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经济e线
新经济e线注意到,受行业马太效应加剧影响,ETF中小管理人颇为受伤,处境尴尬。最新的一个案例就发生在永赢基金身上。同质化竞争下,永赢中证500ETF被迫退出市场。
2月9日,永赢基金再度发布提示性公告称,旗下永赢中证500ETF将以通讯方式召开持有人大会,审议《关于永赢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终止基金合同并终止上市有关事项的议案》。据悉,会议投票表决起止时间:自2023年2月10日起,至2023年3月10日17:00止(投票表决时间以基金管理人收到表决票时间为准)。
永赢基金称,由于市场环境变化,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根据有关规定,基金管理人经与基金托管人中国银行协商一致,提议终止永赢中证500ETF基金合同并终止上市。
公开资料表明,该基金于2020年6月8日至2020年7月7日期间公开发售,经中国证监会书面确认,《基金合同》于2020年7月14日生效,基金初始募集规模约3.42亿元。截至2023年2月13日,基金规模已跌破5000万元的清盘红线,仅录得约4700万元。
Wind统计表明,包括增强指数ETF在内,仅跟踪中证500这一标的ETF合计就多达24只,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从规模来看,永赢中证500ETF在同类产品中位居倒数第四位,余下3只垫底的同类产品分别为中融中证500ETF、方正富邦中证500ETF、兴业中证500ETF,其规模分别仅有约3700万元、2500万元、1000万元。
两极分化的是,截至今年2月14日,在52家非货币ETF管理人中,多达31家管理人累计规模不足50亿元。其中,永赢基金ETF规模合计仅有24.38亿元。在该公司旗下4只ETF产品中,规模最大的永赢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约22.83亿元,而永赢深证创新100ETF、永赢中证500ETF、永赢沪深300ETF等3只基金均在亿元以下,最低的永赢沪深300ETF仅有4200万元。
ETF清盘加速度
据新经济e线了解,进入2023年以来,ETF清盘的节奏在进一步提速。截至2月14日,开年已有3只ETF终止上市,分别为新华MSCI中国A股国际ETF、广发中证京津冀ETF和建信沪港深粤港澳大湾区ETF。此外,另有8只ETF公告清算。其中,7只为股票型ETF,1只为债券型ETF。
此前,华富中证证券公司先锋策略ETF也宣告从1月10至2月5日以通讯方式召开持有人大会,审议该基金终止上市事宜。不过,其计划未能如愿。据该基金2月8日披露的公告表明,根据计票结果,参加本次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表决的基金份额未达到权益登记日本基金总份额的二分之一以上(含二分之一),因此未达到《基金合同》约定的关于以通讯方式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的有效条件。
从以上ETF管理人分布来看,今年来嘉实基金、建信基金、浦银安盛基金等三家管理人旗下各有2只ETF宣告清算,分别为嘉实中证500成长估值ETF、嘉实先进制造100ETF、建信港股通恒生中国企业ETF、建信沪港深粤港澳大湾区ETF、浦银安盛中华交易服务沪深港300ETF、浦银安盛中证高股息ETF。同样,海富通中证长三角领先ETF也已通过基金持有人大会,自2月2日开始清算。
就在2月1日,嘉实中证500成长估值ETF发布关于嘉实中证500成长估值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表决结果暨决议生效的公告称,基金以通讯方式召开了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会议审议了《关于嘉实中证500成长估值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终止基金合同并终止上市有关事项的议案》。根据统计结果,本次会议议案有效通过。
来源:基金公告
截至权益登记日(权益登记日为2022年12月28日),该基金总份额总计有2253.40万份。本次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表决结果为:其中同意票所代表的基金份额为:1295万份,反对票所代表的基金份额为40.25万份,弃权票所代表的基金份额为0.00份。
新经济e线获悉,嘉实中证500成长估值ETF跟踪标的指数——500成长估值(930938.CSI)是一个相对冷门的指数,目前并没有其他管理人发布同类产品。该指数由中证500指数中兼具预期净利提升与低估值特性的股票构成,采用等权重加权方式计算,为投资者追求更优风险收益提供投资标的,并于2018年12月4日发布。嘉实中证500成长估值ETF成立于2020年3月16日,基金募集规模约2.36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基金规模大幅缩水至仅1300万元左右。
同样,今年1月17日开始清算的嘉实先进制造100ETF情形也类似。其跟踪标的指数中证先进制造100策略指数(931167.CSI)也是一个冷门指数,全市场仅有嘉实基金一家发布产品。该基金成立于2019年12月5日,募集规模约2.71亿元,但上市后规模不断缩水。截至2022年12月31日,嘉实先进制造100ETF规模大幅下降至仅约3800万元,降幅高达近九成。
截至2022Q4,嘉实基金旗下跌破5000万元清盘红线的非货币ETF还有嘉实恒生中国企业ETF和嘉实上海金ETF,对应期末基金资产净值分别仅为3661.26万元和1368.42万元。
而在建信基金旗下今年来清算的2只ETF中,建信沪港深粤港澳大湾区ETF 为全市场仅有的一个跟踪产品,但建信港股通恒生中国企业ETF跟踪的同类产品还有5只,标的指数为恒生中国企业指数(HSCEI.HI)。其中,规模最大的为易方达恒生H股ETF,该ETF也是最早成立的同类产品,最新规模已逼近百亿元,先发优势明显。在另外4只同类产品中,嘉实恒生中国企业ETF规模最小。
