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阿凡达”没变,变的是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阿凡达”没变,变的是人

与其说是《阿凡达》变了,没能追上当初的自己,莫若说是人和人的心境变了,《阿凡达》不再被大众所需要了。

文|毒眸  刘南豆

编辑|张颖

首周末即将结束,《阿凡达:水之道》的票房接近4亿。从提振市场的角度,它无疑还是解了燃眉之急。但这个成绩实在不算太好,远的不提,就以今年6月的《侏罗纪世界3》为例,该片首周末结束的票房也达到了3.55亿。

这其中当然有疫情和票价高等客观因素存在,阻碍着一部分有潜在观影意愿的观众。但需要正视的问题是,《阿凡达:水之道》的确没有从业者预期的那般受欢迎。

舆论场上,《阿凡达:水之道》的口碑已经悄然发生了两极分化。豆瓣评分8.3,已经是2020年《心灵奇旅》之后国内院线上映的评分最高的好莱坞电影了。但在猫眼和淘票票上的评分则分别只有9.3和9.2,作为对比,两个月前的《万里归途》是9.6和9.4。

一边是影迷直呼过瘾并感叹“卡神不愧是卡神”,一边是普通观众在社区评论中表示不相信“水军”,认为“剧情一塌糊涂”。

豆瓣评论

割裂的声音背后,是大众电影审美的悄然转变。如果说早几年还能依赖炫酷的特效和大牌的明星作为吸引大众的主要卖点,那么如今的这一批观众最为重视的电影评判维度无疑是剧情——且往往体现在剧情是否合理、是否有足够惊艳的反转上。

从这个角度来看,曾经在中国引发潮流、给很多观众带来影院观影启蒙的《阿凡达》,在现如今这个时代已经注定回不到当初的位置。与其说是《阿凡达》变了,没能追上当初的自己,莫若说是人和人的心境变了,《阿凡达》不再被大众所需要了。

“阿凡达现象”

在历史上能够被命名为“某某某现象”的电影作品着实不多,《阿凡达》恰是其中之一。

2010年1月4日,《阿凡达》正式在国内上映,凭借在海外先行积攒下的口碑,第一个礼拜就狂揽2.8亿票房,要知道,上一年的年度票房冠军也就只有4.66亿而已。

到了第二周,工作日的一大清早,在中国电影博物馆门外仍能排起六、七百人的长龙,在零下十度的气温里站上三个小时才能买到一张不能挑选座位的IMAX电影票。在全国的其他地区,电影院同样“热闹似春运”,不少观众所在的城市没有3D影院,就乘车跨城观影。

影片最终在国内市场以13.4亿的成绩收官,大幅刷新了前一年票房冠军的纪录。但《阿凡达》的意义远不止于数字——它是真正成为了一种文化潮流,成为了社会一段时间内的核心议题。当时1905电影网的一则报道中引用了一位学生的话语,“现在这是一种时尚,借用一句广告语,你不看《阿凡达》就OUT了。现在我周围的人都是在讨论卡梅隆、《阿凡达》,不看你都和人家没有话题。”

换言之,在这个节点,正是《阿凡达》让电影成为了国民眼中的焦点。后来的故事大家都已熟知,自2010年之后新建的影院,3D放映基本成为标配。截至2021年9月,国内银幕数突破8万块,其中88%以上的影厅都支持3D放映。

3D影厅如雨后春笋一般铺开,但像《阿凡达》一样配得上放映设备的大片多少年才一部。大量在拍摄时没有采用3D摄制的影片通过“后期转制3D”的方法推出3D版本,“假3D”蔚然成风。于是从2017年开始,3D 影片的票房收入在全球电影票房中的占比逐年下降,在2021年已经仅占到6.57%。 

因此,《阿凡达》给大众所带来的震撼让电影产业开始进入加速的快车道,但此后却再鲜有能追赶或强化这一震撼的选项,这也是这一部《阿凡达:水之道》尤其被寄予厚望的原因。

是技术高峰,但从不止于技术

技术是《阿凡达》身上最大的标签。每每复盘起《阿凡达》当初引爆全球的原因,总也离不开视效层面的划时代创新。

但如果仅凭技术的巅峰,《阿凡达》不可能成为影史第一。尽管它是不少观众接触3D电影的起点,但事实上3D技术在《阿凡达》诞生前已经发展了太久。

3D电影技术的发明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但彼时放映效果很差,在市场中十分边缘化。直到20世纪50年代,两部好莱坞作品《黑暗中的人》和《蜡像馆》的成功,开始让3D电影成为影院的选项之一。但发展到80年代,尽管3D电影的产量和多样性都已经大大提升,可对它的应用仍局限于增强感官刺激的层面,以至于很长时间内人们只能在一些游乐场所看到这样的电影,就像如今4D或VR的处境一般。

