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净利润下滑七成后,绝味赴港“绝地求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净利润下滑七成后,绝味赴港“绝地求生”

行业洗牌加剧,绝味新海外故事要上演了?

文|大摩财经

当业绩“狂飙”不再,赴港上市能成为绝味食品(603517.SH)的新出路么?

3月6日,绝味公告拟在港交所上市,计划冲击首家“A+H”卤味企业。此消息一出,迅速引发市场的高度关注。对此,绝味方面表示:赴港上市为了加快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同时增强境外融资能力。不过,从绝味持续跳水的股价变动来看,投资者们似乎对这次“赴港”并不买账。

在绝味的股吧里,一些投资者们直接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情绪。“又可以套现上市了”、“上一次被套还历历在目”、“外国人吃鸭脖?”等评论层出不穷。并且,还有投资者直接询问公司董秘:“公司怎么降低未来海外扩张风险”、“公司这一决定是否会对中小投资者权益造成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赴港公告发布后的5日(3月7日-3月13日)里,绝味股价一直处于下跌趋势。截止3月14日收盘,绝味股价为47.1元/股,相比3月6日的51.21元/股,累跌近8%。

早在7年前周黑鸭就成功登陆港股,之后绝味选择了A股,因为A股流动性比港股更为充裕,估值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彼时绝味食品一度被认为在上市地点上占据了一定优势。如今,绝味也毅然选择赴港上市,海外市场会让绝味讲出新的资本故事么?

业绩下滑超7成后,境外融资来凑?

实际上,绝味此次赴港引发二级市场不满还有一个密不可分的原因,就是公司持续的业绩下滑。

早在一个半月前,绝味就预告了公司2022年的惨淡业绩。据公告显示,2022年公司的净利润为2.2亿元-2.6亿元,同比下降73.49%-77.57%,出现了断崖式下滑。这是绝味自2017年上市以来,净利润金额最低的一年。对此,绝味给出的解释是:“疫情停业影响、公司在疫情期间加大了对加盟商的支持力度以及原材料上涨。”

然而,业绩大幅下滑投资者们还没等到绝味给出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却等来了公司赴港上市的“国际化宣言”。不少投资者纷纷担心公司估值缩水带来的自身资产阵痛。要知道绝味目前在A股的市盈率是124.78倍,而在港股上市的周黑鸭市盈率只有54.5倍。未来绝味的港股定价与估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参考周黑鸭,这有可能直接损害绝味A股投资者的利益。因此,有投资者直接去询问绝味董秘:“如何确保A股估值不被拉低”?

近年来,绝味的股价一直处于下行走向,今年以来累计跌幅达到23.54%,目前公司总市值为294.85亿,相比历史最高点的670亿,蒸发超375亿。而目前在食品领域港股市场的估值均远低于 A 股市场。因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从财务角度上分析,绝味作为A股上市公司没有继续发行H股的必要。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则认为,(A+H)同时上市的情况,青岛啤酒、安德利果汁都已有先例。整体看,港股资金活跃度不算太出色,但从未来国际化角度及整体布局看不失一种好选择。

股东减持套现超37亿元,公司一边融资一边亏钱

除了业绩下滑之外,绝味大股东的频繁减持套现,也是投资者“用脚投票”的原因之一。

2020年8月,绝味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上海聚成企业发展合伙企业(下称“上海聚成”)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慧功、上海成广和上海福博计划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6%的股份。次年发布公告公开上述操作合计套现25.6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绝味食品的实控人、董事长戴文军正是上海聚成、上海慧功、上海成广和上海福博的执行事务合伙人。2021年6月,绝味再度发布公告表示,上海聚成及其一致行动人再次减持,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96%。通过这两次减持,上海聚成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套现37.47亿元。若按照持股比例粗略计算,戴文军两次累计套现11.14亿元。

与此同时,虽然近几年绝味的投资版图在不断扩大,但却收效甚微,甚至成了拖累。

自2017年上市以来,绝味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深圳网聚,与番茄资本、新希望等合资投资了超过了60家餐饮品牌,投资标的包括和府捞面、千味央厨、幺麻子、幸福西饼等公司。

但绝味在2017-2021年期间的长期股权投资损益大多持续为负。其中,2017年为-275万、2018年为-1270万、2019年为4050万、2020年为-1.16亿元、2021年-6756.89万元。并且这种连续亏损的状态并没在2022年变好,2022年上半年依然亏损了5129.56万元,而2022年第三季度绝味的投资收益为-5814.77万元。

另外,截至2022年上半年,绝味长期股权投资余额已经达到23.31亿元,此外还有1.9亿元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占总资产超过三成。虽然近些年不断对外投资让绝味的资产结构有所弱化,相对同行业公司来说,流动资产得到了合理利用,但公司的短期偿债压力明显。

截至2022年三季末,绝味短期借款增至6.15亿元,加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有息短债达到了7.35亿元,而账面货币资金仅为10.51亿元。因此,这时候选择扩张海外市场,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挑战。

行业洗牌加剧,绝味新海外故事要上演了?

