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广州各区上半年GDP公布:天河突破2900亿,越秀出现负增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广州各区上半年GDP公布:天河突破2900亿,越秀出现负增长

11个区中,3个区域出现负增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张熹珑

广州市各区2022上半年GDP陆续公布。天河仍以绝对优势领先,上半年GDP近3000亿元,黄埔以2034亿元的成绩位于第二。增速方面,南沙以3.7%拔得头筹,增城、海珠分别以3.5%、3.1%增速紧跟其后。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负增长区域从一季度的1个扩大到3个。继从化区之后,越秀区和白云区也出现负增长。

上半年,广州市GDP为13433.8亿元,同比增长1%。

“比起广东省平均增速2%,这一增速距离较大。除了疫情因素,在于消费也受太大影响,广州有庞大的专业市场体系、广交会以及相关酒店体系,会展业的叫停冲击面较大。”广州市博士科技创新研究会会长彭澎表示。

今年年初两会,广州市提出“制造业立市”。彭澎认为,广州制造业正在经历蜕变,目前处于新兴产业还不够给力、传统产业总体上在徘徊的阶段。

天河、黄埔占据1/3江山

天河依旧坐稳GDP体量“一哥”地位。上半年天河生产总值为2963.43亿元,增长3%。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2754.80亿元,增长3.4%,远超过市平均增速0.9%。

这是天河首次在上半年GDP突破2900亿元。2021年,天河全年GDP首次突破6000亿元。按照上半年表现,再次突破6000亿元大关不成问题。

金融业、高端专业服务业仍然是天河最拿得出手的“优等生”。区域内五大主导产业,包括金融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商贸业、高端专业服务业、现代都市工业等占GDP比重70.2%,实现增加值2080.57亿元,对GDP增长贡献率83.3%。

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5%;规模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营收增长6.5%。

上半年来,广州国际金融城完成投资62.6亿元、增长24.6%;广州期货交易所已入驻天河中央商务区办公,并新引入2家期货公司。天河13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63.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67.4%。

此外,坐拥千亿零售额的天河路商圈等大型消费载体,天河在拉动消费上也发挥巨大作用。进入第二季度后,由于疫情反弹,全市消费有所下行。进入6月,天河消费市场快速回升。端午假期期间,天河路商圈客流量达到约550万人次,分别比五一假期、清明假期增长15%和33%。

1-6月,天河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6.7亿元、增长1.2%;6月当月增长17.1%,比5月当月大幅回升24.1个百分点。

上半年GDP“唯二”超过2000亿元的另一区域,为黄埔区,达2034亿元,同比增长1.1%。加上天河区,生产总值累计占全市比重超过37%,占据三分之一的江山。

作为广州科技创新的主引擎,黄埔区、广州高新区目前已累计引进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00余个,集聚科技型中小企业约3万家。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成电路等都是区域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

上半年,黄埔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45.17亿元,虽然同比下滑4%,但占全市比重37.6%,从体量上看仍是广州工业“头号玩家”。

增速“三强”:南沙、增城、海珠

上半年来,全市增速最快为南沙区,地区生产总值1011.3亿元,同比增长3.7%。

“3+5”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引擎。1-6月,南沙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08.1亿元,同比增长9.7%。

其中,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为主要动力。上半年,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分别占据工业企业产值前三名。汽车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6.1%和19.5%;高技术行业产值则有5.9%的增长。

在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与半导体、航空航太领域,南沙也有所布局。目前,南沙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超230个,有各类企业超20万家。

区位和交通的优势也将助推新兴产业更上一层楼。8月2日,《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公示,打造南沙独立轨道网络是三大关键着力点之一。通过地铁二十二号线向东延伸,以及十八号线与南中珠城际贯通运营,未来南沙将实现30分钟直达市中心,并与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快速联通。

另一增速较快的区域也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所作为。上半年,增城GDP达610.2亿元,同比增长3.5%,为全市增速亚军。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总产值增速均居全市第四。其中,国家级增城开发区核心区占了“大头”,实现470.4亿元,同比增长5.9%。

