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APP上车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APP上车难

车机应用背后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文|车百智库 秦海清

编辑|阿峰

11月27日,李斌邀请了一众蔚来车主面对面交流。一位车主反映称,蔚来车机系统的第三方软件实在太少,观看世界杯的软件都没推送。对此李斌直言,“这是我们心里的痛”。

不只是蔚来的车机应用不尽如人意,就连以车机体验见长的特斯拉,也不时被用户吐槽一些车机娱乐及服务应用缺失。

马斯克难掩失望,他在今年年中一次采访时直陈不讳,特斯拉的网页浏览器糟透了,如果你试图在车上使用网页浏览器,需要很长的加载时间,“在汽车基础软件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如火如荼的汽车电动化,颠覆了司机和乘客的用车体验,然而在汽车智能化的浪潮中,诸多方面亟待优化。备受关注的自动驾驶,征程仍然漫长,短期内恐难实现,不过多数车主也不并着急。但是,对于车主反映比较集中的车机应用问题,车企和供应商们该抓紧优化一下了。

本文试图回答两个问题:第一,当前车机应用的体验为何不能令人满意、又将如何改善;第二,车机应用背后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App上车记

2007年,iPhone诞生,一块史无前例的“大屏”震惊手机业界,引领了智能手机的革命。此后随着应用程序(App)的日益丰富,移动互联网时代呼之欲出。

当智能手机爆炸性地普及到人手一部的程度,手机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通讯工具,更成为掌控一切的终端,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伴随着一次次对App的打开与关闭。

手机的演进似乎正在汽车身上复现。

2012年,特斯拉Model S上市,其搭载的17英寸显示屏幕,在汽车界掀起了一股风潮,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崛起以来,车载显示呈现大屏化、多屏化的趋势。

车载显示革新催生了车机App的需求,但车机App并没有像手机App一样大规模喷涌而出。早期时,用户通过将手机端的App投射在车机端。2013年,福特汽车推出了SYNC Applink,可以算做是最早的手机互联方案之一,随后的几年里,苹果、谷歌、百度、博世等都纷纷推出了手机映射方案。

手机映射并不是完美的解决方案,车主呼唤原生于汽车的App。

2014年,眼花缭乱的手机App的发展将移动互联网时代推向纵深,业界开始将目光转向汽车领域。“今年将会是一个转折点,”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的一位车载技术分析师认为,“关于车载App的讨论已经很多,但是从2014年开始,这场革命才真正上演。”

美国高通方面当年也称,“将智能手机技术应用到每台汽车里绝对是一场激烈的竞赛,所有在智能手机中出现过的技术都将在车载App中表现出来。”

后来的历史进程表明,产业界还是太乐观了,车机App并没有像手机App一样爆炸性增长,倒是车机App所依赖的硬件条件越来越好。

2022年前三季度,液晶中控屏渗透率维持在90%以上,而且副驾娱乐屏逐步渗透,部分车型出现了“后座屏”。今年上市的理想L9以“五屏交互”吸睛无数。

此外,10月份智能汽车渗透率达23.8%,其中,新能源领域的智能汽车渗透率高达46%。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2025年中国智能汽车有望达到2800万辆,渗透率达82%。

在汽车大屏化、多屏化以及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业界逐渐形成一个共识:汽车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交通工具,必会成为智能手机之后又一个超级移动智能终端。

共识很美好,现实却潦草。现实中车机App并没有随着共识的形成而日益丰富,诸多人们习以为常的App“上车”进程十分缓慢,同时一些已经“上车”的车载App使用体验难以令人满意。

不乏汽车行业资深专家指出,目前智能汽车上层的应用服务软件生态还相对匮乏,与越来越大的屏幕相比,屈指可数的App稍显单薄。

李斌对车机App的缺失很心痛,称蔚来的方向做好适配后再上架新的应用。几天后,蔚来总算上架了网易云音乐、火山车娱和咪咕视频等3个App。

为何App上车难?

网易云音乐、火山车娱(可以理解为车机版的抖音)以及咪咕视频,这些已经在手机上“玩烂了”的App,为何“上车”就这么难?