而《阿凡达》恰恰是那个能展现3D放映优越性的作品。其凭空创造出的潘多拉星球,是一个现实中闻所未闻的奇幻世界,它需要借助放映设备的能力来呈现出应有的沉浸感,才能进一步带来独一无二的观影体验。

换言之,《阿凡达》难得的从不只是技术,而是呈现技术的方式和理念。在2009年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卡梅隆就提到,“我想无论借用了什么样的视觉外壳,最关键还是内在的情感要能够打动观众才行。”

而到了今年的这部《阿凡达:水之道》,卡梅隆的表述又再丰富了一层,“当我们专注电影、大脑被丰富的细节以及‘所见即真实’的感受刺激时,更能与角色产生共情,好比憎恶反面人物、喜欢正面人物。”

简单来说,以想象力和技术力作支撑,最终落脚于情感,三者的结合产生了才构成了令观众难忘的“沉浸式”体验。这也是为何在公认剧情内核十分俗套、主旨立意老生常谈的情况下,《阿凡达》仍能作为影史经典而存在。

十三年前《阿凡达》热映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星曾评价道,“在阿凡达的世界里,最为核心的要素是对情感的追求、对善恶的褒贬和对忠诚正义的感动。没有了这一切,《阿凡达》就没有了灵魂,纵使是‘8D’技术也枉然。”

导演陆川彼时更是《阿凡达》的“忠实粉丝”,在采访中表示,“我当时在看《阿凡达》的时候,自己真的觉得很羞愧。为什么这样一个内心纯净,对人类生存满怀责任感的电影不是我创作出来的。我觉得技术之间的差距不是我们和美国导演之间的差距,心灵间的差距才是真的。”

这些评价和感慨放到如今的《阿凡达:水之道》身上仍然贴切,只不过,十三年过去了,如果只是延续首作的特征,自然难以满足这十三年里积压的期待。更严峻的问题是,这十三年里影院换了的一批主流观众,又会否再为已然稍显“古典”的感动而埋单。

这一代观众爱看什么?

“中国电影观众主要是80后和90后,他们由衷地喜欢富有想象力的超现实影像。”2010年“阿凡达现象”出现后,在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举办的“电影《阿凡达》启示与思考的座谈会”上,时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的张卫提出了这样一个洞察。

事实的确如此。《阿凡达》上映之后,续集迟迟不来,补位的“富有想象力的超现实影像”是漫威,它成了国内青年新的潮流风向标。本质上,它也是在建构某种超脱于现实的奇幻世界,只不过它的野心更大,通过一部又一部单人电影来产生叠加效应,最终在《复仇者联盟》中形成收束。

然而,发展十几年之后,同质化的叙事也给超级英雄电影未来继续保持增量造成了难题。更何况,内地电影市场上一次看到漫威电影还是2019年的事。当漫威也开始迟暮,属于这一代年轻人的流行文化,似乎在影院里寻不见踪影。

在《阿凡达:水之道》正式上映前,毒眸曾预言(点此阅读《200块一张票的《阿凡达2》能支棱起来吗?》),在观影主力人群已经逐渐从80后90后交接到00后身上时,这一批年轻人似乎更难对这一部《阿凡达》提起兴趣。

据灯塔专业版,购票用户年龄分布中,占比最大的为25-29岁(恰好是在青春期经历第一部《阿凡达》的人),而24岁以下群体仅占25.9%。作为对比,《复仇者联盟4》24岁以下群体占比高达41.8%。

对于这一代年轻人来说,不看《阿凡达:水之道》不会“OUT”,不看任何电影可能都不会。

而拉到更大范畴的普通观众群体中,他们的观影审美也在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而流变。从2013年到2017年,市场扩张迅速,大量叫座不叫好的烂片充斥其中,靠着特效、演员、IP等各类噱头相堆砌,都能成为“票房灵药”——在受够烂片洗礼之后,观众开始意识到将口碑当作观影决策的重心,且在近几年口碑发酵越来越快的情况下,已经几乎成为绝对重心。