1-6月,增城“3+5”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4.42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0.4%,同比增长6.5%。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6个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其中增速前三名分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6.6%)、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15.9%)、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9.5%)。

不过,比较而言,区域内传统制造业的抗冲击能力明显更弱。受疫情冲击下游需求减少影响,上半年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速比一季度分别回落23.3个、25.1个百分点。长运、超力花东、海外高强等传统混凝土企业出现负增长。

而第二方阵中兼具体量和增速的,则是海珠区。上半年海珠GDP为1167.79亿元,同比增长3.1%。

一季度,海珠区曾超越番禺区和白云区,排名从2021年全市第六升至第四。上半年暂退第五名,但与第四名番禺仅相差不到32亿,紧追其后。

数字经济产业是区域经济的重要角色。1-5月,海珠规模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4%,540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四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78.98亿元。

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5.8%和13.5%,并进一步带动区域内升级类消费。上半年海珠区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增长1.4倍,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类商品销售额增长81.6%。1-5月,区域内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9%。

工业投资方面,上半年海珠增长25.2%,近两年来增速首次高于全市水平,纱纤亿、超境汽车等12家都市工业企业实现升规纳统,小单快返、布碎循环利用等都市工业项目也在加速落地。

总部经济也是海珠加快建设的重点。唯品会总部大楼、欧派总部大楼等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丸美集团总部大楼、名创优品国际总部项目已开工建设。

负增长区域扩大至3个

今年以来,第一梯队的越秀区表现有些让人“跌眼镜”,增速从一季度的0.5%跌至负数。全市的负增长区域也从一季度仅从化1个扩大至3个。

上半年,越秀区地区生产总值1746.27亿元,同比下降2.8%。这也是越秀近年来表现最差的一次。即使在疫情刚爆发的2020年,当年一季度和上半年其增速分别为-0.3%和0.8%。

产业构成中,第三产业占整体生产总值约97%。第三产业增速放缓也是越秀区整体经济负增长的主要因素。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2%。

“越秀区经济增长这几年都不理想。一方面,越秀土地面积较少,限制新型产业和大项目进入;另一方面是城区老化,加上经济重心向东南转移,一些总部经济也在迁离。”彭澎告诉界面新闻大湾区频道记者。

相比之下,天河、黄埔、番禺、南沙等可以吸引更多新兴产业,甚至荔湾、芳村片区有一定发展空间。

1-5月,越秀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45.88亿元,增长0.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速则出现一定幅度下降,分别下降0.7%、14.2%。

上半年,越秀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38.27亿元,下降2.9%。尽管6月有6.9%的同比增长,但由于3月至5月“社零”增速一直为负,单月增长未能扭转局势。

GDP下滑最严重的为从化。上半年从化GDP为192.94亿元,同比下降5.7%。

从化本身工业基础较薄弱,大型项目不多,倚重生态文旅行业,因此在疫情反弹下受到更大冲击。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1%,三个月后扩大至3.4%。

今年以来,从化的工业和商贸服务业持续回落。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3.34亿元,增加值45.4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5.8%和11.1%。

工业下行压力进一步传递至消费。上半年,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61亿元,同比下降29.9%。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和化妆品类零售额大幅下滑,同比减少93.6%、88.4%和63%。

进入二季度后新增的另一个负增长区域为白云区。上半年,白云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130.2亿元,同比下降3.2%。

作为交通枢纽区域,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在区域内占比达到14%,也因4月份疫情反弹大受影响,上半年来同比下滑17.4%,进而影响第三产业整体表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8%,批发和零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分别下滑78.9%、69.2%。

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19.41亿元,同比下降4%。五个主要行业中,仅家具制造业实现增长,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分别下滑3.2%到17.7%不等。

值得一提的是,白云区的建筑业势头较好,全区建筑业总产值383.6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比全市高12.2个百分点。超亿元产值建筑企业比上年同期增加5家,达到33家。

