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新锐美妆品牌原料被掉包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锐美妆品牌原料被掉包了?

新锐美妆品牌“优时颜”,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文|化妆品观察

日前,有用户在小红书平台发帖称,“优时颜品牌所购买的HPR原料是来源于美国格兰特,但途中却被原料经销商替换成国产原料”。

此贴一出随即引发网友热议,随后在小红书平台,不少用户发帖称,“大家近期谨慎购买A醇相关护肤品”、“最近某个供应商被爆雷,被发现卖的是假货HPR,原本应该是卖进口的,偷偷换了,已经有国货A醇相关产品被查出A酸超标了”……

一时间,小红书等社媒平台,关于“假货HPR”“优时颜原料”“HPR翻车”等讨论,甚嚣尘上……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01 优时颜被质疑“HPR”原料遭掉包

事情起源于日前,在抖音上有近400万粉丝的博主“画梅”,在直播间建议粉丝们“双11大促期间最好不要买优时颜黑引力”。

随后,有网友在小红书也发帖称,以优时颜为代表的一批新锐国货品牌,被某原料总代所卖的假货累及,本应采用的来源于美国格兰特的HPR原料掉包成了国产原料。

由此,“优时颜所使用HPR原料到底是国产还是进口”、“优时颜HPR原料有没有被掉包”,成为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网友讨论的焦点。

图片源自小红书平台

随后有网友向优时颜客服提出质疑,优时颜客服回复称:“由于HPR在口罩原因情况下,国际运输情况复杂以及活性物的不稳定,产品浓度保鲜在长时间运输中会是一个挑战。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品牌在去年8月就开始寻找新的供应商并开始做原料测试,经过完整的测试后,选择的国产原料...”

在客服回复话术中,优时颜承认HPR原料确实从进口更换为国产,但表示更换原料商为品牌主动所为,并非被“掉包”。

对此解释消费者并不买账,舆论矛头从“品牌作为冤大头被调换原料”转换为“优时颜虚假宣传”、“为了节省成本将进口HPR换成国产HPR”、“产品效果不复从前”等等。

面对消费者的发问,今天(11月17日)下午,优时颜创始人杜乐在其小红书账号正式回应了近期外界讨论的HPR原料供应商争议。

图片源自优时颜创始人杜乐的小红书账号

杜乐表示,第一批黑引力精华于2021年1月上市,当时确实使用的是来自格兰特的HPR原料。目前优时颜的黑引力精华以及黑引力精华PRO进阶版都为国产供应商原料,最终选定的供应商是从2021年夏天开始就经过多方面考察和检验的筛选结果。

同时,杜乐称优时颜是出于递送技术工艺处理及供货周期风险的综合因素更换原料,并非为了节省成本;在正式切换原料供应商之前,优时颜依照法规完成了新的功效检测,同步更新了备案信息。并在线上电商平台拿掉了格兰特标注信息,和产品更新同步;优时颜对现在使用的国产HPR进行了完整的功效验证和检测,产品合格、安全、有效。

最后,杜乐在评论区中补充到:“作为品牌创始人,我非常理解和乐于接受各方对于产品的疑问,但也希望关注此事的朋友能基于事实依据,而不是随意揣测...对于不实的言论,我们一定会维权到底。”

02 “换用国产原料是大势所趋”

化妆品观察注意到,消费者对优时颜更换国产原料的一个集中疑问点在于,优时颜供应商库中的国产HPR是不是就产品效果更弱,或者安全性更差?

优时颜对此的回应是,不管是之前的格兰特的HPR,还是现在用国产的HPR,都进行了完整的功效验证和检测,产品都是完全合格,有效,安全的。“我们从2021年开始做的供应商筛选、各种实验和数据积累就是为了避免这件事情的发生,实验检测数据证明我们国产的HPR的优异品质。”

就国产HPR是不是产品效果更弱,化妆品观察采访了一些行业人士,目前大家意见不一。

资深护肤专家冰寒表示,在未深入了解的情况下,无法对二者做出比较,但国产原料未必一定比进口原料差,中国是化工大国,也在出口许多化妆品原料。

“消费者很容易落入一种固有思维,即国产的产品不靠谱,但HPR是一种维A衍生物,并不是技术难度很高的原料,国产原料供应商已经有能力将它做好。”广州荃智美肤生物科技研究院研发总监张太军也表示,优时颜做这样的改变,可以理解为其是为了保证供应链安全,保证消费者不断货。“因为疫情和国际环境变化,化妆品原料供应链确实面临着很大问题。”

