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又一顶流,全年只“上线”20天,被咖啡、新茶饮疯抢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又一顶流,全年只“上线”20天,被咖啡、新茶饮疯抢

一方面是口感,另一方面,“季节限定”也在加速人们的消费决策。

文|天下网商 丁洁

编辑|李丹超

10月末的杭州,被“腌”成了桂花味。

住在杭州赏桂胜地满觉陇的村民吴阿姨,最早嗅到了这股秋味的到来。每年此时,她整个家被桂花的天然香味笼罩,人们趋之若鹜,来这里“淋”一场桂花雨。

据《钱江晚报》,近期去满觉陇赏桂的游客将附近的多条马路逼成了地图上的深红色,有姑娘为了错峰更是凌晨前往。

赏桂路上,几乎每位游客的手中都揣着含有“桂花”元素的产品,大到一罐桂花龙井茶叶、一碗桂花莲子羹、一块桂花糕、一盒桂花糖,小到随风四散的桂花花瓣。

围绕桂花,有店家做出了网红产品,如网红店“山舍”将桂花拿铁和桂花蛋糕做成招牌,成为了年轻人在当地打卡的第一站。

桂花,不仅将满觉陇这一城中村扶成网红,更在这两年拿下“秋季嗅觉顶流”的称号,成为大批新消费品牌研发新品的元素,其中不乏像野兽派、观夏、manner、喜茶等活跃在年轻人社交圈的品牌。

在神话故事里,嫦娥的月宫就种着桂花树,这让桂花既沾上了“仙气”,又特别“接地气”,与老百姓的生活颇为贴近。更重要的是,在新消费时代,香氛香薰品牌们正在利用桂花带来的嗅觉经济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咖啡、新茶饮品牌们,则依靠桂花加持,用嗅觉和味觉体验抓住消费者的情绪。

全年绽放20天“精桂”

凭借千年积攒的香气和人气,在1983年的投票中,桂花打败了荷花、桃花,成为杭州“市花”。

对杭州人来说,赏桂是需要仪式感的。尽管杭城四处可见桂花,满觉陇依然无可取代。身居在满觉陇的村民会自信地告诉游客:“我们这里的桂花是开得最好的。”

见到吴阿姨那天,她正站在自家院子门口的桂花树下摘花,不一会儿竹筛子里就铺上了厚厚的一层。她抖了抖掉落在身上的桂花说:“衣服上不要沾到桂花,桂花渍难洗。”

吴阿姨今年72岁,祖辈都是满觉陇的村民。村里吴姓居多,每年到了摘桂花的日子,“劳动力”们聚集在一起,“吴阿姨”们都成了“采花女”。

当下,是杭州满觉陇村第二波桂花盛开的日子,“今年比往年开得晚,第一波早桂在9月24日开过。”

吴阿姨与桂花相伴一生。年轻的时候,村里组织了一支庞大的生产队,桂花盛开季时,家里劳动力全部出门加入打桂花的队伍。当年,她们一行人会在清晨4点多出门打花,日出之前沾染露水的桂花既好打落,又不容易氧化。吴阿姨说,村里人基本都会爬树,也会直接上树手工摘花。

“老话说,好花不常开,桂花珍贵,花期很短,开花就在一个礼拜间,过后就慢慢谢了。”她说,桂花在一年内的平均“在线时长”不超过20天。

打下的桂花经过筛选后,被制作成糖桂花、桂花蜜藕、桂花酒酿、桂花茶、桂花糕等。在梁实秋的《雅舍谈吃》里提到,每至桂花时节,徐志摩都会专程去到西湖边赏桂,并吃一碗季节限定的桂花栗子羹。在满觉陇村,村民将这些桂花制品做成手信,游客凡到访,必带走一抹幽香。

除了自产自销做成食品,这些桂花后来也经由附近的加工厂加工后进入更大的市场。

嗅觉生意加速“中国香”

自带浓烈而有甜味的香气,让桂花在这几年成为不少香水香氛品牌偏爱的元素。

今年9月底,香氛品牌身体记忆上新了一款“满觉陇桂花香薰”,有消费者留言说:“真的是满觉陇的味道,今年没能去杭州,感谢这支蜡烛。”

野兽派已连续多年推出桂花味香水。在小红书上,野兽派两年前推出的一款桂花乌龙香水的相关笔记,甚至又一次被网友打捞并转发。不久前他们推出了今年的新桂花乌龙香水,单品销售已破4000笔。

有意思的是,野兽派新推出的桂花味香水,还被扒出与名创优品香水代工厂“撞衫”,两者产品因价差14倍登上微博热搜。

香水香薰是感官产物,比如中国人理解的木香调会更温暖、清新,欧洲人喜欢的木调则更偏沉香、更厚重。“果香的理解也不一样,西方的果香偏热带水果,中国人喜欢的果香更清新水润。”冰希黎的创始人胡媺告诉《天下网商》。

