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手机统一快充标准落地:这么近,那么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手机统一快充标准落地:这么近,那么远

手机统一快充标准落地。

文|雷科技 

要论近些年来安卓手机最大的升级点,除了屏幕刷新率和相机的像素外,那必然是飞涨的充电速率了。从早期的18W到前几年的65W,再到如今的100W以上大功率快充。短短数年时间,我们将充电时长缩短到了十多分钟,让手机充电彻底和长时间等待说再见。

不过充电速率的飞涨,却也带来了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因为公有充电制式存在的不足,目前国内厂商的快充协议普遍采用的是各家的私有制式,这就导致一部支持快充的手机,往往需要借助原装充电套装才能达到所宣传的充电功率,在此前雷科技进行的充电横评中,某品牌手机在使用第三方充电头时功率甚至低至5W,充电效率大打折扣。

不过,现在头部厂商各自为政的时代终于要有所改变了。近日,根据国内媒体新闻报道,由中国信通院、华为、OPPO、vivo、小米牵头,联合矽力杰、瑞芯微、立辉科技、昂宝电子等多家终端、芯片企业和产业界伙伴共同努力完成的新一代融合快充协议——UFCS融合快充协议即将正式落地。

根据官方介绍,UFCS融合快充协议旨在制定移动终端的融合快速充电标准,为终端使用者创造快速、安全、兼容的充电使用环境。问题来了,融合快充协议的发起,真的能够解决私有快充泛滥,兼容的通用协议功率普遍不高的问题吗?不妨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融合快充的来龙去脉

近些年来,世界各地都在积极推动充电接口及技术的融合统一。今年6月7日,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达成协议,将USB-Type C接口定为欧洲通用充电接口。该协议同时也关注到了快充充电速度问题,表示对于支持快充的设备,要允许消费者使用兼容充电器,能够以相同的速度为设备充电。

至于国内,根据工信部工作人员介绍,我国早在2016年就确立了统一手机充电接口和技术指标的国家标准。前段时间,电信终端产业协会还相继发布了多家手机企业共同参与制定的《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技术规范》《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测试方法》,为后续相关国家标准制定奠定基础。

尽管所谓“团体标准”是标准领域层次比较低的一种标准,对企业来说只需要参考,并没有强制要求的能力。但是这一系列相关标准的出台,确实做到了让智能终端快充制式统一“有章可循”,让不同品牌和厂家的适配器与终端之间更容易实现高效快充和互融互通。

那么在技术标准的指导下,目前融合快充发展到什么水平了呢?

根据微博博主@数码闲聊站爆料,即将落地的UFCS融合快充协议通用最高功率可达40W。根据横向对比,我们可以推算出目前使用融合快充充满一块4500mAh电池需要50-60分钟,尽管和市面上已经全面普及的65W快充仍有一定差距,但也算是在提高快充兼容性上迈出了第一步。

从实际落地的情况来看,目前厂商们对推动统一充电标准展现出了较为积极的态度。如今市面上不少中高端手机使用的电荷泵快充芯片,在今年上半年便加入了对UFCS融合快充标准协议的兼容,而四家头部厂商还会在随后推出多款支持融合快充协议的充电器/移动电源。

不过,在具体机型上,目前首批获得融合快充UFCS认证的手机只有如下四款:已上市的iQOO 10 Pro、Mate Xs 2,和目前未上市的OPPO Reno9、Redmi代号K11R新机,其中只有iQOO 10 Pro通过系统更新正式支持融合快充协议,希望后面会有更多机型加入。

最后,根据《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技术规范》规定,想要实现融合快充,充电设备(智能手机)、电源供应设备(充电头/移动电源)、连接线缆以及三者在快速充电系统中的交互系统均需满足融合快速充电技术规范才行,并没有大部分网友设想的那么简单。

私有协议是罪魁祸首

现在看来,对于融合快充而言,“落地”其实只是第一步,想要真正统一快充协议还面临着诸多难点。

就拿通用快充协议来说,融合快充并非市面上第一款通用的快充协议。在此之前,包括USB-IF、高通、联发科等组织/厂商曾先后推出过USB-PD、QC、PE这种通用的快充协议,然而国内厂商并不愿意采用这些快充协议,而是选择自行研发私有协议,最多留下18W、22.5W的通用快充支持。