但口碑其实是一个相当综合的概念,不同的人对影片有不同的评价实属正常,一部影片也会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因此,将口碑进行精细化拆分,才是进一步理解观众、研究观众的方向。

目前来看,剧情是国内大部分观众最为关注的评判维度。据中国电影报《2021中国电影观众调查报告》显示,近60%的观众认为其观看影片的主要因素是“情节或主题”,而“演员”和“类型”这些常规的考虑维度都还在其次。

猫眼《2021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同样提到,近五年来,剧情片票房在全年票房中占比逐年攀升,从2017年的29%升到了2021年69%,“观众对于电影剧作要求更高,融入更多剧情元素成为近年趋势”。

近两年里,票房超出预期的黑马之作,往往都是剧情上满足观众对“合理性”“反转性”“深刻性”等方面的追求;而票房不及预期的大制作作品,往往也是因为存在“特效有余,故事平庸”的局限。

《阿凡达:水之道》也难逃例外,即便已经在技术层面达到了顶配,也没有落下表达情感的初心,但流于俗套的剧情,仍成为最大原罪。搭配上前作注定带来的高期待,和罕见的高票价,更进一步强化了“不值得一看”的情绪。

B站影视区UP主视频评论截图

这也是近两年来,进口片总体表现越来越差的“病根”所在。据《2021中国电影观众调查报告》显示,认为“进口片故事质量比国产影片高”的观众,仅有10.5%,更多的观众认为“头部的国产影片与进口片差距越来越小”。

凡此种种,与影迷群体的认知或许有所违背,但的确是不可忽视的现状。对于从业者而言,值得警惕的是沉溺于同温层的意见循环,而错判增量观影群体的声音和诉求。

在汽车被发明之前,人类只想要更快的马车,电影行业亦是如此。没有人知道下一个能在电影院里引领潮流文化的“汽车”什么时候到来,还会不会到来。但面对国内观影人次不断下滑的现状,在开发和宣传等维度上更重视剧情,让“马车”跑快点,或许才是最务实的解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阿凡达”没变,变的是人

与其说是《阿凡达》变了,没能追上当初的自己,莫若说是人和人的心境变了,《阿凡达》不再被大众所需要了。

文|毒眸  刘南豆

编辑|张颖

首周末即将结束,《阿凡达:水之道》的票房接近4亿。从提振市场的角度,它无疑还是解了燃眉之急。但这个成绩实在不算太好,远的不提,就以今年6月的《侏罗纪世界3》为例,该片首周末结束的票房也达到了3.55亿。

这其中当然有疫情和票价高等客观因素存在,阻碍着一部分有潜在观影意愿的观众。但需要正视的问题是,《阿凡达:水之道》的确没有从业者预期的那般受欢迎。

舆论场上,《阿凡达:水之道》的口碑已经悄然发生了两极分化。豆瓣评分8.3,已经是2020年《心灵奇旅》之后国内院线上映的评分最高的好莱坞电影了。但在猫眼和淘票票上的评分则分别只有9.3和9.2,作为对比,两个月前的《万里归途》是9.6和9.4。

一边是影迷直呼过瘾并感叹“卡神不愧是卡神”,一边是普通观众在社区评论中表示不相信“水军”,认为“剧情一塌糊涂”。

豆瓣评论

割裂的声音背后,是大众电影审美的悄然转变。如果说早几年还能依赖炫酷的特效和大牌的明星作为吸引大众的主要卖点,那么如今的这一批观众最为重视的电影评判维度无疑是剧情——且往往体现在剧情是否合理、是否有足够惊艳的反转上。

从这个角度来看,曾经在中国引发潮流、给很多观众带来影院观影启蒙的《阿凡达》,在现如今这个时代已经注定回不到当初的位置。与其说是《阿凡达》变了,没能追上当初的自己,莫若说是人和人的心境变了,《阿凡达》不再被大众所需要了。

“阿凡达现象”

