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民政部:严禁随意限制、暂停殡葬服务,全面恢复常态化保障工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民政部:严禁随意限制、暂停殡葬服务,全面恢复常态化保障工作

因疫情原因三年中许多群众没能回乡祭扫故人,今年清明节群众踏青祭扫、安葬悼念、追思亲人的需求将明显增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实习记者 梁珺怡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清明祭扫高峰即将到来,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要全面恢复常态化殡葬服务保障工作,严禁随意限制、暂停殡葬服务,扎实细致做好清明节群众祭扫服务保障工作。

2023年3月31日,民政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表示,2023年清明节是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实施乙类乙管之后的第一个清明节。因疫情原因三年中许多群众没能回乡祭扫故人,今年清明节群众踏青祭扫、安葬悼念、追思亲人的需求将明显增长。

“加上清明节假期仅有一天,‘时间短、流量大、空间小、密度高’的特点更为突出,清明节当天祭扫的人流量将更大。各地清明节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将面临较大压力,相比往年任务更重、责任更大。”王金华表示。

王金华介绍,为做好今年清明节祭扫服务保障工作,民政部前期已做了工作部署和安排。民政部要求各地充分认识做好今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加强对清明节祭扫工作的形势研判和风险评估,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具体措施,千方百计提升祭扫服务保障水平。

民政部已专门成立了清明节祭扫工作办公室,由部领导和司领导带班值班,及时统筹调度各地祭扫服务保障情况。同时要求各地民政部门相应设立清明节祭扫工作办公室或建立专门工作机制,负责清明节祭扫工作的统筹协调、信息发布和监测预警等工作。

民政部还要求各殡葬服务机构通过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服务渠道,及时发布祭扫相关信息,方便群众及时掌握祭扫动态;严格落实相关管理服务标准规范,做到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及惠民措施公开公示。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特别是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保留线下服务传统模式,设立绿色便捷通道,保障特殊群体祭扫需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采取预约、错峰、限流等方式,降低祭扫高峰期人流密度,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据介绍,3月20日至31日期间,民政部组织了7个调研组,由司局级领导带队,分别赴河北、山东等14个省(市),聚焦清明节群众祭扫服务保障工作等情况进行现场查看、摸底调研和督促检查。“许多地方3月初就进入了清明祭扫阶段,目前看各地清明祭扫工作平稳有序。”王金华说。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朱玉军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建立了面向城乡困难群众的惠民殡葬政策,通过减免费用或补贴方式提供遗体接运、存放、火化、骨灰寄存以及绿色生态安葬等基本殡葬服务。北京、天津、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河南、广东、四川等9省份的惠民殡葬政策已覆盖到全体户籍居民。

目前,全国共有殡仪馆2100多个、殡仪服务站1300多个、公益性公墓(含农村公益性墓地)71000多个、经营性公墓2400多个、公益性骨灰堂14000多个。随着各地不断加快殡葬服务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殡葬服务设施布局,全国基本殡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王金华表示,随着互联网发展,特别是近三年新冠疫情期间,网络祭扫、代客祭扫等方式相继出现,不同程度上满足了群众祭扫需求。据统计,2022年网络祭扫人数第一次超过现场祭扫人数。“我们认为,祭扫方式是人们真实情感的表达,但必须合法合规、符合公序良俗,不能伤害民族感情,不能侵害个人合法权益,不能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王金华表示。

此前在2016年,民政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海葬、树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占地或少占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等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2017年,民政部在全国80个试点地区(单位)部署开展了推进节地生态安葬等8个方面内容的殡葬综合改革试点。

王金华表示,随着各地对公益性生态安葬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大,相关惠民政策和奖补激励措施的推行,自愿选择生态安葬方式的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越来越多的群众接受和认同这些方式,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带头参与,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相信未来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会成为社会的主流选择。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民政部:严禁随意限制、暂停殡葬服务,全面恢复常态化保障工作

因疫情原因三年中许多群众没能回乡祭扫故人,今年清明节群众踏青祭扫、安葬悼念、追思亲人的需求将明显增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实习记者 梁珺怡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清明祭扫高峰即将到来,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要全面恢复常态化殡葬服务保障工作,严禁随意限制、暂停殡葬服务,扎实细致做好清明节群众祭扫服务保障工作。

2023年3月31日,民政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表示,2023年清明节是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实施乙类乙管之后的第一个清明节。因疫情原因三年中许多群众没能回乡祭扫故人,今年清明节群众踏青祭扫、安葬悼念、追思亲人的需求将明显增长。

“加上清明节假期仅有一天,‘时间短、流量大、空间小、密度高’的特点更为突出,清明节当天祭扫的人流量将更大。各地清明节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将面临较大压力,相比往年任务更重、责任更大。”王金华表示。

王金华介绍,为做好今年清明节祭扫服务保障工作,民政部前期已做了工作部署和安排。民政部要求各地充分认识做好今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加强对清明节祭扫工作的形势研判和风险评估,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具体措施,千方百计提升祭扫服务保障水平。

民政部已专门成立了清明节祭扫工作办公室,由部领导和司领导带班值班,及时统筹调度各地祭扫服务保障情况。同时要求各地民政部门相应设立清明节祭扫工作办公室或建立专门工作机制,负责清明节祭扫工作的统筹协调、信息发布和监测预警等工作。

民政部还要求各殡葬服务机构通过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服务渠道,及时发布祭扫相关信息,方便群众及时掌握祭扫动态;严格落实相关管理服务标准规范,做到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及惠民措施公开公示。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特别是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保留线下服务传统模式,设立绿色便捷通道,保障特殊群体祭扫需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采取预约、错峰、限流等方式,降低祭扫高峰期人流密度,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据介绍,3月20日至31日期间,民政部组织了7个调研组,由司局级领导带队,分别赴河北、山东等14个省(市),聚焦清明节群众祭扫服务保障工作等情况进行现场查看、摸底调研和督促检查。“许多地方3月初就进入了清明祭扫阶段,目前看各地清明祭扫工作平稳有序。”王金华说。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朱玉军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建立了面向城乡困难群众的惠民殡葬政策,通过减免费用或补贴方式提供遗体接运、存放、火化、骨灰寄存以及绿色生态安葬等基本殡葬服务。北京、天津、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河南、广东、四川等9省份的惠民殡葬政策已覆盖到全体户籍居民。

目前,全国共有殡仪馆2100多个、殡仪服务站1300多个、公益性公墓(含农村公益性墓地)71000多个、经营性公墓2400多个、公益性骨灰堂14000多个。随着各地不断加快殡葬服务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殡葬服务设施布局,全国基本殡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王金华表示,随着互联网发展,特别是近三年新冠疫情期间,网络祭扫、代客祭扫等方式相继出现,不同程度上满足了群众祭扫需求。据统计,2022年网络祭扫人数第一次超过现场祭扫人数。“我们认为,祭扫方式是人们真实情感的表达,但必须合法合规、符合公序良俗,不能伤害民族感情,不能侵害个人合法权益,不能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王金华表示。

此前在2016年,民政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海葬、树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占地或少占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等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2017年,民政部在全国80个试点地区(单位)部署开展了推进节地生态安葬等8个方面内容的殡葬综合改革试点。

王金华表示,随着各地对公益性生态安葬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大,相关惠民政策和奖补激励措施的推行,自愿选择生态安葬方式的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越来越多的群众接受和认同这些方式,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带头参与,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相信未来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会成为社会的主流选择。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