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开菠萝财经 苏琦
编辑 | 金玙璠
2月1日23:40,澄海发了一条朋友圈,“2023出境游第一站——泰国,持续收客中!”而这一天,他已经发了不下20条朋友圈,都是泰国旅游广告。
他是一名拥有十多年从业经验的出境游领队,2020年疫情爆发后,当时他所在的旅行社只保留了最基础的岗位,包括他在内的很多人都不得已选择了转行,此后他成了一名咖啡师。
变化发生在一个月多前。2022年12月26日“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发布后,澄海突然接到前旅行社号召“归队”的通知,领队群也再次火热起来,大家纷纷感慨,“旅游行业终于回来了”。该方案指出,自2023年1月8日起,取消入境后的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有序恢复受理审批中国公民因出国旅游、访友申请普通护照。这被业内视为三年后出境游正式重启的标志。
多项出境游相关数据迅速一改此前的惨淡。同程旅行数据显示,1月8日出行的出入境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628%,达到2020年3月以来的峰值。携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出境游整体订单同比增长640%。
不过,出境游的井喷和爆发还远未到来。客观障碍是,除泰国之外,很多国家仍对入境的中国旅客提出了严格的检测措施。旅行社的“跟团游”业务也要到2月6日才开始试点恢复,首批仅开通了20个国家。更多的难题在于,行业上下游面对突然的复苏,还未做好准备,现阶段正在紧急招兵买马、重组团队。
苦熬三年的出境游从业者,只得继续等待。“只要打不死的,都会在今年变得更强大”,有从业者称,他们都相信,2023年将成为出境游市场触底反弹的一年。
出境游重启,东南亚最先火
2022年12月26日“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发布后,出境游行业正式重启,被“压抑”了3年的出境游需求,率先在东南亚得到释放。
从各项数据来看,春节期间,东南亚的人气旺得一塌糊涂。携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热门海外目的地TOP5为曼谷、新加坡、吉隆坡、清迈和马尼拉;从春节机票订单来看,巴厘岛机票订单同比增长30倍,新加坡增长8倍,马尼拉增长超5倍,曼谷、普吉岛增长超4倍。1月以来,中国内地旅客赴泰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近21倍,曼谷、清迈、普吉岛等地的酒店“一房难求”。
还未实现出境游的人们,也难免被出境游的话题刷屏。
1月9日,泰国副总理兼卫生部长等官员到机场迎接中国旅客,现场拉起“中泰一家亲,神奇泰国热情依旧,永远欢迎中国家人们!”的中文横幅;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菲律宾等各国官方也纷纷通过各种方式欢迎中国游客。
而在社交平台上,泰国旅游的帖子达近百万篇,“丝滑入境”一词一度成为流量密码。
1月中上旬起,毅驰航旅业务负责人rivers就感受到了东南亚游的热度,他告诉开菠萝财经,自国内飞泰国的航班依次开通后,就收到了很多客户的咨询,基本以咨询东南亚的曼谷和南亚地区的马尔代夫为主。
为什么是东南亚国家最先恢复出境游业务?
一句话总结,性价比高。
出游成本上,去这些国家旅游的食宿成本相对较低,甚至可能比今年春节去三亚、大理的成本还要低;签证办理上,这些国家的签证好办理,没有卡签证的风险;服务成熟度上,不少服务人员会说中文,且了解中国游客的消费习惯。
国内游客已经大量出动,提供服务的旅行社和服务商、目的地的地接社,都开始紧急恢复业务,不过,需要时间。
从事境外路线定制多年的从业者莉莉注意到,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地接社此前倒闭了一大批,现在市场需求旺盛、供给不足,只能紧急大量招兵买马,一边招收导游和翻译,一边扩大租车规模。
拿最热门的泰国来说,连机场都在紧急招收地勤工作人员。据世界日报报道,泰国机场公司(AOT)此前预估今年旅客数量将恢复到疫情前的80%,现在仅年初就已达到74%。AOT总裁尼迪奈透露,疫情全面解封后游客大量涌入泰国,各大机场已开始出现人满为患和地勤工作人员人手不足的问题,公司准备再招聘第3家地勤服务公司在机场提供服务。
东南亚旅游热,让从业者看到了机会,澄海正在逐渐停掉咖啡师的工作,并火速安排起了旅游团的档期。他告诉开菠萝财经,2月份基本上每周都能接两三个泰国团,这还只是一家旅行社的排期,他手里还有很多地接社供应商,也都在陆续排班。
中东、欧洲小众国家、海岛游,下一步将爆发
从东南亚热起来的出境游,并没有马上覆盖到全世界范围内的旅游目的地。因为虽然东南亚国家部分目的地能够办理旅游落地签,吸引了大批中国游客,但其他旅游国家,入境政策还未完全放开。
近期,欧盟国家、英国、印度、日本、韩国和美国等,先后对入境的中国旅客提出了不同程度的检测措施。 部分国家在旅游签注方面也对中国游客有了更高限制,例如,目前赴日旅游签证的门槛较高,日本使领馆只受理“五年多次往返”签证,但申请人需提供税前年收入50万元以上证明。