在历史上能够被命名为“某某某现象”的电影作品着实不多,《阿凡达》恰是其中之一。

2010年1月4日,《阿凡达》正式在国内上映,凭借在海外先行积攒下的口碑,第一个礼拜就狂揽2.8亿票房,要知道,上一年的年度票房冠军也就只有4.66亿而已。

到了第二周,工作日的一大清早,在中国电影博物馆门外仍能排起六、七百人的长龙,在零下十度的气温里站上三个小时才能买到一张不能挑选座位的IMAX电影票。在全国的其他地区,电影院同样“热闹似春运”,不少观众所在的城市没有3D影院,就乘车跨城观影。

影片最终在国内市场以13.4亿的成绩收官,大幅刷新了前一年票房冠军的纪录。但《阿凡达》的意义远不止于数字——它是真正成为了一种文化潮流,成为了社会一段时间内的核心议题。当时1905电影网的一则报道中引用了一位学生的话语,“现在这是一种时尚,借用一句广告语,你不看《阿凡达》就OUT了。现在我周围的人都是在讨论卡梅隆、《阿凡达》,不看你都和人家没有话题。”

换言之,在这个节点,正是《阿凡达》让电影成为了国民眼中的焦点。后来的故事大家都已熟知,自2010年之后新建的影院,3D放映基本成为标配。截至2021年9月,国内银幕数突破8万块,其中88%以上的影厅都支持3D放映。

3D影厅如雨后春笋一般铺开,但像《阿凡达》一样配得上放映设备的大片多少年才一部。大量在拍摄时没有采用3D摄制的影片通过“后期转制3D”的方法推出3D版本,“假3D”蔚然成风。于是从2017年开始,3D 影片的票房收入在全球电影票房中的占比逐年下降,在2021年已经仅占到6.57%。 

因此,《阿凡达》给大众所带来的震撼让电影产业开始进入加速的快车道,但此后却再鲜有能追赶或强化这一震撼的选项,这也是这一部《阿凡达:水之道》尤其被寄予厚望的原因。

是技术高峰,但从不止于技术

技术是《阿凡达》身上最大的标签。每每复盘起《阿凡达》当初引爆全球的原因,总也离不开视效层面的划时代创新。

但如果仅凭技术的巅峰,《阿凡达》不可能成为影史第一。尽管它是不少观众接触3D电影的起点,但事实上3D技术在《阿凡达》诞生前已经发展了太久。

3D电影技术的发明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但彼时放映效果很差,在市场中十分边缘化。直到20世纪50年代,两部好莱坞作品《黑暗中的人》和《蜡像馆》的成功,开始让3D电影成为影院的选项之一。但发展到80年代,尽管3D电影的产量和多样性都已经大大提升,可对它的应用仍局限于增强感官刺激的层面,以至于很长时间内人们只能在一些游乐场所看到这样的电影,就像如今4D或VR的处境一般。

而《阿凡达》恰恰是那个能展现3D放映优越性的作品。其凭空创造出的潘多拉星球,是一个现实中闻所未闻的奇幻世界,它需要借助放映设备的能力来呈现出应有的沉浸感,才能进一步带来独一无二的观影体验。

换言之,《阿凡达》难得的从不只是技术,而是呈现技术的方式和理念。在2009年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卡梅隆就提到,“我想无论借用了什么样的视觉外壳,最关键还是内在的情感要能够打动观众才行。”

而到了今年的这部《阿凡达:水之道》,卡梅隆的表述又再丰富了一层,“当我们专注电影、大脑被丰富的细节以及‘所见即真实’的感受刺激时,更能与角色产生共情,好比憎恶反面人物、喜欢正面人物。”

简单来说,以想象力和技术力作支撑,最终落脚于情感,三者的结合产生了才构成了令观众难忘的“沉浸式”体验。这也是为何在公认剧情内核十分俗套、主旨立意老生常谈的情况下,《阿凡达》仍能作为影史经典而存在。

十三年前《阿凡达》热映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星曾评价道,“在阿凡达的世界里,最为核心的要素是对情感的追求、对善恶的褒贬和对忠诚正义的感动。没有了这一切,《阿凡达》就没有了灵魂,纵使是‘8D’技术也枉然。”

导演陆川彼时更是《阿凡达》的“忠实粉丝”,在采访中表示,“我当时在看《阿凡达》的时候,自己真的觉得很羞愧。为什么这样一个内心纯净,对人类生存满怀责任感的电影不是我创作出来的。我觉得技术之间的差距不是我们和美国导演之间的差距,心灵间的差距才是真的。”

这些评价和感慨放到如今的《阿凡达:水之道》身上仍然贴切,只不过,十三年过去了,如果只是延续首作的特征,自然难以满足这十三年里积压的期待。更严峻的问题是,这十三年里影院换了的一批主流观众,又会否再为已然稍显“古典”的感动而埋单。

这一代观众爱看什么?

