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青年应该读什么?| 书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青年应该读什么?| 书单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界面文化邀请了过往九位采访对象对当下的青年进行荐书。

图片来源:图虫

在五四青年节前夕,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邀请了九位曾经的采访对象为我们推荐了九本书,他们是作家、学者、译者或建筑师,年龄与所在领域各不相同。

这九本书的相同之处在于都与青年相关,无论是青年的过去、当下还是未来。他们或在自己青年时读到这本书,受益良多直至今日,或通过一本近年出版的作品回首也寄语青年时代。

作家于是从《过于喧嚣的孤独》中获得了关于知识分子的震撼与启迪,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马凌从《呼兰河传》中看到萧红的赤子之心与这篇土地的苦难,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金理推荐的《奇迹之年》照亮不明朗世界中的纠缠与微光,作家周嘉宁则希望《马克洛尔的奇遇与厄运》能帮助我们找到一种时代的语言和出口。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余明锋提醒我们苏格拉底是永恒的青年之友,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田雷在《周恩来选集》的字里行间理解一个具体的青年,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但汉松至今仍记得《风声·雨声·读书声》给十八岁的他造成的冲击,《文化失忆》重新布置了书评人陈以侃的星空,《The Edifice Complex》则让建筑师何志森真正重新开始审视“建筑”这个专业。

五四这一天,让我们在阅读中共勉。

《过于喧嚣的孤独》

推荐人:于是(作家、译者)

我是在对赫拉巴尔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读到这本书的。那是没有宣传、没有光环、不讲流量的时代,我觉得我捡到了宝。最先吸引我的是这部小说在内容、在修辞上的奇异的冲撞感——被打包成立方体的垃圾裹着梵高的向日葵,在受尽鄙视的底层工作中体会到至高精神感受力的垃圾工,总是光着手工作,只为了充分触摸纸张……这个被抛到社会最边缘的主人公在精神并不孤寂,却是世间看似最孤独、最落魄的人。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 著 杨乐云 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年

他让我想起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还让我第一次觉得博尔赫斯的天堂图书馆未免太有洁癖了,太资产阶级了……读完后我才去了解作家:这位捷克法学博士在49岁才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此前不得不在废品收购站当了四年打包工,还当过炼钢工人和仓库管理员,经历了那个时代很典型的被迫害、被压制的一生。

这样一位知识分子的人生震撼了年轻时的我,事实上也让我对“知识分子”这个几乎不再被人正当使用的词汇有了些思索,继而真正有兴趣去了解中欧的人文政治,再进一步就提醒自己永远不要忘记、忽视、低估光环之外、阴影之中的所谓普通人。在刚刚成为社会人的时候,这本书以及这位作家“过于喧嚣”地敲定了我后来的价值取向,当然,也呼应了我对“孤独”始终不变的认可。

《呼兰河传》

推荐人:马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当我在八十年代末读中文系的时候,现代女作家的作品挤满了书架。经过岁月淘洗,最后留得下的只有两位,张爱玲与萧红。她们都是天才型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论成就不分伯仲,只是,爱玲多一些刻薄和聪明,萧红多的则是赤子之心。“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对于人性的复杂、生存的艰难、生命的顽强,没有谁比萧红写得更深。我觉得莫言、余华等善写苦难的中国作家,应该把荣誉分出一半给她;当下正火的东北作家群体,也可以缴纳荣誉的四分之一。

萧红 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9年

我最推荐的是她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那个人与动物和植物野蛮生长的后园,仿佛是她记忆里的宇宙模型,有北方的粗粝质感。有一年,我在松花江流域漫游,当站在比人还高的野花里,野花望不到尽头,太阳毒辣,又忽然接续上一场暴雨,那一刻理解了萧红的北方——因广大而生的寂寞、因残酷而生的温柔。萧红富于感情地这样写:“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并不夸张地说,“呼兰河”是世界文学史上堪比马孔多和约克纳帕塔法的“地方”。尽管中小学教材已经有了不少节选,《呼兰河传》值得从头至尾缓缓读完。

