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哭穷,究竟谁把钱赚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哭穷,究竟谁把钱赚了?

对于新能源汽车厂商而言,一场大规模的博弈尚未分出胜负,一场更大规模的博弈正在展开。

文|DoNews 张宇

编辑|杨博丞

“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行业利润同比降幅达到了25.5%,同期营收仅下降4%,这是很不健康的。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上游企业利润暴增,但下游企业却‘连汤都喝不到’。”8月11日,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发布会上,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目前的窘境。

无独有偶,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也抱怨道:“电池占掉我整车60%的成本,那我不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而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回应称,“是上游原材料的资本炒作,给动力电池产业链带来了短期困扰,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石油焦等锂电池上游材料均出现价格暴涨。”

国轩高科方面曾在5月6日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表示,今年盈利情况仍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欣旺达也在业绩说明会上提及,原材料涨价是行业性问题,已与下游客户形成价格联动机制。

新能源汽车行业一路高歌猛进,销量屡创新高,但产业链企业却都在哭穷。那么行业利润究竟去哪了?到底是哪个环节在闷声发大财?

01 新能源汽车上游企业利润暴增?

“通过几年的技术升级、方案优化,我们动力电池的价格降了很多,但因为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把我们几年的努力都摊掉了。”陈士华认为,目前碳酸锂价格处于畸形状态。

根据生意社的统计数据,截至8月25日,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为每吨49.5万元;工业级碳酸锂的价格为每吨48.5万元;电池级氢氧化锂的价格为每吨48.5万元。作为对比,在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以及2022年3月。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分别为每吨6.0万元、每吨20.5万元和每吨50.3万元。

原材料价格暴涨之下,处于产业链上游的锂矿企业利润暴增。

根据多家上市锂矿企业的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业绩普遍上涨,其中天齐锂业将实现归母净利润96亿元至116亿元,同比增长11089.14%至13420.21%;赣锋锂业将实现归母净利润72亿元至90亿元,同比增长408.24%至535.30%;盐湖股份将实现归母净利润90亿元至94亿元,同比增长325.63%至344.55%。

另外,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4日晚间,共有10家锂矿上市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均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向增长,其中增幅最大的为鞍重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701.10%,紫金矿业大赚126.3亿元,半年归母净利润突破百亿元规模,同比增长89.95%,而西藏矿业实现归母净利润4.8亿元,同比增长1018.3%。

具体以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为例,根据两者的一季度财报,赣锋锂业的总营收为53.65亿元,同比增长233.91%;归母净利润为35.25亿元,同比大涨640.41%,而扣非净利润为31.03亿元,同比暴增956.4%。

天齐锂业也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一季度,其总营收为52.57亿元,同比增长481.41%;归母净利润为33.28亿元,同比暴增1442.65%;扣非净利润为28.34亿元,同比暴增1883.09%。仅一季度,就超越了2021年全年的净利润。

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双双实现净利润翻倍增长的直接原因均为拥有极高的综合毛利率,2022年一季度,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6.65%和85.28%,作为对比,在2021年一季度,两者的综合毛利率仅为30.33%和45.55%。

不只是头部锂矿企业的业绩扶摇直上,一些中小企业的业绩也实现了翻倍增长,比如盛新锂能在2022年上半年的总营收为51.33亿元,同比增长325.76%;净利润为30.19亿元,同比增长950.4%。

而根据雅化集团发布的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净利润为21.22-23.72亿元,同比增长542.79%-618.52%;扣非净利润为21.03-23.53亿元,同比增长537.18%-612.93%。对于业绩翻倍增长的原因,雅化集团认为主要是锂盐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锂盐产品价格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使经营利润得到大幅度增长。

一位新能源分析师向DoNews表示,“今年下半年锂价不会出现明显下跌,只会出现反复波动,价格基本维持稳定,虽然今年碳酸锂会有一定新增产能,但是产能落地还需要一定时间,下半年供需方面依然较为紧张。”

