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长寿≠老龄化,老年人不仅仅意味着“银发经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长寿≠老龄化,老年人不仅仅意味着“银发经济”

在未来的老龄化世界里,我们将如何生活?

文|创瞰巴黎 Richard Robert

编辑|Meister Xia

一览:

  • 许多国家,特别是经合组织国家,都在担心人口老龄化。但这种观点过度凸显了寿命延长带来的社会成本和负面影响。
  • 在寿命延长的社会中,老年人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掌握着技能,仍具有生产力,应得到充分发挥。一些北欧国家已经做到这一点。
  • 政府可推行相关政策,助力企业为老年人提供切实、可持续的职业发展前景,以提高老年人的就业率。
  • 针对老年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问题,社会需要灵活应对,根据个体需求提供一揽子服务、差异化方案,并侧重“防患于未然”。
  • 过去的政策中,特定年龄段对应着特定的权利,未来应被“全生命周期”政策所取代,允许人们根据自身需求、可行性、个人意愿灵活决定是否享受某项政策。

在未来的老龄化世界里,我们将如何生活?

想回答这个问题,要从它背后的基础概念——老龄化说起。在欧洲、亚洲甚至巴西,人口金字塔的形状都正在改变,8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较高,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正在增加。这个趋势还将继续:现在出生的孩子未来很有可能成为百岁老人。

当使用“老龄化”这样的字眼时,我们往往只看到了它的负面影响,却没有看见寿命延长这一具有变革意义现象的本质。西欧居民的预期寿命是60岁,这在1845至1945年间几乎保持不变。但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这个数字迅速增加。现在,在法国,女性的预期寿命延长了28年,男性则是延长了23年。所以说,我们已步入了“长寿社会”。

另一种表述是:在未来的世界,人们会有更长的寿命,但这不等同于老龄化。老龄化和长寿是不同的概念。这样的新现实,理解起来并不容易。我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要重构寿命延长这一现象的表述形式,不再对这一新世界抱有恐慌,而是把握它带来的机遇。

首先,要明白长寿并不意味着失能。恰恰相反,现在退休人群的寿命和健康水平有增无已。生活无法自理的时间也不断推迟。第二,要注意:如果只看见退休人群带来的社会成本,那么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就无法得到发挥。第三,不能将老年人简单地归纳为“具有购买力的一群人”。这种片面的看法,来源于近年来对“银发经济”的推崇。

新的表述形式和行动战略应以什么为基础?

应以两个要素为基础:第一,将老年人视作资源;第二,更好地考虑到同样年龄段不同人的个体情况和需求差异。后者意味着基于年龄的人口管理方法将不再适用。

首先,更长的预期寿命让老年人成为了一种新的资源,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发挥老年人的潜力,以造福整个社会。法国就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降低老龄化带来的风险和成本上,因而忽略了寿命增长带来的社会贡献。

老员工若能保持技能不退化,就能成为公司的宝贵资产。老年人也可以通过非正式的工作或志愿工作来发挥专业特长,为公司、国家创造价值。

现在最迫切的任务不是养老金改革,而是将延长工作年限这件事变得有吸引力且可持续,以提高老年人的生产力,造福全社会。法国尤其需要以这种方式改变前景和战略。在经合组织国家中,法国60-64岁人群的就业率最低,仅为33%。对比之下,瑞典高达70%,欧洲平均值则为52%。因此,法国需要积极制定政策,为企业提供扶持,让它们在员工职业生涯的后半段提供切实、可持续的职业发展前景。

延长了工作年限的北欧国家纷纷采取了关注“上游”的政策,投资扶持尚未步入老年的劳动力。

“想要让五十岁的人仍能事业成功、六十岁的人仍能正常工作,就必须重点扶持四十岁的人,让每个人在职场都看得见未来。”

芬兰在终身学习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在2000年代,芬兰为企业和管理层设立了“年龄分层规划”项目,提供基于科研的建议。例如,当车间或办公室的工作条件和安排得到改善,以使其更适合老年人时,就产能而言,企业的投资回报可以翻倍。

你提到,应该打破将人生分阶段看待的固有观念和政策?