《马克洛尔的奇遇与厄运》

推荐人:周嘉宁(作家)

[哥伦比亚]阿尔瓦罗·穆蒂斯 著 轩乐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

阿尔瓦罗·穆蒂斯是拉美文学大爆炸一代的核心人物,但在大陆的出版中出现二十五年的断层,直到去年马克洛尔的这段漫长旅程被介译进来,我们得以跟随“瞭望员”马克洛尔重返航海时代。这是一本描述失败的书,马克洛尔的人生全无计划,随波直流,大胆地将命运交付给偶然,每一次的奇遇都伴随着厄运共同到来。他曾参与开酒吧,军火生意,矿土开采,这些在内陆的尝试都是无用的。但他在精神上继承了文学历史里冒险家和漫游者的一切特质,以至于在反复的失败与磨练中,他的灵魂克服了时代。

我曾在这部小说中获得共鸣,愿意推荐给更多的青年,愿每个人都能找到瞭望与漫游的方式,用新的语言描述失败,找到时代的出口。

《奇迹之年》

推荐人:金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这是青年作家东来的第二本小说集,在过往的奇迹与当下的平庸、在真理的绽放与对真理的无法承受、在向往他方的生活与此地的生活之间,作种种推敲与对话。“五四”时代的新青年流行书写浪漫的“出走”故事,实则“出走”只是一段未知旅程的开始,前途可能充满艰难甚至危险。

东来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

就好像《奇迹之年》中的人物走向大漠深处,吉凶难卜、一片混沌。在迈过青春期的下一个写作阶段,必须处理洞察了生活的真相后——已经看穿了——如何继续进入生活。携带着生活真相上路往往意味着冒险旅途开始了,因为真相、信念、承诺,在进入实际生活之后,会面临扭曲、发生冲突、遭遇挑战,这就需要领受“光”的人舍身到洪流之中,去求证、捍卫……人类在求证信念的同时,本身就伴随着关切、焦虑与紧张感,与脆弱共生。诚如纳斯鲍姆所言:“人性卓越之美,正是在于它的脆弱性。”脆弱性本身不值得欢迎,但我们必须将它设定为追求善好生活的、不可避免的条件,愿意暴露在不明朗的世界中,通过与一切无常事物的纠缠来萃取出真正的善,就好比明暗摇曳的光经受时代风雨摧击。这种对于世界的开放性本身意味着青年人开始变得成熟、卓越与自由。

《文化失忆》

推荐人:陈以侃(青年翻译家、书评人)

Kindle之前,我的读书日大致就是在学院的几个书架前游荡,寄希望于某根灰扑扑的书脊后面藏着我之前没注意的好东西。所以,偶然发现一本当年的新作Cultural Amnesia,就是克莱夫·詹姆斯的《文化失忆》,对我来说是个事件,重新布置了我的星空。

[澳] 克莱夫·詹姆斯 著 丁骏  等译
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0年

它为我展现了读者和书、和语言、和思考之间一种理想的关系,它是一种分心和专注之间的悖论。首先,它是贪得无厌的,任何形态的才华,或者只是创作冲动,都有难以抵御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所有那些乐趣的广度和精细程度,都来自于扑面而起的用功和沉浸。这种对立携起手来,每一段都让你体验到詹姆斯所谓的“let enthusiasm rip”(让热忱放肆),那种笃定而强烈的好恶,那种在学问中体验的狂喜之感,对我是种揭示。

