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从大厂“毕业”,年轻人有100种方式搞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大厂“毕业”,年轻人有100种方式搞钱

累并快乐着。

文|Tech星球  何煦阳 王琳 习睿

大概一周前,一条关于“字节女员工转行卖快餐”的消息在小红书上火了。

她写到:脱离公司,太快乐了,每天就是买菜、洗菜、切菜、炒菜、打菜、洗碗,再也没日报、周报、月报,述职报告。这种全新的生活获得了1.1万个点赞,成为小红书平台上名副其实的爆款贴子。

字节女员工的困扰,在大部分互联网公司中并不少见。

过去10年,互联网公司们用一台手机连接起了消费者的衣食住行,数以万计的程序员们用“996”式的工作,帮助企业家们完成了他们的一个又一个梦想。

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公司一步步变大,头部的几家已经突破了10万人,员工依次排开可以挤满 10 个足球场,一天可以吃掉 150 吨食物。但当人口红利、流量红利消耗殆尽,以规模换增长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臃肿的巨头们纷纷去肥增瘦。过去一年,人员优化的消息几乎每个月都会传出。以B站为例,2022年仅仅遣散员工费用花了3.4亿现金。

大量的年轻人因为“毕业”重新流入社会,剩下的则在繁琐的PPT修改、人际关系博弈和无限循环的“996”工作模式中身心俱疲。

当大厂的光环不再,年轻人要如何谋生。围绕这个话题,这一次,Tech星球访谈了几位离开大厂做小生意的年轻人,他们或是被大厂裁员,或是主动“出走”,但不再循规蹈矩地“上班”,是他们共同的愿望。

对这些年轻人而言,在增长陷入瓶颈的大厂,工作能带来的价值感、成就感越来越少,人情味也越来越稀薄。而新的一轮大型语言模型AI创业潮,身价没有几个亿根本不可能入局,绝大部分普通人只能仰望。

做自己小生意的“小确幸”,虽然可能堪堪收支平衡,但也是一种捍卫自己生活的方式。

扎进宠物赛道半年,再也不想回到大厂

原来供职于东南地区某手机厂商,产品经理

2018年年底,从国外回国后,我在一家手机公司担任产品经理,之后跳槽到大厂继续做产品经理,为公司核心产品的业务服务。带完几个强度特别高的项目后,身体心灵都出现了问题,我就已经想离职了,只不过当时还没决定好要做什么。

半年前从大厂离职后,我和因宠物结识的朋友一起,在深圳创立了宠物烘焙品牌“哦呜宠物生活馆”。

合伙人一直是自由职业,在创业方面的想法比较多。她先提出尝试下宠物行业。因为我们本身就养宠物,了解这个群体的消费层级,而且做这行又能天天陪自己的小宠物。从我个人角度看,趁年轻,想做就去做。不管成不成功,走出这一步比没有做要强。

我们现在有自己的工作室,也会跟线下门店合作。我们两个人自己手工制作宠物烘焙品、宠物零食等,通过走线上私域的形式售卖。拓客主要通过线下,去参加一些有趣、质量高的活动。因为宠物烘焙这个垂类有社交属性,还是要面对面交流才会有说服力。

半年时间,“哦呜宠物生活馆”到了可以有一定盈利的状态,销售数据一直有在增长,已经有了起色。而且客源积累达到千级左右,但活跃用户、再到有复购的话就需要再筛几轮。

我的合伙人以前是花艺师,也做过品牌策划、活动策划。她和我的工作经验都可以复用到创业项目里,我们俩刚好比较互补。

从打工人转换成当老板创业其实有好有坏。好的方面就是更加自由,不好的话,就是创业的焦虑和工作焦虑是不一样的,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去做。“从零到一”其实非常困难。

创业也很累,尤其刚开始研究产品的时候,可能每天要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甚至四五点。现在产品跑顺了,主要精力都放在拓客上。现在周末出去摆摊也比较辛苦,基本上每个周末都会出去。但累归累,身心是自由的。如果再让我选一次,我也不会想回到大厂。

