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央行最新表态:“着力”稳物价,不超发货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央行最新表态:“着力”稳物价,不超发货币

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相比,二季度报告凸显央行对“稳物价”的重视。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王玉

中国人民银行周三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高通胀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短期内我国结构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要“着力”稳物价。 

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相比,二季度报告凸显央行对“稳物价”的重视。央行表示,从基本面来看我国具备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的有利条件,有望实现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平均涨幅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但是,输入性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多重因素交织下物价涨幅可能阶段性反弹,下半年个别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阶段性突破3%,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央行特别指出,近期全球通胀水平持续高位运行,特别是主要发达经济体面临几十年未有的高通胀压力,6月美国CPI、欧元区调和消费者物价指数(HICP)同比分别上涨9.1%、8.6%,分别创近40年和有统计以来新高,宏观政策陷入稳增长与抗通胀的两难局面。

“这与发达经济体央行前期对通胀形势有所误判、政策调整落后于市场曲线密切相关,也给我国宏观调控带来启示和借鉴。”央行在“专栏4 全年物价仍可实现预期目标 但应警惕结构性通胀压力”一文中称。

“保持币值稳定是中央银行的首要职责,维护通胀平稳是宏观大盘稳定的题中之义,也是促进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环境要求。任何时刻,中央银行都应该对物价走势的边际变化保持高度关注,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客观研判未来通胀形势,未雨绸缪做好政策安排。”央行称。

因此,在谈到下一阶段政策思路时,央行指出要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分析师认为, 央行对“稳物价”的重视暗示下半年政策性降息、全面降准的可能性都比较小。央行会更加注重运用结构性政策工具精准发力,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界面新闻表示,央行提到“兼顾经济增长和稳物价,不超发货币",这主要是指下半年在海外高通胀难以显著降温,国内因猪肉价格上涨等因素存在一定结构性通胀压力的背景下,央行会更加注重宽松有度,更加注重稳物价,更加注重运用结构性政策工具精准发力,避免货币超发式的大水漫灌。这意味着下半年政策性降息、全面降准的可能性都比较小了,当前明显偏低的市场利率也有温和上行趋势。 

上海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郑嘉伟也表示,央行下半年货币政策重点是内外均衡,对外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内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减少降息降准等工具的使用,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的前提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则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态势。虽然CPI存在一定的上行压力,但当前的物价水平尚不会对货币政策带来掣肘,也不会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向,是否会降息降准主要取决于下半年国内经济走势。

“近段时间以来国内CPI有抬头趋势,各界普遍关心为推动经济回暖,货币政策持续发力会导致物价上涨,但CPI涨幅进一步扩大主要是由于猪肉、蔬菜等食品价格影响,特别是疫情影响导致民众囤积、供应链受阻等因素是其重要原因……(而)不是内生性的需求增加所致。”梁斯说。

国家统计局周三上午发布数据称,7月,中国CPI同比上涨2.7%,涨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创2020年8月以来新高。从统计局披露的信息来看, 猪肉、鲜菜等食品价格上涨及季节性因素影响是推高CPI的主要因素。

比如,从同比看,猪肉价格由上月下降6.0%转为上涨20.2%;鲜果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16.9%和12.9%;粮食、禽肉、鸡蛋和食用植物油价格涨幅在3.4%-7.4%之间。总体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3%,涨幅比上月扩大3.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12个百分点。

以下是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一季度报告的主要异同点

经济形势研判:央行此次认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高位运行,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需稳固,并提到“结构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

二季度: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高位运行,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需稳固,结构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但总的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保持较强韧性,宏观政策调节工具丰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诸多有利条件,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做好自己的事。

一季度: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发展有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具有强大韧性和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目标(指导方针):从“支持”稳就业稳物价到“着力”稳就业稳物价。央行此次未提“稳增长”,但上面提到“宏观政策调节工具丰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诸多有利条件”,因此,央行仍可通过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帮助市场主体纾困,从而稳住经济大盘。

