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全球最大的中药交易中心,一年产值1400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全球最大的中药交易中心,一年产值1400亿

这个古药都,正带领中药材走出国门,散发新魅力。

文|深氪新消费 沐九九

编辑|黄晓军

千年药都,华佗故里。

位于安徽西北部的亳州,是神医华佗的故乡,也是全国闻名的古药都。这里气候温和,土质肥沃,是中药材种植的重要基地,不乏亳白芍、亳菊花、亳紫菀等“亳”字命名的道地药材,各类药用植物种植规模达120万亩。

目前,亳州拥有206家药品生产企业,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保健饮品生产基地,每天上市中药材2600余种,日人流量4~5万,年交易额超300亿元。

2021年,亳州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1445.8亿元,出口中药材及中式成药1.5万吨,价值5.1亿元。同时,今年上半年,亳州中药材及中式成药出口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8%。

这个古药都,正带领中药材走出国门,散发新魅力。

01

没人能说清楚古药都的历史有多久。

相传,早在华佗时代,亳州就已经有医药栽培。但真正有文献可考的,是在三国魏文帝曹丕《皇览》中,关于亳州种植白芍的文献记载。

不论历史起源从何开始,亳州中药材自古闻名是个不争的事实。

尤其是明清时期,亳州凭借天然的位置优势,成为山陕豫鲁等交汇处重镇,客商云集,经济繁荣,也因此带动当地中药材贸易发展。

彼时,全国中草药在亳州云集,仅城内就有四五条街主营药材,尤以花戏楼为甚。亳州也因此成为与河南禹州、河北祁州、江西樟树齐名的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有着“药不到亳州不灵”的美誉。

中药材贸易的繁荣,反过来促成了亳州中药材种植规模扩大。

当时亳州几乎家家户户种植中药材,清初时,亳州种药农户达2000多户,乡间种植多“以顷亩论”。

清朝诗人刘开《城东观芍药歌》的诗中所写的“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即是描写当时亳州人人种植芍药的场景。

到民国时期,亳州中药材贸易尤甚,仅纸坊街、里仁街、老花市的药栈就有近百家,不乏20多家像德泰、保全等资本雄厚的中药材公司。

然而亳州中药材的发展很快被迫按上暂停键。

自1925年孙殿英攻陷亳州后,亳州中药业开始由盛转衰。《亳县志略》记载,民国时期亳州药业亦相继停闭,维持者仅十余家。

此后由于战争纷乱不断,亳州药材业也彻底萧条下去。1937-1949年期间,亳州不仅栽培的药材品种减少,且产量也大幅锐减。1949年,亳州当地药材种植面积大约只有20公顷。

02

1949年后,亳州开业药行恢复至41家,紧接而来的是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急剧增加。

然而由于缺乏计划指导,亳州中药材种植出现成批抢购,以及生产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

为此,1955年,当地成立了亳县药材公司,不仅推行奖售办法,对全县中药材实行统购统销,还首次组织药材出口。

但受到1958年禁止私营政策影响,亳州中药材又走向冷落。

直至1978年后市场开放,亳州中药材贸易才重新活跃起来。彼时,不少当地人重操旧业,在和平西路、古泉路和谯陵路三条街道做起了中药材生意。

随着中药材贸易规模扩大,以街道作为中心的局限也开始暴露无遗,交通堵塞、市场混乱、产品质量等问题相继涌现出来。

为了促进亳州中药材行业规范有序化,当地政府在1984年修建了一个占地6万平方的中药材大世界”贸易市场”,并在东边搭建了一条药材街,实现前店后仓的模式。

第二年,中国亳州第一届中药材交易会召开,亳州中药材一举在全国打响知名度,10天交易额1.5亿元。

而中药材大世界贸易市场的摊位也达到近千家,每日流动人口上万人,亳州中药材贸易正式从混乱转向有序运营。

此后几年,亳州政府再次加码布局,于1995年修建了全国规模最大、功能完善、档次最高的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并于第二年正式投入运营。

此时亳州中药材,走对了最重要的一条路。

彼时,国内大批中药材市场乱象横生,假冒伪劣滋生蔓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国务院下令进行筛选取缔。其中,有近100个中药材市场因不达标而被取缔,禁止运营,而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因规范化运营得以保留下来。

一番对比下,亳州中药材脱颖而出。当时,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日上药材货量达6000吨,品种逾2600个,日客流量3~5万人,年成交额逾百亿元,同时还带动当地加工、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兴起。

与此同时,沪谯、永刚、芍花堂等亳州中药饮片厂也开始崛起。

然而市场发展过猛,也导致当地开始出现管理跟不上,市场以假乱真的问题。

新华网曾报道,非典期间,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不少商家高价从农户处收取柴火料辣椒杆、茄子棵,并将其碾碎,充作中药材中的藿香。

此后,亳州中药材在全国遇冷。

直至2010年,康美药业接管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重新打造国际现代化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康美(华佗)亳州中药城,开始了当地中药材的产业升级。

