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2023年4月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五一”假期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近期,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各地疫情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个别地区疫情有小幅上升的迹象。专家认为,全国短期内出现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较小。
贺青华介绍,发热门诊监测数据显示,全国疫情总体处于低水平的波动状态,特别是4月上旬,疫情降至2022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4月中旬以后,单日阳性数和阳性占比均呈小幅上升态势。
据介绍,专家研判认为,从全球新冠病毒感染和疫情波浪式流行的规律来看,随着时间推移和我国部分人群免疫保护水平降低,近期部分地区疫情开始出现缓慢上升,感染者主要集中在三部分人群:一是未被感染人群,二是免疫水平已经下降的人群,三是存在免疫缺陷人群。
对于奥密克戎变异株情况,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我国新冠病毒变异株监测数据显示,从总体看,本土病例仍以BA.5.2和BF.7及其亚分支为主。从动态看,XBB及亚分支增长较快。近期,输入性病例中XBB变异株已占绝对优势,本土病例中XBB变异株占比增长明显,从3月初的1.5%增加到4月10日—19日这一周的18%。截至4月22日,我国已在本土病例中监测到57例XBB.1.16及其亚分支病例。
陈操表示,世卫组织认为,目前证据显示,XBB.1.16的全球流行风险低于XBB.1.5和其他正在流行的变异株。虽然在不同国家,包括XBB.1.5为主要流行株的国家人群中已经观察到XBB.1.16具备了一定的传播优势和与XBB.1.5相当的免疫逃逸能力,但是没有因感染XBB.1.16而导致重症入院和死亡增加的报道。与其他奥密克戎亚分支相比,也没有看到疾病严重程度增加的报道。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随着“五一”假期临近,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国内经济持续回稳向好,国内人员流动明显增加,预计节日期间旅游、探亲等出行需求十分旺盛,营业性客流量和公路网车流量将高位运行,从客流强度看,预计营业性客运量和自驾出行量将创2020年以来“五一”假期新高。
贺青华表示,“‘五一’假期人员大规模流动可能会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但是造成规模性疫情传播的可能性小,各地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假期正常出行需求保障,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贺青华建议,群众出行时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准备:一方面是要加强出行或者旅途中自我健康监测,如果发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感冒症状时,应及时开展核酸检测和自我抗原检测,避免带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形势,要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护准备工作。在旅途中,做好个人自我防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对于流感流行趋势,陈操介绍,整体看,流感活动水平在今年2月初增加,2月底上升趋势明显,到3月中旬时进入高峰期,随后陆续出现拐点。北方省份的拐点在3月中旬,南方省份拐点是在3月底4月初。目前全国所有省份流感活动均呈现下降趋势。
“本轮流感季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较正常的冬春流感季约晚了2个月,并且流感活动水平呈现由北向南逐步进入流行季的趋势;二是本轮流感活动强度略高于新冠疫情前的流感自然流行年份,期间聚集性疫情明显增多,主要发生在学校。”陈操说。
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春季是甲流、乙流、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包括新冠病毒感染也处于零星散发状态。今年“五一”假期期间,人员流动性大,聚集性活动增多,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分析,做好有关医疗救治的准备工作。
郭燕红介绍,国家卫健委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均设置发热门诊,做到发热门诊应开尽开、应设尽设。同时,要做好医疗资源特别是救治床位和设备设施的准备。国家卫健委指导各地加强新冠感染相关药品、试剂、医疗设备等医疗物资的储备以及调配的工作机制,特别是对于重点设备进行日调度,来保障医疗救治的需求。特别是在医疗机构急诊等重点部门,要加强医务人员的配备,配足配齐医疗力量,来满足人民群众的看病就医需求,要确保急诊24小时开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