二季度: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抓好政策措施落实,着力稳就业稳物价,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 。

一季度: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推动高质量发展,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政策基调: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要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不超发货币。央行此处再次提到稳物价,后面“专栏4”又提到 “应警惕结构性通胀压力”。央行指出,目前欧美发达经济体宏观政策陷入稳增长与抗通胀的两难局面,这与发达经济体央行前期对通胀形势有所误判、政策调整落后于市场曲线密切相关,也给我国宏观调控带来启示和借鉴。任何时刻,中央银行都应该对物价走势的边际变化保持高度关注,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客观研判未来通胀形势,未雨绸缪做好政策安排。

二季度: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一季度: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字当头,主动应对,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调节,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落实好稳企业保就业各项金融政策措施,聚焦支持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行业、脆弱群体。

信贷和社融:从“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转变为“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这一转变和上面强调“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不超发货币”的态度相一致。 “加大对区域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领域建设”,可以看作是央行对7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的响应。

二季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领域建设,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力争经济运行实现最好结果。

一季度: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利率:措辞和一季度基本一致,只新增“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指导作用”。

二季度: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加强存款利率监管,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一季度: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加强存款利率监管,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汇率:继续强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二季度: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持底线思维,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一季度: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强化预期管理,引导市场主体树立“风险中性”理念,保持外汇市场正常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金融风险:因为发达经济体在二季度加快加息步伐,央行对外部金融风险的提法从“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转变为“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的溢出影响”。另外,央行此次提到“保持金融体系总体稳定”,这似乎是对近期烂尾楼停贷、村镇银行取款难等事件的回应。

郑嘉伟表示,监管将最大限度维持金融市场稳定,避免挤兑风险发生,同时还将严厉打击金融犯罪。对于防范地产行业风险,监管将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积极参与风险处置,支持地方政府积极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

二季度: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的溢出影响,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做好经济发展和风险防范工作,保持金融体系总体稳定,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季度: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央行最新表态:“着力”稳物价,不超发货币

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相比,二季度报告凸显央行对“稳物价”的重视。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王玉

中国人民银行周三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高通胀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短期内我国结构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要“着力”稳物价。 

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相比,二季度报告凸显央行对“稳物价”的重视。央行表示,从基本面来看我国具备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的有利条件,有望实现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平均涨幅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但是,输入性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多重因素交织下物价涨幅可能阶段性反弹,下半年个别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阶段性突破3%,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央行特别指出,近期全球通胀水平持续高位运行,特别是主要发达经济体面临几十年未有的高通胀压力,6月美国CPI、欧元区调和消费者物价指数(HICP)同比分别上涨9.1%、8.6%,分别创近40年和有统计以来新高,宏观政策陷入稳增长与抗通胀的两难局面。

“这与发达经济体央行前期对通胀形势有所误判、政策调整落后于市场曲线密切相关,也给我国宏观调控带来启示和借鉴。”央行在“专栏4 全年物价仍可实现预期目标 但应警惕结构性通胀压力”一文中称。

“保持币值稳定是中央银行的首要职责,维护通胀平稳是宏观大盘稳定的题中之义,也是促进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环境要求。任何时刻,中央银行都应该对物价走势的边际变化保持高度关注,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客观研判未来通胀形势,未雨绸缪做好政策安排。”央行称。

因此,在谈到下一阶段政策思路时,央行指出要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分析师认为, 央行对“稳物价”的重视暗示下半年政策性降息、全面降准的可能性都比较小。央行会更加注重运用结构性政策工具精准发力,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界面新闻表示,央行提到“兼顾经济增长和稳物价,不超发货币",这主要是指下半年在海外高通胀难以显著降温,国内因猪肉价格上涨等因素存在一定结构性通胀压力的背景下,央行会更加注重宽松有度,更加注重稳物价,更加注重运用结构性政策工具精准发力,避免货币超发式的大水漫灌。这意味着下半年政策性降息、全面降准的可能性都比较小了,当前明显偏低的市场利率也有温和上行趋势。 

