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27万手买单拟进场:踏准“特高压”风口,中超控股3连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7万手买单拟进场:踏准“特高压”风口,中超控股3连板

股价如火如荼背后,中超控股业绩却坐起了“过山车”。

文|港股解码  虹小豆

特高压概念股持续活跃!

8月8日,中超控股(002471.SZ)跳空高开直拉涨停,录得3连板,报收3.41元/股,盘后仍有逾27万手买单拟排队进场。自4月27日算起,该股总涨幅已超6成,期间颇受资金青睐。

同日,在中超控股带头下,亦有不少个股强势大涨。其中,保变天气(600550.SH)强势斩获3天2板,通达动力(002576.SZ)首板涨停,国电南自(600268.SH)等纷纷跟涨。

搭上“特高压”顺风车

消息面,国家电网公司于8月3日公布了重大建设项目,年内将再开工建设“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加快推进“一交五直”等特高压工程前期工作,国家电网在建项目年内总投资有望创历史新高,超万亿规模。

所谓特高压是指电压等级在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80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技术,具有输送容量大、距离远、效率高和损耗低等技术优势。

早在1986年,我国便开始特高压建设,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特高压输电项目投入商业运营的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截至2019年1月,国家规划的各类特高压项目已达50至60条之间。

2020年初,伴随“新基建”概念再次被提及,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特高压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提上日程。

作为新基建的七大领域之一,特高压工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止于建设时期,中长期效益明显,是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特高压作为我国实施大规模远距离输电的核心通道之一,近年来建设景气度持续上行,现已进入大规模、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本次,在国家电网加大投资的背景下,特高压新一轮的景气周期即将开启。

据《中国“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研究》预计,到2025年,我国特高压直流工程将达23回,总输送容量达1.8亿千瓦。

从投资角度来看,特高压新一轮建设必将带动相关产业的齐头并进和相关产业链景气度上行。

细分上下游产业链,特高压包括上游原材料及电源控制端、中游为特高压输电设备及下游是配网设施与供电测,产业链长而且环环相扣,带动力极强。

其中,立处特高压中游的电缆企业中超控股正巧碰上风口,实现股价强势逆袭。

据悉,中超控股是一家专业从事电线电缆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是国内综合线缆供应商。2021年初,中超控股控股子公司中超电缆投资2.05亿元实施高压、超高压电缆扩能技改项目。

近日,通过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中标结果显示,中超控股以及全资子公司明珠电缆、远方电缆、长峰电缆、中超电缆为中标人或中标候选人,中标金额共计4.26亿元,占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营业总收入的7.24%。

不难看出,中标国家电网相关采购合同或将是市场给予中超控股高预期的原因所在。8日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赵老哥、飞云江路、涅盘重升等知名游资竞相买入该股。

获百亿元级私募持仓

除颇受市场瞩目外,中超控股亦得到百亿元级私募的青睐。

据中超控股2022年半年报披露,阿巴马元享红利69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阿巴马元享红利70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依次现身中超控股的第三及第四大股东席位,期末持仓分别为3175万股和3152万股。

追溯历史来看,阿巴马元是于2021年第四季度加持了中超控股合计6327万股,至今一直都未有所增减。

股价如火如荼背后,业绩却坐起了“过山车”

回归业绩层面,自2010年上市以来,中超控股经营业绩常年起伏不定,犹如坐上“过山车”。

具体而言,于2010至2018年期间,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等形式,一步步壮大公司规模,曾于2018年冲破74亿元营收规模,盈利能力还算过得去。

不过,近几年随着产品质量问题爆出、以及陷入股权纠纷、官司缠身旋涡,公司开始甩卖子公司“减负”,营收规模缩减的同时,净利润屡次陷入亏损。

截至2022年半年度,公司亏损同比扩大20.37%,实现归母净利亏损4095.44万元。

业绩大亏的背后,公司表示,受“新冠”疫情在上海、江苏等地区不断反复影响,物流、资金流等要素受阻,公司销售回款不及预期,导致报告期内预计计提的坏账准备同比有所增加。

实际上,结合往年表现看,公司应收账款占比营收一直相对较高,坏账准备风险已有所抬高。

2019年至2021年各期末,中超控股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5.06亿元、23.11亿元及29.34亿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3.95%、42.52%和49.9%。

随着应收账款规模的激增,其所形成的坏账损失也在徒增。2019年至2021年各期末,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分别为0.27亿元、0.17亿元、0.39亿元。到了2022年上半年,中超控股营收账款坏账损失金额为0.323亿元。

除坏账风险加大外,中超控股现金流也日益紧张,从2019年到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6.29亿元直接降为负值,至-2.3亿元。

在经营现金流受阻的情况下,中超控股似乎加重公司的举债,其资产负债率已由去年半年度的75.29%上升至今年半年度的77.09%。

可以见得,中超控股近年来即便靠变卖资产等方式瘦身减负,但依旧难以改善严重的债务问题,至今也未走出亏损泥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超控股

  • 中超控股(002471.SZ)10月21日解禁上市3329.6万股,年内公司股价跌幅超15%
  • 中超控股:计划在秘鲁、迪拜成立办事处,进一步加大海外市场拓展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7万手买单拟进场:踏准“特高压”风口,中超控股3连板

股价如火如荼背后,中超控股业绩却坐起了“过山车”。

文|港股解码  虹小豆

特高压概念股持续活跃!

