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1日,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第五场记者招待会,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主题与记者交流。
翟青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的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生态文明写入了党章,写入了宪法,覆盖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噪声污染防治以及长江、湿地保护等领域的25部生态环境相关法律得到制修订,中央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两个非常重要的文件,建立了一系列创新性制度,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应该说基本形成。
他表示,十年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生态保护红线、国家公园、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河湖长制、林长制、排污许可、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碳排放权交易、新污染物治理、入河入海排污口设置管理等一系列重大制度不断建立健全,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在国家层面,组建了生态环境部,整合了分散在各相关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五个打通”,就是打通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城市和农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同时实现了“四个统一”,就是统一政策规划标准制定、统一监测评估、统一监督执法,统一督察问责。在地方层面,机构改革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在环保执法方面,翟青介绍,我们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严格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推动生态环保法律法规落地见效。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以来,我国累计查办按日连续处罚等重点案件共计17万多件;“十三五”全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83.3万件,较“十二五”增长了1.4倍。
此外,我们推动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之间的衔接。2016年、2018年分别严肃查处了两起典型的环境质量数据造假案件,23人被追究了刑事责任,在生态环保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因为数据造假被判刑。在23人中,最多的被判刑两年,最少的也在半年左右,这极大地发挥了震慑作用。
他说,我国2018年年底开始试点开展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从长江干流以及岷江等9个重要支流开始,首先是无人机飞行了2300多架次的遥感排查,覆盖4.6万平方公里。随后,抽调了4600多人,累计行程18万公里,排查出6万多个口站,“这个数字是之前地方所掌握的30倍,这是排查人员沿着岸线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查出来的。 ”
“我们连续四年开展了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完成了全国2804个饮用水水源地的10363个问题的整治,解决了一批突出的问题,有力提升了涉及到7.7亿人的饮用水环境保障水平。我们连续六年开展了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达标排放专项整治,目前所有的垃圾焚烧发电厂5项大气污染物和炉温达标率稳定在99%以上,从根本上扭转了社会公众对垃圾焚烧企业的看法,有力地促进了垃圾焚烧产业的快速增长。”翟青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