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动脉橙果局
我们不缺乏创新力,如何把创新力的效益发挥到极致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一问题涉及到两个主体:规模庞大的传统企业和充满活力的初创项目。
但是在超竞争时代,资本的寒冬和前沿技术的高速更迭使得这两者的“日子都不太好过”。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可以让他们互相扶持,共同抵御创新风险?
Factory Berlin将这种可能变为了现实,作为一个创新园区,Factory Berlin的核心就是建立传统大企业与初创项目的联动平台。
如今,Factory Berlin已成长为德国规模最大的科技创业中心,吸纳了Google、Facebook等全球创新巨头在此落地。也正是基于此,Factory Berlin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孵化生态,据官网数据披露,仅去年一年,Factory Berlin就募集了4.15亿欧元创新基金。
那么Factory Berlin为何能吸引这些全球创新企业入驻?它又是如何推动这些大企业与初创项目合作?它的成功模式是否可以借鉴?为回答这些疑问,动脉橙果局对Factory Berlin进行了深度分析。
“命中注定”的合作
要想厘清Factory Berlin的成功路径,首先不能忽视的是大型企业和初创项目各自的发展困境。
先回答大型企业创新的阻碍究竟是什么?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大型企业在当下对于创新的态度过于谨慎,一方面是沉迷于“舒适圈”,不愿面对新的风险;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规模过于庞大而难以进行业务结构的重整。
根深蒂固的业务实践和运营结构,以及团队的技术更适合于公司现有的模型,这些都将导致大企业在抓住机遇,进行改革方面慢半拍。
比如说在德国,就有很多世界领先水平的百年家族企业,他们被称为“隐形冠军”,但就是这些“隐形冠军”,因为沉溺于固有的模式和体制,在创新转型的过程中处处受限。
那么,初创项目在创新的过程之中又会遇到什么问题呢?
初创项目虽然具有原始创新技术,但是因为“小”,所以背后的支撑力明显不足,说白了就是缺资金和缺经验。资金很好理解,经验则具体指技术研发上的专业知识,市场化运营的能力,对市场的深入了解等等。
这样来看,大型企业和初创项目基于创新的合作似乎是“命中注定”的:大型企业有资金有经验,初创项目有原始创新技术,两者就像契合的齿轮,能够很好地弥补对方的缺口。
但是再契合的齿轮,也会有卡顿的可能:大型企业担心筛选不到好的创新技术,投入了资金和精力,最终徒劳无获;初创项目则担心自己会被大企业“骗”,存在技术被“白嫖”的风险。
所以若想保证“咬合齿轮”的高速运转,“润滑剂”是必不可少的,而Factory Berlin在其中正是充当了这样的一个关键角色。
Factory Berlin的“搭桥牵线”
Factory Berlin开创了独特的“商业俱乐部”模式,主要以收缴会费,接收会员,举办俱乐部活动的形式来促成有前途的初创项目与大型企业联合。
具体而言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吸纳具备优质创新力的初创项目。
为找到更有市场潜力的创新项目,Factory Berlin解决了初创项目在早期的三个痛点,第一个是缺钱,Factory Berlin平均月租为每人200欧元,而初创项目每人每月只需缴纳50欧元就可入驻。
第二个是缺硬件,Factory Berlin打造了一个高精尖化的实验室,在研发阶段给予初创项目巨大帮助。
第三个是缺资源,Factory Berlin每年会开展数百个活动来帮助初创项目了解市场,激发其创新活力,如Fireside Chat、Masterclass、Innovation Driver、Startup Demo Day、Investment Summit等,各种各样的市场化活动,在帮助初创项目加深对行业认知的同时,也从中链接了一些精准化的市场资源。
有了初创项目,第二步就是邀请大型企业加盟。
对于绝大多数大型企业来说,他们对于有市场潜力的创新项目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通过收购这些初创项目,他们将可以更快速地丰富自身产品管线,从而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但这里的前提是,大型企业都希望用一种更便捷的方式,也就是用最少的钱或者资源,去尽快地与这些初创项目进行合作。
Factory Berlin深谙这些大型企业的创新需求,他们一方面从全球挖掘到更多有价值的初创项目,另一方面也在使落地园区的大型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
最后一步自然而然就是制造大型企业和初创项目的邂逅了。
这里的“邂逅”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推动大型企业“收购”初创项目,二是促进大型企业和初创项目联合研发。
先说“收购”,主要的形式就是开展“线下配对会”,也就等同于大家所熟知的项目路演。
但Factory Berlin做的远不只是举办一场活动这么简单,为了提升交易成功率,Factory Berlin会事先收集大型企业的创新需求,然后去定向匹配初创项目,而在正式路演之前,Factory Berlin也会先告知“买卖”双方的详细情况,从而让双方都做到心中有数。
除了推动“收购”,Factory Berlin另外一种核心能力是促进大型企业和初创项目进行联合研发。
这比单纯的“收购”要复杂很多,所以作为中间方,Factory Berlin也要承担更多的角色,它不仅是整个“合作”的推动者,同样也是“合作”的担保者和监督者,它需要为整个“合作”负责。
所以从最开始,Factory Berlin就会先去评估大型企业的研发需求是否与初创项目匹配。在这之后,Factory Berlin要去探讨双方合作的机制和模式,以及研发产品的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并利用自身资源帮助其研发产品最终在市场落地。
中国能复制吗?
当前,中国的创新环境正进入到一个最好的时刻,一方面有很多前沿性的科研成果诞生,另一方面也吸引了诸多全球顶尖企业的入驻,它们落地中国,就是希望找到潜在的创新机会。
但从目前来看,这两者是完全脱离的,这主要是双方都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合作模式,也没有建立对彼此的信任感。
这不是学家或者是大型企业去主导的,而是需要有一个第三方介入,这个第三方可以是科学家所属科研院校的转化中心或者技术转移机构,也可以是完全面向市场化的服务机构。
无论具体的角色是谁,它要做的除了建立双方的信任之外,最重要的是探索出双方合作的最优模式,即在最大限度推动成果转化的前提之下,尽可能地让双方利益最大化。
只有这样,科学家才愿意将自己苦心研究的成果“交”给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也才愿意花更多资金和精力,去竭尽所能地让这项成果顺利孵化,最终面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