8月8日,中超控股(002471.SZ)跳空高开直拉涨停,录得3连板,报收3.41元/股,盘后仍有逾27万手买单拟排队进场。自4月27日算起,该股总涨幅已超6成,期间颇受资金青睐。

同日,在中超控股带头下,亦有不少个股强势大涨。其中,保变天气(600550.SH)强势斩获3天2板,通达动力(002576.SZ)首板涨停,国电南自(600268.SH)等纷纷跟涨。

搭上“特高压”顺风车

消息面,国家电网公司于8月3日公布了重大建设项目,年内将再开工建设“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加快推进“一交五直”等特高压工程前期工作,国家电网在建项目年内总投资有望创历史新高,超万亿规模。

所谓特高压是指电压等级在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80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技术,具有输送容量大、距离远、效率高和损耗低等技术优势。

早在1986年,我国便开始特高压建设,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特高压输电项目投入商业运营的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截至2019年1月,国家规划的各类特高压项目已达50至60条之间。

2020年初,伴随“新基建”概念再次被提及,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特高压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提上日程。

作为新基建的七大领域之一,特高压工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止于建设时期,中长期效益明显,是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特高压作为我国实施大规模远距离输电的核心通道之一,近年来建设景气度持续上行,现已进入大规模、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本次,在国家电网加大投资的背景下,特高压新一轮的景气周期即将开启。

据《中国“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研究》预计,到2025年,我国特高压直流工程将达23回,总输送容量达1.8亿千瓦。

从投资角度来看,特高压新一轮建设必将带动相关产业的齐头并进和相关产业链景气度上行。

细分上下游产业链,特高压包括上游原材料及电源控制端、中游为特高压输电设备及下游是配网设施与供电测,产业链长而且环环相扣,带动力极强。

其中,立处特高压中游的电缆企业中超控股正巧碰上风口,实现股价强势逆袭。

据悉,中超控股是一家专业从事电线电缆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是国内综合线缆供应商。2021年初,中超控股控股子公司中超电缆投资2.05亿元实施高压、超高压电缆扩能技改项目。

近日,通过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中标结果显示,中超控股以及全资子公司明珠电缆、远方电缆、长峰电缆、中超电缆为中标人或中标候选人,中标金额共计4.26亿元,占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营业总收入的7.24%。

不难看出,中标国家电网相关采购合同或将是市场给予中超控股高预期的原因所在。8日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赵老哥、飞云江路、涅盘重升等知名游资竞相买入该股。

获百亿元级私募持仓

除颇受市场瞩目外,中超控股亦得到百亿元级私募的青睐。

据中超控股2022年半年报披露,阿巴马元享红利69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阿巴马元享红利70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依次现身中超控股的第三及第四大股东席位,期末持仓分别为3175万股和3152万股。

追溯历史来看,阿巴马元是于2021年第四季度加持了中超控股合计6327万股,至今一直都未有所增减。

股价如火如荼背后,业绩却坐起了“过山车”

回归业绩层面,自2010年上市以来,中超控股经营业绩常年起伏不定,犹如坐上“过山车”。

具体而言,于2010至2018年期间,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等形式,一步步壮大公司规模,曾于2018年冲破74亿元营收规模,盈利能力还算过得去。

不过,近几年随着产品质量问题爆出、以及陷入股权纠纷、官司缠身旋涡,公司开始甩卖子公司“减负”,营收规模缩减的同时,净利润屡次陷入亏损。

截至2022年半年度,公司亏损同比扩大20.37%,实现归母净利亏损4095.44万元。

业绩大亏的背后,公司表示,受“新冠”疫情在上海、江苏等地区不断反复影响,物流、资金流等要素受阻,公司销售回款不及预期,导致报告期内预计计提的坏账准备同比有所增加。

实际上,结合往年表现看,公司应收账款占比营收一直相对较高,坏账准备风险已有所抬高。

2019年至2021年各期末,中超控股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5.06亿元、23.11亿元及29.34亿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3.95%、42.52%和49.9%。

随着应收账款规模的激增,其所形成的坏账损失也在徒增。2019年至2021年各期末,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分别为0.27亿元、0.17亿元、0.39亿元。到了2022年上半年,中超控股营收账款坏账损失金额为0.323亿元。

除坏账风险加大外,中超控股现金流也日益紧张,从2019年到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6.29亿元直接降为负值,至-2.3亿元。

在经营现金流受阻的情况下,中超控股似乎加重公司的举债,其资产负债率已由去年半年度的75.29%上升至今年半年度的77.09%。

可以见得,中超控股近年来即便靠变卖资产等方式瘦身减负,但依旧难以改善严重的债务问题,至今也未走出亏损泥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