02 新能源汽车厂商抢矿自救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企业在享受到原材料价格暴涨带来红利的同时也在被其反噬。

原材料价格暴涨严重压缩了产业链下游企业的利润空间,因此,无论是动力电池厂商还是新能源汽车厂商,纷纷将触手伸向了最上游的锂矿领域。

比如宁德时代参股的天华时代出资2.4亿美元入股了刚果(金)的Manono锂矿,并通过子公司四川时代新能源与四川省天府矿业公司签订了合资协议以增加锂资源供给等等,而比亚迪则是在非洲觅得6座锂矿山,且均已达成收购意向,同时,其还宣布拟在江西省宜春市投资285亿元,其中涉及到建设年产10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及陶瓷土(含锂)矿采选综合开发利用生产基地项目。

不过,为了化解原材料价格暴涨导致的成本飙升,动力电池厂商不得不将压力转嫁给新能源汽车厂商,最终,部分新能源汽车厂商被迫上调了新能源汽车的终端销售价格。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几十家新能源汽车厂商上调了销售价格,针对热门车型甚至进行了多次销售价格调整。

然而作为直面终端消费者的产业链下游环节,新能源汽车厂商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

3月2日,澳大利亚锂矿商CoreLithium宣布与特斯拉达成供应协议,将在四年内向特斯拉供应高达11万吨的锂辉石精矿,同时,特斯拉还与澳大利亚锂矿供应商Liontown签署了一项每年不低于10万公吨锂辉石精矿的五年协议。

8月18日,广汽埃安与赣锋锂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从新能源动力电池最上游材料端展开合作,持续探讨在锂资源开发、中游锂盐深加工及废旧电池综合回收利用各层面的深入合作。

此外,直接参与到产业链上游的新能源汽车厂商还包括比亚迪、宝马、大众集团、通用汽车、福特、丰田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产业链上游已是新能源汽车厂商势必要迈出的一步。

以刚刚发布2022年二季度财报的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为例,其中,小鹏汽车的总营收为74.36亿元,同比增长97.7%,净亏损为27亿元,同比下跌126.1%,而毛利率从一季度的12.2%下降至10.9%。

理想汽车的情况也不容乐观。2022年二季度,理想汽车的总营收为87.33亿元,同比增长73.3%,净亏损为6.41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72.42%,同时,毛利率为21.5%,较一季度下滑1.12个百分点。

导致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毛利率环比下滑的原因之一,即电池成本出现了大幅上涨,公司无法对冲成本短期快速上涨的压力,使得整体毛利率出现了环比下滑。

现阶段,有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企决定重掌主动权,据咨询机构惠誉统计,自2021年初以来,汽车制造商对电池上游原材料的投资已经达到21项,其中16项投资于锂行业。

除了选择布局上游产业链领域,有新能源汽车厂商还紧锣密鼓地加码自研自产动力电池的脚步,比如广汽埃安拥有海绵硅负极片电池等多项技术,目前也已成立能源企业、电驱企业,并计划接下来成立动力电池企业。蔚来也正在自主研发磷酸锰铁锂和4680电池,并计划量产上述两种电池,供给蔚来及其子品牌阿尔卑斯,在2022年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蔚来董事长李斌透露,蔚来现已拥有超过400人的电池研发相关团队,正在深入参与电池材料、电芯与整包设计、电池管理系统、制造工艺等研发工作,并计划将在2024年推出自研的800V高压平台电池包。

尽管如此,但原材料价格暴涨引起连锁反应似乎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修复并回归正常。国泰君安在研报中指出,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需求爆发,锂行业需求未来有望维持30%以上的复合增速。2022年锂行业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且供需缺口在于扩产速度较慢的资源端。

为了掌握主动权,新能源汽车厂商不得不一边造车一边挖矿、造电池,这无疑会加速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亏损程度,并阻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新能源汽车厂商而言,一场大规模的博弈尚未分出胜负,一场更大规模的博弈正在展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哭穷,究竟谁把钱赚了?