长寿社会带来了新的、灵活的、个性化的生活轨迹,这也意味着基于年龄的人口管理方法不再适用。在工业化社会,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培训-就业-退休。因为寿命的延长和后工业社会的到来,这些阶段已经被打破。现在,不管在什么年龄,就业、教育、成家育儿、休闲都没有固定顺序。

年龄的增长已经成为一个不断自我构建和重建的过程,困难和挑战因人而异。为了满足不同人的需求,需要考虑的不是年龄,而是每个人各异的背景。同样是50岁,一个还在照顾孩子的人,对比一个孩子已经结婚了的人,可能会有着不同的退休规划。

在1945年,许多发达国家推出养老金计划,当时人们的人生轨迹大致相同。主要的区别是教育年限。但每个人都以相同的节奏前进,在相似的年龄做相似的事。

现在我们必须转型,允许人们自主选择退休方式,需要有更合理的最低退休年龄、鼓励继续就业的措施。芬兰和瑞典已经取消了法定退休年龄。在芬兰,60-64岁人群的就业率有所提升,但人们仍可以选择在61-62岁退休。

到了一定年纪,生活自理成为问题,以上的逻辑是否还适用呢?

是的,人到暮年会开始有特殊需求。有些人了解自己的需求,有些人则不了解。特殊需求出现的年龄不同,也要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应对、满足。

回应这种多样性并不容易。按照当前的政策,特定年龄对应着特定的权利。但大部分人所关注的养老需求其实只会出现在有限的几年内(养老院的人均居住时间不超过三年)。这些观念导致社会对老年人失能的应对方式过于僵化、缺乏全面性。而老年人真正需要的,是一套多样化的、可供灵活选择的服务。

未来制定新的政策,应以何为基础?

应基于多个要素,针对人的全生命周期制定政策。第一,不再按照年龄切分政策,而是允许人们根据需求、可行性、个人意愿自由选择是否享受。

第二个要素是“预防”重于“治疗”。考虑到相对年轻的老年人尚有就业能力,且相对年长的老年人存在种种脆弱性(容易面临社会孤立、出现营养不良),以较为年轻的群体为切入点采取行动,会更有成效。寿命延长,意味着许多问题要“未雨绸缪”地对待,防患于未然。

第三个要素是要给人们提供多种选择。人越渴望掌控自己的生活,就越需要有多种多样的选择,特别是住宅方面的选择应该更灵活。目前,许多人因为害怕暮年生计不保,故通过购房让积蓄保值。但可以通过合理的政策,让人们将储蓄从房地产中释放出来,做更有效的投资。总而言之,给老年人更多的选择,将使所有人受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长寿≠老龄化,老年人不仅仅意味着“银发经济”

在未来的老龄化世界里,我们将如何生活?

文|创瞰巴黎 Richard Robert

编辑|Meister Xia

一览:

  • 许多国家,特别是经合组织国家,都在担心人口老龄化。但这种观点过度凸显了寿命延长带来的社会成本和负面影响。
  • 在寿命延长的社会中,老年人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掌握着技能,仍具有生产力,应得到充分发挥。一些北欧国家已经做到这一点。
  • 政府可推行相关政策,助力企业为老年人提供切实、可持续的职业发展前景,以提高老年人的就业率。
  • 针对老年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问题,社会需要灵活应对,根据个体需求提供一揽子服务、差异化方案,并侧重“防患于未然”。
  • 过去的政策中,特定年龄段对应着特定的权利,未来应被“全生命周期”政策所取代,允许人们根据自身需求、可行性、个人意愿灵活决定是否享受某项政策。

在未来的老龄化世界里,我们将如何生活?

想回答这个问题,要从它背后的基础概念——老龄化说起。在欧洲、亚洲甚至巴西,人口金字塔的形状都正在改变,8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较高,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正在增加。这个趋势还将继续:现在出生的孩子未来很有可能成为百岁老人。

当使用“老龄化”这样的字眼时,我们往往只看到了它的负面影响,却没有看见寿命延长这一具有变革意义现象的本质。西欧居民的预期寿命是60岁,这在1845至1945年间几乎保持不变。但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这个数字迅速增加。现在,在法国,女性的预期寿命延长了28年,男性则是延长了23年。所以说,我们已步入了“长寿社会”。

另一种表述是:在未来的世界,人们会有更长的寿命,但这不等同于老龄化。老龄化和长寿是不同的概念。这样的新现实,理解起来并不容易。我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要重构寿命延长这一现象的表述形式,不再对这一新世界抱有恐慌,而是把握它带来的机遇。

首先,要明白长寿并不意味着失能。恰恰相反,现在退休人群的寿命和健康水平有增无已。生活无法自理的时间也不断推迟。第二,要注意:如果只看见退休人群带来的社会成本,那么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就无法得到发挥。第三,不能将老年人简单地归纳为“具有购买力的一群人”。这种片面的看法,来源于近年来对“银发经济”的推崇。

新的表述形式和行动战略应以什么为基础?

