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化产业观察 林未
“少年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随着“孔乙己文学”进入大众视野,青年一代所面临的迷茫与困顿渐趋清晰地浮出水面。
孔乙己是鲁迅著作《呐喊》中的人物,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和当时社会下层人民别无二致,但他时刻穿着在他看来是“知识分子”身份象征的“长衫”。他内心轻视广大劳苦众生,同时又渴望融入上层社会,这使他一生都处于一种尴尬的社会境地。
如今,一些刚刚走出大学象牙塔、步入社会的年轻人用“孔乙己文学”来映衬当下的处境。什么是当代“孔乙己文学”?其背后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与矛盾?
当代青年的“长衫”情结
“学历不但是我的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这句出自“孔乙己文学”的话语,是否一举击中你的心灵。
所谓“孔乙己文学”,即形容当代大学生在付出了诸多时间、精力与金钱、获得高等学历后,却发现所付出的一切无法得到对等的汇报、曾经对学历的预期与现实反馈存在巨大落差的现状。
“孔乙己文学”造就的情感联结,正是当代青年的“长衫”情结。在鲁迅笔下,孔乙己一生都不愿褪下的长衫象征其“知识分子”的身份,却也是限制其行动与思想自由的沉重镣铐;在学历贬值的时代,学位证与毕业证已转变为当代青年身上的“新式长衫”。
在走出校园前,每一位青年都恰似栽种于象牙塔中的“百合花”,在高等教育的浸润下意气风发、踌躇满志。随着我国高校毕业人数不断攀升、国家经济压力不断增加,青年群体面临着手持高学历,却难于就业、收入大幅下降等困境,年轻一代渐渐发觉骨感的现实无法支撑美好的理想。
面对残酷现实的当头棒喝,当代青年怀捧“长衫”情结、无法接受与自己预期相去甚远的职业与收入,巨大的心理落差让部分群体陷入迷茫与无奈的窘境之中。
“孔乙己文学”背后的社会鸿沟
“孔乙己文学”背后,实则存在着一道横亘于现实与校园之间的鸿沟。身处大学的象牙塔中时,青年人在“学生”身份的包裹与保护下自由地追求知识、擘画未来的理想愿景,绝缘于现实的琐碎与困扰。
青年在象牙塔中被锻造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踌躇满志地在广阔的天空中追寻自己的热爱,难以发现鸿沟的存在,更难以丈量鸿沟的宽度与深度。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激增与经济形势的不可捉摸,“求职难”更在无形中加深了这道现实与校园间的鸿沟,据相关数据统计,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1158万人。很多人感慨,若自己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没有开阔的眼界,或许便可以接受平庸的工作与收入。在编织完一张完美的梦想之网后亲手撕碎它,实在是过于残酷。
面对这道看似难以逾越的鸿沟,当代青年人渴望的,实则是凭实力证明自我、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公开透明的招聘机制、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都是帮助青年人走出困局的推手,“唯能力论”的求职发展空间恰如搭建在鸿沟之上的稳固桥梁,能够有力地帮助青年人缓解焦虑、看向未来。
“长衫”并非枷锁,愿未来已来
“孔乙己文学”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与青年焦虑,是社会各个阶层都必须正视的问题。对于青年一代来说,“长衫”或许并非枷锁,而是青年人得以开阔眼界、心怀理想的证明。
寒窗苦读数十载,大学生对未来怀有高预期并非“眼高手低”,青年一代承载着家庭的无限期望、承担着社会的责任与重担,当代“孔乙己”式的焦虑之所以出现,也是因为青年人对未来怀有期望,全盘否认这种焦虑或许过于苛刻。
“孔乙己文学”本质上是青年人为自己打造的“自嘲”式情绪出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空间与时间,青年一代自会在完成情绪调节后继续迎难而上、为理想奋战。
我们十分明晰,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品,而今天的我们已走出封建复古的逆流,愿未来已来,愿青年人的梦想之网永不破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