出于个人爱好打造小花园,拯救了我的重度抑郁

原来供职于美团,业务运营

去年3月份,我调到一个新岗位,在之前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工作上很艰难。当时团队又有一些人际关系纠纷,我不喜欢参与,整个人状态很难受。刚开始感觉喘不过气,有一天直接在公司里晕倒了,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重度抑郁。后来,就被优化了。

我一直有一个造花园的梦想,当时正好上海疫情封控,因缘际会,就捡起了这项爱好。我还想在花园中拥有一间自己的小木屋,像童话里那样。但请师傅很贵,我就自己翻小红书、B站,甚至去看YouTube,一点一点的学,包括基地怎么打、框架怎么搭、怎么防水等等。

慢慢的,我发现平台上喜欢我的人还不少,可能比起其他的主题,种花比较治愈,所以比较容易火起来。而且我发现,还可以利用这个方式赚钱,积累了一定粉丝量后,就开始有越来越多人找我推广。

我会自己对品牌进行筛选,一个月接2到3个左右,可能在电商大促时会多一些。接的品牌基本都是家电类,比如洗地机、或者是清扫庭院的机器。最近推广了一款剪刀,一个手工产品,因为自己的花园里就有很多自己手工做的东西。

可能是因为做这个花园,我被更多人看见了。我现在除了孵化自己的账号,还有一大堆兼职,比如帮朋友店里拍一些宣传视频,最近还在拍一个朋友策划婚礼。

说实话,对我的账号,我没有特别明确的构思,也在犹豫是否要当成正职,因为一旦走到了那个地步,就会有数据焦虑。但因为这个花园,我的生活目前能做到收支平衡。虽然经常没有周末,晚上改片子到两三点,比之前上班还苦。但是没有之前那么心累,我蛮开心的。

我记得,去年我请假回家之后,一直在种花,自己的状态也一点一点好起来。去年四五月份的时候,花都开了,我已经觉得自己是个正常人了。

打工到了天花板,辞职做职场博主卖课接广告

原来供职于字节跳动,HR

我有好几段在大厂的经历。早期,我在百度做搜索推广,后来在字节做培训。在字节最大的感受是快,因为字节此前实行双月OKR制度,我空降的又是一条新业务线,所以我必须和团队一起很快地实现从0到1。被裁之后,我去美团工作过一段时间。

在字节上班时,工作累,所以吃得很多。被裁之后整个人异常焦虑,吃不进饭,一个月体重掉了20斤。

这几段经历之后,我觉得基本清楚打工的天花板在哪里了,想自己出来直接跟市场做交易。我想去杭州看看电商,当时算过,一个月房租差不多2000,加上吃饭可能三四千,那在公司赚够两万就可以离职了,实际上我也这么做了。

我现在主要靠在平台上做职场博主,打造自己的IP,然后去接广告,或者售卖我的服务。广告方面,主要是推广数码产品、3C、办公好物等。服务方面,因为我之前是做HR出身,我会基于我过往的经验和知识,帮助用户明确什么时刻去做什么事,和打造他的个人品牌体系、课程体系,大概399~599元一次。

做职场博主,好处是门槛低,每个人都能讲两句,如果有大厂或者有很牛的工作履历的背书,能够很快拉起流量。坏处是,行情越糟糕,职场博主越难做,因为只能吐槽现象,没办法给观众解决方案。

所以,我把职场博主定义自己的一个过渡环节,长期方向是做一个真正的创业者,做一个具体的的产品或者商业模式。最近,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去联系人,去找资源,一起谈谈在今年这个情况下,应该如何去干,应该如何去合作。

