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化产业新闻
悄悄地,《欢乐颂3》上映开播了。
开播至今,《欢乐颂3》豆瓣评分稳定在4.7分,全平台收视率稳定在0.2%左右,创下了东方卫视黄金档收视率最低。网友更是评论:“谢谢,这辈子看过的最尴尬的电视剧”“不懂这种烂剧存在的意义是为什么?”
种种数据显示:正午阳光史上最低评分作品出现了。
曾几何时,正午阳光风光无限,一度被认为是“国剧门面”,也一直流传着“正午出品,必属精品”的神话,正午阳光就是好剧的代名词。然而如今,从《清平乐》到《相逢时节》再到如今的《欢乐颂3》,接二连三的扑街让人们也逐渐怀疑:正午出品,再难精品了么?
口碑刺客,“欢乐颂IP”不好使了?
开剧评分4.7,在这个万物皆可为刺客的时代下,《欢乐颂3》也有了专属名称:口碑刺客。人们也评论说:正午阳光垮起来,真是连他自己都害怕。从7.4到4.7,“新五美”真的很烂么?
《欢乐颂》这个系列,可以说是使蒋欣、刘涛、王子文、杨紫、乔欣五人直接走向大众人民的视野,更成为她们本身的翻身之作。从第一部到第二部,五位主演都没有变过,男性角色倒是有增有减,但让人觉得无伤大雅,因为这毕竟是女性题材。
然而,第三部却来了个内部大换血,从主演到人设到剧情和前两部完全不相同,整个一“挂着羊头卖狗肉”。
众所周知,续集最忌讳的就是演员的变更,像我们所熟知的成功的系列剧或是系列电影主演基本都很稳定,因为主演是整部剧的门面,有点“见人如晤”的感觉,观众已经接受了这部剧和这些人,先入为主的思想再难让人们接受新的主演角色的出现。
就好比之前《爱情公寓5》新加入的三位主演,自剧情播出伊始,新加入的角色一直都备受人们争议。仅仅是三个新角色人们都不太能接受,更遑论主演全换呢?
女性群像秒变群魔乱象,欢乐颂化身尴尬颂。
“新五美”的人设非常新奇,整个就是老太太钻被窝——给爷整笑了。
一个是日行一善的“刘三好”,无时无刻不在邻里互助的......科学家;
一个是“人远悲天悯人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满口仁义道德的初级文案工作者;
一个是不喜欢吃铁饭碗的名校毕业生;
一个是承包全剧武打戏和偶像剧的资深HR;
最后一个,高阶版的“樊胜美”,全剧口碑担当的酒店房务部经理。
五美相识于抓色狼,抓完色狼一起吃饭打拳击,友情的小火苗成长的可谓是飞快,新五美用一集时间建立了老五美十来集都不曾达到的“姐妹情深”。
除了剧情的尴尬,新五美的阶级划分也变得模糊,老五美中,富二代、海龟金融、管理层、服务层等阶级划分明显,角色三观和价值理念与阶级非常吻合,她们中的五个或多或少都有点现实中的我们的些许特征,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设站得住。
什么是现实主义?首先要反映现实,新五美给人的感觉是太空,太假,科学家不在实验室,却在实验室以外的任何一个地点;金融高管不再争分夺秒,整天都在抓色狼;文案编辑又真的满口都是仁义道德,自我介绍背模板么?
另一方面,整部剧不是色狼就是渣男抑或是普信男,编剧想强调这部剧是女性题材这点没有问题,但真的有必要通过一味地贬低男性才能突出女性么?而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色狼让你抓,真正的优秀并不是通过拉踩对比,而是在他强我更强的过程中不断进步的。
很显然,《欢乐颂3》将女性群像直接裂变为群魔乱象,编剧想打造的新时代独立女性也仅仅只是她以为的“新时代”。
“欢乐不断”秒变“尴尬三连”
作为“欢乐颂IP”的第三部,无论是口碑还是热度都敌不过其前两部。自2016年《欢乐颂1》播出之后,豆瓣评分稳定在7.5,尽管仍存在某些雷点,但这第一部又是多少人心中的白月光呢?