从开发者的角度讲,App开发商有自己的苦衷。

在去年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音频App荔枝播客的开发者曾吐露,车机App开发的最大难点,在于各家车企的中控体系不同,比如中控屏规格不一,这就需要花费大量工作去针对性地适配。

就算App费大劲开发出来,开发者的“成就感”却不强。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Top2特斯拉和比亚迪,10年来累计销量不过几百万辆,就算都装上某一款App,装机量也就几百万而已,不像手机端动辄上亿。

装机量小意味着流量低,意味着开发商习惯的依靠大规模流量转换成收益的商业模式不存在了,然而车机App的相应的商业模式又没有形成气候。

一种探索是,区别于绝大多数手机App的免费下载,车机App采取付费下载,但此种变现模式争议颇大,习惯了免费下载的用户是否买账首先就是一道障碍;其次,由于车机App潜在装机量不大,能否覆盖开发成本都是个问题。

于是就有另一种探索,付费下载之外再尝试付费订阅,或者下载依然免费,仅在使用环节付费。特斯拉已经有所行动,宣布自2022年7月21日起下单的新车将不再享受终身免费的标准车载娱乐服务,8年后需付费订阅。付费订阅这条路能不能走通,还要看车机App的体验能不能让用户买账。

再从用户的角度看,App上车难也有车机App需求弱的因素。

今年2月,通用汽车向客户发布通知,正式关闭Marketplace应用。该应用于2017年推出,司机可以购买汽油和咖啡等物品,并通过中控屏预订酒店和餐厅。

Marketplace预装在美国的数百万辆通用汽车上,但司机们并没有真正接受它。据美国CNBC报道,一位工程师表示,该功能推出后,活跃用户数仅有“几千”。

2015年,腾讯和宝马iDrive合作推出了宝马车主独享的汽车版QQ,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宝马的车载屏幕接收和发送QQ消息。后来腾讯还推出了车载微信。然而,使用车机QQ和微信的司机并不多。

购物和社交毫无疑问是人们日常使用较为频繁的两类应用,即便平移到车机端,也不能改变用户主要在手机端完成的习惯。

当然,有一些车机App需求是比较刚性的,比如音频和导航。据统计,智能汽车所有车载场景中使用率前三的应用,分别是音乐86%、音频75%、导航69%。这类车机App有一个很明显的共性,就是司机不需要过多地用手操作,而且可以在车辆行进中使用。

目前来看,当车辆在行进过程中,需求强的车机App就那么几类,当车辆停驶时,车机App的需求依然很弱,因为多数用户会转向手机端。

争夺车用操作系统

开发者不乐于开发车机App,以及手机端App对车机端的强替代性,是车机App发展受困的两个显性原因,其背后还有一个相对隐性的原因——车载操作系统的“乱局”。

车载操作系统是车用操作系统的一种,此外还有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和自动驾驶操作系统。面向信息娱乐服务的车机App,依靠的正是车载操作系统。

不像手机端,主要被安卓和iOS两大操作系统“主宰”,因此手机App开发难度相对较小,而在车机端,车载操作系统几乎“人手一个”。

这是因为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车载操作系统已成为汽车产业链上多家企业的必争之地,车企、集成供应商、互联网科技巨头纷纷下场布局。

如果车企们使用同一个或者不超过两个车载操作系统,就大大降低了车机App的开发难度,有助于车载App的生态繁荣。

智能手机诞生伊始,中国手机厂商和科技公司没有自研手机操作系统的意识和条件,当中国手机品牌崛起后才发现,软件应用生态早已被安卓和苹果iOS垄断。

当前汽车智能化浪潮方兴未艾,车机行业还远未形成手机行业一样的高度垄断格局,车机界的“安卓”或者“iOS”尚未出现。

问题是,谁来终结车载操作系统的各自为战的局面?