上海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郑嘉伟也表示,央行下半年货币政策重点是内外均衡,对外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内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减少降息降准等工具的使用,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的前提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则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态势。虽然CPI存在一定的上行压力,但当前的物价水平尚不会对货币政策带来掣肘,也不会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向,是否会降息降准主要取决于下半年国内经济走势。

“近段时间以来国内CPI有抬头趋势,各界普遍关心为推动经济回暖,货币政策持续发力会导致物价上涨,但CPI涨幅进一步扩大主要是由于猪肉、蔬菜等食品价格影响,特别是疫情影响导致民众囤积、供应链受阻等因素是其重要原因……(而)不是内生性的需求增加所致。”梁斯说。

国家统计局周三上午发布数据称,7月,中国CPI同比上涨2.7%,涨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创2020年8月以来新高。从统计局披露的信息来看, 猪肉、鲜菜等食品价格上涨及季节性因素影响是推高CPI的主要因素。

比如,从同比看,猪肉价格由上月下降6.0%转为上涨20.2%;鲜果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16.9%和12.9%;粮食、禽肉、鸡蛋和食用植物油价格涨幅在3.4%-7.4%之间。总体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3%,涨幅比上月扩大3.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12个百分点。

以下是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一季度报告的主要异同点

经济形势研判:央行此次认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高位运行,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需稳固,并提到“结构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

二季度: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高位运行,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需稳固,结构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但总的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保持较强韧性,宏观政策调节工具丰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诸多有利条件,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做好自己的事。

一季度: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发展有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具有强大韧性和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目标(指导方针):从“支持”稳就业稳物价到“着力”稳就业稳物价。央行此次未提“稳增长”,但上面提到“宏观政策调节工具丰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诸多有利条件”,因此,央行仍可通过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帮助市场主体纾困,从而稳住经济大盘。

二季度: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抓好政策措施落实,着力稳就业稳物价,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 。

一季度: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推动高质量发展,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政策基调: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要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不超发货币。央行此处再次提到稳物价,后面“专栏4”又提到 “应警惕结构性通胀压力”。央行指出,目前欧美发达经济体宏观政策陷入稳增长与抗通胀的两难局面,这与发达经济体央行前期对通胀形势有所误判、政策调整落后于市场曲线密切相关,也给我国宏观调控带来启示和借鉴。任何时刻,中央银行都应该对物价走势的边际变化保持高度关注,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客观研判未来通胀形势,未雨绸缪做好政策安排。

二季度: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一季度: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字当头,主动应对,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调节,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落实好稳企业保就业各项金融政策措施,聚焦支持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行业、脆弱群体。

信贷和社融:从“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转变为“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这一转变和上面强调“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不超发货币”的态度相一致。 “加大对区域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领域建设”,可以看作是央行对7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的响应。

二季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领域建设,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力争经济运行实现最好结果。

一季度: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利率:措辞和一季度基本一致,只新增“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指导作用”。

二季度: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加强存款利率监管,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一季度: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加强存款利率监管,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汇率:继续强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二季度: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持底线思维,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一季度: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强化预期管理,引导市场主体树立“风险中性”理念,保持外汇市场正常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金融风险:因为发达经济体在二季度加快加息步伐,央行对外部金融风险的提法从“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转变为“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的溢出影响”。另外,央行此次提到“保持金融体系总体稳定”,这似乎是对近期烂尾楼停贷、村镇银行取款难等事件的回应。

郑嘉伟表示,监管将最大限度维持金融市场稳定,避免挤兑风险发生,同时还将严厉打击金融犯罪。对于防范地产行业风险,监管将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积极参与风险处置,支持地方政府积极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

二季度: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的溢出影响,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做好经济发展和风险防范工作,保持金融体系总体稳定,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季度: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