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数科社 柠溪
8月8日晚间,金山云发布公告称,王育林因个人健康原因辞去首席执行官、董事及提名与公司治理委员会委员职务,立即生效。邹涛出任金山云代理CEO,王育林辞职后,副董事长邹涛获任命为代理首席执行官。这意味着,金山云将迎来换帅。其中,邹涛为金山云副董事长,而金山云的董事长仍为雷军。
消息一出,业内纷纷猜测,目前金山云正在冲刺港交所双重主要上市,在这个上市前的关键节点,CEO离职的背后是否代表着管理层对其过去几年成绩的不满意?
关键在于,因云服务市场汇聚了众多重量级玩家,竞争环境日益激烈,2014年时雷军曾表示金山云一定要冲进国内前三、前五,但目前金山云的市场份额要远远落后于阿里、华为、腾讯、百度的云计算产品,IDC数据显示目前金山云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仅剩2.89%。
抢占市场过程中,金山云盈利能力堪忧。2022年第一季度,金山云营收增速从上季度的37.76%,下滑至19.87%,经调整净亏损为4.5亿,上年同期的经调整净亏损为2.18亿元。同比亏损额也扩大了45.3%。
作为国内首家独立的云服务厂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金山云彼时受到资本青睐,市值一度超166亿美元,吸睛无数。如今市值却在资本市场大幅下滑,截至8月10日美股收盘,市值仅剩7.9亿美元,相比高位市值缩水超过95%。
虽然回港上市会进一步拓宽金山云的融资渠道,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但无法否认的是,相较于“补血”,资本市场更关注的始终是“造血”,当市场规模不断下滑,盈利魔咒难破,越来越多投行认为金山云存在重大商业模式问题,“看衰”成为主流,冲刺港交所后,金山云能否翻身?
01丨亏损持续扩大 “造血”能力跟不上“输血”速度
金山云创立于2012年,2020年5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业务范围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其主要股东为金山软件、小米集团以及雷军,分别控股占比为37.4%、11.82%和11.82%。主要来自公有云服务、行业云服务,及其他少量收入。
实际上,金山云杀入云服务市场时,腾讯云,阿里云,百度云都已经陆续占据了比较好的市场位置和客户群体。后来者金山云不得不采用差异化的商业模式和打法,力求在巨头之间的夹缝寻求突破,加强公有云业务布局。当时,雷军给金山云定下的差异化逻辑是,在全场景上没有优势的情况下选择单点突破,在细分场景做到第一。
这其实和综合电商平台与垂直电商平台的关系相似,区别在于,云计算行业的技术属性更强,金山云的先发优势可以帮助它在细分领域建立技术壁垒。
但是,由于云计算厂商早期的客户大多来自互联网行业,随着消费级互联网红利见顶,产业互联网有待开发,云计算行业整体增速放缓,也变相逼迫头部云服务厂商再向原本并不看好的细分市场去,巨头的眼光逐渐下行,越来越多的细分市场也被巨头占据。
近年来,金山云的规模增长较为可观,但盈利也成了最大的难题。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金山云分别实现营收39.56亿元、65.77亿元、90.61亿元,以51.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不过这几年,金山云的增速也在逐渐放缓,在2020年之前,金山云曾出现过72.6%的营收增速,之后一路放缓,今年一季度的增速仅为19.9%。
其中,这三年以来,金山云来自公有云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87.4%、78.5%以及68%;来自行业云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12.3%、20.9%以及32%。可以说,公有云是金山云的支柱性业务。但据IDC数据,2017年金山云还排在中国公有云市场第三(仅次于阿里云、腾讯云),份额约占6.5%,到了2021年,金山云已经滑落到市场第八,排在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中国电信、亚马逊AWS、百度智能云、中国移动之后,份额仅仅只剩2.89%。
未来5年,中国公有云市场会以复合增长率30.9%继续高速增长,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57.6亿美元。尽管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云服务市场,但渗透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招股书显示,2021年中国的云服务渗透率为9.7%,而美国为22.1%。
目前金山云还未实现盈利。财报显示,2019-2021年,金山云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9.58亿元、8.24亿元、13.74亿元,三年亏掉超30亿元。2022年第一季度,金山云净亏损高达5.55亿元,同比扩大45%。
金山云表示,净亏损主要来自营业成本及为发展业务而作出的投资。