伊斯佳股份质控中心经理杜冠星也强调,并不是国产的原料就一定比国外差,“受疫情以及国际大环境影响,进口原料经常会出现国内法规限制、进口难、货期不稳定、价格忽高忽低等问题,受这些客观因素限制,已经有很多化妆品企业主动或被迫慢慢用国产原料替换进口原料。从这一点来看,国内化妆品企业换用国产原料供应商已是大势所趋。”

而广州麻尚会生物科技创始人陈来成则持不同的看法,“在使用国产原料产品的功效和安全性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国产原料属于‘Me too’的仿制,仿制价格肯定远远低于进口的原创。”换言之,品牌方更换原料商却未主动告知消费者,也就是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降低了生产成本,这有可能引起消费者不满。“当品牌习惯于宣传进口原料时,会导致消费者会高度关注这个问题。但假如新锐品牌的核心技术都是自己的,也就不会再有‘国产进口’一说。”陈来成表示。

不过,就优时颜及时出面回应网友质疑,业内人士给予了认可。杜冠星表示,作为一个新锐品牌,优时颜能够在还没有形成强大的品牌力就时出来正面回应质疑,态度可嘉。张太军也肯定说,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健康安全问题十分关心是一件好事情,优时颜诚恳地回答质疑也是一件好事情,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理应坦诚相待。

03 国货美妆补足“原料检验”能力迫在眉睫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事件舆论发酵初期的一个重要争论点在于——优时颜所使用的HPR原料,是不是被人为“掉包”替换成国产原料。

虽然品牌在回应中称,优时颜是主动主动地选择了优质且供应稳定的国产原料,但也由此引发业内关于“不少国货美妆品牌所使用的海外原料被掉包成国产原料”的广泛讨论。

而就在今天早上,抖音博主“Benny董子初”发布短视频,针对“HPR原料”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视频中他提到,HPR母公司是美国格兰特,该公司在中国的原料总代,曾将国产的HPR和进口的HPR混合在一起然后卖给国内品牌。这个骗局败露后被捅到格兰特母公司,最终事情处理结果,只是格兰特母公司对总代进行罚款,并未更换总代。

这次事件,牵扯到不少美妆品牌。董子初在视频中还表示,但凡用到HPR成分的国产品牌,其所用的HPR一定是从上述中国总代购买,而该代理商到底在什么时候掉包,以及掉包了多少,只有它和格兰特母公司清楚。“从这个总代购买HPR的国产品牌,没有办法证明自己购买的HPR到底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因为国产和进口的差距比较微弱(国产相比进口多一些杂质),将两者混在一起后是无法查出的,但是两者差价10倍有余,这也意味着国产品牌用买进口原料的钱,最终买了国产原料。”

更为关键的是,董子初表示,品牌是无法通过技术手段判断自己使用的HPR原料到底有没有问题,“品牌大概率只能哑巴吃黄连,宁愿说是换成国产的,也不敢公示说原料上出问题,因为品牌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原料出现问题,没有办法解释。”

“这件事其实暴露出中国化妆品目前在原料研发方面还比较薄弱,品牌在大部分原料上不得不依赖海外原料,但是品牌又缺少对部分原料的检测评价技术,才让不良商家钻了空子。”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

“例如2年前,韩国C&B公司被爆其植物防腐剂Euro-NApre涉嫌造假并含有有毒物质,牵扯到许多品牌,事件曝光后,许多品牌开始自查恐慌不已,虽然最后发帖者删除了原来的文章,并声明检测有误,但当时也暴露出许多国产品牌在原料前期查验上做的不到位,或者根本没有检测能力。”该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

在化妆品观察采访中,某新锐护肤品牌也承认,自己并不具备原料检测能力,“原料的质量更多只能是依靠原料商的自律”。

但也有品牌负责人表示,如果原料真的被掉包,也并不能归咎于品牌,品牌很少真正具备原料验证与检测的能力,只有非常专业的人,才能完全不被原料供应企业欺骗。

“不过这次事情还是告诫国货美妆品牌,要赶紧加强品牌原料检验能力。”上述品牌负责人表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锐美妆品牌原料被掉包了?

