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中国是否需要坚持食盐加碘政策?卫健委专家:应做到精准补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是否需要坚持食盐加碘政策?卫健委专家:应做到精准补碘

从2018年调查来看,全国以乡为单位,83.6%的乡都处于碘缺乏状态,饮用水的碘含量低于10微克升以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张倩楠

编辑 | 翟瑞民

2022年9月16日,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病防控工作进展成效。全国地方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孙殿军介绍,我国应该坚持普遍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策略,做到精准补碘。

孙殿军介绍,我国是一个外环境普遍碘缺乏的国家,不仅我国这样,全世界外环境都广泛碘缺乏,这跟地质形成的原因有关。碘缺乏的危害,会造成甲状腺增生,也就是“大脖子病”,曾经我国病例达到3500多万;同时还有克汀病,就是呆、小、聋、哑、瘫,病例曾经达到25万。最可怕的是碘缺乏会造成智力不可逆的隐匿性损伤。这种情况下,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行了全民普遍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策略。

“实施该措施之后,特别是近十年,我国碘缺乏病病情一直达到持续消除的状态。同时,这十年也看不到新发的克汀病病人,这是我们防治的重点。”孙殿军表示。

孙殿军介绍,我国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工作措施。2012年时,全国所有省份吃的碘盐只有一种浓度,现在则变为三种浓度,即每公斤20、25、30毫克,每个省份都按照当地居民的碘盐营养水平,来选择盐碘浓度。

我国碘缺乏病重病区或者困难地区一直在西部,像新疆、西藏、甘肃、青海等省份,近十年,国家给上述地区投入6000多万元,用于重点人群应急补碘的措施。西藏和新疆自筹经费3亿元、1.2亿元,给当地老百姓,或者免费提供碘盐,或者碘盐提供价格补贴,或者给育龄期妇女投服碘油丸。

中国是否还需要继续坚持食盐加碘的政策?孙殿军认为,下一步我国还是应该坚持普遍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策略。从2018年调查来看,全国以乡为单位,83.6%的乡都处于碘缺乏状态,饮用水的碘含量低于10微克升以下。“沿海地区是否可以不吃碘盐?通过我们调查,也必须吃碘盐。目前在推广食盐加碘的情况下,沿海地区的儿童碘盐水平才处于适宜状态,有些省份的孕妇甚至还是不够。” 孙殿军说。

孙殿军表示,我国还是应要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的原则,考虑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生活外环境的碘水平、膳食情况、生活方式等,做到精准补碘。特别是下一步还要缩窄碘盐浓度范围,使得不同人群接受不同盐碘浓度时更加精准。

此外,孙殿军认为,不但要重视儿童和孕妇的碘营养,更要重视新生儿和婴幼儿哺乳妇女的碘盐水平。国家也要重视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比如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人群,落实差异化补碘措施。“现在国家已经制定了碘缺乏和碘适宜地区的标准,也制定了碘过量地区标准。下一步我们要推动这些标准的落实,以有利于真正做到精准补碘、科学补碘。”孙殿军说。

国家疾控局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我国已实现了重点地方病控制消除阶段性目标。截至2021年底,全国2799个碘缺乏病县、379个大骨节病病区县、330个克山病病区县、171个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县、12个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县、122个饮水型砷中毒病区县或高砷区县均达到控制或消除标准,达标率均为百分之百。

据孙殿军介绍,我国地方病发生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受威胁人口也多。我国地方病分四大种类,一类是地球化学性疾病,主要包括大家熟悉的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等。第二类疾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像鼠疫、布鲁氏菌病、血吸虫病。第三类是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比如现在少数民族地区大量饮高氟砖茶,造成饮砖茶型氟中毒,还有西南部长江流域存在着由于“敞灶烧煤”,煤里面氟含量高,造成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等。第四类是我国还有一类地方病,这类疾病主要发生在我们国家,但是病因到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只有一些病因假说,像克山病、大骨节病等。

熊煌指出,近年来,我国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风险挑战依然存在。地方病作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一旦防治措施减弱或者撤除,疾病将再次卷土重来,所以必须长期巩固,维持防治措施,才能真正发挥防病的作用。目前,我国带碘缺乏病、水源性高碘甲状腺肿、饮水性氟中毒、饮茶型地氟病等地方病患者的治疗及管理方面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持续加大防治措施落实。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是否需要坚持食盐加碘政策?卫健委专家:应做到精准补碘