近年来,在周黑鸭、绝味、煌上煌“卤味三巨头”业绩下滑的同时,新品牌的卤味市场也在不断扩容。据艾媒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卤味行业规模将从3691亿元飙升至4051亿元。目前,盛香亭热卤、卤味零食品牌王小卤已获得B轮融资;热卤食光、卤大妈完成天使轮融资;研卤堂完成A轮融资。此外,三只松鼠、百草味等休闲食品品牌也纷纷布局卤味零食。

面对极具诱惑力的市场机会,卤味品牌们蓄势待发,都试图从中分得一块蛋糕。从绝味付港上市的动作来看,公司把目光放到了未来的国际市场上。

其实,早在2017年,绝味就开始布局新加坡、加拿大等市场。2019年8月,绝味公告称,计划以自有资金在日本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总投资金额为4亿日元。此前,绝味曾公开表示过公司开拓海外市场的决心:快速推进海外市场的开发力度,抢占空白地带,以保持规模优势。

从营收数据上来看,绝味的境外市场并未给企业带来新的增长曲线。据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绝味来自境外市场(包括新加坡及港澳地区)的营收为1.14亿元,仅占其总营收比例的1.79%。而到了2022年6月底,绝味境外市场营收为6736万元,其营收占比为2.07%。虽然较上一年有所增长,但比例仍很小还不成气候。而绝味的加拿大、日本等市场截至目前依然未能给公司带来值得一提的营收。

另外,绝味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将成为此次投资的风险隐患。截至目前,在黑猫投诉中,绝味是“卤味三巨头”里投诉最多的,投诉量为512件,并且大部分投诉内容为吃到异物、食品处理不干净等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净利润下滑七成后,绝味赴港“绝地求生”

行业洗牌加剧,绝味新海外故事要上演了?

文|大摩财经

当业绩“狂飙”不再,赴港上市能成为绝味食品(603517.SH)的新出路么?

3月6日,绝味公告拟在港交所上市,计划冲击首家“A+H”卤味企业。此消息一出,迅速引发市场的高度关注。对此,绝味方面表示:赴港上市为了加快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同时增强境外融资能力。不过,从绝味持续跳水的股价变动来看,投资者们似乎对这次“赴港”并不买账。

在绝味的股吧里,一些投资者们直接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情绪。“又可以套现上市了”、“上一次被套还历历在目”、“外国人吃鸭脖?”等评论层出不穷。并且,还有投资者直接询问公司董秘:“公司怎么降低未来海外扩张风险”、“公司这一决定是否会对中小投资者权益造成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赴港公告发布后的5日(3月7日-3月13日)里,绝味股价一直处于下跌趋势。截止3月14日收盘,绝味股价为47.1元/股,相比3月6日的51.21元/股,累跌近8%。

早在7年前周黑鸭就成功登陆港股,之后绝味选择了A股,因为A股流动性比港股更为充裕,估值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彼时绝味食品一度被认为在上市地点上占据了一定优势。如今,绝味也毅然选择赴港上市,海外市场会让绝味讲出新的资本故事么?

业绩下滑超7成后,境外融资来凑?

实际上,绝味此次赴港引发二级市场不满还有一个密不可分的原因,就是公司持续的业绩下滑。

早在一个半月前,绝味就预告了公司2022年的惨淡业绩。据公告显示,2022年公司的净利润为2.2亿元-2.6亿元,同比下降73.49%-77.57%,出现了断崖式下滑。这是绝味自2017年上市以来,净利润金额最低的一年。对此,绝味给出的解释是:“疫情停业影响、公司在疫情期间加大了对加盟商的支持力度以及原材料上涨。”

然而,业绩大幅下滑投资者们还没等到绝味给出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却等来了公司赴港上市的“国际化宣言”。不少投资者纷纷担心公司估值缩水带来的自身资产阵痛。要知道绝味目前在A股的市盈率是124.78倍,而在港股上市的周黑鸭市盈率只有54.5倍。未来绝味的港股定价与估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参考周黑鸭,这有可能直接损害绝味A股投资者的利益。因此,有投资者直接去询问绝味董秘:“如何确保A股估值不被拉低”?