对比以前上班,最大的感触是:打工的时候,只需要干对应的活,然后拿工资;但现在需要去写内容去吸引人,去和用户交易,能感受到整个商业闭环,成长更大。

不当老板是没法财富自由的,我最终肯定要创业

原来供职于京东,销售管培生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我不会在大厂长期做下去。

我从大学毕业之后,就以管培生的身份进入大厂工作。工作了三年,在大厂内部,我比外面的人更早也更强烈地感觉到互联网行业的不景气。虽然当时公司财报上的指标很好看,但东西卖不出去,没有任何手段能刺激消费了。而且互联网网民的渗透率已经差不多了,这个行业不会有很大的增长。

主动辞职之后,我回到家族企业里,当上了意德美嘉杭州分公司的总经理,做家居建材生意。我一方面负责往公司不同平台的账号里投放内容,另一方面负责捕捉行业里的想法,与经销商对接,明确双方是否匹配、如何合作。

当上老板之后,我在管理上有了更深的体会,以前困扰的疑惑都得到了解答:原来有的人虽然能力一般,却非常忠诚,能够长期在企业服务;有的人虽然长处不明显,但是靠谱,能够托底;有的员工虽然我不喜欢,但是他能产生价值,我就要关注他。

另外,作为一个领导者,我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喜怒形于色。不论发生什么,最重要的都是保持镇定,给员工信心。

坦白讲,我觉得打工有它的好处。创业没有那么光鲜,至少在当下的行情下,很难。我现在拿到手头上的钱,只不过和之前在大厂持平,只是我实在不喜欢自己在大厂中的工作状态。在大厂里每天都是朝九晚九,如果碰到大促,数据不是特别好,就得工作到凌晨,用超长的工作时间产出没什么意义的工作结果。

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天凌晨两点,我坐班车回家,因为太困坐过站了,师傅让我下一站下车。下车之后,四周一片漆黑,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我是创意很多的人,但每天这样工作,到最后半年,我在工作上已经没有想法,只剩下混沌。

因此现在从上班变为创业,我蛮兴奋的。我喜欢尝试新鲜的东西,我觉得很有意思。高中的时候,我和父亲只要只要去餐厅吃饭,就会探讨餐厅的流量和收益比,这个餐厅多大、房租多少、翻桌率多少。我很早就知道,我肯定要创业的,因为不当老板不可能实现财富自由。

眼前真不是创业好时候,打算先做一点擅长的小生意

原来供职于某头部科技公司,市场人员

我其实不算被裁掉的,而是主动离职的。理由很简单,卷累了,而且去年取消了普调后,升职加薪无望,再加上我的上司各种刁难,所以我在去年年初就主动离职了。

离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当时清楚得认识到互联网的红利期已经过了,我在公司没有分到多少股票,实现财富自由的可能微乎其微。因此,我想出来看看有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

当时,正好也有要好的同事离职,我们也都有创业的打算,于是就一起出来了。我们一开始其实就有目标方向,想要做助眠产品。在大厂工作8年的经验,让我见到了非常多人被失眠困扰,一些同事常年带着黑眼圈工作,一些明明还很年轻的同事因为失眠而疯狂脱发。我记得有一组数据是说,中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

我们相信这款产品一定会畅销。因为创业初期,我们没有租办公室,而是在我们共同租的房子里或者星巴克办公。光PPT打磨就花了快3个月,还专门花了1万块找FA润色。

我们当时显得很清楚,创业一定不要用自己的钱,因为见过身边很多朋友,用自己的钱最后花光所有积蓄。所以我们一开始的目标就是融资。我们就打算融个100来万,甚至50万的种子轮,并不多。

但融资环境的恶劣还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前前后后见了几十家机构,有的一看到我们的学历背景便委婉拒绝,有的则直接告诉我们放弃幻想吧,他们不打算投这个赛道的项目。总是,两个月下来,我们从信心满满到垂头丧气。

现在仔细想想,可能真不是创业的好时候。我们还在寻找新的机会,但眼下打算先做一点我们擅长的小生意,比如帮一些公司做活动,毕竟我们也擅长这个。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大厂“毕业”,年轻人有100种方式搞钱