近年来,不少香氛品牌都在追逐那一抹中国香,比如观夏的三重茶、桂。冰希黎也在中国味上不停地与大师磨合,“铃兰香、橙花都是外国人记忆中的味道,而栀子花、茉莉、桂花、茶香是中国人的味道。”胡媺认为,香水是文化产物,因为对文化的认同感,让桂花这样的中国调元素火了。

对本土元素的深入挖掘,也让香氛赛道走出了一批新品牌,其中五朵里以一支“桂”被大众市场接受,被用户称赞说香味超越国际大牌,更接近桂花的原生香。在高门槛的香水香氛市场,这样的方式,缩短了一个本土新品牌从0到1的路径。

“季节限定”加速人们的消费决策

除了主战场香薰市场,桂花的另一大爆发则在咖啡、茶饮赛道。

在产品更新频率更高的咖啡、茶饮门店里,桂花正在流行。去年8月,星巴克推出季节限定“桂花拿铁”;精品连锁咖啡Manner的“桂花拿铁”虽全年销售,但在每年立秋后便成主推款,最近他们还上线了新品“桂花龙眼拿铁”。参与这场桂花盛宴的还有瑞幸、Costa、肯德基、喜茶、奈雪、古茗、一点点等。

似乎在咖啡茶饮赛道,此时不沾上点“桂”气,就缺了点时髦感。食品饮料领域,各家都在追逐爆款,当某个口味成为爆款后,便会被同行蜂拥跟进。

一方面是口感,另一方面,“季节限定”也在加速人们的消费决策。

“将限时供应的概念和季节或节日进行捆绑销售,可以显著提高消费和对于产品的热情。”康奈尔大学食品和品牌实验室负责人、消费者行为及营养学教授Brian Wansink认为,“这效果就如同给它们加上了光环一般,微妙的心理作用促使消费者想在光环消失前得到它。”因此,“桂花拿铁”就这样成为了国民饮品。

产品端的需求越来越大,带火了桂花种植的热情。在中国,桂花产业带众多,除了浙江杭州,还有像广西桂林、江苏苏州、四川成都都有大量的桂花种植基地。一位网友在10月初游览了苏州的光福窑上村,见证了村民排队卖桂花的“丰收般的喜悦”。

不过,中国人对桂花的喜爱或许不只气味,还在它字面上“桂”与“贵”谐音的寓意,大富大贵,也是所有人都怀揣的一点小希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又一顶流,全年只“上线”20天,被咖啡、新茶饮疯抢

一方面是口感,另一方面,“季节限定”也在加速人们的消费决策。

文|天下网商 丁洁

编辑|李丹超

10月末的杭州,被“腌”成了桂花味。

住在杭州赏桂胜地满觉陇的村民吴阿姨,最早嗅到了这股秋味的到来。每年此时,她整个家被桂花的天然香味笼罩,人们趋之若鹜,来这里“淋”一场桂花雨。

据《钱江晚报》,近期去满觉陇赏桂的游客将附近的多条马路逼成了地图上的深红色,有姑娘为了错峰更是凌晨前往。

赏桂路上,几乎每位游客的手中都揣着含有“桂花”元素的产品,大到一罐桂花龙井茶叶、一碗桂花莲子羹、一块桂花糕、一盒桂花糖,小到随风四散的桂花花瓣。

围绕桂花,有店家做出了网红产品,如网红店“山舍”将桂花拿铁和桂花蛋糕做成招牌,成为了年轻人在当地打卡的第一站。

桂花,不仅将满觉陇这一城中村扶成网红,更在这两年拿下“秋季嗅觉顶流”的称号,成为大批新消费品牌研发新品的元素,其中不乏像野兽派、观夏、manner、喜茶等活跃在年轻人社交圈的品牌。

在神话故事里,嫦娥的月宫就种着桂花树,这让桂花既沾上了“仙气”,又特别“接地气”,与老百姓的生活颇为贴近。更重要的是,在新消费时代,香氛香薰品牌们正在利用桂花带来的嗅觉经济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咖啡、新茶饮品牌们,则依靠桂花加持,用嗅觉和味觉体验抓住消费者的情绪。

全年绽放20天“精桂”

凭借千年积攒的香气和人气,在1983年的投票中,桂花打败了荷花、桃花,成为杭州“市花”。

对杭州人来说,赏桂是需要仪式感的。尽管杭城四处可见桂花,满觉陇依然无可取代。身居在满觉陇的村民会自信地告诉游客:“我们这里的桂花是开得最好的。”

见到吴阿姨那天,她正站在自家院子门口的桂花树下摘花,不一会儿竹筛子里就铺上了厚厚的一层。她抖了抖掉落在身上的桂花说:“衣服上不要沾到桂花,桂花渍难洗。”