新锐美妆品牌“优时颜”,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文|化妆品观察

日前,有用户在小红书平台发帖称,“优时颜品牌所购买的HPR原料是来源于美国格兰特,但途中却被原料经销商替换成国产原料”。

此贴一出随即引发网友热议,随后在小红书平台,不少用户发帖称,“大家近期谨慎购买A醇相关护肤品”、“最近某个供应商被爆雷,被发现卖的是假货HPR,原本应该是卖进口的,偷偷换了,已经有国货A醇相关产品被查出A酸超标了”……

一时间,小红书等社媒平台,关于“假货HPR”“优时颜原料”“HPR翻车”等讨论,甚嚣尘上……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01 优时颜被质疑“HPR”原料遭掉包

事情起源于日前,在抖音上有近400万粉丝的博主“画梅”,在直播间建议粉丝们“双11大促期间最好不要买优时颜黑引力”。

随后,有网友在小红书也发帖称,以优时颜为代表的一批新锐国货品牌,被某原料总代所卖的假货累及,本应采用的来源于美国格兰特的HPR原料掉包成了国产原料。

由此,“优时颜所使用HPR原料到底是国产还是进口”、“优时颜HPR原料有没有被掉包”,成为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网友讨论的焦点。

图片源自小红书平台

随后有网友向优时颜客服提出质疑,优时颜客服回复称:“由于HPR在口罩原因情况下,国际运输情况复杂以及活性物的不稳定,产品浓度保鲜在长时间运输中会是一个挑战。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品牌在去年8月就开始寻找新的供应商并开始做原料测试,经过完整的测试后,选择的国产原料...”

在客服回复话术中,优时颜承认HPR原料确实从进口更换为国产,但表示更换原料商为品牌主动所为,并非被“掉包”。

对此解释消费者并不买账,舆论矛头从“品牌作为冤大头被调换原料”转换为“优时颜虚假宣传”、“为了节省成本将进口HPR换成国产HPR”、“产品效果不复从前”等等。

面对消费者的发问,今天(11月17日)下午,优时颜创始人杜乐在其小红书账号正式回应了近期外界讨论的HPR原料供应商争议。

图片源自优时颜创始人杜乐的小红书账号

杜乐表示,第一批黑引力精华于2021年1月上市,当时确实使用的是来自格兰特的HPR原料。目前优时颜的黑引力精华以及黑引力精华PRO进阶版都为国产供应商原料,最终选定的供应商是从2021年夏天开始就经过多方面考察和检验的筛选结果。

同时,杜乐称优时颜是出于递送技术工艺处理及供货周期风险的综合因素更换原料,并非为了节省成本;在正式切换原料供应商之前,优时颜依照法规完成了新的功效检测,同步更新了备案信息。并在线上电商平台拿掉了格兰特标注信息,和产品更新同步;优时颜对现在使用的国产HPR进行了完整的功效验证和检测,产品合格、安全、有效。

最后,杜乐在评论区中补充到:“作为品牌创始人,我非常理解和乐于接受各方对于产品的疑问,但也希望关注此事的朋友能基于事实依据,而不是随意揣测...对于不实的言论,我们一定会维权到底。”

02 “换用国产原料是大势所趋”

化妆品观察注意到,消费者对优时颜更换国产原料的一个集中疑问点在于,优时颜供应商库中的国产HPR是不是就产品效果更弱,或者安全性更差?

优时颜对此的回应是,不管是之前的格兰特的HPR,还是现在用国产的HPR,都进行了完整的功效验证和检测,产品都是完全合格,有效,安全的。“我们从2021年开始做的供应商筛选、各种实验和数据积累就是为了避免这件事情的发生,实验检测数据证明我们国产的HPR的优异品质。”

就国产HPR是不是产品效果更弱,化妆品观察采访了一些行业人士,目前大家意见不一。

资深护肤专家冰寒表示,在未深入了解的情况下,无法对二者做出比较,但国产原料未必一定比进口原料差,中国是化工大国,也在出口许多化妆品原料。

“消费者很容易落入一种固有思维,即国产的产品不靠谱,但HPR是一种维A衍生物,并不是技术难度很高的原料,国产原料供应商已经有能力将它做好。”广州荃智美肤生物科技研究院研发总监张太军也表示,优时颜做这样的改变,可以理解为其是为了保证供应链安全,保证消费者不断货。“因为疫情和国际环境变化,化妆品原料供应链确实面临着很大问题。”