过去三年,金山云营业成本达39.49亿元、62.20亿元以及87.1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99.8%、94.6%以及96.1%。高企的运营成本严重影响了金山云的毛利率。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金山云调整后的毛利率分别为0.4%、5.6%以及4.1%,仅为个位数。
金山云亏损的核心问题是,云计算属于“重资产”业务,其现阶段不得不在“基建”方面持续性“输血”。而未来,这种现状还将进一步恶化。
02丨客户成竞争对手,马太效应仍将持续
放眼整个国内云服务市场,金山云的规模也正在和阿里、百度等拉开越来越大的距离。财报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阿里云实现营收达176亿元,金山云的8倍还要多。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百度智能云实现营收39亿元,远超金山云Q1的整体收入。
“规模效应是实现盈利核心因素。”有业内人士表示。他指出,对于金山云这样的中小云玩家来说,规模不断缩水再加上却少大客户,要想在公有云市场中实现盈利,亦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一组来自客户数量的数据也许可以加证这一观点。相关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金山云高级客户产生的总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93.7%,95.3%和97.4%。而根据上市时的IPO文件显示,2019年金山云拥有248个高级客户,一年只增加了金山集团、小米集团、猎豹3个高级客户。
况且金山云本来就是小米系公司,2019年与小米公有云关联交易为5.7亿元,占总收入的14%;而与金山集团公有云关联交易为1.1亿元;与猎豹公有云关联交易为860万元。
这也意味着在金山云2019年收入中,三个核心客户贡献已经超过50%。而从纵向来看,金山集团、小米集团、猎豹这三家客户2017年到2019年分别为金山云提供了56%、60%、57%的营收。
虽然在2020年以来金山云服务的客户也有所增加,知乎、声网、虎牙、BIGO、搜狗、美团等都是其新增的服务客户,为金山云带来不少新增收入。但根据金山云此前披露的年报示,包括这些户在内的其他200多个高级客户加在一起的贡献,都不一定比“金山+小米+猎豹”三家对金山云的贡献大。
业内人士认为,头部云平台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有足够多的客户产生足够多的服务案例,并从中弄清楚了客户真正的需求,各个节点上面的变化等等细节,因此他们提供的服务更能占据客户的心智和更全面的满足他们的需求。
反观金山云聚集在小规模的核心用户群体,即使增速最低超过30%,核心的用户也只有不到400家。这些客户日常的反馈,对于一个大型云平台来说,其实所起到的数据支持和技术延展作用并不十分明显。
雪上加霜的是,在此前字节跳动推出自有云服务后,云市场不仅又多了一个新的强大竞争对手,对于金山云来说,还意味着丢失了一个市场大客户。
失去字节等大客户的影响直接体现在财报上,如金山云今年第一季度营收增速从上一季度的37.76%,下滑至19.87%,同比亏损额也扩大了45.3%。
此前又内部人士向《界面新闻》爆料,快手云服务业务已经处于测试阶段,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将投入市场。同时,快手最块可能在年内建立围绕云服务的相应管理构架,目前有关产品和团队搭建都在逐一筹备中。
可以说,如今,随着业务规模越做越大,互联网大厂推出自有云服务已经成为共识。从最早的阿里、腾讯,到中期的京东、美团,以及最近的字节和快手,莫不如此。
背后的原因也不难理解。一方面,自建云服务将减少企业对外部厂商的依赖,避免敏感数据的泄露;另一方面,当规模成本足以覆盖云服务建设成本后,自建云计划也将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开支。以快手为例,自2020年12月31日-2021年6月30日的半年时间里,快手向腾讯支付的云服务、技术服务费用分别为15.59亿元和11.11亿元。
而且,自有云服务推出后,相比外部第三方合作,在数据处理和业务协同上,还有望带来更好的软硬件配合,从而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对中国独立云厂商来说,一旦快手业务也全面转向自有云服务,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此前,金山云在业界首批推出混合云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行业云服务能力,在医疗、金融、公共服务等垂直领域中成果显现。金山云希望通过升级云原生、混合云等领域的技术创新,立足长远,提质增效。
只是,这样的商业模式到底能不能持续下去,能走多远,恐怕资本市场依然存有疑虑。尽管我国算全球第二大云服务市场,但马太效应还将延续,且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短时间内难以打破。以阿里云为龙头的“一超多强”的竞争态势还将维持。在巨头林立的云服务市场,独立云厂商玩家会越来越艰难,成长性不容乐观。
参考资料:
数科社《金山云抢跑云原生,好戏还远》
字母榜《金山云地震,震源在字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