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独角金融 李海霞
编辑|付影
临近岁尾,公募基金上演“清盘潮”。
作为“老五家”之一的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华安基金”),刚进入12月份,就有2只基金终止运作,此外,还有一只基金将于明年1月表决审议终止议案。
而基金清盘只是问题之一,面临基金业绩整体表现不佳、总规模下滑、基金经理出走等诸多问题,这家老基金公司又能否渡过难关,重现昔日辉煌呢?
5天两只基金终止运作
刚迈入2022年的最后一月,华安基金就有两只基金宣布终止运作。
12月2日,华安中证500低波ETF联接基金发布公告称,经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了该基金终止运作的议案,次日将进入清盘流程。这只基金为指数型基金,成立于2019年1月15日,分为A、C类份额。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为苏卿云,截至2022年9月30日,A、C类份额的基金规模分别为600万元、700万元。
12月6日,华安基金的另一只基金华安新瑞利混合也发布公告称终止运作,进行清盘。该只基金为混合型,成立于2016年12月1日,基金经理为石雨欣。截至2022年9月30日,该基金A类份额基金规模仅100万元,C类份额为3000万元。
同日,华安安禧混合基金也发布公告,称将于2023年1月10日进行表决审议华安安禧混合的终止议案,若无意外,该基金明年1月将进入清盘。
华安安禧混合成立于2016年4月13日,基金经理为朱才敏等。截至2022年9月30日,该基金A、C类份额为2800万元、600万元。
基金清盘本质是行业内的一种“优胜劣汰”。今年来,受市场震荡、基金净值大幅回撤等影响,有些基金因规模不足无奈进入基金清盘流程,也有基金在临近清盘线时通过“基金持有人大会同意终止基金”主动进行清盘。
5000万规模是公募基金清盘的“生死门槛”。2004年颁布的《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44条规定,开放式基金的基金合同生效后,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及时报告中国证监会。经批准后有权宣布该基金终止。
据Wind显示,华安基金共有86只迷你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下同)挣扎在5000万的清盘“红线”之下,占376只基金的23%。
24载起落沉浮
华安基金创立于1998年,即中国公募基金的开元之年,也是“老五家”基金公司之一。公开信息显示,华安基金股东分别是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泰君安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上国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锦江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28%、20%、20%、20%、12%。
作为“老五家”之一,华安基金在我国基金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创造了基金界中的众多第一,摘得了无数奖项,规模曾进入前五名。不过,近年来华安基金规模增长迟滞,行业排名也已跌出前十。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华安基金的管理规模为5616.5亿元,在150家公募基金中排名第18,比上季度下滑了3位。
来源:Wind
其中,华安基金货币基金规模2162亿元,债券基金规模1305亿元,占据了整体规模的半壁江山。46只股票基金(份额合并计算)规模仅412亿元,截至12月8日,近1年收益率全部告负。
来源:Wind
以排名垫底的华夏智能装备主题股票为例,截至12月9日,该基金A、C类份额今年以来收益分别为-32.7%、-33.15%,行业排名为675|714、679|714。A类份额规模为4.89亿元,C类份额规模仅200万元,低于清盘线。
从股票投向来看,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包括阳光电源、海光信息、晶澳科技、北方华创、金山办公、海康威视等。但三季度受疫情影响,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较低,包括电子在内的TMT(指科技、媒体和通信)行业承受了较大压力。
近一年内5名基金经理离任,谁能成为华安的“招牌”?
除了迷你基金清盘,整体基金规模下滑,基金业绩表现不佳外,华安基金还存在人才流失、基金经理出走问题。
比如2022年1月,华安基金投资总监崔莹“公转私”;2022年7月,被华安基金包装成“平衡多面手”的基金经理张亮因“个人原因”离职。Wind显示,华安基金近一年内有5位基金经理离任。
现有的基金经理团队中,谁又能成为华安基金的招牌?
华安基金官网推荐了刘畅畅、蒋缪等管理的基金。刘畅畅是2010年应届毕业加入华安基金,从研究员转基金经理助理,2020年开始担任基金经理。其所管的首只基金华安文体健康主题年化回报A年化回报41.36%,回报排名5/1899。此外,刘畅畅管理的华安安华混合A年化回报9.73%,回报排名32/2107。
另一名基金经理蒋缪,曾是国泰君安研究员,2011年加入华安基金,管理的华安成长先锋混合A年化回报36.68%,回报排名9/627;华安动态灵活配置混合A年化回报14.64%,回报排名11/539。
此外,华安基金官网首页专门用了一张海报推荐基金经理刘潇及其所管理的基金华安医疗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刘潇任职年限3.85年,是今年华安基金新聘任的基金经理。
刘潇曾任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研究部研究员、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2021年11月加入华安基金,现任基金投资部基金经理。2022年6月27日,刘潇和基金经理裘倩倩共同管理华安医疗创新,这也是刘潇到华安基金后管理的首只产品。据华安基金表示,刘潇同时搭建了经验丰富的团队,背景上涵盖到化学、创新药、器械、药物等各方面。
刘潇本身出身医药世家,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有着深厚的专业积淀。此外,她看好医药板块,曾表示,医药框架是我们长期非常看好的,受益于消费升级跟医疗技术的创新、迭代;同时医药目前估值处于历史比较低位置,这个位置,我们觉得有戴维斯双击(指在低市盈率买入股票,待成长潜力显现后,以高市盈率卖出的投资策略)的可能。
从基金产品业绩来看,刘潇任职后,业绩与排名均向好发展。截至2022年12月8日,华安医疗创新混合A、C近一年收益-19.68%、-21.12%,同类排名1089|2509、1146|2509;近三个月收益实现12.44%、12.26%,同类排名31|3260、31|3260,已经跨入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二十多年的梯级人才培养和经验传承,华安基金建立起业内经验最长的投资团队之一,截至2021年末,其投资管理团队137人,平均从业经验超过12.6年。
此外,华安基金股债双优的大满贯基金公司,曾经6次荣获金牛基金公司奖、52次荣获金牛奖、4年3次荣获三大报公司级奖项等。
业绩不佳、产品同质化、基民持有的基金体验感较差等,都会影响基金规模濒临清盘线,不少基金公司对“迷你基”进行转型或者保壳再战。从今年“保壳”成功案例看,诺安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蔡嵩松今年7、8月接手的两只“迷你基”,截至三季度末,其规模均超过1亿元。
长达二十多年的行业积累,或许是华安基金最大的底气。你看好华安基金吗?喜欢哪位基金经理?是否买过他们的产品?欢迎留言讨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