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健三郎的思想非常具有前瞻性,尤其在意未来的年轻人。在接受界面文化采访时,作为大江健三郎中文译者之一的竺家荣如此评价道。她还表示,面对核危机和军国主义及战争思想,大江抱有极大的忧患意识,也呼吁人们早早防备思想上的侵蚀。
根据日媒NHK的消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于3月3日在日本逝世,享年88岁。而竺家荣则是在2008年翻译了大江健三郎的三本随笔——《在自己的树下》《康复的家庭》《宽松的纽带》。
2009年大江健三郎来到中国,竺家荣也在社科院的会议上与大江健三郎见面。“2009年社科院组织了一个会议,当时许金龙老师(大江健三郎的另一位中文译者)主要负责联系,我就要求大江先生给我签个字,他就帮我引荐了一下,我们有个合影。但没机会聊天,他特别忙,就说了感谢,他一直希望这套书(指竺家荣翻译的三本随笔集)能在中国出版,因为他就写过这么几本给写年轻人的书,里面插图是他老婆画的。这套书在后来又经过修改,又由活字文化出版过一次。”
相比大江健三郎的其他作品,写给年轻人的随笔还是深入浅出、较为好懂的,竺家荣表示,“后面她翻译《燃烧的绿树》感觉相当难,就像看天书一样。大江健三郎开始写作的风格就已经很成熟、难懂以及阴郁了,后面变得没那么阴郁了,但更难了。”她说,但就算这几本随笔,也有许多人名地名俗语寓言,注释非常多,查起来相当困难,而且这几本书都是用给孩子的口吻讲述的,需要准确传递出这点也不简单。
除了随笔,竺家荣也翻译过大江健三郎的小说《被偷换的孩子》。“《被偷换的孩子》这本比起随笔更难,讲的是小鬼把漂亮的孩子偷换成了丑孩子。这实际上是一个比喻,比喻天真无邪的孩子在社会上经过熏染就变化堕落了。这里面涉及到大江健三郎妹夫、著名导演伊丹十三自杀的内幕:自杀不是因为他后来在社会上的经历,而是小时候受到的创伤。不知道这是真的,还是作家想象的——小说写美国占领日本的时候,小孩子被利用去诱惑美国军官,将美国军官诱惑到深山里再杀死。”竺家荣说。值得一提的是,“被偷换的孩子”也是莫言发表关于大江健三郎作品的演讲时重点阐述的意象,后来莫言的演讲集的标题即为《我们都是被偷换的孩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