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极客电影
你可能都没注意到,由孔大山导演、龚格尔制片的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累计票房已经(默默)超过5700万,票台预期总票房能突破6200万。
同时,影片上座率稳定坚挺,显然有一波忠实观众在持续“用脚投票”。
作为小成本科幻,《宇宙探索编辑部》的票房成绩肯定不可能跟首日票房就逼近5亿的《流浪地球2》相比;但它的好人缘和好口碑,却让它成为中国科幻“不容忽视的另一种可能”。
△本片在平遥影展斩获四个奖项,上映20天依然守着8.3的高口碑
郭帆作为本片监制,据说没让孔大山为商业操心,甚至没要孔大山去见任何资方。
如果说“小破球”代表的是中国影视工业对科幻想象力的追赶,那么“编辑部”则代表着中国科幻对“人心”的思考。
精神病开大会,“民科”往事荒诞又浪漫
开场五分钟,就被精神病到了。
“伪纪录片形式”的80年代采访片段,一上来就给足了《走进科学》那味儿,“好这口”的观众立刻就能被孔大山导演“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恶趣味”俘获。
阿波罗热水器来和杂志社谈合作,主编唐志军却被卡在宇航服里差点憋死,狼狈不堪——此处隐喻非常明晰,老唐是个被执念困住的人。
老唐的宇航梦最接近实现的时刻,是被消防车吊在半空成功转运出窗外,配合门德尔松《乘着歌声的翅膀》和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交响曲第二乐章,高雅与土味、严肃与“沙雕”的冲突和割裂从此开始贯穿全片。
一个荒诞不禁的“民科”故事由此展开。
唐志军虽然穷到交不起暖气费,但又一次在网上发现超自然现象的视频后,他还是执意和一帮“都有点病”的社会边缘人组队一路向西、深入蜀地,砸锅卖铁也要和外星人千里相会。
导演孔大山在路演中多次提到“以西游记的方式解读人心宇宙”。
队伍里一路骂骂咧咧的秦彩蓉是“猪八戒”;身为体制内气象工作者,却每天捧着大绿棒的酒蒙子那日苏,承担了任劳任怨的“沙和尚”的角色;
被唐志军视为线索、和外星人有联络的乡村文艺青年“孙一通”是孙悟空,他头顶铁锅的造型自然是受到80年代举国上下“气功热”的真实素材启发,那时气功信徒们认为头顶铁锅可以帮助接收宇宙能量。
孙一通不食人间烟火,身在农村,爱好写诗,认为“数学就是太确定了”,不适合他——他是“诗性”的代表;
而唐志军与他完全相反,他是“科学”的信奉者,将吃饭理解为“生命体征维持餐”,他认为“艺术只是人类社会问题的缓冲方案,只有科学才能解决问题”。
他们两个恰好是当下现实社会中,对科学艺术持不同态度的两类人的缩影。
片尾,“理性代言人”唐志军在山顶获得顿悟,他放弃了宇宙的宏大叙事,开始关注人类个体的私密情感。
本片讲的正是“一个崇尚绝对理性的人,最终学会了写诗”的浪漫故事。
票房一波三折,谁在给《宇宙探索编辑部》打5星?
戴锦华老师曾在自己的年度电影观察里点评说,“《宇宙探索编辑部》如果找到了它的观众,应该能成为一部叫好叫座的电影”。
豆瓣口碑8.3,票台评分9.2,影片好口碑毋庸置疑;然而本片票房起起落落、一波三折,或许和该片的文艺气质浓厚,受众限于特定影迷群体有关。
△图片来源:猫眼专业版
┃ “这种艺术对人类来说还是太早了”
一位小红书网友看完影片的评价是,“这种艺术对于人类来说还是太早了,哈哈哈。”
作为伪纪录科幻喜剧,影片贡献了太多堪称神来之笔的高级笑点。“口味过于嬉皮了”——但熟悉这种审美趣味的人,一定会立刻被电影抓住。
△ 影片编剧、孙一通的饰演者王一通小红书账号,网友直呼不像是演的
对喜欢这种“精神病美学”的观众来说,影片的每一个笑点,甚至每一张海报的字体都精准打在他们的审美上。
不论是开场的宇航服高调亮相大失败,还是戏谑郭帆导演“流浪的球”剧组莅临参观,亦或是“致敬”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的“金箍棒”型假外星人腿骨;
高级感一转身便跌落到土气,一本正经交接给胡说八道,观众跟着在有意义和不着调之间反复横跳。
观众需要和主创们“网感”相近,才能迅速get到全片各种恶趣味烂梗,get到的人会觉得那都是不带恶意的俏皮话,看不懂的人甚至会感到被冒犯。
将展示底层人物生活碎片的粗粝画面,配上精致提炼的“高雅艺术”;看似对立的两者在极限拉扯中达到内在张力的平衡。在这种荒诞的缝合感之下,核心内涵是邀请观众思考,成长于不同背景的人之间的共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电影的“high点”是非常挑观众的。
能和影片主创们共享审美趣味的观众,肯定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能和老唐、那日苏、晓晓、孙一通这些“怪咖”小人物共情,才格外喜欢这部电影。
正如孔大山导演提到,“民科”是属于全民狂想的八九十年代的时代产物,如今这些人如何完成他们的精神自洽,这便是他拍摄《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初衷。
科幻固然是尝试幻想未来世界的另一种可能性,但其本质依然离不开“人”本身。
《宇宙探索编辑部》用充满温情的方式,去关怀他们的内心世界,表面是寻找外星人,实际是唐志军个人的自我接纳之旅——自我接纳的道路,是不分教育和成长背景的人,都要走过的修炼之路。
那些表示“看哭了”“5星推荐”的观众,一定是经历过这场修炼的人吧!
