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俄语翻译家王智量去世,他的一生因《叶甫盖尼·奥涅金》改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俄语翻译家王智量去世,他的一生因《叶甫盖尼·奥涅金》改变

王智量生前曾说过,“我有一个好处,就是永远坚持我的信念。这样我才活了下来。”

记者 | 潘文捷

编辑 | 姜妍

华东师范大学官网消息,俄语翻译家王智量昨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去世,享年94岁。

王智量于1928年出生,在1947年考入北大法律系。1949年,北大挑选30个人到哈尔滨学习俄语,学成归来的王智量后来回校换入西语系就读。在哈尔滨,他把身上的西服上衣卖掉,购买了原版五卷本《普希金文集》,其中就有改变他人生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利用课余时间,把400多节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全部背诵了下来。

1956年,王智量到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当时的所长何其芳见他会用俄语背诵《叶甫盖尼·奥涅金》,就鼓励他进行翻译工作。但到了1957年,王智量就卷入了当时的政治运动,被派到河北农村改造,临行前,他与何其芳偶遇,后者对他说:“《奥涅金》你一定要搞完咯!”王智量大哭一场,将本来不敢带的《奥涅金》塞进了行李。

《叶甫盖尼·奥涅金》
[俄] 普希金 著 智量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3

之后的日子他曾用“妻离子散”来形容。在农村改造,他一度站在河边想要寻死,最终只是把帽子扔进了河水。改造时,哪怕背上背负着一百多斤的石头,王智量也会默念着《奥涅金》,然后在心里把它们译成中文。晚上,他就把斟酌写好的诗句写在糊墙的报纸、香烟盒、草纸等能找到的废纸上。后来,回忆起人生的艰苦岁月,王智量说:“我有一个好处,就是永远坚持我的信念。这样我才活了下来。”

1960年,王智量因病来到上海,躺在火车硬座座位底下三天三夜,终于回到亲人身边。他随行的行李里塞满了小纸片和小本本,这些都是一节节的译稿。随后,家人帮助他进行了整理。他过去的老师、北大俄语教授余振看到这些译成的自由体译本之后,告诉他说“你没有把诗行搞整齐啊”,余振拿出家中藏书,卖掉换钱给王智量,鼓励他继续翻译完成。

王智量也在做重体力劳动,继续翻译《奥涅金》,在黄浦江边,他边扛木头边口中念念有词,一度引发警察跟踪。这部书在1962年翻译完成后,又经历了数十次修改,才最终定稿。自由体和后来修改完成的古典体译本都得以出版。84岁时,王智量还完成了该书的第三版翻译。如今,虽然《叶甫盖尼·奥涅金》已经有了十余个中译本,但是按照原书原有韵律来翻译的,只有王智量的译本。

王智量 图片来源:豆瓣

1978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刘佛年的帮助之下,50岁的王智量破格成为了华师大教师。他终于得以站上大学讲台,讲授俄国文学。这以后,他“每天只睡几个小时,4点半起床,一分钟都不浪费”,目的是“把那20年补回来”。王智量对自己翻译的作品也有所挑选,比如说他最喜欢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但却不翻译其在中国最著名的《父与子》,因为“政治意味太浓”,他译了自己最爱的《贵族之家》和《前夜》,因为小说的韵味最好。

1999年,在普希金诞生20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时任俄国驻华大使罗高寿在致谢里,特别提到王智量,感谢他对俄国文学普希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三大家的研究,以及大量忠实于原作的著作和论文。2006年9月,中国翻译协会设立“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9年,王智量获得了这一奖项。

王智量生前曾数次在翻译稿费上栽跟头。诗的稿费应按行数计算,但在上世纪90年代,一家出版社却只肯按字数算稿费,给他千字20元的稿费,因此《屠格涅夫散文诗》一书王智量总共只拿到600元。合同到期续签时,王智量提出千字加1元,遭到毁约,译稿被他人改写后重新出版了。后来又有一次,在医院住院时,他得知医院护工一天120元,他想,自己一天能译20行就不错了,还没有护工的工资多。

其实,王智量并不重视物欲。90多岁时,他还住在华师大一村41平方米的旧公寓,上下没有电梯。他家中会客厅里屠格涅夫画像旁写着“你想要幸福吗?先得学会受苦。”语出他翻译的《屠格涅夫散文诗》。这两句话几乎说的就是王智量人生。

参考资料:

王智量:想要幸福吗?先得学会受苦

https://zixun-lib.ecnu.edu.cn/resource/wangzhl/con-10-01.htm

“他其实就是奥涅金”——著名翻译家王智量去世

http://wap.xinmin.cn/content/32290935.html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俄语翻译家王智量去世,他的一生因《叶甫盖尼·奥涅金》改变

