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市值观察 泰罗
编辑|小市妹
日前,多家新势力车企公布了11月的交付情况。
哪吒蝉联造车新势力交付量第一。11月交付量约为1.51万辆,同比增长50.5%;1~11月累计交付量约14.43万辆,同比增长142%。
此前被质疑力不从心的“蔚小理”有了新的变化,理想和蔚来在11月都实现了环比的大幅上涨。
理想11月环比增长近50%,共交付新车约1.5万辆,并创下单月最高交付纪录。蔚来当月新车交付量达到约1.42万辆,同比增长30.3%,环比增长40.9%。
排名第四的零跑汽车,11月共交付新车8047辆,环比增加了14.5%;
但其实,新人的爆发并不是“蔚小理”这些老手的真正威胁。
首先,大家根本不在一个牌局上。
蔚来、小鹏、理想从一开始就定位高端车市场,产品分布在30万价格带之上,而后起之秀大多聚集在低端市场。
占据哪吒销量主力的V系列和U系列的价格区间分别,7.99万至12.38万和12.38万至18.58万。零跑卖的最火的是T03,价格区间为7.95万元至9.65万元。
在国内,15万元以下的汽车约占所有车型总销量的70%,而30万以上高端车的占比只有10%左右。
换言之,从量的角度出发,哪吒、零跑等所在的细分市场的规模是“蔚小理”潜在市场的7倍。按照燃油车和电动车1:1进行迁移,前者的量超过后者是必然结果,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再者,截止到去年,国内电动车的渗透在价位上呈“哑铃”状,即0-5万元和15-30万元的车型是电动化进程最快的价格带。根据东吴证券的数据,去年5万元以下的电动车渗透率已经增长到68%,15-30万元价位的渗透率也在20%左右。相比之下,5-15万元价格带的渗透率只有7%,是今年乃至以后一段时间内重点普及的对象,而这恰好属于哪吒、零跑等企业的领地。
所以,不管是从总量,还是从结构角度出发,哪吒、零跑等今年交付量提升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蔚小理”根本不会在乎这些友商交付了多少,就像宝马和奔驰不会关心桑塔纳和捷达卖的怎么样。
事实上,单看数据有很大的局限性和迷惑性,要想看清终局,必须深入底层逻辑的深处,在混沌中找到那根关键的线头。
苹果能以不到20%的市占率,拿走全球手机市场75%的利润,靠的是什么?
是自研技术,高性能的A芯片+IOS系统。
某种意义上,国内新能源车企要想拒绝内卷大战也必须在芯片、系统、算法、人车交互等层面给出自己的方案。
从这个角度来看,不管是拼技术储备,还是拼研发投入、拼资金储备,哪吒、零跑等目前并不足以对“蔚小理”形成压力。
就拿研发来说,2021年,蔚来、小鹏、理想的投入分别为46亿、42亿和33亿(特斯拉是180亿),而零跑去年的研发支出只有7.4亿。
“蔚小理”三家目前的现金储备加起来近1500亿,而零跑、哪吒成立至今分别只融了大约118亿和170亿,手里现在还剩的钱就更少了。
所以,仅就当下来看,后起之秀还不具备掀翻“蔚小理”的实力。其中的逻辑是,有钱不一定干成事,但没钱的想把有钱的撂倒也基本不可能。
真正让“蔚小理”头疼的,是华为。
过去几年,华为每年在汽车业务上的投入高达十几亿美元,有上万人直接或间接参与研发。以至于到今天,在新能源车的主体部分,除了底盘、车身和电池,华为基本都能做。
智能化领域,自研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自研CC架构(Computing /Commu nication,计算+通信)、自研五大智能系统(其中覆盖三十多种智能汽车零部件)。
华为的策略很直白,先以供应商的角色打入新能源产业,在实践中锻炼队伍,不断提升自己的整合能力。从最初向车企提供智能汽车软硬件产品,到向车企提供平台化产品服务及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华为的整合能力越来越成熟,距离整车也仅一步之遥。
含“华”量颇高的问界的横空出世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问界M5在8月一举冲进了高端新能源SUV TOP3。问界M7开启预订两小时后订单量就迅速破万,4小时后突破两万。
这意味着,华为的平台化解决方案已经在高端市场得到了证明。对于同样在高端市场苦干的“蔚小理”而言,这显然不是个好消息。
之于“蔚小理”,华为不造车比造车还可怕。造车只形成一个竞争品牌,而作为方案提供商却可以培养一批对手。
从阿尔法S,到赛力斯SF5,再到问界M5、问界M7,包括阿维塔11,华为赋能的这些高端车型,已然伸进了“蔚小理”的腹地。
难怪连王兴此前都忍不住跨界感慨:特斯拉终于遇到一个技术实力和忽悠能力都旗鼓相当的对手。
现在来看,此言不虚。
外行看的出来,内行更是门清,上汽董事长陈虹去年就有一段触及“灵魂”的言论:
“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这就好比有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
不管华为将来是亲自造车,还是继续扮演Tier0.5的角色,对所有国内新能源玩家都会形成巨大压力,真正的火拼和厮杀才刚刚开始。
根据国际上对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的评判标准,低于79%就属于产能过剩,而去年中国的这一数据还不到60%。
这是一个“赢家通吃”属性鲜明的产业,未来必定会有大把企业离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