吴阿姨今年72岁,祖辈都是满觉陇的村民。村里吴姓居多,每年到了摘桂花的日子,“劳动力”们聚集在一起,“吴阿姨”们都成了“采花女”。

当下,是杭州满觉陇村第二波桂花盛开的日子,“今年比往年开得晚,第一波早桂在9月24日开过。”

吴阿姨与桂花相伴一生。年轻的时候,村里组织了一支庞大的生产队,桂花盛开季时,家里劳动力全部出门加入打桂花的队伍。当年,她们一行人会在清晨4点多出门打花,日出之前沾染露水的桂花既好打落,又不容易氧化。吴阿姨说,村里人基本都会爬树,也会直接上树手工摘花。

“老话说,好花不常开,桂花珍贵,花期很短,开花就在一个礼拜间,过后就慢慢谢了。”她说,桂花在一年内的平均“在线时长”不超过20天。

打下的桂花经过筛选后,被制作成糖桂花、桂花蜜藕、桂花酒酿、桂花茶、桂花糕等。在梁实秋的《雅舍谈吃》里提到,每至桂花时节,徐志摩都会专程去到西湖边赏桂,并吃一碗季节限定的桂花栗子羹。在满觉陇村,村民将这些桂花制品做成手信,游客凡到访,必带走一抹幽香。

除了自产自销做成食品,这些桂花后来也经由附近的加工厂加工后进入更大的市场。

嗅觉生意加速“中国香”

自带浓烈而有甜味的香气,让桂花在这几年成为不少香水香氛品牌偏爱的元素。

今年9月底,香氛品牌身体记忆上新了一款“满觉陇桂花香薰”,有消费者留言说:“真的是满觉陇的味道,今年没能去杭州,感谢这支蜡烛。”

野兽派已连续多年推出桂花味香水。在小红书上,野兽派两年前推出的一款桂花乌龙香水的相关笔记,甚至又一次被网友打捞并转发。不久前他们推出了今年的新桂花乌龙香水,单品销售已破4000笔。

有意思的是,野兽派新推出的桂花味香水,还被扒出与名创优品香水代工厂“撞衫”,两者产品因价差14倍登上微博热搜。

香水香薰是感官产物,比如中国人理解的木香调会更温暖、清新,欧洲人喜欢的木调则更偏沉香、更厚重。“果香的理解也不一样,西方的果香偏热带水果,中国人喜欢的果香更清新水润。”冰希黎的创始人胡媺告诉《天下网商》。

近年来,不少香氛品牌都在追逐那一抹中国香,比如观夏的三重茶、桂。冰希黎也在中国味上不停地与大师磨合,“铃兰香、橙花都是外国人记忆中的味道,而栀子花、茉莉、桂花、茶香是中国人的味道。”胡媺认为,香水是文化产物,因为对文化的认同感,让桂花这样的中国调元素火了。

对本土元素的深入挖掘,也让香氛赛道走出了一批新品牌,其中五朵里以一支“桂”被大众市场接受,被用户称赞说香味超越国际大牌,更接近桂花的原生香。在高门槛的香水香氛市场,这样的方式,缩短了一个本土新品牌从0到1的路径。

“季节限定”加速人们的消费决策

除了主战场香薰市场,桂花的另一大爆发则在咖啡、茶饮赛道。

在产品更新频率更高的咖啡、茶饮门店里,桂花正在流行。去年8月,星巴克推出季节限定“桂花拿铁”;精品连锁咖啡Manner的“桂花拿铁”虽全年销售,但在每年立秋后便成主推款,最近他们还上线了新品“桂花龙眼拿铁”。参与这场桂花盛宴的还有瑞幸、Costa、肯德基、喜茶、奈雪、古茗、一点点等。

似乎在咖啡茶饮赛道,此时不沾上点“桂”气,就缺了点时髦感。食品饮料领域,各家都在追逐爆款,当某个口味成为爆款后,便会被同行蜂拥跟进。

一方面是口感,另一方面,“季节限定”也在加速人们的消费决策。

“将限时供应的概念和季节或节日进行捆绑销售,可以显著提高消费和对于产品的热情。”康奈尔大学食品和品牌实验室负责人、消费者行为及营养学教授Brian Wansink认为,“这效果就如同给它们加上了光环一般,微妙的心理作用促使消费者想在光环消失前得到它。”因此,“桂花拿铁”就这样成为了国民饮品。

产品端的需求越来越大,带火了桂花种植的热情。在中国,桂花产业带众多,除了浙江杭州,还有像广西桂林、江苏苏州、四川成都都有大量的桂花种植基地。一位网友在10月初游览了苏州的光福窑上村,见证了村民排队卖桂花的“丰收般的喜悦”。

不过,中国人对桂花的喜爱或许不只气味,还在它字面上“桂”与“贵”谐音的寓意,大富大贵,也是所有人都怀揣的一点小希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