或许更重要的,是在享受人类种种才华的时候,他提醒我们不要太安逸,要时刻提防毁损它们的力量。对詹姆斯来说,最凶恶的敌对势力,就是那些意识形态家们,总想着强行概括文明,要把人类简化到可供他们驱驰的程度。詹姆斯说,一句话表述书的主旨,就是人文主义建立在这样一个信念上:任何信念都不能消除与它不相容的创造。我当时只感觉,对某种体质的深刻憎恶原来可以这样表达,可以这样实践,詹姆斯在这部书中示范的自我教育是如此迷人,以至于我以后看到不是这样读书、这样写作的人,总觉得有些缺憾。

周恩来选集》

推荐人:田雷(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收到荐书邀请时,我正在准备当天晚上的本科生课,当晚要讲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国务院,手边刚好放着两卷本的《周恩来选集》。周总理的文集,其实并不属于我读大学时流行的那类书,但正如我在晚上课上对讲台下学生所说,在每一代和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周总理都占据着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他出现在党史和国史中,每到诞辰和逝世的日子也总见我们的怀念,但严格说来,我们很少是通过他本人的文章、书信和讲话来理解他的。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
人民出版社  1984年

周恩来选集》分为上下两卷,上卷收录各类文献从1926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下卷则是建国之后,最后一篇《向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前进》,发表于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75年1月)。对于当今的年轻人以及大学生,拿我班上的大一学生来说,她们出生在新的世纪,周总理是一个历史的伟人甚至是完人,但打开总理的选集,从文本中,我们可以读到他的青年时代,在字里行间触摸到他的风华正茂。1937年,他在武汉大学对战时青年发表演讲,“我们青年不仅仅有今天,而且还有远大的未来……在积极方面,这是一个最好的时期。它可以把我们这一辈的青年锻炼得更伟大,前程更远。”1943年,他在重庆红岩写下自己的七条“修养要则”,第五条说“适当的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的纠正自己的短处”,第七条是“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在这些文字中,我们读到了一个具体的、青年的周总理,他是一个比我们早出生一个世纪、胸怀中华崛起之理想的青年。

《风声·雨声·读书声》

推荐人:但汉松(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

1997年的夏天,我十八岁,高三毕业后的漫长暑假,在家乡书店里如饥似渴徘徊,却又不知道这种饥渴到底是什么。结果,我偶然翻到了朱学勤在三联出的一本文集,书名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几十年后,依然记得这本书当时给我灵魂带来的冲击,那是我真正意义上青年时代阅读的起点。

朱学勤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年

里面两篇文章至今记忆犹新,一篇是《我们需要一场灵魂的拷问》,讲述了胡风在那个特殊年代作为知识分子的失格(因为读了它,我进大学后读的第一本书就是麦克法夸尔的,后来我参加学院读书征文并获奖的文章,正是写的胡风),另一篇则是《两个世界的英雄:托马斯·潘恩》,讲述的是一个先后参与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人如何失去了祖国并遭到各方的背叛。朱学勤的书虽然与我日后从事的专业并无直接关系,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成年之后的阅读道路——他让我明白,青年读者的使命不只是积累知识,更是让自己的“小我”去遭遇、去面对家国(乃至世界)大写的历史,去寻找那些历史上的失踪者。

与中学语文课堂相比,青年时代的阅读当然是更自由的阅读,它将形塑我们与世界真正的关联,它将决定我们启程去往何处。这个过程,必然伴随蜕皮的阵痛,伴随着怀疑的煎熬与信仰的锻造,但唯有凭借那种拷问式阅读,反思式阅读,才能让我们敢于自由地思考,敢于让目光触及黑暗幽微的深谷。

这就是那一年,朱学勤的书给我的信念。我至今未忘。

《苏格拉底的申辩》

推荐人:余明锋(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哲学系副主任)

在五四青年节,推荐《申辩》这个古老的文本,初看起来颇为不合时宜,也缺乏新意。可我仍然做出这个选择,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首先,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越是价值观纷争的时代,越要阅读经典。否则,就很容易被无尽的洪流裹挟而去,失去基本的生命定向。可一般的经典,艰深厚重,青年朋友们很难进入。《申辩》篇幅短小,故事性和感染力都很强,是个合适的入口。