从2018年调查来看,全国以乡为单位,83.6%的乡都处于碘缺乏状态,饮用水的碘含量低于10微克升以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张倩楠

编辑 | 翟瑞民

2022年9月16日,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病防控工作进展成效。全国地方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孙殿军介绍,我国应该坚持普遍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策略,做到精准补碘。

孙殿军介绍,我国是一个外环境普遍碘缺乏的国家,不仅我国这样,全世界外环境都广泛碘缺乏,这跟地质形成的原因有关。碘缺乏的危害,会造成甲状腺增生,也就是“大脖子病”,曾经我国病例达到3500多万;同时还有克汀病,就是呆、小、聋、哑、瘫,病例曾经达到25万。最可怕的是碘缺乏会造成智力不可逆的隐匿性损伤。这种情况下,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行了全民普遍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策略。

“实施该措施之后,特别是近十年,我国碘缺乏病病情一直达到持续消除的状态。同时,这十年也看不到新发的克汀病病人,这是我们防治的重点。”孙殿军表示。

孙殿军介绍,我国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工作措施。2012年时,全国所有省份吃的碘盐只有一种浓度,现在则变为三种浓度,即每公斤20、25、30毫克,每个省份都按照当地居民的碘盐营养水平,来选择盐碘浓度。

我国碘缺乏病重病区或者困难地区一直在西部,像新疆、西藏、甘肃、青海等省份,近十年,国家给上述地区投入6000多万元,用于重点人群应急补碘的措施。西藏和新疆自筹经费3亿元、1.2亿元,给当地老百姓,或者免费提供碘盐,或者碘盐提供价格补贴,或者给育龄期妇女投服碘油丸。

中国是否还需要继续坚持食盐加碘的政策?孙殿军认为,下一步我国还是应该坚持普遍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策略。从2018年调查来看,全国以乡为单位,83.6%的乡都处于碘缺乏状态,饮用水的碘含量低于10微克升以下。“沿海地区是否可以不吃碘盐?通过我们调查,也必须吃碘盐。目前在推广食盐加碘的情况下,沿海地区的儿童碘盐水平才处于适宜状态,有些省份的孕妇甚至还是不够。” 孙殿军说。

孙殿军表示,我国还是应要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的原则,考虑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生活外环境的碘水平、膳食情况、生活方式等,做到精准补碘。特别是下一步还要缩窄碘盐浓度范围,使得不同人群接受不同盐碘浓度时更加精准。

此外,孙殿军认为,不但要重视儿童和孕妇的碘营养,更要重视新生儿和婴幼儿哺乳妇女的碘盐水平。国家也要重视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比如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人群,落实差异化补碘措施。“现在国家已经制定了碘缺乏和碘适宜地区的标准,也制定了碘过量地区标准。下一步我们要推动这些标准的落实,以有利于真正做到精准补碘、科学补碘。”孙殿军说。

国家疾控局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我国已实现了重点地方病控制消除阶段性目标。截至2021年底,全国2799个碘缺乏病县、379个大骨节病病区县、330个克山病病区县、171个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县、12个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县、122个饮水型砷中毒病区县或高砷区县均达到控制或消除标准,达标率均为百分之百。

据孙殿军介绍,我国地方病发生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受威胁人口也多。我国地方病分四大种类,一类是地球化学性疾病,主要包括大家熟悉的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等。第二类疾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像鼠疫、布鲁氏菌病、血吸虫病。第三类是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比如现在少数民族地区大量饮高氟砖茶,造成饮砖茶型氟中毒,还有西南部长江流域存在着由于“敞灶烧煤”,煤里面氟含量高,造成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等。第四类是我国还有一类地方病,这类疾病主要发生在我们国家,但是病因到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只有一些病因假说,像克山病、大骨节病等。

熊煌指出,近年来,我国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风险挑战依然存在。地方病作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一旦防治措施减弱或者撤除,疾病将再次卷土重来,所以必须长期巩固,维持防治措施,才能真正发挥防病的作用。目前,我国带碘缺乏病、水源性高碘甲状腺肿、饮水性氟中毒、饮茶型地氟病等地方病患者的治疗及管理方面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持续加大防治措施落实。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