中药城的建立,不仅包含种植、加工、零售、批发,还涵盖了仓储、运输等体系,在当地形成了一体化的产业链,也推动亳州中药材产业集群化发展。

尤其在“十三五”期间,当地中医药产值总规模从480亿元增长至1450亿元,发展态势明显。

03

近两年,中药价格普遍上涨成为众所周知的现象。

尤其是疫情影响下,人们对金莲花等中药材的需求增加,加上国家强调提高中药标准质量,导致大部分中药材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根据药通网对亳州中药材价格监视,2021年中药材价格指数平均数值为1332.33点,同比涨幅 14.64%。

该年度大盘品种涨跌环比分析显示,657个品规12月31日价格环比2020年同期,涨价品规占比达62%。其中,有超过50种中药材的价格在 2021年翻倍,生地、旱莲草年涨幅超 300%。

价格普涨,然而亳州药商们并未享受到“红利”。

相反,由于疫情影响,药材运输受限,导致不少预定的药材堆积无法发货,原本批发盈利模式不再;与此同时,农药化肥、人力等中药材成本的上涨,进一步缩小了中药材批发商可获利润空间。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亳州中药材产业将走向落寞,事实上,整个中药产业大有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政策促进中医药行业发展。例如在支付端增加医保,以此来支持和鼓励中药传承创新。基于此,弗罗斯特沙利文预测,到 2022 年,中国中药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万亿元。

在市场风口下,亳州再次站在变革的路口,接受时代的考验。

尽管在振兴产业发展的背景下,亳州中药材在种植、产量和出口上已经有所进步,但不可否认,由于受到科技、产业链和产业结构的制约,亳州中药材产业始终面临中药材种植规模碎片化、品牌力弱、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

首先,尽管亳州中药材种植总体规模大,但尚未形成规模化,多分散式种植,其中散户经营占比超过90%。这种碎片化种植模式容易导致规模经济不足,使得农户种植成本增加,而利润减少,以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其次,作为中华药都,亳州中医药始终没有创出全国知名品牌,居于中医药制造业高端的中成药生产企业数量少且产值低,而中端中药饮片企业又没有明显的特色,缺乏全国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不足。

最后,在中药生产制造领域,亳州的中药产业大部分生产还停留在机械化阶段,在净制、 切制、炮炙等工艺操作上尚未没有形成联动的生产线,生产过程中仍存在人员用量大,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在中药材国际化这条路上,想要成为“世界中药材之都”,亳州中药材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参考资料:

《亳州药市及药材种植业发展沿革考》

《亳州市中药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全球最大的中药交易中心,一年产值1400亿

这个古药都,正带领中药材走出国门,散发新魅力。

文|深氪新消费 沐九九

编辑|黄晓军

千年药都,华佗故里。

位于安徽西北部的亳州,是神医华佗的故乡,也是全国闻名的古药都。这里气候温和,土质肥沃,是中药材种植的重要基地,不乏亳白芍、亳菊花、亳紫菀等“亳”字命名的道地药材,各类药用植物种植规模达120万亩。

目前,亳州拥有206家药品生产企业,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保健饮品生产基地,每天上市中药材2600余种,日人流量4~5万,年交易额超300亿元。

2021年,亳州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1445.8亿元,出口中药材及中式成药1.5万吨,价值5.1亿元。同时,今年上半年,亳州中药材及中式成药出口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8%。

这个古药都,正带领中药材走出国门,散发新魅力。

01

没人能说清楚古药都的历史有多久。

相传,早在华佗时代,亳州就已经有医药栽培。但真正有文献可考的,是在三国魏文帝曹丕《皇览》中,关于亳州种植白芍的文献记载。

不论历史起源从何开始,亳州中药材自古闻名是个不争的事实。

尤其是明清时期,亳州凭借天然的位置优势,成为山陕豫鲁等交汇处重镇,客商云集,经济繁荣,也因此带动当地中药材贸易发展。

彼时,全国中草药在亳州云集,仅城内就有四五条街主营药材,尤以花戏楼为甚。亳州也因此成为与河南禹州、河北祁州、江西樟树齐名的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有着“药不到亳州不灵”的美誉。

中药材贸易的繁荣,反过来促成了亳州中药材种植规模扩大。

当时亳州几乎家家户户种植中药材,清初时,亳州种药农户达2000多户,乡间种植多“以顷亩论”。

清朝诗人刘开《城东观芍药歌》的诗中所写的“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即是描写当时亳州人人种植芍药的场景。

到民国时期,亳州中药材贸易尤甚,仅纸坊街、里仁街、老花市的药栈就有近百家,不乏20多家像德泰、保全等资本雄厚的中药材公司。

然而亳州中药材的发展很快被迫按上暂停键。

自1925年孙殿英攻陷亳州后,亳州中药业开始由盛转衰。《亳县志略》记载,民国时期亳州药业亦相继停闭,维持者仅十余家。

此后由于战争纷乱不断,亳州药材业也彻底萧条下去。1937-1949年期间,亳州不仅栽培的药材品种减少,且产量也大幅锐减。1949年,亳州当地药材种植面积大约只有20公顷。