操作系统被称为智能汽车的“灵魂”,没有车企愿意轻易交出自己的“灵魂”,因此业界认为车企自研操作系统才是“王道”。不过,亦有观点认为,如果存在一个有技术、有资金、有决心做好操作系统的第三方,且这个第三方自身承诺不亲自下场造车,车载操作系统的格局未必不能统一。

于是有车企提出组建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国家队”,成立国家专家组,制定中国汽车操作系统的发展纲领,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制定中国车用操作系统的准入原则与资质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车载操作系统种类繁多,但其底层系统主要是QNX、Android、Linux三大类。

据不完全统计,宝马、福特、沃尔沃以及奥迪等车企的车载操作系统,均是基于QNX开发而来;特斯拉的车载操作系统则是在Linux基础上研发的,国内大多数车企选择的是Android系统。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曾指出,要借鉴电动化领域成功经验,为车用操作系统企业预留试错空间,鼓励其探索不同技术路线,唯有经历市场检验,“大浪淘沙”之后才能产生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操作系统。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改善车机App的使用体验,见效最快的办法是从“显性原因”着手。比如,给予开发者适当的激励,或者车企自行研发;再者,车企要真正抓住用户的痛点,发现用户的强需求。

不过,以上的办法虽然治标但不治本,治本还得从更深层次的“隐性原因”入手。车用操作系统问题的解决,不仅“治本”,而且意义深远。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三番五次呼吁,中国汽车市场这么大,不能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打造自主可控、开源开放的车用操作系统势在必行。更重要的是,车用操作系统涉及个人信息安全、供应链安全甚至国家安全。

【全文参考】

[1]《渗透率不断提升汽车智能化速度超出预期》,中国汽车报

[2]《车载操作系统上演“三国杀”|路线背后的车企站队考》,中国汽车三十人智库

[3]《行业发出自主、可控、统一的呼声车载操作系统追求“车同轨”》,中国汽车报

[4]《加快车用操作系统国产化——百人会召开2022年度第2期高端研讨会》

[5]《智能化时代,得车机者得天下?》,Wise财经

[6]《嫌弃特斯拉车载软件 马斯克:网页浏览器太垃圾 还不如5年前的iPad》,新浪科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APP上车难

车机应用背后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文|车百智库 秦海清

编辑|阿峰

11月27日,李斌邀请了一众蔚来车主面对面交流。一位车主反映称,蔚来车机系统的第三方软件实在太少,观看世界杯的软件都没推送。对此李斌直言,“这是我们心里的痛”。

不只是蔚来的车机应用不尽如人意,就连以车机体验见长的特斯拉,也不时被用户吐槽一些车机娱乐及服务应用缺失。

马斯克难掩失望,他在今年年中一次采访时直陈不讳,特斯拉的网页浏览器糟透了,如果你试图在车上使用网页浏览器,需要很长的加载时间,“在汽车基础软件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如火如荼的汽车电动化,颠覆了司机和乘客的用车体验,然而在汽车智能化的浪潮中,诸多方面亟待优化。备受关注的自动驾驶,征程仍然漫长,短期内恐难实现,不过多数车主也不并着急。但是,对于车主反映比较集中的车机应用问题,车企和供应商们该抓紧优化一下了。

本文试图回答两个问题:第一,当前车机应用的体验为何不能令人满意、又将如何改善;第二,车机应用背后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App上车记

2007年,iPhone诞生,一块史无前例的“大屏”震惊手机业界,引领了智能手机的革命。此后随着应用程序(App)的日益丰富,移动互联网时代呼之欲出。

当智能手机爆炸性地普及到人手一部的程度,手机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通讯工具,更成为掌控一切的终端,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伴随着一次次对App的打开与关闭。

手机的演进似乎正在汽车身上复现。

2012年,特斯拉Model S上市,其搭载的17英寸显示屏幕,在汽车界掀起了一股风潮,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崛起以来,车载显示呈现大屏化、多屏化的趋势。

车载显示革新催生了车机App的需求,但车机App并没有像手机App一样大规模喷涌而出。早期时,用户通过将手机端的App投射在车机端。2013年,福特汽车推出了SYNC Applink,可以算做是最早的手机互联方案之一,随后的几年里,苹果、谷歌、百度、博世等都纷纷推出了手机映射方案。

