传播;然后,要增强社会各界的行动,最后,还有要开展国际合作。因为高温不是某一个国家的事,应对高温应该是全球合作,互相学习先进经验、相互支持的过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