为什么会这样呢?个人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两点。首先,早些年间,诸如USB-PD这类通用快充协议普遍采用高电压、低电流的充电方案,需要手机端自己进行变压,所以手机充电时会发热明显,而且功率越高发热越大,只适合在散热性能更好的设备上使用。

在通用协议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手机厂商们纷纷走上了自研快充的道路。通过厂商自行研发的私有快充协议,配合上电池管理芯片的变压能力,国产手机厂商很快进入了动态调整的阶段,不但充电过程中的发热明显降低,而且快充功率更是节节高升。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肯定会倾向于选择体验更好的原装充电器。

其次,则是“生意”方面的原因。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围绕开展商业授权也是一笔难得的生意,和苹果的MFi认证类似。任何第三方配件厂商想要生产支持特定快充协议的配件产品,就必须向厂商缴纳一定的专利授权费,当用户量足够大的时候,这便会成为一笔长久的收入。

正因如此,在多重因素影响下,这次融合快充标准落地,究竟是重蹈覆辙还是顺利推行,恐怕也得打上一个问号,毕竟这是用户体验和厂商利益最大化之间的一次博弈。

个人认为,“求同存异”的原则或将成为融合快充标准普及的一个突破口。也就是说,手机厂商一样可以继续发展私有快充,但对于通用快充标准的性能和兼容性一定要提升上来,同时在适配器、数据线等配件方面也要进行技术同步。就目前看来,最高40W快充和5款周边配件虽然不算亮眼,但也算是迈出扎实的第一步了。

不论如何,融合快充标准的落地,对消费者来说是个莫大的好消息。如果几家厂商能够打破固有技术思维定式,远离无意义的内卷化竞争,适配产业生态的长期发展需求。也许在未来几年,我们就能在不同手机上体验到相同的快充技术,而且相互之间还能够良好兼容,彻底摆脱对私有充电协议的束缚。

而现在,还是让我们期待“一个充电头走天下”的局面能早日到来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手机统一快充标准落地:这么近,那么远

手机统一快充标准落地。

文|雷科技 

要论近些年来安卓手机最大的升级点,除了屏幕刷新率和相机的像素外,那必然是飞涨的充电速率了。从早期的18W到前几年的65W,再到如今的100W以上大功率快充。短短数年时间,我们将充电时长缩短到了十多分钟,让手机充电彻底和长时间等待说再见。

不过充电速率的飞涨,却也带来了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因为公有充电制式存在的不足,目前国内厂商的快充协议普遍采用的是各家的私有制式,这就导致一部支持快充的手机,往往需要借助原装充电套装才能达到所宣传的充电功率,在此前雷科技进行的充电横评中,某品牌手机在使用第三方充电头时功率甚至低至5W,充电效率大打折扣。

不过,现在头部厂商各自为政的时代终于要有所改变了。近日,根据国内媒体新闻报道,由中国信通院、华为、OPPO、vivo、小米牵头,联合矽力杰、瑞芯微、立辉科技、昂宝电子等多家终端、芯片企业和产业界伙伴共同努力完成的新一代融合快充协议——UFCS融合快充协议即将正式落地。

根据官方介绍,UFCS融合快充协议旨在制定移动终端的融合快速充电标准,为终端使用者创造快速、安全、兼容的充电使用环境。问题来了,融合快充协议的发起,真的能够解决私有快充泛滥,兼容的通用协议功率普遍不高的问题吗?不妨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融合快充的来龙去脉

近些年来,世界各地都在积极推动充电接口及技术的融合统一。今年6月7日,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达成协议,将USB-Type C接口定为欧洲通用充电接口。该协议同时也关注到了快充充电速度问题,表示对于支持快充的设备,要允许消费者使用兼容充电器,能够以相同的速度为设备充电。

至于国内,根据工信部工作人员介绍,我国早在2016年就确立了统一手机充电接口和技术指标的国家标准。前段时间,电信终端产业协会还相继发布了多家手机企业共同参与制定的《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技术规范》《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测试方法》,为后续相关国家标准制定奠定基础。

尽管所谓“团体标准”是标准领域层次比较低的一种标准,对企业来说只需要参考,并没有强制要求的能力。但是这一系列相关标准的出台,确实做到了让智能终端快充制式统一“有章可循”,让不同品牌和厂家的适配器与终端之间更容易实现高效快充和互融互通。

那么在技术标准的指导下,目前融合快充发展到什么水平了呢?