应以两个要素为基础:第一,将老年人视作资源;第二,更好地考虑到同样年龄段不同人的个体情况和需求差异。后者意味着基于年龄的人口管理方法将不再适用。

首先,更长的预期寿命让老年人成为了一种新的资源,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发挥老年人的潜力,以造福整个社会。法国就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降低老龄化带来的风险和成本上,因而忽略了寿命增长带来的社会贡献。

老员工若能保持技能不退化,就能成为公司的宝贵资产。老年人也可以通过非正式的工作或志愿工作来发挥专业特长,为公司、国家创造价值。

现在最迫切的任务不是养老金改革,而是将延长工作年限这件事变得有吸引力且可持续,以提高老年人的生产力,造福全社会。法国尤其需要以这种方式改变前景和战略。在经合组织国家中,法国60-64岁人群的就业率最低,仅为33%。对比之下,瑞典高达70%,欧洲平均值则为52%。因此,法国需要积极制定政策,为企业提供扶持,让它们在员工职业生涯的后半段提供切实、可持续的职业发展前景。

延长了工作年限的北欧国家纷纷采取了关注“上游”的政策,投资扶持尚未步入老年的劳动力。

“想要让五十岁的人仍能事业成功、六十岁的人仍能正常工作,就必须重点扶持四十岁的人,让每个人在职场都看得见未来。”

芬兰在终身学习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在2000年代,芬兰为企业和管理层设立了“年龄分层规划”项目,提供基于科研的建议。例如,当车间或办公室的工作条件和安排得到改善,以使其更适合老年人时,就产能而言,企业的投资回报可以翻倍。

你提到,应该打破将人生分阶段看待的固有观念和政策?

长寿社会带来了新的、灵活的、个性化的生活轨迹,这也意味着基于年龄的人口管理方法不再适用。在工业化社会,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培训-就业-退休。因为寿命的延长和后工业社会的到来,这些阶段已经被打破。现在,不管在什么年龄,就业、教育、成家育儿、休闲都没有固定顺序。

年龄的增长已经成为一个不断自我构建和重建的过程,困难和挑战因人而异。为了满足不同人的需求,需要考虑的不是年龄,而是每个人各异的背景。同样是50岁,一个还在照顾孩子的人,对比一个孩子已经结婚了的人,可能会有着不同的退休规划。

在1945年,许多发达国家推出养老金计划,当时人们的人生轨迹大致相同。主要的区别是教育年限。但每个人都以相同的节奏前进,在相似的年龄做相似的事。

现在我们必须转型,允许人们自主选择退休方式,需要有更合理的最低退休年龄、鼓励继续就业的措施。芬兰和瑞典已经取消了法定退休年龄。在芬兰,60-64岁人群的就业率有所提升,但人们仍可以选择在61-62岁退休。

到了一定年纪,生活自理成为问题,以上的逻辑是否还适用呢?

是的,人到暮年会开始有特殊需求。有些人了解自己的需求,有些人则不了解。特殊需求出现的年龄不同,也要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应对、满足。

回应这种多样性并不容易。按照当前的政策,特定年龄对应着特定的权利。但大部分人所关注的养老需求其实只会出现在有限的几年内(养老院的人均居住时间不超过三年)。这些观念导致社会对老年人失能的应对方式过于僵化、缺乏全面性。而老年人真正需要的,是一套多样化的、可供灵活选择的服务。

未来制定新的政策,应以何为基础?

应基于多个要素,针对人的全生命周期制定政策。第一,不再按照年龄切分政策,而是允许人们根据需求、可行性、个人意愿自由选择是否享受。

第二个要素是“预防”重于“治疗”。考虑到相对年轻的老年人尚有就业能力,且相对年长的老年人存在种种脆弱性(容易面临社会孤立、出现营养不良),以较为年轻的群体为切入点采取行动,会更有成效。寿命延长,意味着许多问题要“未雨绸缪”地对待,防患于未然。

第三个要素是要给人们提供多种选择。人越渴望掌控自己的生活,就越需要有多种多样的选择,特别是住宅方面的选择应该更灵活。目前,许多人因为害怕暮年生计不保,故通过购房让积蓄保值。但可以通过合理的政策,让人们将储蓄从房地产中释放出来,做更有效的投资。总而言之,给老年人更多的选择,将使所有人受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