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融观察团
建行终于拿下消费金融牌照。
2019年6月20日,建设银行董事会就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消费金融子公司的议案》,同意该行出资不超过60亿元,与其他出资人共同出资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而在9月27日晚,建设银行终于发布公告,称拟与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北京国资公司”)及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王府井集团”)共同出资设立建信消费金融有效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建信消金公司”)。
而这,也是继中国银行旗下中银消金、邮储银行旗下中邮消金之后的第三家国有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
公告显示,目前建设银行已收到中国银保监会同意筹建建信消金公司的批复。筹建工作完成后,还需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向监管机构提出开业申请。
根据公告,建信消金公司注册资本为72亿元(人民币,下同)。建信消金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72 亿元,建设银行、北京国资公司和王府井集团持股比例分别为83.33%、11.11%及5.56%,注册地为北京。
建设银行称,本次投资是本行为促进和支持消费增长、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所推出的重要举措。围绕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和新兴消费业态,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践行普惠金融理念,进一步深耕消费金融领域,为集团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实际上,建设银行近年来消费金融业务发展较快,对消金牌照的需求增加。
根据建设银行2022年中期报告,今年上半年,该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较其他业务发展更快。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该行发放个人贷款和垫款8.09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52.61 亿元,增幅2.47%。其中,信用卡贷款9103.11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0.89 亿元,增幅1.57%;而个人消费贷款2557.6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7.84亿元,增幅9.78%,其中个人快贷余额2068.98亿元,占个人消费贷款的80.9%。
截图来源:建设银行2022年中期报告
但新经济观察团查阅发现,建行个人消费贷业务在近三年存在较大波动。在三年前的2019年6月,该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682.70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18.55 亿元,降幅19.92%;2020年,个人消费贷款2558.4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62.57 亿元,增幅34.95%;但到了2021年6月末,个人消费贷款2278.3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67.43亿元,降幅13.89%。
建行近三年个人消费贷款情况表制图:新经济观察团
而今年上半年建行个人消费贷款2557.63亿元,与2020年几乎持平。总体上看,与2019年相比,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三年还是增长874.93亿元。
在波动背后,是建设银行屡次因消费贷业务违规被罚的事实。
例如,2019年7月,建行上海黄浦支行某个人消费贷款违规用于购房,被责令改正,并处罚款20万元。
2020年5月,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因小微企业划型不准、“快贷”资金用途不合规、信贷资金被挪用、未执行受托支付、未按照施工进度发放贷款等,被辽宁省银保监局罚款人民币130万元。而这,也是建行“快贷”产品首次被点名罚款。
2021年9月,建行新度支行因网点操作风险管理不到位、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小微快贷业务管理不到位,被处合计200万元罚款。而据《中国保险报》统计,2021年,建设银行共收到101张罚单,罚款金额合计约5283.43万元(不含个人处罚),有11张罚单达“百万元级”。
最近的2022年6月,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及其相关责任人因存在“个人消费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等六项违法违规事实,被北京银保监局罚款410万元。同花顺iFinD数据,截至7月13日,建设银行年内共收到来自监管部门的72张罚单,累计罚没金额2537.93万元。45张来自银保监会的罚单中,涉及信贷资金挪用的共5张,合计罚没530万元。
这些罚单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建行在个人消费贷业务管理上的不足。而对于未来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风险,建设银行早有预期。在公告中,建设银行提到,建信消金公司设立后,未来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面临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市场竞争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等。建设银行将推动建信消金公司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完善风险防范运行机制,积极防范和应对上述风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