王智量生前曾说过,“我有一个好处,就是永远坚持我的信念。这样我才活了下来。”

记者 | 潘文捷

编辑 | 姜妍

华东师范大学官网消息,俄语翻译家王智量昨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去世,享年94岁。

王智量于1928年出生,在1947年考入北大法律系。1949年,北大挑选30个人到哈尔滨学习俄语,学成归来的王智量后来回校换入西语系就读。在哈尔滨,他把身上的西服上衣卖掉,购买了原版五卷本《普希金文集》,其中就有改变他人生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利用课余时间,把400多节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全部背诵了下来。

1956年,王智量到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当时的所长何其芳见他会用俄语背诵《叶甫盖尼·奥涅金》,就鼓励他进行翻译工作。但到了1957年,王智量就卷入了当时的政治运动,被派到河北农村改造,临行前,他与何其芳偶遇,后者对他说:“《奥涅金》你一定要搞完咯!”王智量大哭一场,将本来不敢带的《奥涅金》塞进了行李。

《叶甫盖尼·奥涅金》
[俄] 普希金 著 智量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3

之后的日子他曾用“妻离子散”来形容。在农村改造,他一度站在河边想要寻死,最终只是把帽子扔进了河水。改造时,哪怕背上背负着一百多斤的石头,王智量也会默念着《奥涅金》,然后在心里把它们译成中文。晚上,他就把斟酌写好的诗句写在糊墙的报纸、香烟盒、草纸等能找到的废纸上。后来,回忆起人生的艰苦岁月,王智量说:“我有一个好处,就是永远坚持我的信念。这样我才活了下来。”

1960年,王智量因病来到上海,躺在火车硬座座位底下三天三夜,终于回到亲人身边。他随行的行李里塞满了小纸片和小本本,这些都是一节节的译稿。随后,家人帮助他进行了整理。他过去的老师、北大俄语教授余振看到这些译成的自由体译本之后,告诉他说“你没有把诗行搞整齐啊”,余振拿出家中藏书,卖掉换钱给王智量,鼓励他继续翻译完成。

王智量也在做重体力劳动,继续翻译《奥涅金》,在黄浦江边,他边扛木头边口中念念有词,一度引发警察跟踪。这部书在1962年翻译完成后,又经历了数十次修改,才最终定稿。自由体和后来修改完成的古典体译本都得以出版。84岁时,王智量还完成了该书的第三版翻译。如今,虽然《叶甫盖尼·奥涅金》已经有了十余个中译本,但是按照原书原有韵律来翻译的,只有王智量的译本。

王智量 图片来源:豆瓣

1978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刘佛年的帮助之下,50岁的王智量破格成为了华师大教师。他终于得以站上大学讲台,讲授俄国文学。这以后,他“每天只睡几个小时,4点半起床,一分钟都不浪费”,目的是“把那20年补回来”。王智量对自己翻译的作品也有所挑选,比如说他最喜欢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但却不翻译其在中国最著名的《父与子》,因为“政治意味太浓”,他译了自己最爱的《贵族之家》和《前夜》,因为小说的韵味最好。

1999年,在普希金诞生20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时任俄国驻华大使罗高寿在致谢里,特别提到王智量,感谢他对俄国文学普希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三大家的研究,以及大量忠实于原作的著作和论文。2006年9月,中国翻译协会设立“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9年,王智量获得了这一奖项。

王智量生前曾数次在翻译稿费上栽跟头。诗的稿费应按行数计算,但在上世纪90年代,一家出版社却只肯按字数算稿费,给他千字20元的稿费,因此《屠格涅夫散文诗》一书王智量总共只拿到600元。合同到期续签时,王智量提出千字加1元,遭到毁约,译稿被他人改写后重新出版了。后来又有一次,在医院住院时,他得知医院护工一天120元,他想,自己一天能译20行就不错了,还没有护工的工资多。

其实,王智量并不重视物欲。90多岁时,他还住在华师大一村41平方米的旧公寓,上下没有电梯。他家中会客厅里屠格涅夫画像旁写着“你想要幸福吗?先得学会受苦。”语出他翻译的《屠格涅夫散文诗》。这两句话几乎说的就是王智量人生。

参考资料:

王智量:想要幸福吗?先得学会受苦

https://zixun-lib.ecnu.edu.cn/resource/wangzhl/con-10-01.htm

“他其实就是奥涅金”——著名翻译家王智量去世

http://wap.xinmin.cn/content/32290935.html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