白云区的旧改项目比较多,靠近主城区,加上价格相对主城区没那么高,而且区域内人口最多,因此买房、租房需求比较旺盛。”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广州各区上半年GDP公布:天河突破2900亿,越秀出现负增长

11个区中,3个区域出现负增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张熹珑

广州市各区2022上半年GDP陆续公布。天河仍以绝对优势领先,上半年GDP近3000亿元,黄埔以2034亿元的成绩位于第二。增速方面,南沙以3.7%拔得头筹,增城、海珠分别以3.5%、3.1%增速紧跟其后。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负增长区域从一季度的1个扩大到3个。继从化区之后,越秀区和白云区也出现负增长。

上半年,广州市GDP为13433.8亿元,同比增长1%。

“比起广东省平均增速2%,这一增速距离较大。除了疫情因素,在于消费也受太大影响,广州有庞大的专业市场体系、广交会以及相关酒店体系,会展业的叫停冲击面较大。”广州市博士科技创新研究会会长彭澎表示。

今年年初两会,广州市提出“制造业立市”。彭澎认为,广州制造业正在经历蜕变,目前处于新兴产业还不够给力、传统产业总体上在徘徊的阶段。

天河、黄埔占据1/3江山

天河依旧坐稳GDP体量“一哥”地位。上半年天河生产总值为2963.43亿元,增长3%。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2754.80亿元,增长3.4%,远超过市平均增速0.9%。

这是天河首次在上半年GDP突破2900亿元。2021年,天河全年GDP首次突破6000亿元。按照上半年表现,再次突破6000亿元大关不成问题。

金融业、高端专业服务业仍然是天河最拿得出手的“优等生”。区域内五大主导产业,包括金融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商贸业、高端专业服务业、现代都市工业等占GDP比重70.2%,实现增加值2080.57亿元,对GDP增长贡献率83.3%。

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5%;规模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营收增长6.5%。

上半年来,广州国际金融城完成投资62.6亿元、增长24.6%;广州期货交易所已入驻天河中央商务区办公,并新引入2家期货公司。天河13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63.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67.4%。

此外,坐拥千亿零售额的天河路商圈等大型消费载体,天河在拉动消费上也发挥巨大作用。进入第二季度后,由于疫情反弹,全市消费有所下行。进入6月,天河消费市场快速回升。端午假期期间,天河路商圈客流量达到约550万人次,分别比五一假期、清明假期增长15%和33%。

1-6月,天河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6.7亿元、增长1.2%;6月当月增长17.1%,比5月当月大幅回升24.1个百分点。

上半年GDP“唯二”超过2000亿元的另一区域,为黄埔区,达2034亿元,同比增长1.1%。加上天河区,生产总值累计占全市比重超过37%,占据三分之一的江山。

作为广州科技创新的主引擎,黄埔区、广州高新区目前已累计引进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00余个,集聚科技型中小企业约3万家。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成电路等都是区域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

上半年,黄埔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45.17亿元,虽然同比下滑4%,但占全市比重37.6%,从体量上看仍是广州工业“头号玩家”。

增速“三强”:南沙、增城、海珠

上半年来,全市增速最快为南沙区,地区生产总值1011.3亿元,同比增长3.7%。

“3+5”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引擎。1-6月,南沙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08.1亿元,同比增长9.7%。

其中,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为主要动力。上半年,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分别占据工业企业产值前三名。汽车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6.1%和19.5%;高技术行业产值则有5.9%的增长。

在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与半导体、航空航太领域,南沙也有所布局。目前,南沙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超230个,有各类企业超20万家。

区位和交通的优势也将助推新兴产业更上一层楼。8月2日,《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公示,打造南沙独立轨道网络是三大关键着力点之一。通过地铁二十二号线向东延伸,以及十八号线与南中珠城际贯通运营,未来南沙将实现30分钟直达市中心,并与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快速联通。

另一增速较快的区域也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所作为。上半年,增城GDP达610.2亿元,同比增长3.5%,为全市增速亚军。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总产值增速均居全市第四。其中,国家级增城开发区核心区占了“大头”,实现470.4亿元,同比增长5.9%。

