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近期,多地疾控部门提醒公众警惕猴痘传播。北京大学最新研究显示,猴痘流行很可能是未来全球新的潜在威胁,猴痘病毒输入我国的风险持续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防患于未然。
2023年3月17日,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消息称,3月1日,中国台湾地区通报岛内首次出现本土Mpox(猴痘)确诊病例,至3月14日,中国台湾地区已累计报告7例本土猴痘确诊病例,皆为男性,目前未发现他们有交集。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则在3月23日发布消息称,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3月17日,全球110个国家报告了86601例猴痘确诊病例,死亡112例。近期,周边韩国、日本均已有猴痘病例报告,我国也已经报告了15例患者(重庆1例,香港2例,台湾12例)。
此前在2022年9月16日,重庆市卫健委通报,该市确诊1例境外输入猴痘病例。经过对该病例水疱液、鼻咽和口咽拭子在内的临床标本以及血液样本进行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该病例所感染毒株属于西非谱系的B.1分支,与2022年6月21日从德国采集的菌株高度同源。
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调整,我国出入境人员大增。浙江省疾控中心提醒公众,要做好预防,非必要不去猴痘流行的国家或地区等疫区旅行。深圳市疾控中心专家日前表示,市民出境游应避免接触啮齿类和灵长类动物(包括动物的血和肉),避免与可疑感染者密切接触。回国后,市民应注意自我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骨骼痛、皮疹等不适症状,应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境外旅居史。
针对猴痘疫情,3月19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布《2022年猴痘流行特点及研究进展》一文指出,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病,既往主要流行于中非与西非地区。2022年5月7日至12月25日,全球已有110个国家和地区发现猴痘病例,并在以MSM(男男性行为者)为主的人群中出现了广泛的人际传播。
该论文的作者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廖春晓等人,其中通讯作者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立明,其还担任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历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任主任。
论文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基于74354例有详细信息报告的猴痘病例的统计信息显示,男性占比达71824例(96.6%),在已知性取向信息的病例中,84.4%为MSM,其中6.3%为双性恋男性。由于绝大多数病例没有疫源地旅行史,并且在MSM和多性伴人群中出现了猴痘病毒的流行,世界卫生组织于2022年7月23日宣布猴痘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该论文介绍,目前猴痘病毒主要分为两个基因进化支,基因组差异<1%,包括中非进化支(亚型1)和西非进化支(亚型2)。研究显示本轮暴发的猴痘病毒为猴痘病毒第3演化支,起源于西非进化支,呈现出进化加速和人类适应现象。
猴痘平均潜伏期为13天,潜伏期范围为3-34天,典型表现包括发热、头痛和淋巴结肿大症状,肿大的淋巴结可能发生在身体两侧或一侧的颈部、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随后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从面部开始,然后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皮疹从斑疹、丘疹、水疱疹逐渐发展为脓疱,并持续一周左右时间,之后结痂,一旦所有结痂脱落,感染者即不再具有传染性。
廖春晓等人在论文介绍,天花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猴痘病毒感染,有效率≥85%。人群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1981年3月我国宣布停止接种天花疫苗,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群是猴痘病毒的易感人群。
“2022年猴痘表现出广泛的人际传播、非典型临床症状及较长的传染期,需引起全球的重视和关注。猴痘流行很可能是未来全球新的潜在威胁,猴痘病毒输入我国的风险持续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防患于未然。”该论文表示,目前全球公开的猴痘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非常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疾病的溯源以及进化研究。
此前,多位专家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猴痘在我国造成大范围传播的可能性较小。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流行病学教授魏晟告诉界面新闻,一方面因为猴痘病毒的主要宿主为啮齿动物,感染动物与猴痘感染者是猴痘的主要传染源,而且一般都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这种特殊的传播方式限制了猴痘的传播范围;另一方面,我国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对于防范猴痘的人际传播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界面新闻注意到,对于猴痘疫情的输入风险,我国已未雨绸缪。2022年6月14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要求提高医疗机构诊疗猴痘能力。2022年7月1日,国家卫健委又印发《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指出猴痘的预防与控制主要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对病例发现、病例报告、流行病学调查、隔离管理等内容做出了具体的要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