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招商银行丁安华:跟长三角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在于香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招商银行丁安华:跟长三角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在于香港

大湾区vs长三角,香港成为前者的“秘密武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

“如果把大湾区跟国内其他经济区域进行比较,最重要的不同在于大湾区有一个香港,国际化的优势非常明显。”在3月17日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暨第二届大湾区(黄埔)经济峰会上,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表示。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人口超过8000万、GDP达到2万亿美元的经济体,这一经济总量超过了韩国、意大利和加拿大。

丁安华指出,在过去半个世纪里,香港在中国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进程当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这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带动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全球举足轻重的资本市场,具有港交所和深交所,创投一级市场非常活跃。

“长三角在国内统一的大市场框架之下,在人力、物力的吸引方面,规范比较一致。”丁安华提及,相比之下,凭借对标国际的准则,外向型的大湾区吸引投资力度更大。一国两制模式下,大湾区在人流、物流、资本流方面显现出截然不同的画风。

中海晟融首席经济学家张一提到,“在有科创板之前,中国有一批很优秀的、没有营利的企业,包括生物医药和科技自主公司,全部是在香港上市,这是大湾区的资本优势。”

“就高校的聚集程度来讲,我们要承认,相比长三角、京津冀,甚至武汉中部地区,大湾区仍有差距。但你会发现,往往在深圳建立分校的北方高校,它的生源比本校好,体现了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张一认为。

这也回答了一个热门话题——为什么比亚迪、华为诞生在深圳?任正非、王传福都不是广东人,但相继被吸引到开放创新的深圳创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有关政府工作报告或规划文件中,大湾区经济合作相关内容都放在了港澳章节。丁安华认为,这也从顶层设计方面彰显了跟长江三角区、京津冀或者成渝的另一不同。

“说明大湾区的特点还是在于港澳这样一个核心,是港澳政策的一部分。”丁安华指出。香港和澳门的特殊性提供了很多优势,但也带来了不少挑战。这种劣势体现在内地和港澳在法律体系、监管方面没有完全融通,面临很多制度上的障碍。

不过他也表示,大湾区的发展是市场推动的,不完全能够通过顶层设计实现:“这个区域的成功出于自上而下和市场动力的融合。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鸿沟,比如人均GDP。高质量的发展,恰恰要把顶层设计和整个社会生活自下而上的活力结合起来。”

在丁安华看来,如果要真正把湾区的潜力发掘出来,需要在融通方面多下功夫,例如提高湾区居民跨境的便捷性,简化跨境支付和投资的程序。

花旗全球财富管理亚太区首席经济分析主管刘利刚指出,现时香港面临着较大的空间制约问题:“这么小的地方有近750万的居民,需要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跳跃空间的限制。”

随着前海、横琴、南沙三个平台在监管、税收、企业治理上跟香港接轨,刘利刚认为香港可以释放很多企业来到珠三角。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表示,一方面,香港的资本市场可以拉动一带一路成为融资市场,包括中东国家大型的石油公司;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澳门跟全球葡语区,包括拉美国家、部分欧洲国家进行互联互通。

从当年的自由市场到今天的大湾区战略,四十年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看到,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向新的闭环转变。目前大湾区,特别是深圳主打科技,消费电子在全球领先,包括手机、半导体、5G方面。”杨宇霆告诉界面新闻。

根据规划,香港政府将发展“北科技南金融”的策略。杨宇霆认为,香港可以从金融业出发对科创进行支持,其科技基础研究,包括医疗、信息技术,可以跟珠三角有效对接,“未来10年大湾区的产业转型在国内将呈现示范作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招商银行丁安华:跟长三角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在于香港

大湾区vs长三角,香港成为前者的“秘密武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

“如果把大湾区跟国内其他经济区域进行比较,最重要的不同在于大湾区有一个香港,国际化的优势非常明显。”在3月17日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暨第二届大湾区(黄埔)经济峰会上,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表示。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人口超过8000万、GDP达到2万亿美元的经济体,这一经济总量超过了韩国、意大利和加拿大。

丁安华指出,在过去半个世纪里,香港在中国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进程当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这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带动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全球举足轻重的资本市场,具有港交所和深交所,创投一级市场非常活跃。

“长三角在国内统一的大市场框架之下,在人力、物力的吸引方面,规范比较一致。”丁安华提及,相比之下,凭借对标国际的准则,外向型的大湾区吸引投资力度更大。一国两制模式下,大湾区在人流、物流、资本流方面显现出截然不同的画风。

中海晟融首席经济学家张一提到,“在有科创板之前,中国有一批很优秀的、没有营利的企业,包括生物医药和科技自主公司,全部是在香港上市,这是大湾区的资本优势。”

“就高校的聚集程度来讲,我们要承认,相比长三角、京津冀,甚至武汉中部地区,大湾区仍有差距。但你会发现,往往在深圳建立分校的北方高校,它的生源比本校好,体现了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张一认为。

这也回答了一个热门话题——为什么比亚迪、华为诞生在深圳?任正非、王传福都不是广东人,但相继被吸引到开放创新的深圳创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有关政府工作报告或规划文件中,大湾区经济合作相关内容都放在了港澳章节。丁安华认为,这也从顶层设计方面彰显了跟长江三角区、京津冀或者成渝的另一不同。

“说明大湾区的特点还是在于港澳这样一个核心,是港澳政策的一部分。”丁安华指出。香港和澳门的特殊性提供了很多优势,但也带来了不少挑战。这种劣势体现在内地和港澳在法律体系、监管方面没有完全融通,面临很多制度上的障碍。

不过他也表示,大湾区的发展是市场推动的,不完全能够通过顶层设计实现:“这个区域的成功出于自上而下和市场动力的融合。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鸿沟,比如人均GDP。高质量的发展,恰恰要把顶层设计和整个社会生活自下而上的活力结合起来。”

在丁安华看来,如果要真正把湾区的潜力发掘出来,需要在融通方面多下功夫,例如提高湾区居民跨境的便捷性,简化跨境支付和投资的程序。

花旗全球财富管理亚太区首席经济分析主管刘利刚指出,现时香港面临着较大的空间制约问题:“这么小的地方有近750万的居民,需要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跳跃空间的限制。”

随着前海、横琴、南沙三个平台在监管、税收、企业治理上跟香港接轨,刘利刚认为香港可以释放很多企业来到珠三角。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表示,一方面,香港的资本市场可以拉动一带一路成为融资市场,包括中东国家大型的石油公司;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澳门跟全球葡语区,包括拉美国家、部分欧洲国家进行互联互通。

从当年的自由市场到今天的大湾区战略,四十年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看到,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向新的闭环转变。目前大湾区,特别是深圳主打科技,消费电子在全球领先,包括手机、半导体、5G方面。”杨宇霆告诉界面新闻。

根据规划,香港政府将发展“北科技南金融”的策略。杨宇霆认为,香港可以从金融业出发对科创进行支持,其科技基础研究,包括医疗、信息技术,可以跟珠三角有效对接,“未来10年大湾区的产业转型在国内将呈现示范作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