1-6月,增城“3+5”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4.42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0.4%,同比增长6.5%。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6个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其中增速前三名分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6.6%)、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15.9%)、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9.5%)。

不过,比较而言,区域内传统制造业的抗冲击能力明显更弱。受疫情冲击下游需求减少影响,上半年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速比一季度分别回落23.3个、25.1个百分点。长运、超力花东、海外高强等传统混凝土企业出现负增长。

而第二方阵中兼具体量和增速的,则是海珠区。上半年海珠GDP为1167.79亿元,同比增长3.1%。

一季度,海珠区曾超越番禺区和白云区,排名从2021年全市第六升至第四。上半年暂退第五名,但与第四名番禺仅相差不到32亿,紧追其后。

数字经济产业是区域经济的重要角色。1-5月,海珠规模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4%,540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四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78.98亿元。

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5.8%和13.5%,并进一步带动区域内升级类消费。上半年海珠区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增长1.4倍,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类商品销售额增长81.6%。1-5月,区域内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9%。

工业投资方面,上半年海珠增长25.2%,近两年来增速首次高于全市水平,纱纤亿、超境汽车等12家都市工业企业实现升规纳统,小单快返、布碎循环利用等都市工业项目也在加速落地。

总部经济也是海珠加快建设的重点。唯品会总部大楼、欧派总部大楼等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丸美集团总部大楼、名创优品国际总部项目已开工建设。

负增长区域扩大至3个

今年以来,第一梯队的越秀区表现有些让人“跌眼镜”,增速从一季度的0.5%跌至负数。全市的负增长区域也从一季度仅从化1个扩大至3个。

上半年,越秀区地区生产总值1746.27亿元,同比下降2.8%。这也是越秀近年来表现最差的一次。即使在疫情刚爆发的2020年,当年一季度和上半年其增速分别为-0.3%和0.8%。

产业构成中,第三产业占整体生产总值约97%。第三产业增速放缓也是越秀区整体经济负增长的主要因素。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2%。

“越秀区经济增长这几年都不理想。一方面,越秀土地面积较少,限制新型产业和大项目进入;另一方面是城区老化,加上经济重心向东南转移,一些总部经济也在迁离。”彭澎告诉界面新闻大湾区频道记者。

相比之下,天河、黄埔、番禺、南沙等可以吸引更多新兴产业,甚至荔湾、芳村片区有一定发展空间。

1-5月,越秀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45.88亿元,增长0.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速则出现一定幅度下降,分别下降0.7%、14.2%。

上半年,越秀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38.27亿元,下降2.9%。尽管6月有6.9%的同比增长,但由于3月至5月“社零”增速一直为负,单月增长未能扭转局势。

GDP下滑最严重的为从化。上半年从化GDP为192.94亿元,同比下降5.7%。

从化本身工业基础较薄弱,大型项目不多,倚重生态文旅行业,因此在疫情反弹下受到更大冲击。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1%,三个月后扩大至3.4%。

今年以来,从化的工业和商贸服务业持续回落。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3.34亿元,增加值45.4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5.8%和11.1%。

工业下行压力进一步传递至消费。上半年,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61亿元,同比下降29.9%。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和化妆品类零售额大幅下滑,同比减少93.6%、88.4%和63%。

进入二季度后新增的另一个负增长区域为白云区。上半年,白云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130.2亿元,同比下降3.2%。

作为交通枢纽区域,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在区域内占比达到14%,也因4月份疫情反弹大受影响,上半年来同比下滑17.4%,进而影响第三产业整体表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8%,批发和零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分别下滑78.9%、69.2%。

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19.41亿元,同比下降4%。五个主要行业中,仅家具制造业实现增长,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分别下滑3.2%到17.7%不等。

值得一提的是,白云区的建筑业势头较好,全区建筑业总产值383.6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比全市高12.2个百分点。超亿元产值建筑企业比上年同期增加5家,达到33家。

白云区的旧改项目比较多,靠近主城区,加上价格相对主城区没那么高,而且区域内人口最多,因此买房、租房需求比较旺盛。”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