此外,Wind统计还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股票型ETF合计有69只,占比超过一成。其中,方正富邦基金旗下就有3只ETF规模已跌破5000万元,分别为方正富邦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ETF、方正富邦中证500ETF、方正富邦中证沪港深人工智能50ETF。特别是方正富邦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ETF规模更是不足一千万元,仅827.66万元,为全市场规模最小的股票型ETF。同样,兴业中证500ETF期末规模也不到一千万元,仅933.38万元。
这一赛道却火了
冰火两重天的是,今年来在ETF清盘提速的同时,以增强ETF为代表的指数产品却成为了聚光灯下的主角,发行格外火爆。
来源:Wind
新经济e线调查发现,以中证1000指数为例,从指数基金规模变化来看,跟踪中证1000标的ETF产品从2022年开始热度飙升,年末指数规模激增至519.15亿元,较2021年的76.52亿元,2022年全年规模增幅高达578.45%。其在全部指数产品中占比也大幅提升至1.92%,2021年同期仅为0.32%。进入2023年,跟踪中证1000指数标的ETF进一步增加至542.1亿元,占比也提高至1.96%,可见其热度居高不下。
2月10日,国泰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发布基金合同生效公告称,基金合同于2月9日正式生效。实际上,该基金仅于2月6日发行一天便提前结束募集,原定募集时间截止日为2023年2月10日。国泰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成为了年内第二只一日售罄的股票型基金,也是今年来的首只指数基金“日光基”。其成立公告表明,该基金单日募集14.58亿元,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为9831户,户均认购金额约14.83万元。
在资金热捧背后,国泰基金认为,一方面,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回暖,投资者情绪比较积极,新发产品募资环境比较好。另一方面,今年部分新发的增强ETF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国泰中证1000增强ETF指数历史估值和相对估值都处于历史低点,投资安全边界较高。从政策端和大小盘轮动模型出发,预期未来小盘风格会具备相对优势。而随着国内经济恢复性复苏持续,在“专精特新”政策驱动下,未来盈利预期可期。
Wind统计显示,包括4只增强ETF在内,全市场跟踪中证1000标的指数的ETF共计有11只,另外7只为普通ETF产品。从规模效应来看,成立时间最早的南方中证1000ETF规模高居榜首,高达150.19亿元。在4只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产品中,国泰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远超其他同类产品规模。另外3只产品均为市场情绪相对低迷的2022年11月下旬扎堆成立,分别包括损招商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华泰柏瑞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银华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这3只产品规模相对较小。
无独有偶。博时中证500增强策略ETF也只用了短短两天便结束发行。2月14日,该基金发布合同生效公告称,基金募集期自2023年2月6日至2023年2月7日,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23年2月13日。基金募集期间净认购金额约4.88亿元,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14643户,户均认购金额约3.33万元。
此外,新经济e线注意到,从指数产品开发来看,自2020年至今,ETF管理人对各细分行业进行了跑马圈地式的覆盖。从2020 年几个总市值较大的二级行业有ETF覆盖,到如今大小市值的二级行业纷纷被ETF 占领,可以说留给ETF发行方可以选择的空白好标的越来越少。整体而言,2022年可以留给各基金公司开拓的新赛道相对较少。2022年有45只指数第一次有相应的ETF作为基准进行跟踪,涉及相关新发ETF66只,而2021年这一数据分别为116只指数和249只对应ETF。
在ETF涉及的新指数中,2022年ETF数量发行较多的主要集中在环交所碳中和、中证中药和疫苗生科等指数上。其中,环交所碳中和2022年新发ETF数量最多,达到了8只。2022四季度,共有13只增强ETF获批,标的有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市场主要宽基指数,还有科创50、创业板指、科创创业50等科创类指数。2022四季度另有8只增强ETF上报,所涵盖的标的指数除了之前已有的沪深300、中证500等市场主要宽基指数,新加入了其余的一些宽基指数,例如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等指数。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标的布局趋于完备,新发掘的赛道竞争愈发激烈,在2023年如何寻找适合的指数产品方向将成为各家基金管理人面临的共同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