至于第二部,虽然口碑评分皆不如第一部,但其凭借着第一部的余温和“五美”羁绊,观众对其还是很宽容的。
原著中,有关“五美”的剧情在第二部时其实已经结束了:小蚯蚓事业爱情双丰收,和应勤订婚后荣升为店长,不久可能会搬离22楼;关关开始做自己,继续在上海工作,并且等待着在美国发展的谢童;樊胜美决定摆脱家里的拖累,并和王柏川分手;曲筱绡和赵医生越来越好,父母也决定不离婚了;安迪和包总妈妈的误会解除,自身的病情也在慢慢好转。
然而,本该完美结束的“欢乐系列”却又重启,硬生生的搞出来了一个“尴尬三连”,可以看到,在搜《欢乐颂3》时,第4部、第5部也在准备阶段。
咱就是说,正午阳光,你真的没剧拍了吗?
正午出品,再难精品?
众声喧哗之下,资本、流量成为主导影视剧的法宝,小鲜肉、霸道总裁、穿越宫斗成为吸金利器,好的电视剧逐渐稀缺甚至几近灭绝。
可正午阳光却逆流而上,短短十年,几乎包揽电视剧收视榜首。《北平无战事》《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伪装者》《欢乐颂1》《父母爱情》《琅琊榜》《大江大河》《知否知否》《都挺好》《开端》......一个个“现象级”的爆款,让正午阳光成为人们心中的“国剧之光”。“正午出品,必属精品”更是成为人们衡量一部剧的标准之一。
盛极必衰,自2016年开始,正午阳光不再是神话,受到的争议也越来越多。
今年更是遭遇史上大翻车,除了开年之作《开端》,接下来的《相逢时节》《欢迎光临》评分热度也都不尽人意,《相逢时节》更是凭借4.8分成为仅次于《欢乐颂3》的倒数第二。
有调查显示,热播口碑剧基本都来自于正午的一代团队,而口碑扑街的剧作,则多来自二代导演。
图源:砺石商业评论
难道是正午团队后继无人了么?
并不是。
风光无限的正午阳光一度是资本青睐的对象。以《欢乐颂2》为例,虽然他的评分和热度并没有很理想,但其开创了广告植入的巅峰,据数据统计共有51家广告,“光靠广告就已回本”的传奇在业内也早已不是新闻。
加上正午剧逐步开始启用流量小生,在资本和流量的裹挟之下,正午阳光步入了瓶颈期。侯鸿亮对此决定解散艺人经纪部,回归到更为擅长的内容创作上来,“在木桶理论中,最短的木桶决定公司的形态,但我觉得长板才决定一家公司在市场的位置。我们的长板就是内容,正午阳光所有的一切都聚焦在内容上。”
回归内容之后,正午推出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都挺好》等相继推出,成为当年的精品。
另外,一部剧的成败不只是掌握在导演一个人的手里,而是整个团队的共同扶持。虽然前几年扑街剧导演皆出自二代导演的手中,但分析剧本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剧在剧本上都根本无法与口碑剧相媲美,基本的内容跟不上的话,导演再优秀也难以排除热播口碑剧。
以《欢乐颂3》编剧阿耐为例。早前的阿耐作品翻拍都很成功,像《大江大河》《都挺好》原著作者都是阿耐,但编剧不是,而当阿耐自己当编剧拍的《相逢时节》《欢乐颂3》却成为正午史上评分最低的两部剧。因此可以看出,编剧在一部作品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
图源:扒姐在线
侯鸿亮的长板效应自提出之时便一直是正午的制作口号,但当长板无法弥补短板时,正午又该如何呢?
2021年时,正午开启了“光合计划”,意欲培养编剧人才,助力影视新生力量。此次计划效果如何我们还尚未可知,但不可否认的是,正午一直在努力。
没有谁可以一直站在顶峰,文化行业更是如此。内容为王之下,资本、流量都不可能是制胜法宝,唯有致力于产出,坚守于质量,才能真正成为行业中的王者。
参考资料:娱乐独角兽、拾文化、扒姐在线、砺石商业评论、影视小锄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