手机映射并不是完美的解决方案,车主呼唤原生于汽车的App。

2014年,眼花缭乱的手机App的发展将移动互联网时代推向纵深,业界开始将目光转向汽车领域。“今年将会是一个转折点,”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的一位车载技术分析师认为,“关于车载App的讨论已经很多,但是从2014年开始,这场革命才真正上演。”

美国高通方面当年也称,“将智能手机技术应用到每台汽车里绝对是一场激烈的竞赛,所有在智能手机中出现过的技术都将在车载App中表现出来。”

后来的历史进程表明,产业界还是太乐观了,车机App并没有像手机App一样爆炸性增长,倒是车机App所依赖的硬件条件越来越好。

2022年前三季度,液晶中控屏渗透率维持在90%以上,而且副驾娱乐屏逐步渗透,部分车型出现了“后座屏”。今年上市的理想L9以“五屏交互”吸睛无数。

此外,10月份智能汽车渗透率达23.8%,其中,新能源领域的智能汽车渗透率高达46%。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2025年中国智能汽车有望达到2800万辆,渗透率达82%。

在汽车大屏化、多屏化以及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业界逐渐形成一个共识:汽车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交通工具,必会成为智能手机之后又一个超级移动智能终端。

共识很美好,现实却潦草。现实中车机App并没有随着共识的形成而日益丰富,诸多人们习以为常的App“上车”进程十分缓慢,同时一些已经“上车”的车载App使用体验难以令人满意。

不乏汽车行业资深专家指出,目前智能汽车上层的应用服务软件生态还相对匮乏,与越来越大的屏幕相比,屈指可数的App稍显单薄。

李斌对车机App的缺失很心痛,称蔚来的方向做好适配后再上架新的应用。几天后,蔚来总算上架了网易云音乐、火山车娱和咪咕视频等3个App。

为何App上车难?

网易云音乐、火山车娱(可以理解为车机版的抖音)以及咪咕视频,这些已经在手机上“玩烂了”的App,为何“上车”就这么难?

从开发者的角度讲,App开发商有自己的苦衷。

在去年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音频App荔枝播客的开发者曾吐露,车机App开发的最大难点,在于各家车企的中控体系不同,比如中控屏规格不一,这就需要花费大量工作去针对性地适配。

就算App费大劲开发出来,开发者的“成就感”却不强。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Top2特斯拉和比亚迪,10年来累计销量不过几百万辆,就算都装上某一款App,装机量也就几百万而已,不像手机端动辄上亿。

装机量小意味着流量低,意味着开发商习惯的依靠大规模流量转换成收益的商业模式不存在了,然而车机App的相应的商业模式又没有形成气候。

一种探索是,区别于绝大多数手机App的免费下载,车机App采取付费下载,但此种变现模式争议颇大,习惯了免费下载的用户是否买账首先就是一道障碍;其次,由于车机App潜在装机量不大,能否覆盖开发成本都是个问题。

于是就有另一种探索,付费下载之外再尝试付费订阅,或者下载依然免费,仅在使用环节付费。特斯拉已经有所行动,宣布自2022年7月21日起下单的新车将不再享受终身免费的标准车载娱乐服务,8年后需付费订阅。付费订阅这条路能不能走通,还要看车机App的体验能不能让用户买账。

再从用户的角度看,App上车难也有车机App需求弱的因素。

今年2月,通用汽车向客户发布通知,正式关闭Marketplace应用。该应用于2017年推出,司机可以购买汽油和咖啡等物品,并通过中控屏预订酒店和餐厅。

Marketplace预装在美国的数百万辆通用汽车上,但司机们并没有真正接受它。据美国CNBC报道,一位工程师表示,该功能推出后,活跃用户数仅有“几千”。

2015年,腾讯和宝马iDrive合作推出了宝马车主独享的汽车版QQ,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宝马的车载屏幕接收和发送QQ消息。后来腾讯还推出了车载微信。然而,使用车机QQ和微信的司机并不多。

