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解局
如果问世界上哪个国家的电影发行数量最多,答案或许让你意外,既不是美国,也不是印度和中国,而是:
非洲的尼日利亚。
2019年,尼日利亚发行了2599部电影,排名第二的印度有2446部,其余的国家都没有超过1000部。
在尼日利亚,平均每周就有30部新电影问世。
这些电影的成本也普遍不高,基本在1-3万美元左右。
成本低,赚得并不少。
这些电影基本不存在亏本的问题,每部赚个数万美元不在话下。
尼日利亚的电影为何如此“辉煌”,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全世界喜欢看电影的人,肯定都知道美国好莱坞和印度宝莱坞。
可在非洲黑兄弟心里,只认“瑙莱坞”。
所谓“瑙莱坞”,也称“尼莱坞”(Nollywood),都是尼日利亚电影的“昵称”。
地处西非的尼日利亚,人口超2亿,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4578亿美元,这两项都名列非洲第一,同时还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与出口国。
相比电影,尼日利亚真正闻名于世的是邮件和电信诈骗的发源地。
著名的“尼日利亚王子”邮件横跨信纸和电子邮件两个时代,套路基本都是:
“你好,我是尼日利亚王子,现在遭人陷害,特此想借用你的账户转移家族财产,事成之后将支付你10%作为酬谢。”
著名的“尼日利亚王子”诈骗邮件
如此毫无创意的套路,却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演绎成无数版本,风行几十年,但万变不离其宗。
尼日利亚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看到的也基本都是英国电影。
1960年,尼日利亚独立后完全放开了电影产业,全世界各地的电影涌入,让尼日利亚人大开眼界。
应该说,早期的尼日利亚电影还是很有特色的。
塞内加尔导演森贝在1963年拍摄的《马车夫》,被公认为撒哈拉以南地区的第一部电影。
这部只有20分钟的电影,片中的马车夫犹如城市的漫游者,透过他的视角,呈现出后殖民时期非洲底层人民的生活现实。
森贝的长篇电影《黑女孩》,则讲述了一个法国家庭虐待非洲姑娘的故事,创作上已经明显带有表达反抗殖民、争取人身自由等政治主题。
《黑女孩》剧照
上世纪70年代,随着尼日利亚发现和开采了大量石油,生活富裕起来的人民对电影有了更多的需求。
只是,受限于文化水平,尼日利亚本国的电影始终不温不火,老百姓普遍觉得还是欧美电影看着更过瘾。
值得一提的是,那时的中国香港武侠片在尼日利亚也十分火爆,人人都知道中国有个李小龙。
可看了那么多的欧美电影,尼日利亚人和其他非洲人一样,越看越生气。
因为这些电影里的黑人,要么是凶恶的反派,要么是唯唯诺诺的仆人,让人看着就很不爽。
不爽也没办法,因为尼日利亚那时的民族电影还在追寻西方的价值观,压根还没考虑到本国同胞的喜好。
尼日利亚人只好一边看,一边生着闷气。
谁知,随着摄影科技的发展,家用摄影机的出现,让不缺创意的尼日利亚人眼前一亮。
而开启“瑙莱坞”时代的居然是个录像片“倒爷”。
上世纪90年代是录像机的黄金时代,各种电影翻录的录像片在民间悄悄流传。
那时的中国,由于电影院无片可放,纷纷转租给了录像厅。
烟雾缭绕的录像厅完成了很多人“爱的启蒙”
夜深人静时,看腻了打打杀杀的录像片后,录像厅老板会悄悄拿出一盘“爱的启蒙”片,作为观众的福利。
黑压压的录像厅里,充斥着令人上头的荷尔蒙气味。
尼日利亚也不例外,世界各地的录像带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这里,目不暇接。
可再精彩的电影也会看腻,尼日利亚人民都期待着有部讲述自己身边故事的电影。
有需求就有供给。
1992年,尼日利亚倒爷肯尼斯·纳布靠贩卖录像带赚了点钱,也从中感受到同胞们的呼声。
于是,他用自己赚到的1万多美元,外加一部家用摄像机,拍摄了一部名为《奴役生活》的电影。
剧情讲述一个男人着迷于魔教,竟然要牺牲自己的妻子来换取财富的故事,妥妥一部三级片的标准。
土是土了点,可架不住电影用的是本国语言,甚至演员还是身边熟悉的人,该片当即就在尼日利亚狂销了100万盒录像带,“导演”肯尼斯·纳布名利双收。