近年来,绝味的股价一直处于下行走向,今年以来累计跌幅达到23.54%,目前公司总市值为294.85亿,相比历史最高点的670亿,蒸发超375亿。而目前在食品领域港股市场的估值均远低于 A 股市场。因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从财务角度上分析,绝味作为A股上市公司没有继续发行H股的必要。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则认为,(A+H)同时上市的情况,青岛啤酒、安德利果汁都已有先例。整体看,港股资金活跃度不算太出色,但从未来国际化角度及整体布局看不失一种好选择。

股东减持套现超37亿元,公司一边融资一边亏钱

除了业绩下滑之外,绝味大股东的频繁减持套现,也是投资者“用脚投票”的原因之一。

2020年8月,绝味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上海聚成企业发展合伙企业(下称“上海聚成”)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慧功、上海成广和上海福博计划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6%的股份。次年发布公告公开上述操作合计套现25.6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绝味食品的实控人、董事长戴文军正是上海聚成、上海慧功、上海成广和上海福博的执行事务合伙人。2021年6月,绝味再度发布公告表示,上海聚成及其一致行动人再次减持,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96%。通过这两次减持,上海聚成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套现37.47亿元。若按照持股比例粗略计算,戴文军两次累计套现11.14亿元。

与此同时,虽然近几年绝味的投资版图在不断扩大,但却收效甚微,甚至成了拖累。

自2017年上市以来,绝味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深圳网聚,与番茄资本、新希望等合资投资了超过了60家餐饮品牌,投资标的包括和府捞面、千味央厨、幺麻子、幸福西饼等公司。

但绝味在2017-2021年期间的长期股权投资损益大多持续为负。其中,2017年为-275万、2018年为-1270万、2019年为4050万、2020年为-1.16亿元、2021年-6756.89万元。并且这种连续亏损的状态并没在2022年变好,2022年上半年依然亏损了5129.56万元,而2022年第三季度绝味的投资收益为-5814.77万元。

另外,截至2022年上半年,绝味长期股权投资余额已经达到23.31亿元,此外还有1.9亿元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占总资产超过三成。虽然近些年不断对外投资让绝味的资产结构有所弱化,相对同行业公司来说,流动资产得到了合理利用,但公司的短期偿债压力明显。

截至2022年三季末,绝味短期借款增至6.15亿元,加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有息短债达到了7.35亿元,而账面货币资金仅为10.51亿元。因此,这时候选择扩张海外市场,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挑战。

行业洗牌加剧,绝味新海外故事要上演了?

近年来,在周黑鸭、绝味、煌上煌“卤味三巨头”业绩下滑的同时,新品牌的卤味市场也在不断扩容。据艾媒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卤味行业规模将从3691亿元飙升至4051亿元。目前,盛香亭热卤、卤味零食品牌王小卤已获得B轮融资;热卤食光、卤大妈完成天使轮融资;研卤堂完成A轮融资。此外,三只松鼠、百草味等休闲食品品牌也纷纷布局卤味零食。

面对极具诱惑力的市场机会,卤味品牌们蓄势待发,都试图从中分得一块蛋糕。从绝味付港上市的动作来看,公司把目光放到了未来的国际市场上。

其实,早在2017年,绝味就开始布局新加坡、加拿大等市场。2019年8月,绝味公告称,计划以自有资金在日本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总投资金额为4亿日元。此前,绝味曾公开表示过公司开拓海外市场的决心:快速推进海外市场的开发力度,抢占空白地带,以保持规模优势。

从营收数据上来看,绝味的境外市场并未给企业带来新的增长曲线。据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绝味来自境外市场(包括新加坡及港澳地区)的营收为1.14亿元,仅占其总营收比例的1.79%。而到了2022年6月底,绝味境外市场营收为6736万元,其营收占比为2.07%。虽然较上一年有所增长,但比例仍很小还不成气候。而绝味的加拿大、日本等市场截至目前依然未能给公司带来值得一提的营收。

另外,绝味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将成为此次投资的风险隐患。截至目前,在黑猫投诉中,绝味是“卤味三巨头”里投诉最多的,投诉量为512件,并且大部分投诉内容为吃到异物、食品处理不干净等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