[古希腊]柏拉图 著 吴飞 译
华夏出版社 2007年

其次,苏格拉底做这场自我辩护时虽然已经69岁了,但他仍然有着饱满的生命。这可能是这世上有过的最具青春气息的讲辞之一,苏格拉底也是这世上有过的最具青春气息的人。我想,从他身上,青年可以体会到一种鲜活的勇气。“自知无知”实为一种敢于直面自我,也敢于质疑一切虚假权威的勇气,是一种严肃而开放的生命态度。也因此,在苏格拉底身上,我们会看到关心自己和关心世界一体两面。这正是我的第三点考虑。大多数人在当下往往落入其中一端,要么精致利己,要么陷入盲目的道德狂热。生命的艺术却运行于自我和世界之间,在这方面,苏格拉底是永恒的青年之友。我也希望,朋友们读了《申辩》之后,能够成为苏格拉底之友。

The Edifice Complex

推荐人:何志森(建筑师、策展人、Mapping工作坊创始人、扉美术馆馆长)

15年前,我的建筑师同行送我了一本The Edifice Complex,没想到这本书让我真正重新开始审视“建筑”这个专业。在这本书的结尾,作者迪耶·萨迪奇(Deyan Sudjic )无奈地叹息道,建筑师们有朝一日终将无一例外地发现,定义或操控自己的总是 “大人物们” 重塑世界的欲望和野心。

在过去的15年里,迪耶·萨迪奇的这声叹息也一直让我对“建筑师”这个群体保持警惕,也无时无刻在提醒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一名建筑师。不论迪耶·萨迪奇的叹息是否无可避免,在我后来发起的所有的mapping工作坊里,我都希望学生们可以更多地体察和理解“小人物们” 对日常空间的使用和需求,并练就一双关注普通人生活的眼睛。这双眼睛将会永远伴随他们,在那温和而敏锐的目光中,蕴藏着力量。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青年应该读什么?| 书单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界面文化邀请了过往九位采访对象对当下的青年进行荐书。

图片来源:图虫

在五四青年节前夕,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邀请了九位曾经的采访对象为我们推荐了九本书,他们是作家、学者、译者或建筑师,年龄与所在领域各不相同。

这九本书的相同之处在于都与青年相关,无论是青年的过去、当下还是未来。他们或在自己青年时读到这本书,受益良多直至今日,或通过一本近年出版的作品回首也寄语青年时代。

作家于是从《过于喧嚣的孤独》中获得了关于知识分子的震撼与启迪,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马凌从《呼兰河传》中看到萧红的赤子之心与这篇土地的苦难,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金理推荐的《奇迹之年》照亮不明朗世界中的纠缠与微光,作家周嘉宁则希望《马克洛尔的奇遇与厄运》能帮助我们找到一种时代的语言和出口。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余明锋提醒我们苏格拉底是永恒的青年之友,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田雷在《周恩来选集》的字里行间理解一个具体的青年,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但汉松至今仍记得《风声·雨声·读书声》给十八岁的他造成的冲击,《文化失忆》重新布置了书评人陈以侃的星空,《The Edifice Complex》则让建筑师何志森真正重新开始审视“建筑”这个专业。

五四这一天,让我们在阅读中共勉。

《过于喧嚣的孤独》

推荐人:于是(作家、译者)

我是在对赫拉巴尔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读到这本书的。那是没有宣传、没有光环、不讲流量的时代,我觉得我捡到了宝。最先吸引我的是这部小说在内容、在修辞上的奇异的冲撞感——被打包成立方体的垃圾裹着梵高的向日葵,在受尽鄙视的底层工作中体会到至高精神感受力的垃圾工,总是光着手工作,只为了充分触摸纸张……这个被抛到社会最边缘的主人公在精神并不孤寂,却是世间看似最孤独、最落魄的人。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 著 杨乐云 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年