购物和社交毫无疑问是人们日常使用较为频繁的两类应用,即便平移到车机端,也不能改变用户主要在手机端完成的习惯。

当然,有一些车机App需求是比较刚性的,比如音频和导航。据统计,智能汽车所有车载场景中使用率前三的应用,分别是音乐86%、音频75%、导航69%。这类车机App有一个很明显的共性,就是司机不需要过多地用手操作,而且可以在车辆行进中使用。

目前来看,当车辆在行进过程中,需求强的车机App就那么几类,当车辆停驶时,车机App的需求依然很弱,因为多数用户会转向手机端。

争夺车用操作系统

开发者不乐于开发车机App,以及手机端App对车机端的强替代性,是车机App发展受困的两个显性原因,其背后还有一个相对隐性的原因——车载操作系统的“乱局”。

车载操作系统是车用操作系统的一种,此外还有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和自动驾驶操作系统。面向信息娱乐服务的车机App,依靠的正是车载操作系统。

不像手机端,主要被安卓和iOS两大操作系统“主宰”,因此手机App开发难度相对较小,而在车机端,车载操作系统几乎“人手一个”。

这是因为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车载操作系统已成为汽车产业链上多家企业的必争之地,车企、集成供应商、互联网科技巨头纷纷下场布局。

如果车企们使用同一个或者不超过两个车载操作系统,就大大降低了车机App的开发难度,有助于车载App的生态繁荣。

智能手机诞生伊始,中国手机厂商和科技公司没有自研手机操作系统的意识和条件,当中国手机品牌崛起后才发现,软件应用生态早已被安卓和苹果iOS垄断。

当前汽车智能化浪潮方兴未艾,车机行业还远未形成手机行业一样的高度垄断格局,车机界的“安卓”或者“iOS”尚未出现。

问题是,谁来终结车载操作系统的各自为战的局面?

操作系统被称为智能汽车的“灵魂”,没有车企愿意轻易交出自己的“灵魂”,因此业界认为车企自研操作系统才是“王道”。不过,亦有观点认为,如果存在一个有技术、有资金、有决心做好操作系统的第三方,且这个第三方自身承诺不亲自下场造车,车载操作系统的格局未必不能统一。

于是有车企提出组建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国家队”,成立国家专家组,制定中国汽车操作系统的发展纲领,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制定中国车用操作系统的准入原则与资质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车载操作系统种类繁多,但其底层系统主要是QNX、Android、Linux三大类。

据不完全统计,宝马、福特、沃尔沃以及奥迪等车企的车载操作系统,均是基于QNX开发而来;特斯拉的车载操作系统则是在Linux基础上研发的,国内大多数车企选择的是Android系统。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曾指出,要借鉴电动化领域成功经验,为车用操作系统企业预留试错空间,鼓励其探索不同技术路线,唯有经历市场检验,“大浪淘沙”之后才能产生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操作系统。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改善车机App的使用体验,见效最快的办法是从“显性原因”着手。比如,给予开发者适当的激励,或者车企自行研发;再者,车企要真正抓住用户的痛点,发现用户的强需求。

不过,以上的办法虽然治标但不治本,治本还得从更深层次的“隐性原因”入手。车用操作系统问题的解决,不仅“治本”,而且意义深远。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三番五次呼吁,中国汽车市场这么大,不能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打造自主可控、开源开放的车用操作系统势在必行。更重要的是,车用操作系统涉及个人信息安全、供应链安全甚至国家安全。

【全文参考】

[1]《渗透率不断提升汽车智能化速度超出预期》,中国汽车报

[2]《车载操作系统上演“三国杀”|路线背后的车企站队考》,中国汽车三十人智库

[3]《行业发出自主、可控、统一的呼声车载操作系统追求“车同轨”》,中国汽车报

[4]《加快车用操作系统国产化——百人会召开2022年度第2期高端研讨会》

[5]《智能化时代,得车机者得天下?》,Wise财经

[6]《嫌弃特斯拉车载软件 马斯克:网页浏览器太垃圾 还不如5年前的iPad》,新浪科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