累并快乐着。

文|Tech星球  何煦阳 王琳 习睿

大概一周前,一条关于“字节女员工转行卖快餐”的消息在小红书上火了。

她写到:脱离公司,太快乐了,每天就是买菜、洗菜、切菜、炒菜、打菜、洗碗,再也没日报、周报、月报,述职报告。这种全新的生活获得了1.1万个点赞,成为小红书平台上名副其实的爆款贴子。

字节女员工的困扰,在大部分互联网公司中并不少见。

过去10年,互联网公司们用一台手机连接起了消费者的衣食住行,数以万计的程序员们用“996”式的工作,帮助企业家们完成了他们的一个又一个梦想。

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公司一步步变大,头部的几家已经突破了10万人,员工依次排开可以挤满 10 个足球场,一天可以吃掉 150 吨食物。但当人口红利、流量红利消耗殆尽,以规模换增长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臃肿的巨头们纷纷去肥增瘦。过去一年,人员优化的消息几乎每个月都会传出。以B站为例,2022年仅仅遣散员工费用花了3.4亿现金。

大量的年轻人因为“毕业”重新流入社会,剩下的则在繁琐的PPT修改、人际关系博弈和无限循环的“996”工作模式中身心俱疲。

当大厂的光环不再,年轻人要如何谋生。围绕这个话题,这一次,Tech星球访谈了几位离开大厂做小生意的年轻人,他们或是被大厂裁员,或是主动“出走”,但不再循规蹈矩地“上班”,是他们共同的愿望。

对这些年轻人而言,在增长陷入瓶颈的大厂,工作能带来的价值感、成就感越来越少,人情味也越来越稀薄。而新的一轮大型语言模型AI创业潮,身价没有几个亿根本不可能入局,绝大部分普通人只能仰望。

做自己小生意的“小确幸”,虽然可能堪堪收支平衡,但也是一种捍卫自己生活的方式。

扎进宠物赛道半年,再也不想回到大厂

原来供职于东南地区某手机厂商,产品经理

2018年年底,从国外回国后,我在一家手机公司担任产品经理,之后跳槽到大厂继续做产品经理,为公司核心产品的业务服务。带完几个强度特别高的项目后,身体心灵都出现了问题,我就已经想离职了,只不过当时还没决定好要做什么。

半年前从大厂离职后,我和因宠物结识的朋友一起,在深圳创立了宠物烘焙品牌“哦呜宠物生活馆”。

合伙人一直是自由职业,在创业方面的想法比较多。她先提出尝试下宠物行业。因为我们本身就养宠物,了解这个群体的消费层级,而且做这行又能天天陪自己的小宠物。从我个人角度看,趁年轻,想做就去做。不管成不成功,走出这一步比没有做要强。

我们现在有自己的工作室,也会跟线下门店合作。我们两个人自己手工制作宠物烘焙品、宠物零食等,通过走线上私域的形式售卖。拓客主要通过线下,去参加一些有趣、质量高的活动。因为宠物烘焙这个垂类有社交属性,还是要面对面交流才会有说服力。

半年时间,“哦呜宠物生活馆”到了可以有一定盈利的状态,销售数据一直有在增长,已经有了起色。而且客源积累达到千级左右,但活跃用户、再到有复购的话就需要再筛几轮。

我的合伙人以前是花艺师,也做过品牌策划、活动策划。她和我的工作经验都可以复用到创业项目里,我们俩刚好比较互补。

从打工人转换成当老板创业其实有好有坏。好的方面就是更加自由,不好的话,就是创业的焦虑和工作焦虑是不一样的,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去做。“从零到一”其实非常困难。

创业也很累,尤其刚开始研究产品的时候,可能每天要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甚至四五点。现在产品跑顺了,主要精力都放在拓客上。现在周末出去摆摊也比较辛苦,基本上每个周末都会出去。但累归累,身心是自由的。如果再让我选一次,我也不会想回到大厂。