他让我想起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还让我第一次觉得博尔赫斯的天堂图书馆未免太有洁癖了,太资产阶级了……读完后我才去了解作家:这位捷克法学博士在49岁才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此前不得不在废品收购站当了四年打包工,还当过炼钢工人和仓库管理员,经历了那个时代很典型的被迫害、被压制的一生。

这样一位知识分子的人生震撼了年轻时的我,事实上也让我对“知识分子”这个几乎不再被人正当使用的词汇有了些思索,继而真正有兴趣去了解中欧的人文政治,再进一步就提醒自己永远不要忘记、忽视、低估光环之外、阴影之中的所谓普通人。在刚刚成为社会人的时候,这本书以及这位作家“过于喧嚣”地敲定了我后来的价值取向,当然,也呼应了我对“孤独”始终不变的认可。

《呼兰河传》

推荐人:马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当我在八十年代末读中文系的时候,现代女作家的作品挤满了书架。经过岁月淘洗,最后留得下的只有两位,张爱玲与萧红。她们都是天才型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论成就不分伯仲,只是,爱玲多一些刻薄和聪明,萧红多的则是赤子之心。“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对于人性的复杂、生存的艰难、生命的顽强,没有谁比萧红写得更深。我觉得莫言、余华等善写苦难的中国作家,应该把荣誉分出一半给她;当下正火的东北作家群体,也可以缴纳荣誉的四分之一。

萧红 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9年

我最推荐的是她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那个人与动物和植物野蛮生长的后园,仿佛是她记忆里的宇宙模型,有北方的粗粝质感。有一年,我在松花江流域漫游,当站在比人还高的野花里,野花望不到尽头,太阳毒辣,又忽然接续上一场暴雨,那一刻理解了萧红的北方——因广大而生的寂寞、因残酷而生的温柔。萧红富于感情地这样写:“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并不夸张地说,“呼兰河”是世界文学史上堪比马孔多和约克纳帕塔法的“地方”。尽管中小学教材已经有了不少节选,《呼兰河传》值得从头至尾缓缓读完。

《马克洛尔的奇遇与厄运》

推荐人:周嘉宁(作家)

[哥伦比亚]阿尔瓦罗·穆蒂斯 著 轩乐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

阿尔瓦罗·穆蒂斯是拉美文学大爆炸一代的核心人物,但在大陆的出版中出现二十五年的断层,直到去年马克洛尔的这段漫长旅程被介译进来,我们得以跟随“瞭望员”马克洛尔重返航海时代。这是一本描述失败的书,马克洛尔的人生全无计划,随波直流,大胆地将命运交付给偶然,每一次的奇遇都伴随着厄运共同到来。他曾参与开酒吧,军火生意,矿土开采,这些在内陆的尝试都是无用的。但他在精神上继承了文学历史里冒险家和漫游者的一切特质,以至于在反复的失败与磨练中,他的灵魂克服了时代。

我曾在这部小说中获得共鸣,愿意推荐给更多的青年,愿每个人都能找到瞭望与漫游的方式,用新的语言描述失败,找到时代的出口。

《奇迹之年》

推荐人:金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这是青年作家东来的第二本小说集,在过往的奇迹与当下的平庸、在真理的绽放与对真理的无法承受、在向往他方的生活与此地的生活之间,作种种推敲与对话。“五四”时代的新青年流行书写浪漫的“出走”故事,实则“出走”只是一段未知旅程的开始,前途可能充满艰难甚至危险。