伊斯佳股份质控中心经理杜冠星也强调,并不是国产的原料就一定比国外差,“受疫情以及国际大环境影响,进口原料经常会出现国内法规限制、进口难、货期不稳定、价格忽高忽低等问题,受这些客观因素限制,已经有很多化妆品企业主动或被迫慢慢用国产原料替换进口原料。从这一点来看,国内化妆品企业换用国产原料供应商已是大势所趋。”

而广州麻尚会生物科技创始人陈来成则持不同的看法,“在使用国产原料产品的功效和安全性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国产原料属于‘Me too’的仿制,仿制价格肯定远远低于进口的原创。”换言之,品牌方更换原料商却未主动告知消费者,也就是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降低了生产成本,这有可能引起消费者不满。“当品牌习惯于宣传进口原料时,会导致消费者会高度关注这个问题。但假如新锐品牌的核心技术都是自己的,也就不会再有‘国产进口’一说。”陈来成表示。

不过,就优时颜及时出面回应网友质疑,业内人士给予了认可。杜冠星表示,作为一个新锐品牌,优时颜能够在还没有形成强大的品牌力就时出来正面回应质疑,态度可嘉。张太军也肯定说,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健康安全问题十分关心是一件好事情,优时颜诚恳地回答质疑也是一件好事情,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理应坦诚相待。

03 国货美妆补足“原料检验”能力迫在眉睫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事件舆论发酵初期的一个重要争论点在于——优时颜所使用的HPR原料,是不是被人为“掉包”替换成国产原料。

虽然品牌在回应中称,优时颜是主动主动地选择了优质且供应稳定的国产原料,但也由此引发业内关于“不少国货美妆品牌所使用的海外原料被掉包成国产原料”的广泛讨论。

而就在今天早上,抖音博主“Benny董子初”发布短视频,针对“HPR原料”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视频中他提到,HPR母公司是美国格兰特,该公司在中国的原料总代,曾将国产的HPR和进口的HPR混合在一起然后卖给国内品牌。这个骗局败露后被捅到格兰特母公司,最终事情处理结果,只是格兰特母公司对总代进行罚款,并未更换总代。

这次事件,牵扯到不少美妆品牌。董子初在视频中还表示,但凡用到HPR成分的国产品牌,其所用的HPR一定是从上述中国总代购买,而该代理商到底在什么时候掉包,以及掉包了多少,只有它和格兰特母公司清楚。“从这个总代购买HPR的国产品牌,没有办法证明自己购买的HPR到底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因为国产和进口的差距比较微弱(国产相比进口多一些杂质),将两者混在一起后是无法查出的,但是两者差价10倍有余,这也意味着国产品牌用买进口原料的钱,最终买了国产原料。”

更为关键的是,董子初表示,品牌是无法通过技术手段判断自己使用的HPR原料到底有没有问题,“品牌大概率只能哑巴吃黄连,宁愿说是换成国产的,也不敢公示说原料上出问题,因为品牌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原料出现问题,没有办法解释。”

“这件事其实暴露出中国化妆品目前在原料研发方面还比较薄弱,品牌在大部分原料上不得不依赖海外原料,但是品牌又缺少对部分原料的检测评价技术,才让不良商家钻了空子。”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

“例如2年前,韩国C&B公司被爆其植物防腐剂Euro-NApre涉嫌造假并含有有毒物质,牵扯到许多品牌,事件曝光后,许多品牌开始自查恐慌不已,虽然最后发帖者删除了原来的文章,并声明检测有误,但当时也暴露出许多国产品牌在原料前期查验上做的不到位,或者根本没有检测能力。”该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

在化妆品观察采访中,某新锐护肤品牌也承认,自己并不具备原料检测能力,“原料的质量更多只能是依靠原料商的自律”。

但也有品牌负责人表示,如果原料真的被掉包,也并不能归咎于品牌,品牌很少真正具备原料验证与检测的能力,只有非常专业的人,才能完全不被原料供应企业欺骗。

“不过这次事情还是告诫国货美妆品牌,要赶紧加强品牌原料检验能力。”上述品牌负责人表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