02

1949年后,亳州开业药行恢复至41家,紧接而来的是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急剧增加。

然而由于缺乏计划指导,亳州中药材种植出现成批抢购,以及生产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

为此,1955年,当地成立了亳县药材公司,不仅推行奖售办法,对全县中药材实行统购统销,还首次组织药材出口。

但受到1958年禁止私营政策影响,亳州中药材又走向冷落。

直至1978年后市场开放,亳州中药材贸易才重新活跃起来。彼时,不少当地人重操旧业,在和平西路、古泉路和谯陵路三条街道做起了中药材生意。

随着中药材贸易规模扩大,以街道作为中心的局限也开始暴露无遗,交通堵塞、市场混乱、产品质量等问题相继涌现出来。

为了促进亳州中药材行业规范有序化,当地政府在1984年修建了一个占地6万平方的中药材大世界”贸易市场”,并在东边搭建了一条药材街,实现前店后仓的模式。

第二年,中国亳州第一届中药材交易会召开,亳州中药材一举在全国打响知名度,10天交易额1.5亿元。

而中药材大世界贸易市场的摊位也达到近千家,每日流动人口上万人,亳州中药材贸易正式从混乱转向有序运营。

此后几年,亳州政府再次加码布局,于1995年修建了全国规模最大、功能完善、档次最高的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并于第二年正式投入运营。

此时亳州中药材,走对了最重要的一条路。

彼时,国内大批中药材市场乱象横生,假冒伪劣滋生蔓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国务院下令进行筛选取缔。其中,有近100个中药材市场因不达标而被取缔,禁止运营,而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因规范化运营得以保留下来。

一番对比下,亳州中药材脱颖而出。当时,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日上药材货量达6000吨,品种逾2600个,日客流量3~5万人,年成交额逾百亿元,同时还带动当地加工、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兴起。

与此同时,沪谯、永刚、芍花堂等亳州中药饮片厂也开始崛起。

然而市场发展过猛,也导致当地开始出现管理跟不上,市场以假乱真的问题。

新华网曾报道,非典期间,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不少商家高价从农户处收取柴火料辣椒杆、茄子棵,并将其碾碎,充作中药材中的藿香。

此后,亳州中药材在全国遇冷。

直至2010年,康美药业接管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重新打造国际现代化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康美(华佗)亳州中药城,开始了当地中药材的产业升级。

中药城的建立,不仅包含种植、加工、零售、批发,还涵盖了仓储、运输等体系,在当地形成了一体化的产业链,也推动亳州中药材产业集群化发展。

尤其在“十三五”期间,当地中医药产值总规模从480亿元增长至1450亿元,发展态势明显。

03

近两年,中药价格普遍上涨成为众所周知的现象。

尤其是疫情影响下,人们对金莲花等中药材的需求增加,加上国家强调提高中药标准质量,导致大部分中药材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根据药通网对亳州中药材价格监视,2021年中药材价格指数平均数值为1332.33点,同比涨幅 14.64%。

该年度大盘品种涨跌环比分析显示,657个品规12月31日价格环比2020年同期,涨价品规占比达62%。其中,有超过50种中药材的价格在 2021年翻倍,生地、旱莲草年涨幅超 300%。

价格普涨,然而亳州药商们并未享受到“红利”。

相反,由于疫情影响,药材运输受限,导致不少预定的药材堆积无法发货,原本批发盈利模式不再;与此同时,农药化肥、人力等中药材成本的上涨,进一步缩小了中药材批发商可获利润空间。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亳州中药材产业将走向落寞,事实上,整个中药产业大有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政策促进中医药行业发展。例如在支付端增加医保,以此来支持和鼓励中药传承创新。基于此,弗罗斯特沙利文预测,到 2022 年,中国中药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万亿元。

在市场风口下,亳州再次站在变革的路口,接受时代的考验。

尽管在振兴产业发展的背景下,亳州中药材在种植、产量和出口上已经有所进步,但不可否认,由于受到科技、产业链和产业结构的制约,亳州中药材产业始终面临中药材种植规模碎片化、品牌力弱、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

首先,尽管亳州中药材种植总体规模大,但尚未形成规模化,多分散式种植,其中散户经营占比超过90%。这种碎片化种植模式容易导致规模经济不足,使得农户种植成本增加,而利润减少,以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其次,作为中华药都,亳州中医药始终没有创出全国知名品牌,居于中医药制造业高端的中成药生产企业数量少且产值低,而中端中药饮片企业又没有明显的特色,缺乏全国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不足。

最后,在中药生产制造领域,亳州的中药产业大部分生产还停留在机械化阶段,在净制、 切制、炮炙等工艺操作上尚未没有形成联动的生产线,生产过程中仍存在人员用量大,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在中药材国际化这条路上,想要成为“世界中药材之都”,亳州中药材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参考资料:

《亳州药市及药材种植业发展沿革考》

《亳州市中药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