东来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

就好像《奇迹之年》中的人物走向大漠深处,吉凶难卜、一片混沌。在迈过青春期的下一个写作阶段,必须处理洞察了生活的真相后——已经看穿了——如何继续进入生活。携带着生活真相上路往往意味着冒险旅途开始了,因为真相、信念、承诺,在进入实际生活之后,会面临扭曲、发生冲突、遭遇挑战,这就需要领受“光”的人舍身到洪流之中,去求证、捍卫……人类在求证信念的同时,本身就伴随着关切、焦虑与紧张感,与脆弱共生。诚如纳斯鲍姆所言:“人性卓越之美,正是在于它的脆弱性。”脆弱性本身不值得欢迎,但我们必须将它设定为追求善好生活的、不可避免的条件,愿意暴露在不明朗的世界中,通过与一切无常事物的纠缠来萃取出真正的善,就好比明暗摇曳的光经受时代风雨摧击。这种对于世界的开放性本身意味着青年人开始变得成熟、卓越与自由。

《文化失忆》

推荐人:陈以侃(青年翻译家、书评人)

Kindle之前,我的读书日大致就是在学院的几个书架前游荡,寄希望于某根灰扑扑的书脊后面藏着我之前没注意的好东西。所以,偶然发现一本当年的新作Cultural Amnesia,就是克莱夫·詹姆斯的《文化失忆》,对我来说是个事件,重新布置了我的星空。

[澳] 克莱夫·詹姆斯 著 丁骏  等译
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0年

它为我展现了读者和书、和语言、和思考之间一种理想的关系,它是一种分心和专注之间的悖论。首先,它是贪得无厌的,任何形态的才华,或者只是创作冲动,都有难以抵御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所有那些乐趣的广度和精细程度,都来自于扑面而起的用功和沉浸。这种对立携起手来,每一段都让你体验到詹姆斯所谓的“let enthusiasm rip”(让热忱放肆),那种笃定而强烈的好恶,那种在学问中体验的狂喜之感,对我是种揭示。

或许更重要的,是在享受人类种种才华的时候,他提醒我们不要太安逸,要时刻提防毁损它们的力量。对詹姆斯来说,最凶恶的敌对势力,就是那些意识形态家们,总想着强行概括文明,要把人类简化到可供他们驱驰的程度。詹姆斯说,一句话表述书的主旨,就是人文主义建立在这样一个信念上:任何信念都不能消除与它不相容的创造。我当时只感觉,对某种体质的深刻憎恶原来可以这样表达,可以这样实践,詹姆斯在这部书中示范的自我教育是如此迷人,以至于我以后看到不是这样读书、这样写作的人,总觉得有些缺憾。

周恩来选集》

推荐人:田雷(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收到荐书邀请时,我正在准备当天晚上的本科生课,当晚要讲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国务院,手边刚好放着两卷本的《周恩来选集》。周总理的文集,其实并不属于我读大学时流行的那类书,但正如我在晚上课上对讲台下学生所说,在每一代和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周总理都占据着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他出现在党史和国史中,每到诞辰和逝世的日子也总见我们的怀念,但严格说来,我们很少是通过他本人的文章、书信和讲话来理解他的。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
人民出版社  1984年

周恩来选集》分为上下两卷,上卷收录各类文献从1926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下卷则是建国之后,最后一篇《向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前进》,发表于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75年1月)。对于当今的年轻人以及大学生,拿我班上的大一学生来说,她们出生在新的世纪,周总理是一个历史的伟人甚至是完人,但打开总理的选集,从文本中,我们可以读到他的青年时代,在字里行间触摸到他的风华正茂。1937年,他在武汉大学对战时青年发表演讲,“我们青年不仅仅有今天,而且还有远大的未来……在积极方面,这是一个最好的时期。它可以把我们这一辈的青年锻炼得更伟大,前程更远。”1943年,他在重庆红岩写下自己的七条“修养要则”,第五条说“适当的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的纠正自己的短处”,第七条是“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在这些文字中,我们读到了一个具体的、青年的周总理,他是一个比我们早出生一个世纪、胸怀中华崛起之理想的青年。