“中国电影观众主要是80后和90后,他们由衷地喜欢富有想象力的超现实影像。”2010年“阿凡达现象”出现后,在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举办的“电影《阿凡达》启示与思考的座谈会”上,时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的张卫提出了这样一个洞察。

事实的确如此。《阿凡达》上映之后,续集迟迟不来,补位的“富有想象力的超现实影像”是漫威,它成了国内青年新的潮流风向标。本质上,它也是在建构某种超脱于现实的奇幻世界,只不过它的野心更大,通过一部又一部单人电影来产生叠加效应,最终在《复仇者联盟》中形成收束。

然而,发展十几年之后,同质化的叙事也给超级英雄电影未来继续保持增量造成了难题。更何况,内地电影市场上一次看到漫威电影还是2019年的事。当漫威也开始迟暮,属于这一代年轻人的流行文化,似乎在影院里寻不见踪影。

在《阿凡达:水之道》正式上映前,毒眸曾预言(点此阅读《200块一张票的《阿凡达2》能支棱起来吗?》),在观影主力人群已经逐渐从80后90后交接到00后身上时,这一批年轻人似乎更难对这一部《阿凡达》提起兴趣。

据灯塔专业版,购票用户年龄分布中,占比最大的为25-29岁(恰好是在青春期经历第一部《阿凡达》的人),而24岁以下群体仅占25.9%。作为对比,《复仇者联盟4》24岁以下群体占比高达41.8%。

对于这一代年轻人来说,不看《阿凡达:水之道》不会“OUT”,不看任何电影可能都不会。

而拉到更大范畴的普通观众群体中,他们的观影审美也在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而流变。从2013年到2017年,市场扩张迅速,大量叫座不叫好的烂片充斥其中,靠着特效、演员、IP等各类噱头相堆砌,都能成为“票房灵药”——在受够烂片洗礼之后,观众开始意识到将口碑当作观影决策的重心,且在近几年口碑发酵越来越快的情况下,已经几乎成为绝对重心。

但口碑其实是一个相当综合的概念,不同的人对影片有不同的评价实属正常,一部影片也会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因此,将口碑进行精细化拆分,才是进一步理解观众、研究观众的方向。

目前来看,剧情是国内大部分观众最为关注的评判维度。据中国电影报《2021中国电影观众调查报告》显示,近60%的观众认为其观看影片的主要因素是“情节或主题”,而“演员”和“类型”这些常规的考虑维度都还在其次。

猫眼《2021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同样提到,近五年来,剧情片票房在全年票房中占比逐年攀升,从2017年的29%升到了2021年69%,“观众对于电影剧作要求更高,融入更多剧情元素成为近年趋势”。

近两年里,票房超出预期的黑马之作,往往都是剧情上满足观众对“合理性”“反转性”“深刻性”等方面的追求;而票房不及预期的大制作作品,往往也是因为存在“特效有余,故事平庸”的局限。

《阿凡达:水之道》也难逃例外,即便已经在技术层面达到了顶配,也没有落下表达情感的初心,但流于俗套的剧情,仍成为最大原罪。搭配上前作注定带来的高期待,和罕见的高票价,更进一步强化了“不值得一看”的情绪。

B站影视区UP主视频评论截图

这也是近两年来,进口片总体表现越来越差的“病根”所在。据《2021中国电影观众调查报告》显示,认为“进口片故事质量比国产影片高”的观众,仅有10.5%,更多的观众认为“头部的国产影片与进口片差距越来越小”。

凡此种种,与影迷群体的认知或许有所违背,但的确是不可忽视的现状。对于从业者而言,值得警惕的是沉溺于同温层的意见循环,而错判增量观影群体的声音和诉求。

在汽车被发明之前,人类只想要更快的马车,电影行业亦是如此。没有人知道下一个能在电影院里引领潮流文化的“汽车”什么时候到来,还会不会到来。但面对国内观影人次不断下滑的现状,在开发和宣传等维度上更重视剧情,让“马车”跑快点,或许才是最务实的解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