受到这部影片的鼓舞,许多嗅到“钱味”的尼日利亚人纷纷投身新兴的电影事业。
只是拍出的几乎都是穷人离奇变富、花心丈夫发现自己阳具萎缩、情敌变瞎发疯甚至当街裸奔狂叫等“惨不忍睹”的故事。
制作粗糙、剧情离奇的土味电影是“瑙莱坞”电影的主流
这些“土味电影”基本都不进电影院(也没法进),拍摄完就制作成录像带或者DVD,要么在一些简陋的录像厅放映,要么以每张2美元的价格在市场销售。
由于内容接地气,价格又亲民,几乎每部电影都能销售超过数万部,制作人也赚得盆满钵满。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剧情是离奇了点,三观却很正,最终必定是施魔法者受惩罚,行善者终得好报。
“瑙莱坞”电影的火爆,很大程度是因为尼日利亚种族林立、语言众多、人口受教育程度相当低,而这在非洲是个极为普遍的现象。
许多电影院放的欧美和亚洲文艺片或剧情稍微复杂点的电影,由于翻译和理解问题,大多数非洲人是一脸懵逼地进来,再一脸懵逼地出去。
这些完全本土化的电影就不一样了,语言首先没问题,加上剧情通俗易懂,情节刺激,当地人看完后个个激动得不行。
受到语言和文化水平的影响,非洲人民更偏爱“瑙莱坞”电影
这也逐渐形成了“瑙莱坞”电影的特色:拍摄成本低,风格古怪,内容肤浅。
换来的却是产量多,受众广,观众好评多。
甚至受到尼日利亚影响,乌干达的非洲同胞也炮制出一个“瓦卡莱坞”。
规模自然要比“瑙莱坞”小得多,基本都是在贫民窟拍摄,成本能上万美元都得算“大制作”。
因为“瑙莱坞”比较有名气,因此不管是尼日利亚,还是乌干达,再或者是其他非洲国家的电影,都被统一称为“瑙莱坞电影”。
这些非洲电影基本都是自产自销,风靡整个非洲大陆,偶尔也有少量比较有“创意”的也能出口到欧美等国,纯属图个乐。
Netflix曾发行过数部“瑙莱坞”电影
可别小看尼日利亚的“瑙莱坞”,这个产业不仅拍片量惊人,还是国家重要的文化经济支柱产业,产业规模超30亿美元,顺便还解决一百多万人的就业问题。
拍电影是个投资巨大的产业,可这不代表说没钱就不能拍电影。
虽说没有专业的电影棚,更甭提啥专业的拍摄设备,但难不倒脑洞大开的非洲电影人。
好在非洲同胞对画质要求不高,一台二手的摄像机或者有摄影功能的照相机足矣。
没有场地,贫民窟、大街、停车场、废弃厂房都可以拍。
没钱买合适的道具,那就因陋就简。
拍枪战片,玩具枪现成的,不行还有PVC塑料管组装的RPG。
木头削尖涂上颜色,就是子弹。
中弹后的“血包”,直接拿免费套套装上红色颜料;演员中刀,就拿一块铁片焊上刀柄,然后穿戴在身上,效果也“棒棒的”。
演员服装只能是自己有啥穿啥,不挑。
化妆嘛,买不起昂贵的化妆颜料,就拿水笔随便涂,画画功夫可是非洲电影人的拿手活。
难得有些大场面需要汽车,甚至直升机,除了废旧汽车可以凑合,就拿木头加纸板“造”一架出来,反正不用飞,有个意思就成。
借助视觉特效,也不是不可以。
现在科技发达了,非洲电影人也用上了绿布,特效做出来还真不输给国内某些“五毛特效”。
在这里,导演就是制作人,还身兼技术难度最高的剪辑师。
所以,他们最担心的是,非洲很多地方缺电,电影拍好剪辑时遇到临时停电,那就全抓瞎了。
导演最担心的就是剪辑时突然停电
有人肯定要问,演员呢?
这就更不成问题了,非洲多的就是人,更何况是找他们拍电影。
这里没啥“潜规则”,导演觉得你合适,你就来。
反正也没啥剧本,就是导演胡编一个故事,台词基本靠演员临场发挥。
片酬要么免费,要么看最终卖的“票房”,导演心情好点就分演员一些。
你要热爱艺术,想当主角也没问题。
捐一台拍摄设备或者大件的道具,直接给现金那最好了。
这样算下来,一部片子的成本不会超过200美元。
片子肯定是粗糙的,但非洲人民爱看。
电影拍好后,导演还得负责销售,得和剧组的小伙伴们到处兜售。
条件是艰苦了点,可一帮沉浸在电影艺术里的非洲老哥还是整天乐呵呵的,毕竟这是搞艺术,身份不一般。
苦恼也是有的,“瑙莱坞”最痛恨盗版商。
因为这些人盗版自己的作品后,售价不到1美元,赚的可都是自己的血汗钱。
和光鲜亮丽的世界同行相比,“野蛮生长”的“瑙莱坞”作品无疑是粗糙的,上不得台面。
但是,在这片野性十足又生机勃勃的非洲大地上,同样不缺热爱电影艺术的人们,他们同样有人类共有的情感和表达欲望。
对比这些充满创意,不为艰苦条件所限的非洲电影人,不知会不会让某些动不动就叫苦叫累的流量明星,以及抠图演员们感到汗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