根据微博博主@数码闲聊站爆料,即将落地的UFCS融合快充协议通用最高功率可达40W。根据横向对比,我们可以推算出目前使用融合快充充满一块4500mAh电池需要50-60分钟,尽管和市面上已经全面普及的65W快充仍有一定差距,但也算是在提高快充兼容性上迈出了第一步。

从实际落地的情况来看,目前厂商们对推动统一充电标准展现出了较为积极的态度。如今市面上不少中高端手机使用的电荷泵快充芯片,在今年上半年便加入了对UFCS融合快充标准协议的兼容,而四家头部厂商还会在随后推出多款支持融合快充协议的充电器/移动电源。

不过,在具体机型上,目前首批获得融合快充UFCS认证的手机只有如下四款:已上市的iQOO 10 Pro、Mate Xs 2,和目前未上市的OPPO Reno9、Redmi代号K11R新机,其中只有iQOO 10 Pro通过系统更新正式支持融合快充协议,希望后面会有更多机型加入。

最后,根据《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技术规范》规定,想要实现融合快充,充电设备(智能手机)、电源供应设备(充电头/移动电源)、连接线缆以及三者在快速充电系统中的交互系统均需满足融合快速充电技术规范才行,并没有大部分网友设想的那么简单。

私有协议是罪魁祸首

现在看来,对于融合快充而言,“落地”其实只是第一步,想要真正统一快充协议还面临着诸多难点。

就拿通用快充协议来说,融合快充并非市面上第一款通用的快充协议。在此之前,包括USB-IF、高通、联发科等组织/厂商曾先后推出过USB-PD、QC、PE这种通用的快充协议,然而国内厂商并不愿意采用这些快充协议,而是选择自行研发私有协议,最多留下18W、22.5W的通用快充支持。

为什么会这样呢?个人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两点。首先,早些年间,诸如USB-PD这类通用快充协议普遍采用高电压、低电流的充电方案,需要手机端自己进行变压,所以手机充电时会发热明显,而且功率越高发热越大,只适合在散热性能更好的设备上使用。

在通用协议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手机厂商们纷纷走上了自研快充的道路。通过厂商自行研发的私有快充协议,配合上电池管理芯片的变压能力,国产手机厂商很快进入了动态调整的阶段,不但充电过程中的发热明显降低,而且快充功率更是节节高升。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肯定会倾向于选择体验更好的原装充电器。

其次,则是“生意”方面的原因。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围绕开展商业授权也是一笔难得的生意,和苹果的MFi认证类似。任何第三方配件厂商想要生产支持特定快充协议的配件产品,就必须向厂商缴纳一定的专利授权费,当用户量足够大的时候,这便会成为一笔长久的收入。

正因如此,在多重因素影响下,这次融合快充标准落地,究竟是重蹈覆辙还是顺利推行,恐怕也得打上一个问号,毕竟这是用户体验和厂商利益最大化之间的一次博弈。

个人认为,“求同存异”的原则或将成为融合快充标准普及的一个突破口。也就是说,手机厂商一样可以继续发展私有快充,但对于通用快充标准的性能和兼容性一定要提升上来,同时在适配器、数据线等配件方面也要进行技术同步。就目前看来,最高40W快充和5款周边配件虽然不算亮眼,但也算是迈出扎实的第一步了。

不论如何,融合快充标准的落地,对消费者来说是个莫大的好消息。如果几家厂商能够打破固有技术思维定式,远离无意义的内卷化竞争,适配产业生态的长期发展需求。也许在未来几年,我们就能在不同手机上体验到相同的快充技术,而且相互之间还能够良好兼容,彻底摆脱对私有充电协议的束缚。

而现在,还是让我们期待“一个充电头走天下”的局面能早日到来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