出于个人爱好打造小花园,拯救了我的重度抑郁

原来供职于美团,业务运营

去年3月份,我调到一个新岗位,在之前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工作上很艰难。当时团队又有一些人际关系纠纷,我不喜欢参与,整个人状态很难受。刚开始感觉喘不过气,有一天直接在公司里晕倒了,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重度抑郁。后来,就被优化了。

我一直有一个造花园的梦想,当时正好上海疫情封控,因缘际会,就捡起了这项爱好。我还想在花园中拥有一间自己的小木屋,像童话里那样。但请师傅很贵,我就自己翻小红书、B站,甚至去看YouTube,一点一点的学,包括基地怎么打、框架怎么搭、怎么防水等等。

慢慢的,我发现平台上喜欢我的人还不少,可能比起其他的主题,种花比较治愈,所以比较容易火起来。而且我发现,还可以利用这个方式赚钱,积累了一定粉丝量后,就开始有越来越多人找我推广。

我会自己对品牌进行筛选,一个月接2到3个左右,可能在电商大促时会多一些。接的品牌基本都是家电类,比如洗地机、或者是清扫庭院的机器。最近推广了一款剪刀,一个手工产品,因为自己的花园里就有很多自己手工做的东西。

可能是因为做这个花园,我被更多人看见了。我现在除了孵化自己的账号,还有一大堆兼职,比如帮朋友店里拍一些宣传视频,最近还在拍一个朋友策划婚礼。

说实话,对我的账号,我没有特别明确的构思,也在犹豫是否要当成正职,因为一旦走到了那个地步,就会有数据焦虑。但因为这个花园,我的生活目前能做到收支平衡。虽然经常没有周末,晚上改片子到两三点,比之前上班还苦。但是没有之前那么心累,我蛮开心的。

我记得,去年我请假回家之后,一直在种花,自己的状态也一点一点好起来。去年四五月份的时候,花都开了,我已经觉得自己是个正常人了。

打工到了天花板,辞职做职场博主卖课接广告

原来供职于字节跳动,HR

我有好几段在大厂的经历。早期,我在百度做搜索推广,后来在字节做培训。在字节最大的感受是快,因为字节此前实行双月OKR制度,我空降的又是一条新业务线,所以我必须和团队一起很快地实现从0到1。被裁之后,我去美团工作过一段时间。

在字节上班时,工作累,所以吃得很多。被裁之后整个人异常焦虑,吃不进饭,一个月体重掉了20斤。

这几段经历之后,我觉得基本清楚打工的天花板在哪里了,想自己出来直接跟市场做交易。我想去杭州看看电商,当时算过,一个月房租差不多2000,加上吃饭可能三四千,那在公司赚够两万就可以离职了,实际上我也这么做了。

我现在主要靠在平台上做职场博主,打造自己的IP,然后去接广告,或者售卖我的服务。广告方面,主要是推广数码产品、3C、办公好物等。服务方面,因为我之前是做HR出身,我会基于我过往的经验和知识,帮助用户明确什么时刻去做什么事,和打造他的个人品牌体系、课程体系,大概399~599元一次。

做职场博主,好处是门槛低,每个人都能讲两句,如果有大厂或者有很牛的工作履历的背书,能够很快拉起流量。坏处是,行情越糟糕,职场博主越难做,因为只能吐槽现象,没办法给观众解决方案。

所以,我把职场博主定义自己的一个过渡环节,长期方向是做一个真正的创业者,做一个具体的的产品或者商业模式。最近,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去联系人,去找资源,一起谈谈在今年这个情况下,应该如何去干,应该如何去合作。