对于新能源汽车厂商而言,一场大规模的博弈尚未分出胜负,一场更大规模的博弈正在展开。

文|DoNews 张宇

编辑|杨博丞

“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行业利润同比降幅达到了25.5%,同期营收仅下降4%,这是很不健康的。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上游企业利润暴增,但下游企业却‘连汤都喝不到’。”8月11日,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发布会上,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目前的窘境。

无独有偶,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也抱怨道:“电池占掉我整车60%的成本,那我不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而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回应称,“是上游原材料的资本炒作,给动力电池产业链带来了短期困扰,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石油焦等锂电池上游材料均出现价格暴涨。”

国轩高科方面曾在5月6日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表示,今年盈利情况仍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欣旺达也在业绩说明会上提及,原材料涨价是行业性问题,已与下游客户形成价格联动机制。

新能源汽车行业一路高歌猛进,销量屡创新高,但产业链企业却都在哭穷。那么行业利润究竟去哪了?到底是哪个环节在闷声发大财?

01 新能源汽车上游企业利润暴增?

“通过几年的技术升级、方案优化,我们动力电池的价格降了很多,但因为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把我们几年的努力都摊掉了。”陈士华认为,目前碳酸锂价格处于畸形状态。

根据生意社的统计数据,截至8月25日,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为每吨49.5万元;工业级碳酸锂的价格为每吨48.5万元;电池级氢氧化锂的价格为每吨48.5万元。作为对比,在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以及2022年3月。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分别为每吨6.0万元、每吨20.5万元和每吨50.3万元。

原材料价格暴涨之下,处于产业链上游的锂矿企业利润暴增。

根据多家上市锂矿企业的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业绩普遍上涨,其中天齐锂业将实现归母净利润96亿元至116亿元,同比增长11089.14%至13420.21%;赣锋锂业将实现归母净利润72亿元至90亿元,同比增长408.24%至535.30%;盐湖股份将实现归母净利润90亿元至94亿元,同比增长325.63%至344.55%。

另外,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4日晚间,共有10家锂矿上市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均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向增长,其中增幅最大的为鞍重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701.10%,紫金矿业大赚126.3亿元,半年归母净利润突破百亿元规模,同比增长89.95%,而西藏矿业实现归母净利润4.8亿元,同比增长1018.3%。

具体以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为例,根据两者的一季度财报,赣锋锂业的总营收为53.65亿元,同比增长233.91%;归母净利润为35.25亿元,同比大涨640.41%,而扣非净利润为31.03亿元,同比暴增956.4%。

天齐锂业也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一季度,其总营收为52.57亿元,同比增长481.41%;归母净利润为33.28亿元,同比暴增1442.65%;扣非净利润为28.34亿元,同比暴增1883.09%。仅一季度,就超越了2021年全年的净利润。

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双双实现净利润翻倍增长的直接原因均为拥有极高的综合毛利率,2022年一季度,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6.65%和85.28%,作为对比,在2021年一季度,两者的综合毛利率仅为30.33%和45.55%。

不只是头部锂矿企业的业绩扶摇直上,一些中小企业的业绩也实现了翻倍增长,比如盛新锂能在2022年上半年的总营收为51.33亿元,同比增长325.76%;净利润为30.19亿元,同比增长950.4%。

而根据雅化集团发布的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净利润为21.22-23.72亿元,同比增长542.79%-618.52%;扣非净利润为21.03-23.53亿元,同比增长537.18%-612.93%。对于业绩翻倍增长的原因,雅化集团认为主要是锂盐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锂盐产品价格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使经营利润得到大幅度增长。

一位新能源分析师向DoNews表示,“今年下半年锂价不会出现明显下跌,只会出现反复波动,价格基本维持稳定,虽然今年碳酸锂会有一定新增产能,但是产能落地还需要一定时间,下半年供需方面依然较为紧张。”