《风声·雨声·读书声》

推荐人:但汉松(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

1997年的夏天,我十八岁,高三毕业后的漫长暑假,在家乡书店里如饥似渴徘徊,却又不知道这种饥渴到底是什么。结果,我偶然翻到了朱学勤在三联出的一本文集,书名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几十年后,依然记得这本书当时给我灵魂带来的冲击,那是我真正意义上青年时代阅读的起点。

朱学勤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年

里面两篇文章至今记忆犹新,一篇是《我们需要一场灵魂的拷问》,讲述了胡风在那个特殊年代作为知识分子的失格(因为读了它,我进大学后读的第一本书就是麦克法夸尔的,后来我参加学院读书征文并获奖的文章,正是写的胡风),另一篇则是《两个世界的英雄:托马斯·潘恩》,讲述的是一个先后参与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人如何失去了祖国并遭到各方的背叛。朱学勤的书虽然与我日后从事的专业并无直接关系,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成年之后的阅读道路——他让我明白,青年读者的使命不只是积累知识,更是让自己的“小我”去遭遇、去面对家国(乃至世界)大写的历史,去寻找那些历史上的失踪者。

与中学语文课堂相比,青年时代的阅读当然是更自由的阅读,它将形塑我们与世界真正的关联,它将决定我们启程去往何处。这个过程,必然伴随蜕皮的阵痛,伴随着怀疑的煎熬与信仰的锻造,但唯有凭借那种拷问式阅读,反思式阅读,才能让我们敢于自由地思考,敢于让目光触及黑暗幽微的深谷。

这就是那一年,朱学勤的书给我的信念。我至今未忘。

《苏格拉底的申辩》

推荐人:余明锋(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哲学系副主任)

在五四青年节,推荐《申辩》这个古老的文本,初看起来颇为不合时宜,也缺乏新意。可我仍然做出这个选择,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首先,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越是价值观纷争的时代,越要阅读经典。否则,就很容易被无尽的洪流裹挟而去,失去基本的生命定向。可一般的经典,艰深厚重,青年朋友们很难进入。《申辩》篇幅短小,故事性和感染力都很强,是个合适的入口。

[古希腊]柏拉图 著 吴飞 译
华夏出版社 2007年

其次,苏格拉底做这场自我辩护时虽然已经69岁了,但他仍然有着饱满的生命。这可能是这世上有过的最具青春气息的讲辞之一,苏格拉底也是这世上有过的最具青春气息的人。我想,从他身上,青年可以体会到一种鲜活的勇气。“自知无知”实为一种敢于直面自我,也敢于质疑一切虚假权威的勇气,是一种严肃而开放的生命态度。也因此,在苏格拉底身上,我们会看到关心自己和关心世界一体两面。这正是我的第三点考虑。大多数人在当下往往落入其中一端,要么精致利己,要么陷入盲目的道德狂热。生命的艺术却运行于自我和世界之间,在这方面,苏格拉底是永恒的青年之友。我也希望,朋友们读了《申辩》之后,能够成为苏格拉底之友。

The Edifice Complex

推荐人:何志森(建筑师、策展人、Mapping工作坊创始人、扉美术馆馆长)

15年前,我的建筑师同行送我了一本The Edifice Complex,没想到这本书让我真正重新开始审视“建筑”这个专业。在这本书的结尾,作者迪耶·萨迪奇(Deyan Sudjic )无奈地叹息道,建筑师们有朝一日终将无一例外地发现,定义或操控自己的总是 “大人物们” 重塑世界的欲望和野心。

在过去的15年里,迪耶·萨迪奇的这声叹息也一直让我对“建筑师”这个群体保持警惕,也无时无刻在提醒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一名建筑师。不论迪耶·萨迪奇的叹息是否无可避免,在我后来发起的所有的mapping工作坊里,我都希望学生们可以更多地体察和理解“小人物们” 对日常空间的使用和需求,并练就一双关注普通人生活的眼睛。这双眼睛将会永远伴随他们,在那温和而敏锐的目光中,蕴藏着力量。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