对比以前上班,最大的感触是:打工的时候,只需要干对应的活,然后拿工资;但现在需要去写内容去吸引人,去和用户交易,能感受到整个商业闭环,成长更大。

不当老板是没法财富自由的,我最终肯定要创业

原来供职于京东,销售管培生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我不会在大厂长期做下去。

我从大学毕业之后,就以管培生的身份进入大厂工作。工作了三年,在大厂内部,我比外面的人更早也更强烈地感觉到互联网行业的不景气。虽然当时公司财报上的指标很好看,但东西卖不出去,没有任何手段能刺激消费了。而且互联网网民的渗透率已经差不多了,这个行业不会有很大的增长。

主动辞职之后,我回到家族企业里,当上了意德美嘉杭州分公司的总经理,做家居建材生意。我一方面负责往公司不同平台的账号里投放内容,另一方面负责捕捉行业里的想法,与经销商对接,明确双方是否匹配、如何合作。

当上老板之后,我在管理上有了更深的体会,以前困扰的疑惑都得到了解答:原来有的人虽然能力一般,却非常忠诚,能够长期在企业服务;有的人虽然长处不明显,但是靠谱,能够托底;有的员工虽然我不喜欢,但是他能产生价值,我就要关注他。

另外,作为一个领导者,我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喜怒形于色。不论发生什么,最重要的都是保持镇定,给员工信心。

坦白讲,我觉得打工有它的好处。创业没有那么光鲜,至少在当下的行情下,很难。我现在拿到手头上的钱,只不过和之前在大厂持平,只是我实在不喜欢自己在大厂中的工作状态。在大厂里每天都是朝九晚九,如果碰到大促,数据不是特别好,就得工作到凌晨,用超长的工作时间产出没什么意义的工作结果。

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天凌晨两点,我坐班车回家,因为太困坐过站了,师傅让我下一站下车。下车之后,四周一片漆黑,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我是创意很多的人,但每天这样工作,到最后半年,我在工作上已经没有想法,只剩下混沌。

因此现在从上班变为创业,我蛮兴奋的。我喜欢尝试新鲜的东西,我觉得很有意思。高中的时候,我和父亲只要只要去餐厅吃饭,就会探讨餐厅的流量和收益比,这个餐厅多大、房租多少、翻桌率多少。我很早就知道,我肯定要创业的,因为不当老板不可能实现财富自由。

眼前真不是创业好时候,打算先做一点擅长的小生意

原来供职于某头部科技公司,市场人员

我其实不算被裁掉的,而是主动离职的。理由很简单,卷累了,而且去年取消了普调后,升职加薪无望,再加上我的上司各种刁难,所以我在去年年初就主动离职了。

离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当时清楚得认识到互联网的红利期已经过了,我在公司没有分到多少股票,实现财富自由的可能微乎其微。因此,我想出来看看有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

当时,正好也有要好的同事离职,我们也都有创业的打算,于是就一起出来了。我们一开始其实就有目标方向,想要做助眠产品。在大厂工作8年的经验,让我见到了非常多人被失眠困扰,一些同事常年带着黑眼圈工作,一些明明还很年轻的同事因为失眠而疯狂脱发。我记得有一组数据是说,中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

我们相信这款产品一定会畅销。因为创业初期,我们没有租办公室,而是在我们共同租的房子里或者星巴克办公。光PPT打磨就花了快3个月,还专门花了1万块找FA润色。

我们当时显得很清楚,创业一定不要用自己的钱,因为见过身边很多朋友,用自己的钱最后花光所有积蓄。所以我们一开始的目标就是融资。我们就打算融个100来万,甚至50万的种子轮,并不多。

但融资环境的恶劣还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前前后后见了几十家机构,有的一看到我们的学历背景便委婉拒绝,有的则直接告诉我们放弃幻想吧,他们不打算投这个赛道的项目。总是,两个月下来,我们从信心满满到垂头丧气。

现在仔细想想,可能真不是创业的好时候。我们还在寻找新的机会,但眼下打算先做一点我们擅长的小生意,比如帮一些公司做活动,毕竟我们也擅长这个。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