┃ 评价两极化,国产科幻电影“地板砖”?
尽管戴老师说“这部电影门槛并不高,好可爱,好可笑” ,但还是不出意料看到了很多认为影片看不懂想表达啥、太装逼做作之类的一星差评。
特别是现在上映过半月的节点,越来越多因网传好口碑才买票的观众,开始发声,表示看不出好在哪儿。
《宇宙探索编辑部》文学性很强,充满自我表达,有网友评价它为“《路边野餐》科幻版”,出现两极分化的评价也在预料之内。
首先,“伪纪录片”这种看似不够精美的形式,本身就在削弱商业性,抬高了观影门槛;古典乐、诗歌、哲学主题、底层记事等严肃内容可能会让一部分观众觉得太沉太累了;为了保证纪录片质感和笑点抖包袱效果而选用的大量跳切,也晃得人头晕。
对于不少影迷而言,本片大概不能满足他们对一部集“国产科幻 + 郭帆 + 豆瓣8.3”三个标签于一身的作品的预期。
而且大部分观众对科幻的执念,是关于高精尖技术、先进武器、恢弘壮阔的外太空想象这些元素的;但《宇宙探索编辑部》又“村”又“土”,还在和你讨论哲学而非科学。
所以,连导演孔大山自己都戏称这是“国产科幻电影的地板砖",“一点都不科幻”。
但是,身担“探索国产科幻电影的另一种可能性”大任,《宇宙探索编辑部》定位本就与硬核重工业科幻长篇不同,它对标的是姜峯楠(电影《降临》原著小说作者)充满人文关怀、重叙事技巧与人物塑造的软科幻。
没有烧钱的视觉特效,本片是中国科幻从视觉奇观、技术想象,转向兼顾形而上思考的另一种新尝试。
当《流浪地球》系列的大制作让中国科幻有了自信,铺垫好科幻的文化土壤和工业基础;接着像《编辑部》这样的软科幻才能开始在此基础之上讲好一些小而美的故事。
月薪三千,就爱关心宇宙
有些宇宙天文类短视频博主在提及《宇宙探索编辑部》时,评论区会出现“月薪三千,就爱看这个,怎么办?” “看完之后觉得自己好渺小,更加不想上班了”这样的留言。
伴着壮丽音乐看完宇宙起源的编年史,亿万年浓缩在5分钟的视频里,沧海桑田,人们很难不被这种朴素的煽情打动。
就像老唐认为自己的电视机出现雪花点,是受到了宇宙微波的干扰——“这不是普通的雪花点,这是宇宙诞生时的余晖” ——不得不说,这台词本身就蛮感人的。
然而, “看完之后更加不想上班了。”
代表人类求知精神极致的科学,和探索宇宙本身富有的诗意,和我们在鸡零狗碎的现实生活中动弹不得的境况,产生了强烈的对比。
老唐一厢情愿地卡在80年代,其实内心是希望自己可以被嵌在探索宇宙这样的宏大叙事里,把他从世俗生活中拯救出来。
他和那日苏都是没有找到日常生活解决方案的人。
给《宇宙探索编辑部》打5星的人,一定能对此与他们产生共鸣。
老唐一厢情愿地卡在80年代,其实内心是希望自己可以被嵌在探索宇宙这样的宏大叙事里,把他从世俗生活中拯救出来。
他想向在他看来“代表更先进文明的”外星人请教那个他无法释怀的问题:“人的存在究竟有什么意义?”
“诗人”孙一通反问:“如果外星人也想问我们这个问题呢?”
理性发展到极致之后,必然导致无尽的虚无;是投身虚无,还是去关心生活中具体的人事物,在这个时空里好好驻足一次?
抖音评论区刷到过一段意味深长的互动:
宇宙这么大,却卖我7万一平。
宇宙这么大,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只有地球,卖你7万一平便宜了。
所以,要珍惜生活在地球的机会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