02 新能源汽车厂商抢矿自救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企业在享受到原材料价格暴涨带来红利的同时也在被其反噬。

原材料价格暴涨严重压缩了产业链下游企业的利润空间,因此,无论是动力电池厂商还是新能源汽车厂商,纷纷将触手伸向了最上游的锂矿领域。

比如宁德时代参股的天华时代出资2.4亿美元入股了刚果(金)的Manono锂矿,并通过子公司四川时代新能源与四川省天府矿业公司签订了合资协议以增加锂资源供给等等,而比亚迪则是在非洲觅得6座锂矿山,且均已达成收购意向,同时,其还宣布拟在江西省宜春市投资285亿元,其中涉及到建设年产10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及陶瓷土(含锂)矿采选综合开发利用生产基地项目。

不过,为了化解原材料价格暴涨导致的成本飙升,动力电池厂商不得不将压力转嫁给新能源汽车厂商,最终,部分新能源汽车厂商被迫上调了新能源汽车的终端销售价格。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几十家新能源汽车厂商上调了销售价格,针对热门车型甚至进行了多次销售价格调整。

然而作为直面终端消费者的产业链下游环节,新能源汽车厂商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

3月2日,澳大利亚锂矿商CoreLithium宣布与特斯拉达成供应协议,将在四年内向特斯拉供应高达11万吨的锂辉石精矿,同时,特斯拉还与澳大利亚锂矿供应商Liontown签署了一项每年不低于10万公吨锂辉石精矿的五年协议。

8月18日,广汽埃安与赣锋锂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从新能源动力电池最上游材料端展开合作,持续探讨在锂资源开发、中游锂盐深加工及废旧电池综合回收利用各层面的深入合作。

此外,直接参与到产业链上游的新能源汽车厂商还包括比亚迪、宝马、大众集团、通用汽车、福特、丰田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产业链上游已是新能源汽车厂商势必要迈出的一步。

以刚刚发布2022年二季度财报的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为例,其中,小鹏汽车的总营收为74.36亿元,同比增长97.7%,净亏损为27亿元,同比下跌126.1%,而毛利率从一季度的12.2%下降至10.9%。

理想汽车的情况也不容乐观。2022年二季度,理想汽车的总营收为87.33亿元,同比增长73.3%,净亏损为6.41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72.42%,同时,毛利率为21.5%,较一季度下滑1.12个百分点。

导致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毛利率环比下滑的原因之一,即电池成本出现了大幅上涨,公司无法对冲成本短期快速上涨的压力,使得整体毛利率出现了环比下滑。

现阶段,有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企决定重掌主动权,据咨询机构惠誉统计,自2021年初以来,汽车制造商对电池上游原材料的投资已经达到21项,其中16项投资于锂行业。

除了选择布局上游产业链领域,有新能源汽车厂商还紧锣密鼓地加码自研自产动力电池的脚步,比如广汽埃安拥有海绵硅负极片电池等多项技术,目前也已成立能源企业、电驱企业,并计划接下来成立动力电池企业。蔚来也正在自主研发磷酸锰铁锂和4680电池,并计划量产上述两种电池,供给蔚来及其子品牌阿尔卑斯,在2022年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蔚来董事长李斌透露,蔚来现已拥有超过400人的电池研发相关团队,正在深入参与电池材料、电芯与整包设计、电池管理系统、制造工艺等研发工作,并计划将在2024年推出自研的800V高压平台电池包。

尽管如此,但原材料价格暴涨引起连锁反应似乎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修复并回归正常。国泰君安在研报中指出,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需求爆发,锂行业需求未来有望维持30%以上的复合增速。2022年锂行业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且供需缺口在于扩产速度较慢的资源端。

为了掌握主动权,新能源汽车厂商不得不一边造车一边挖矿、造电池,这无疑会加速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亏损程度,并阻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新能源汽车厂商而言,一场大规模的博弈尚未分出胜负,一场更大规模的博弈正在展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