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香港高校的大湾区校区毕业生可获在港就业签证?校方:尚未有落实安排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香港高校的大湾区校区毕业生可获在港就业签证?校方:尚未有落实安排

自10月19日“抢人才”、“抢企业”的2022年香港《施政报告》发布以来,内地港校毕业生去向引起外界关注。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记者 | 张熹珑

编辑 | 许悦

10月21日晚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官方公众号发布《重磅消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毕业生可获在港就业签证》推文。其中提到,“根据相关举措,我校毕业生将有机会获得在港就业签证”。

自10月19日“抢人才”、“抢企业”的2022年香港《施政报告》发布以来,内地港校毕业生去向引起外界关注。

在施政报告关于人才引进的相关措施中,针对在港就读的外地学生,港府放宽“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将逗留期限由1年延长2年,方便外地的港校学生留港/来港工作。另以试行形式扩展该安排至香港的大学大湾区校园的毕业生,为期两年。

这一利好消息无疑引起内地港校师生的极大关注。目前香港高校在大湾区的校区,已经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

另外,香港城市大学落子东莞、澳门科技大学落地珠海,均在筹备建设当中。

但是,经过界面新闻进一步了解,实际情况可能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推送所传递的信息有出入。

10月24日,界面新闻记者致电港中大(深圳)传讯及公共关系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消息目前仍停留在“概念”阶段:“推文的依据是施政报告提到大湾区港校的内容,如果要了解最新的进展,应该留意香港方面的消息。”

也就是说,施政报告从理论层面给予了内地港校学生更多的香港就业机会和资源,但框架之下并未有更多的细节进行填充。而港中大(深圳)虽然发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毕业生可获在港就业签证”的消息,但对于后续执行也处于被动的等待阶段。

港中大(深圳)传讯及公共关系处表示,对于毕业生签证的名额、落地时间和流程仍未有进一步安排出台:“现在香港方面具体怎么实施等措施还没有出来,我们做不了更多的安排。”

港中大(深圳)称毕业生可获在港就业签证  图片来源:港中大(深圳)公众号

另一所中国内地与香港合作创办的高校也发布了类似消息。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在公众号最新公告中,表示“毕业生有望直接申请香港的工作机会”:“北师港浸大的毕业生有望直接申请香港的工作机会,同时IANG签证延长至两年,也更加方便有意愿前往香港深造的学子留港就业。”

不过,北师港浸大招生办负责人也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实际上是香港政府的政策,不是单独一个学校的政策,“不是哪一个大学能决定得了的,所有港澳跟内地合办高校都可以,不会有任何一家例外。”

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人力资源处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目前出台的、可知的消息只有施政报告,“我们还没有收到任何通知。”

由于今年才步入正轨,加上招生还未完全铺开,目前港科大(广州)仍未设置招生办公联系方式或咨询渠道。该校人力资源处负责人提到,如果想要了解更新的政策细节,只能通过学校公众号或官网。

根据今年高考投档线,专业组表现上,北师港浸大虽然物理类、历史类均实现满档,不缺生源,但投档最低分和最低排位在广东高校中并不具备优势。

普通类(物理)方面,北师港浸大投档最低分为567分,最低排位为51101名,在设置该专业的广东9所中外(境外)合办大学中排名第5;普通类(历史)方面分别为541分和16260名,在设置该专业的广东7所中外(境外)合办大学中排名第5。整体来看表现并不算出色。

从往届毕业生去向来看,目前内地港校前往香港就业的人数占比相对较小。根据北师港浸大2021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21届1523名毕业生中,直接就业共219人,其中53.4%于广东省就业,46.6%于其他省市就业,未提及有毕业生前往香港工作的情况。

根据另一所高校港中文(深圳)的2021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21年871位本科毕业生中,直接就业人数为218人,其中香港就业人数占比为0.46%,也就是说仅1人前往香港工作。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香港高校的大湾区校区毕业生可获在港就业签证?校方:尚未有落实安排

自10月19日“抢人才”、“抢企业”的2022年香港《施政报告》发布以来,内地港校毕业生去向引起外界关注。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记者 | 张熹珑

编辑 | 许悦

10月21日晚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官方公众号发布《重磅消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毕业生可获在港就业签证》推文。其中提到,“根据相关举措,我校毕业生将有机会获得在港就业签证”。

自10月19日“抢人才”、“抢企业”的2022年香港《施政报告》发布以来,内地港校毕业生去向引起外界关注。

在施政报告关于人才引进的相关措施中,针对在港就读的外地学生,港府放宽“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将逗留期限由1年延长2年,方便外地的港校学生留港/来港工作。另以试行形式扩展该安排至香港的大学大湾区校园的毕业生,为期两年。

这一利好消息无疑引起内地港校师生的极大关注。目前香港高校在大湾区的校区,已经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

另外,香港城市大学落子东莞、澳门科技大学落地珠海,均在筹备建设当中。

但是,经过界面新闻进一步了解,实际情况可能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推送所传递的信息有出入。

10月24日,界面新闻记者致电港中大(深圳)传讯及公共关系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消息目前仍停留在“概念”阶段:“推文的依据是施政报告提到大湾区港校的内容,如果要了解最新的进展,应该留意香港方面的消息。”

也就是说,施政报告从理论层面给予了内地港校学生更多的香港就业机会和资源,但框架之下并未有更多的细节进行填充。而港中大(深圳)虽然发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毕业生可获在港就业签证”的消息,但对于后续执行也处于被动的等待阶段。

港中大(深圳)传讯及公共关系处表示,对于毕业生签证的名额、落地时间和流程仍未有进一步安排出台:“现在香港方面具体怎么实施等措施还没有出来,我们做不了更多的安排。”

港中大(深圳)称毕业生可获在港就业签证  图片来源:港中大(深圳)公众号

另一所中国内地与香港合作创办的高校也发布了类似消息。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在公众号最新公告中,表示“毕业生有望直接申请香港的工作机会”:“北师港浸大的毕业生有望直接申请香港的工作机会,同时IANG签证延长至两年,也更加方便有意愿前往香港深造的学子留港就业。”

不过,北师港浸大招生办负责人也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实际上是香港政府的政策,不是单独一个学校的政策,“不是哪一个大学能决定得了的,所有港澳跟内地合办高校都可以,不会有任何一家例外。”

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人力资源处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目前出台的、可知的消息只有施政报告,“我们还没有收到任何通知。”

由于今年才步入正轨,加上招生还未完全铺开,目前港科大(广州)仍未设置招生办公联系方式或咨询渠道。该校人力资源处负责人提到,如果想要了解更新的政策细节,只能通过学校公众号或官网。

根据今年高考投档线,专业组表现上,北师港浸大虽然物理类、历史类均实现满档,不缺生源,但投档最低分和最低排位在广东高校中并不具备优势。

普通类(物理)方面,北师港浸大投档最低分为567分,最低排位为51101名,在设置该专业的广东9所中外(境外)合办大学中排名第5;普通类(历史)方面分别为541分和16260名,在设置该专业的广东7所中外(境外)合办大学中排名第5。整体来看表现并不算出色。

从往届毕业生去向来看,目前内地港校前往香港就业的人数占比相对较小。根据北师港浸大2021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21届1523名毕业生中,直接就业共219人,其中53.4%于广东省就业,46.6%于其他省市就业,未提及有毕业生前往香港工作的情况。

根据另一所高校港中文(深圳)的2021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21年871位本科毕业生中,直接就业人数为218人,其中香港就业人数占比为0.46%,也就是说仅1人前往香港工作。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