而签证是完成出境游的必备条件,直接影响出境游的成功率。莉莉介绍,在疫情前,日本是国内出境游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现在流量很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签证还没放开,“五年签证要求很高,能符合标准的多是高收入人群”。
最近,一位来自辽宁的游客就放弃了去日本旅行出行的想法。她在打完第四针疫苗,眼看手续就要凑齐的时候,遭遇领馆关闭、不接受签证申请的情况,“去日旅游的各道手续全都办得非常坎坷,只能放弃”。
“不过,各国政策整体趋好,我没有看到过政策从松变严的国家,基本都是从严变松,从业者们只需耐心等待。”提供中高端定制旅行服务的“6人游”CEO贾建强称。
旅游市场恢复尚需时间,游客的出境游需求目前仍然受到飞机航班和机票价的影响。
rivers提到,目前各旅游目的地国家的航线正在持续增加,但航司的航班量和机票价格还没有回到2019年的水平。
他记得2019年淡季时,曼谷往返机票只需要1000多元,日本2000多元,欧美2000元-4000元,现在因为航线较少、运力不足,机票价格偏高——欧美往返10000元左右,日本是7000元左右,东南亚现在是热门航线,往返机票至少4000元起。
想要抓住“解封”后的红利,关键是要快速申请和恢复一些直飞航班。“机票价格限制了出境游的游客规模,我预计今年机票价格能回落到2019年的水平,但所需时间还未可知,可能是半年也可能是一年。”rivers说。
另外,和政策一放开就爆发性增长的国内游生态不同,春节期间的出境游多为散客的自由行,到2月6日,旅行社的“跟团游”业务才开始试点恢复,首批泰国、马尔代夫等20个国家获准组团社成团,届时出境游从业者才能变成“正规军”,旅行社的跟团和包机业务才能正式启动。
好消息是,当中国出境游大门再次打开,目光长远的旅游人已经开始规划东南亚国家之外的行程,从业者都开始讨论,下一个将迎来爆发的旅游目的地。
澄海预测,中东地区会是下一轮火热的目的地,这些国家的建筑、饮食、服饰都有异域风情,“跟团游”试点的第一批名单中也有阿联酋。目前,他对接的旅行社已经开始大量制作中东地区的旅游路线并进行招商。
比起常规的热门旅游目的地,莉莉判断,下一轮热点可能是匈牙利、塞尔维亚等欧洲国家和小众海岛,此前大火的邮轮也还在等待开放。
随着国际旅行的恢复,2023年前往更多冒险目的地的旅行也将成为趋势。美国在线旅游保险产品比价平台Squaremouth预计,南极洲将在2023年首次成为顶级目的地。
春节开了个好头,出境游何时复苏?
春节期间,各大OTA平台发布的数据都显示,出境游正在迎来明显的转折点。但从业者们却比较冷静,实实在在的业绩让他们看到,热闹红火的背后,是近三年出境游业务的薄弱基础所致。同时,与传统OTA平台相比,中小企业的恢复速度更慢。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6人游的出境游订单恢复到2019年的三成,离疫情前还有较大的差距。
横向比较2019年,目前rivers所在的毅驰航旅出票量仅恢复到此前的1/10,“最近咨询量加大,但成单量和出票率还有待提升,整体开始呈现向好乐观的态势”。
多位从业者都预测,出境游的小高峰可能要到今年五一甚至是暑假才能到来,完全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则至少要到年底。
虽说出境游需求被压抑了三年,但真正的复苏并没有那么容易。
客观上,从签证办理、航班恢复、路线计划到相关人员重组上岗,许多环节都有待加强。例如,以往都是团队切位(计划团队机票),价格有很大优势,现在航班少机票贵;相较2019年之前,现在办理签证的难度也在加大。
主观上,疫情刚过,很多游客仍有健康方面的顾虑,或许还对大额的出境游消费持观望态度;产业链上下游也需要时间重拾信心,“如果部分国家入境政策不调整、不平稳,出境游就很难完全实现复苏。”多位旅游人表示。
除了耐心等待之外,疫情三年活下来的旅游企业,已经在积极筹备重启出境游业务。
6人游原本有230人左右的团队,疫情期间缩减到百人以内,靠转型国内定制游服务熬过疫情后,公司今年计划恢复到此前的团队规模,并重新梳理和设计出境游线路。“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熬过来了就一定要变得更强大,我们随时准备着。”贾建强称。
正在召集出境游业务人员返岗的企业还有很多。澄海感慨道,疫情发生以后,八成的同行都转型从事培训、保险和销售行业,不过在跨境游重启之后,他们开始陆续回归旅游行业。
重建渠道和供应链,也是旅游行业目前的重头戏之一。贾建强提到,行业的恢复不仅仅需要政策的支撑,更需要上下游供应链的加持。三年疫情,以旅行社门店为主的分销渠道几乎清零,目的地接待公司大部分都在生死线徘徊,因此传统旅游团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
疫情下,旅游行业撕开了道道伤疤,却也让人看到了从业者的韧性。例如,过去三年火起来的直播电商,虽然客观上导致做线下门店的旅行社流失不少客源,但也挖掘出了一些隐藏机会,一些旅游公司借机布局了免税购物、通过介绍当地风情进行直播带货等业务。从业者也均表示,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旅游产品也要持续更新。
总之,出境游重启了,“要在这一年里把过去三年时间落下的东西重新捡回来,2023年将是出境游从谷底爬升,迎来反弹式恢复的一年。”贾建强说,旅游人已经蓄势待发。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莉莉、澄海为化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